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疫情的控制,中國的抗疫戰爭也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
在發布會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向新聞媒體介紹了白皮書的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的問答。其中最關乎我們日常生活的問題之一——「還需要繼續戴口罩嗎?」
中國醫學科學院官方表示:目前,北京已經降到三級響應,大部分人、大部分場合可以考慮不戴口罩。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還是要戴。如果拿不準,應該隨身備一個。總體來說,摘口罩的場合越來越多。
★到底可以摘口罩了麼?
根據官方補充:「應當隨身常規攜帶口罩,以備不時之需」,比如「面對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者去醫院的時候,應該戴口罩。某些重點人群,例如醫院的工作人員,在密閉場合工作的人,警察、社區工作者等與其他人接觸密切的人,都應該戴口罩。另外,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也應該戴口罩。」
一、醫用口罩是什麼?
醫用口罩是由一層或者多層非織造布複合製成的,主要通過熔噴、紡粘、熱風、針刺等,具有抵過液體、過濾顆粒物和細菌的效用,是一種醫療防護紡織品。
醫用口罩主要分三層,內層為親膚材質,材料組成為普通衛生紗布或無紡布,中層為隔離過濾層,材料組成為聚丙烯纖維熔噴材料,外層為特殊抑菌層,材料組成為超薄聚丙烯熔噴材料或者無紡布。
二、醫用口罩分哪幾類?
1.醫用防護口罩
適用於醫務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對空氣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防護,是密合性自吸過濾式醫療防護用品,防護等級高。可以過濾空氣中的微粒,包括飛沫、血液、體液和分泌物微滴等等,屬於一次性產品。
2.醫用外科口罩
醫用外科口罩適用於醫務人員或者相關人員的基本防護,以及有創操作中阻止血液、體液和飛濺物傳播的防護,防護等級屬於中等防護,具有一定的呼吸防護的性能。可以阻隔大部分細菌和部分病毒,能防止醫務人員感染,同時防護醫務人員將衛生物排出,對接受手術者造成威脅。
3.普通醫用口罩
用於阻隔口腔、鼻腔呼出的噴濺物,可以用於普通醫療環境下的一次性衛生護理,防護等級是最低的。達不到對顆粒和細菌的過濾效果,不能有效阻擋病原體通過呼吸道入侵,不能用於臨床有創操作,也不能對顆粒及細菌病毒起防護作用,僅僅限於對粉塵顆粒或者氣溶膠的機械阻隔。
前兩種醫用口罩需要正規的醫療器械證才能生產,又有標識GB19083和YY/T0469的都一般是合格的醫用口罩。而最後一種是沒有經過駐極處理的熔噴布,沒有電荷的吸附效果,細菌、病毒容易吸入體內,並沒有阻隔細菌、真菌的效果。
三、醫用口罩和普通口罩的區別是什麼?
1.層數不同
醫用口罩由口罩面體和拉緊帶組成,分內、中、外層,而普通口罩就是常見的紗布口罩,有四層、八層、十六層等規格。
2.防護作用不同
醫用口罩經過消毒可以殺滅或者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達到無害化,並且可以防塵,因呼吸阻力小,配戴衛生,可以將氣溶膠、粉塵、燻煙、滴霧、毒氣等經濾料吸附,能夠有效隔絕汙染源。普通口罩用於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達到阻擋有害氣體、氣味、飛沫進出配戴者口鼻的效果。
冠狀病毒期間,常見的普通口罩用處不大,應該配戴醫用外科口罩或者N885、KN95、DS2、FFP2等專業口罩。佩戴時需保持口腔清潔,每隔2-4小時更換一次口罩,N95型可1-2天更換一次。而且,口罩屬於幹垃圾,用過的口罩要及時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