張雲雷給我們說過,大褂用相聲界的行話講叫做「挑兒」,是相聲演員吃飯的傢伙,他熱愛相聲,所以也十分愛護他的「挑兒」。
今天小編繼續大家盤點一下張雲雷各色大褂,簡單的一件大褂勾勒出「百變」的辮兒哥哥。
是觀眾們很是喜歡的一件,不過辮兒哥哥也是表示自己的粉色大褂因為做的時間太久了,有點掉色,等著會重新再做一件,等著總會看到。
粉色很多人穿著總覺得脂粉氣太濃,而在他這根本不存在。
條紋的雙排扣大褂了,一共有三件,一件是黑條紋的,一件是黑色底白條紋,還有一件是雲紋扣的
2018年天津場首次穿,還來了一段《百山圖》,時隔多年的京韻大鼓,翩翩公子,才藝無雙。
灰色條紋祥雲扣子,這是2019天津復出場的新大褂。
那一場因為過敏,他打了厚厚的粉,那一場使的活是《歪唱太平歌詞》,很簡短的一個節目,他卻展示了一個相聲演員現掛能力。
返場唱了隨心所欲,真希望他真的能如歌詞裡唱的一般:那就隨心所欲。
黑色條紋,這套大褂雖然是新的,但我覺得出鏡率比較低,石家莊的《拴娃娃》出現,那時的二爺頂著巨大的壓力,卻表現出了穩重。

學著各種小動物,小狗咳嗽,小狗叫,惟妙惟肖,穩重不失靈氣
後面的大船也是有這一套,演的《翻四輩》還有《歪唱太平歌詞》 ,張小二親口說參加過高考(我按住了良心,相信了)。
這一套大褂我很喜歡,只是後面沒怎麼出現,估計某人忘了。
這個大褂2017年三寶巡演瀋陽站穿過,就是那場剛出院,堅持演了兩場,返場觀眾點了二人轉,他張口就唱了。

不過之後這套大褂很少穿,而今年生日場也穿了這一套,演的《洪洋洞》,當時二爺說這是新大褂,九郎說,也就做了三年,沒怎麼穿。
小編想到了張老師柜子裡的很多大褂可能都是被遺落了幾年的。
這套灰色大褂17,18年出現的頻率挺高,而2019年只有濟南場出現。
那一場的《買賣論》我覺得是跟過去的相聲風格說再見的一個開端。

那一場的二爺扮演小夥計,老闆,切換自如。而且包袱結構也很好,全場高能「怎麼了,你這是」貫穿整個節目。
既考慮了觀眾的互動,也保持了完整的相聲結構。
這個是19年的新大褂,第一次出現是蘇州場《歪唱太平歌詞》,其實第一眼看並不咋樣。
但是也越看越喜歡,這一件大褂出鏡率極高,去過大船。

上海場的《鈴鐺譜》,一年就說一次,就給了這件大褂,還有寧波場的《八大吉祥》。
為什麼一開始會會說大船呢?因為這件大褂演了一場《賣估衣》,全場高能。

不知道「不行不行」有沒有給二爺留下心理陰影(我不厚道地笑了)。
不管是穿哪一套都有一種氣質,原本以為大褂是刻板,老氣的。但是辮兒哥哥穿出了「時尚」感。翩翩公子少年郎,就是有範。
盤點完畢,如友遺漏歡迎評論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