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有一種傳統:給有功名、科第、忠孝節義之人立牌坊,這牌坊可不是你想立就立的,必須得到官府的準許,其中有一種「貞潔牌坊」更為嚴格,必須要皇帝本人親自許可才能建造,這種牌坊代表著整個家族的榮耀,可見古代人對女性貞操的重視程度。古代怎麼檢驗處女的,有些技巧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卻世界通用。
守宮砂的製造還是比較的繁瑣的,傳說守宮砂的製作方法主要分兩種說法,第一種做法是把守宮(就是壁虎的古稱)裝在容器內,每日餵其硃砂,當守宮吃硃砂吃到七斤左右時就會變色,變成全身通紅,然後把守宮放到石臼裡面,將其搗爛成泥,得到的朱紅泥沙就是守宮砂。還有一種做法就是,守宮四爪之間有一塊天生的硃砂,將其取出就是守宮砂,這個現在確實難以找到。不過古代為什麼會選擇壁虎這個確實比較難想,不得不說想到這個的人也是腦洞大的很。
第二種方法就是滴血驗處。清朝採衡子《蟲鳴漫錄》中記載:「某家女偶與鄰少聚語,族伯遇之...伯訓以男女有別應自避嫌。次日,偕伯母晨妝,對鏡故插酒庛令指破,滴血水中,凝如珠,佯詫曰:血入水不散何也。伯母曰:汝女身,應如是。女笑之,蓋以釋前嫌耳。」原來古代中國人還相信「處女之血,滴入水中不散,而凝如珠」。
他們實際上用得最多的還是「蹲馬桶」。就是脫了褲子坐在馬桶上,把屁股墊高,方便人觀察下面,然後把具有刺激性的粉末狀物質放到女生鼻子底下,讓她聞了之後忍不住打噴嚏,在私處的正下方放上茵草灰,這種灰又細又輕,有一點丁點風都會被吹很遠,女子打噴嚏時下半身會猛地一收縮,打完瞬間放鬆下來,如果女子沒有那層膜的阻礙,就會有比較長的一段氣從噴出,如果下腹部所噴出的風,能夠捲起茵草灰,使它飛散的話,那就不是處子;如果風只是非常的微弱,那麼就是處子。
不過最後一關,也就是大家都是非常認同的一點「初夜必須要見紅」,因為大家都認為女子的那一道屏障是最完美的保證,只有在初夜見紅那才是真的處子。其實這個也是有問題的,現在的醫學證明有些女子本身因為身體初夜真的不一定見紅的。古代這些東西雖然是禁錮女子的條例,但是不論在什麼時代完整的身體給自己最愛的人永遠都是最好的,希望大家珍愛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