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在漫威宇宙(電影)中作為實力最強大的存在,滅霸在熱映的《復仇者聯盟4》中死了兩次,最後終於煙消雲散。隨著鋼鐵俠生祭了自己,美國隊長終於完成了前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後,以滅霸被消滅為結局標誌了漫威一個時代的結束。
凡是存有一段時間的事物在曲終人散之後總會有些隱隱地失落感襲上情感參與者的心頭,於是懷念成為了消化失落感的一種儀式化行為。懷念讓我們稍微寬容地看待一個人物,甚至會去理解和認同這個人的部分情感和行為。
滅霸歷經多年,不在自家星球上享受榮華富貴,輾轉整個宇宙,披荊斬棘,嘔心瀝血,為了湊齊六顆無限寶石拋頭顱灑熱血,甚至為了得到其中的靈魂寶石獻祭了自己最愛的卡魔拉。當最終集齊並戴上鑲嵌六顆寶石的無限手套後,滅霸終於成為了宇宙中最強大的存在。然後他以一個浪漫的方式,一個響指隨機消滅了宇宙中一半的生靈。他對身邊的人以及漫威的超級英雄們都說過這麼做的理由,因為各個文明的爆炸式發展超出了宇宙所能負荷的平衡點,對資源的消耗讓整個宇宙已經不堪重負,最後終將導致所有文明的快速滅亡,因此滅霸無差別地不帶感情地消滅宇宙裡一半的生命讓另一半的生命得以繼續存活下去。
最終在《復仇者聯盟3》中滅霸終於完成了他多年來的宏偉計劃,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擁有毀滅宇宙的力量卻獨居在一個偏僻的星球上,過著隱士般清苦的生活。為了不讓心懷不軌的人擁有這毀天滅地的力量危害宇宙和平,滅霸利用寶石的力量毀滅了寶石自身也同時讓自己身受重傷,最後虛弱不堪的滅霸被追蹤而來的漫威英雄們斬首而亡。
表面上看來滅霸的這個帶有上帝視角的思想頗有道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味道,而他實施的過程又好似佛家「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一下子滅霸的形象高大了起來,但同時他又殘忍弒殺,幾乎對身邊的任何人都沒有感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在一個人物身上有這樣的衝突的表現的確值得分析。
滅霸的本名叫薩諾斯,在泰坦星出生,是泰坦星執政者拉爾斯的親生兒子。薩諾斯出生時遭遇了臍帶繞頸,以及難產的過程,與之比較更可怕的是嬰兒薩諾斯的樣子非常怪異,通體紫色,本該稚嫩的臉孔上滿是膿瘡和溝壑一樣的疤痕,雙眼中除了黑色外,只剩下本該是瞳仁的地方閃耀著猩紅色的光芒。當親生母親第一眼看到小薩諾斯的時候就被深深地恐懼所刺激並拿起一把手術刀想殺死在自己眼中如同怪物一般的親生兒子。雖然殺死自己孩子的行為被阻止了,但從此薩諾斯的母親就瘋了,住進了瘋人院,從此小薩諾斯就失去了母親的照顧。四歲的時候薩諾斯去瘋人院找到母親並告訴她,自己這些年每天晚上都做著同一個噩夢,在夢裡他看到有一把刀刺向襁褓中的自己,冰冷的刀鋒閃爍著寒光,而嬰兒時的他卻沒有發出任何啼哭聲。雖然不知道為何會做這樣的夢,也不明白這個夢的意義是什麼,但是噩夢卻影響到了他的正常生活,為此小薩諾斯找到了個解決方法,他學會了不睡覺。
精神分析中間學派大師溫尼科特曾經有一句名言:沒有嬰兒這回事。其直指母嬰關係在孩子早年的成長的重要性。尤其在嬰兒0-3個月期間,嬰兒會體驗到很多挫折感,無助感,對於非存有的焦慮與恐懼,這時候需要一個良好心理功能的母親的安慰與呵護,為此溫尼科特提出了諸如,容器,涵容,抱持這些描述母親養育功能的心理學概念。這些概念的闡述都是為了讓母親在與嬰兒建立好的母嬰關係基礎上幫助小嬰兒戰勝被迫害的焦慮,對非存有的恐懼,內攝母親好的部分為建立好的自我意象而準備。反之如果嬰兒在這個時期遭遇到創傷,容易埋下精神病性的種子,在成年後容易被一些事件刺激並引發出病態部分導致分裂。
薩諾斯的出生,親生母親視其為怪物,並且要當場殺死他,這是個極為創傷性的經歷。這個創傷的場景也成為了他一直揮之不去的噩夢。而且由於在出生最初開始的時候就缺乏良好母親功能的安撫,導致薩諾斯從一開始就有非常明顯的被迫害的焦慮與死亡恐懼。
這種對死亡的恐懼讓少年薩諾斯在學校上解刨課上突然引發了軀體反應。當薩諾斯在路旁嘔吐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同齡的女孩子,她聲稱可以幫助薩諾斯排憂解難。針對薩諾斯「軟弱」的缺點,妹子說自己發現了一個安靜的洞穴,可以讓薩諾斯去看看,在那個地方,他能夠克服多愁善感的悲傷,至少不會再在實驗課上對著屍體嘔吐了。聽信了這個妹子話的薩諾斯帶著小夥伴們一起去這個神奇的洞穴探險,但是卻突發了塌方,結果所有人都被困在蜥蜴洞裡,其他的孩子都在漆黑之中被飢餓的蜥蜴吃掉了。只有薩羅斯活了下來,目睹了好朋友們被野獸殺的他變得沉默寡言,渾渾噩噩。他行走在街上,似乎聽見周圍所有人都在竊竊私語:「泰坦星已經很久沒有死過孩子了;那個洞穴是禁地,難道沒有人告訴他們嘛?這些孩子都死了,除了那個紫色皮膚的...」薩諾斯崩潰了,他不明白為什麼只有自己活了下來,為什麼自己生來就和其他人不一樣。妹子去安慰他,告訴薩諾斯他應該正視這些困難,然後將其解決。被洗腦的薩羅斯操刀返回了洞穴,將那些蜥蜴全部大卸八塊。
這個洞穴事件,讓薩諾斯開始思考一件事,即自己是誰的問題。這也是一個人的在青少年時期開始會思考的一個問題,這代表了一個人同一性發展的過程。在這期間12歲的薩諾斯已經探索了自己居住的整個星球,13歲時他便能行走在土星之上,進行太空旅行,15歲時,他通過觀測繪製了整個數千個銀河系的行星,但是浩瀚的宇宙並沒有給他想要的答案,所以他決定另尋他途。薩諾斯開始進行越來越多的解剖實驗,企圖從中發現自己渴望的答案。從當初殺害自己夥伴的蜥蜴到滿身長毛的猿人,但是內心依舊慾壑難填。他在工作時一言不發,但每一刀,每一道刀口和切片都在幫他提問:『我是誰?我為何在此處?為什麼只有我與眾不同?我的命運到底是什麼?蒼茫萬物中答案到底藏於何方?』以及究竟還要流多少血才能覓得答案。
薩諾斯在外界找不到答案,是因為解答「我是誰」這個問題,得回到自身,得先立足「我從哪裡來」的這個基礎。這個基礎上的情感體驗最早來自母嬰關係,來自母親眼中的自己即母親的鏡映。在母親的鏡映中,薩諾斯是與眾不同的,是惡魔,是不值得愛的,母親因他的出生而發狂。長大後在同伴的鏡映中,他也是獨特的,與食人蜥蜴一樣可怕甚至更可怕的存在。漸漸地薩諾斯開始獵殺泰坦星人,並稱這一切都是為了科學。但是即便自己同胞的鮮血濺滿了自己的身體,薩諾斯依舊無法得到答案。而那個妹子卻一直在他身旁,告訴他這一切都還不夠。隨著殺戮的進行,薩諾斯迷失了自我,在追尋答案的同時,他愛上了這個妹子。薩諾斯渴望擁抱她,結果卻被她一巴掌甩走。妹子告訴薩諾斯,愛不適合那些迷失和弱小的人,不是用來給予那些可憐亦或是沒有未來的可憐蟲,更不適合孩子或是懦夫。他不配接受自己的愛,不配得到她的愛撫。為了弄清楚這一切的答案,他綁架了自己的母親,一個自始至終都清楚他罪惡的人,並且讓她成為了自己刀下第十八個亡魂。同時薩諾斯終於成為了一個魔鬼,潛意識裡效忠了母親對他的預言。
殺死母親死那一天,薩諾斯離開了泰坦星。去了銀河系的邊緣,一個無法無天且生活便利的地方,一個沒有人會在意誰是殺人犯的地方。薩諾斯在此處找了一名妻子,二人還生下了共同的結晶。但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依舊無法滿足泰坦星人內心的空虛。在某天清晨,厭倦了這種生活的薩諾斯背起行囊,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然後他去做了一名星際海盜,在每一個去過的星球都留下自己的後代,然後一走了之。後來在與海盜船長的衝突中,他殺死了對方成為了新的海盜船長。身為船長的薩諾斯回到了泰坦星尋找他的摯愛,那個從小就出現在他身邊的那個神秘的女孩子,為搏佳人一笑的薩諾斯返回了之前風流過的星球,殺死了自己所有的情人和孩子。但是這位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士依舊沒有露出任何微笑,她要求這位船長繼續製造死亡,直到自己滿足,否則薩諾斯將永遠也得不到她。逐漸得,不斷殺戮的薩諾斯陷入了瘋狂,他用天才的大腦發明出了各種殺人武器,並且以屠戮星球為目標,只為得到她的青睞,除非自己親耳聽到她說出的一句「夠了」,否則屠殺將永不停止。
可惜的是,無論他多麼瘋狂的破壞。這位女士卻永不滿足,始終不願意和他有任何肢體接觸。薩諾斯一怒之下命令手下將其關進船內的監獄,可是船員們卻說他們什麼也沒看見。
在這些船員眼裡,一直以來薩諾斯都是在和空氣喃喃自語,對腐朽的屍體低聲哀求給予他擁抱。只有薩諾斯看到這位女子,因為這個女子只是他想像出來的帶有精神病性的幻覺幻象而已。在薩諾斯的成長中,他從來沒有從母親那裡得到鏡映從而發展出健康的誇大自體,也沒有認同具體的理想化人物來發展出健康的理想化自體,這個殘缺破碎的自體只能幻想出一個形象來構建孿生自體客體來補償自體的缺陷,勉強拼合起自體的碎片。
「你到底是誰!」薩諾斯對著女人嘶吼著問到。
「我就是死亡啊親愛的。」眼前的女人撕去自己的皮肉,露出了陰森的白骨。記憶中的棕色皮膚少女消失了,死亡女神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讓我們一起去毀掉那個讓你感到悲慘的世界,之後我們將會永生永世地生活在一起。」
薩諾斯和死亡女神在已成廢墟的泰坦星上相擁而吻,昔日的如天堂一般的家園現在被烏黑的煙霧籠罩著,整個星球都陷入了黑暗。
在幻境中薩諾斯完成與幻象的合一,與宿命的合一,與母親的合一,與死亡的合一。他終於也找到了「我是誰」的答案。薩諾斯改掉了自己的名字,從此宇宙中最讓人膽寒的名字—滅霸誕生了。
從今往後他所到之處,徵服毀滅星球,施展黑暗魔法,殺掉一半生靈,自己之所以這麼做只有一個原因:他要讓所有人都品嘗到他在內心悲慘的世界裡的孤獨帶給他的死一般寂靜的痛苦,他最終也做到,他一個響指讓宇宙一半的的生靈煙消雲散,讓另一半剩下的生靈飽嘗失去至親的痛苦,一如他自己一直陷落在失去的痛苦中。而他那些看起來上帝視角的言論和行為不過是用古老誇大的自體與古老理想化客體相合的產物來掩蓋其心底裡的殘忍與顫慄。
漫威故事部分來自《天才科學家淪為反派只因一個女人》作者:楚楠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
心理諮詢師
精神分析師
預約諮詢請掃下面二維碼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