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骨解剖之看見BPPV

2021-02-19 聽力學與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繼《顳骨解剖之初探》之後,一直致力於顳骨解剖,隨著學科的發展,眩暈的發展成為大勢所趨,沉思中······,如何讓更多的臨床醫生抓住時代的脈搏?如何精準的診斷和治療《BPPV》?特推出原創作品《顳骨解剖之看見BPPV》,至此與大家分享,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後半規管BPPV:Dix-Hallpike試驗:患耳向地時出現帶扭轉成分的垂直上跳性眼震(垂直成分向上,扭轉成分向下位耳),由激發頭位回復至坐位時眼震方向逆轉。

右後半規管(左上半規管):

1.患者端坐於檢查床上

2.頭向右側轉45°;

3.迅速後躺,使頭懸至床下,與床平面成20°-30°;

左後半規管(右上半規管):

1.患者端坐於檢查床上;

2.頭向左側轉45°;

3.迅速後躺,使頭懸至床下,與床平面成20°-30°;

外半規管BPPV:滾轉試驗(roll test):1.水平向地性:若雙側滾轉試驗均可誘發水平向地性眼震(可略帶扭轉成分),持續時間<1min,則可判定為漂浮於外半規管後臂內的管石症。2.水平離地性:雙側滾轉試驗均可誘發水平離地性眼震,持續時間<1min,則可判定為漂浮於外半規管前臂內的管石症;若誘發的水平離地性眼震不可轉換,持續時間≥1min,且與體位維持時間一致,則可判定為外半規管嵴帽結石症。3.患者判定:滾轉試驗中水平向地性眼震誘發眼震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一側為患側;水平離地性眼震中誘發眼震強度小,持續時間短的一側為患側。

滾轉試驗(roll test):

1.患者仰臥位,頭置於正中;

2.頭部迅速向右側轉90°;

3.頭恢復到正中仰臥位;

4.頭部迅速向左側轉90°;

前半規管BPPV:正中深懸頭位試驗(或者Dix-Hallpike試驗):出現帶扭轉成分的垂直下跳性眼震(垂直成分向下,扭轉成分向患耳)。 

正中深懸頭位試驗:

1.患者端坐於床上;

2.迅速後仰並垂頭,使面部與水平面呈60°;

後半規管BPPV:首選Epley法,也推薦使用Semont法;

Epley法:

1.右後半規管BPPV:

1.患者端坐於檢查床上;

2.頭向右側轉45°;

3.迅速後躺,使頭懸至床下,與床面成20°-30°;(眼震消失後十餘秒可行下一個動作)

4.保持頭低位,頭向左側轉90°;(維持1分鐘左右)

5.保持頭和身體的關係不變,再向左側轉轉90°;(維持1分鐘左右)

6.患者坐起,頭稍低;

7.頭轉至正中位,頭稍低;

Epley法:

2.左後半規管BPPV:

1.患者端坐於檢查床上;

2.頭向左側轉45°;

3.迅速後躺,使頭懸至床下,與床面成20°-30°;(眼震消失後十餘秒可行下一個動作)

4.保持頭低位,頭向右側轉90°;(維持1分鐘左右)

5.保持頭和身體的關係不變,再向右側轉轉90°;(維持1分鐘左右)

6.患者坐起,頭稍低;

7.頭轉至正中位,頭稍低;

Semont法:

1.右後半規管BPPV:

1.患者端坐於床沿;

2.頭向左側轉45°;(後面動作中均保持頭和身體這種45°關係)

3.迅速向右側臥下;(維持1分鐘)

4.再向左側快速轉180°,左側臥位;(維持1分鐘左右)   

5.患者坐起;

6.頭轉至正中位;

Semont法:

1.左後半規管BPPV:

1.患者端坐於床沿;

2.頭向右側轉45°;(後面動作中均保持頭和身體這種45°關係)

3.迅速向左側臥下;(維持1分鐘)

4.再向右側快速轉180°,右側臥位;(維持1分鐘左右)

5.患者坐起;

6.頭轉至正中位;

外半規管BPPV:首選Gufoni法:①水平向地性眼震Gufoni法(向健側);也包括可轉換為向地性的水平離地性眼震;②不可轉換的水平離地性眼震Gufoni法(向患側);

Gufoni法:

1.右外半規管BPPV:

1.患者端坐於床沿;

2.迅速向健側側臥(左側);(維持1分鐘)

3.頭再向下轉45°;(維持2分鐘)

4.患者坐起;

Gufoni法:

2.左外半規管BPPV:

1.患者端坐於床沿;

2.迅速向健側側臥(右側);(維持1分鐘)

3.頭再向下轉45°;(維持2分鐘)

4.患者坐起;

前半規管BPPV:採用Yacovino法:不區分左右側,適用於患側判斷困難的患者;

Yacovino法:

前半規管BPPV:

1.患者端坐於床上;

2.迅速後仰並垂頭,使其面部與水平面呈30°;(維持2分鐘)

3.然後抬頭,為含胸位;(維持1分鐘)   

4.患者坐起;

Brandt-Daroff訓練:

1.患者端坐於床沿;

2.頭向左側轉45°;

3.迅速向右側臥下,頦部最高;(維持1分鐘)

4.患者坐起;

5.頭向右側轉45°;

6.迅速向左側臥下,頦部最高;(維持1分鐘)

7.患者坐起;

文/熊子云 

醫學碩士 主治醫生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

來源:不忘初心0903

「以夢為馬,不負昭華」。至此,特別感謝我的學生張鼎同學的友情演出,後記,將會陸續推出《顳骨解剖之CT》《顳骨解剖之前庭系統解剖與生理》敬請期待··········

最後,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不忘初心0903

個人微信號---57083134(Andyxzy0903)

相關焦點

  • 顳骨解剖之CT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 第三屆珠江耳科論壇暨第三屆人工聽覺植入及顳骨解剖學習班順利舉辦
    第三屆珠江耳科論壇暨第三屆人工聽覺植入及顳骨解剖學習班順利舉辦 2020-12-25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綿竇三角.解剖圖集
    顱腦解剖中最複雜的區域有哪些?
  • 熱巴新戲當選「最醜古裝」,女明星不懂顳骨審美就別演古裝啦!
    (聽雪樓女主vs鳳弈女主)剛好氧叔還看見《天龍八部》也要翻拍了,角色也都定了下來。比如文詠珊演王語嫣,祝緒丹演周芷若。但這種立體度不是一個壽星額的立體,而是一個多面體,在顳骨的這片區域內是飽滿的,大家注意看,飽滿的只是這片區域,不是整個額頭。這也就是填的飽滿額頭和自然美感額頭的美感差異來源。
  • 顱內常見的解剖三角匯總複習
    學習筆記 | 神經外科手術畫線腦靜脈解剖與數字「3」的不解之緣腦動脈解剖提綱學習簡圖學習頭皮及顱底的孔與裂腦膜解剖學習之——軟腦膜>翼顎窩骨性結構圖解腦池的解剖知識總結如何在MRI上準確辨識腦幹重要橫斷面腦幹內非顱神經核之「中繼核」學習總結顱神經和顱神經核的功能解剖學習筆記
  • 真正的武俠高手,都是解剖大師:一擊斃命?小意思~
    顱蓋骨是由額骨、頂骨、枕骨和顳骨組成的,他們相對堅硬,同顱底諸骨一起圍繞形成空腔,其中容納著生命的中樞——腦。太陽穴的位置恰好位於額骨、頂骨和顳骨的吻合點,解剖學稱為翼點,是顱蓋骨最為薄弱的部位。顱蓋骨最薄弱的部位——翼點。在翼點內側面的顱骨同大腦之間,有腦膜中動脈的前支通過。這樣的解剖學特點使得太陽穴處的顱蓋骨在暴力作用下容易骨折,且極易傷及腦膜中動脈。
  • Jason Freeny的解剖玩偶系列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anatomical art, where he produces cutaway drawings of (typically toy) inanimate objects such as a Lego man, Barbie doll, the animated fish Nemo or a balloon art dog.
  • 現代醫學美術之父——Max Brodel
    看見這樣的人才被其他醫院虎視眈眈,霍普金斯大學坐不住了。當年,學校火速成立了「醫學應用美術」專業,旨在培養醫學美術方面的人才,Brodel應邀成為第一任系主任。此後,Brodel在這個崗位上繼續辛勤工作了29年,直到1940年退休。
  • 膝關節解剖與觸診
    關節內積液,浮髕陽性;慢性滑膜炎因滑膜增厚可見廣泛的肥厚感;絨毛結節性滑膜炎觸之軟如海綿;軟骨瘤病觸之滑如鴿卵。關節內積液多於10毫升浮髕實驗陽性,少於10毫升浮髕實驗陰性,可以用積液波動實驗進一步檢查。
  • 魯迅為何偏愛「解剖」的隱喻?
    重塑對身體的「觀看」:與中醫觀念迥異的西式解剖學慄山茂久在他開創性的研究著作《身體的語言:古希臘醫學和中醫之比較》中指出:「今天我們只要談到醫學上的人體,我們幾乎就會條件反射性地聯想到肌肉、神經、血管,以及解剖者刀下所揭示並在解剖圖鑑裡所列出的其他器官……不過,就歷史上而言,解剖學是個異端。
  • 神經解剖——橈神經
    頸肩腰腿痛屍體解剖班開課了4月30日,鄭州,頸肩腰腿痛屍體解剖班(理論知識+屍體解剖+實踐操作)了解詳情,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斜方肌   腓總神經   股神經   臀上皮神經   腰方肌   喙肱肌   肩胛上神經   旋後肌 胸鎖乳突肌   枕下群肌    椎枕肌   人體解剖   踝關節
  • 首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報告公布
    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第一財經法醫學雜誌、界面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16日凌晨,第1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完成解剖。預出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的通訊作者是湖北省司法鑑定協會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教授劉良,也就是承擔遺體解剖的主要人員。值得指出的是,該報告是一個「大體觀察報告」,主要是對1例系統屍體解剖的肉眼觀察結果,解剖學上將肉眼能看見的形態學結構及其變化稱作大體標本,並未包括更詳細的顯微鏡下的病理組織切片檢測分析等內容。
  • 太美了,神奇的解剖拼貼畫!
    祝各位周末快樂 解剖相關連結:
  • 法醫解剖屍體,最怕遇到這10件事
    法醫的工作永遠離不開死亡與屍體,也因此總讓民眾感到神秘又恐怖,但驗屍、解剖工作到底有多恐怖?2、解剖昏倒有些人很特別,不知是體質問題,還是真的能感受到靈異,一進解剖室看見眼前的屍體,就喊頭暈,還在解剖刀劃向屍體那一刻,突然昏倒,讓其他人脊背跟著發汗。
  • 【收藏】消化系統解剖圖譜!
    ②舌骨舌肌,起於舌骨,收縮時牽舌向後下外側;③莖突舌肌,起於顳骨莖突,可牽舌向後上方。4. 唾液腺口腔內有兩種唾液腺,小唾液腺散在於各部口腔黏膜內。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頜下腺和舌下腺三對。腮腺最大,略呈三角楔形,位於外耳道前下方,上達顴弓,下至下頜角,前至咬肌後部的表面,腺的後部特別肥厚,深入到下頜後窩內。
  • 人體解剖的黑暗故事
    第一次人體解剖公元前3世紀初,許多地中海一帶的學者到埃及交流學習,那裡的統治者並不禁止人體解剖。土耳其學者希羅菲盧斯躍躍欲試,他是歷史上有記錄的第一個進行人體解剖的醫師,也被稱為「科學解剖學之父」。當時,希羅菲盧斯獲得國王的批准,對已處決的死囚進行了解剖,第一次發現了大腦的分區以及神經,並且認為大腦才是思想產生的部位,他還定義了很多解剖學概念,比如「十二指腸」。
  • 非正常死亡:當他親手解剖妻子時,lemon一響,眼淚就落了下來
    石原裡美飾演的三澄美琴中堂系是一名法醫,每天接受著不同的屍體進行解剖,查明死亡原因。可是,有一天,當她打開屍體袋時,看見的竟是自己的妻子!不過他只是僅僅驚訝了一下,因為他不能表現出來,他是一名法醫,他要自己查明真想,如果他讓別人知道身份,他的妻子就會被其他法醫解剖,他要親手解剖,他也不要別人來動自己的妻子!
  • 盤點十大神秘外星人之謎,解剖外星人影片引起轟動!
    一提其外星人我們就有很多疑惑,那麼接下來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盤點全球的外星人之謎吧!外星人之謎一、外星人綁架事件之謎1995年出現了一部畫面模糊的黑白影片,是由一個華盛頓老攝影師提供的,宣稱是1947年受命前往羅斯韋爾空軍基地負責解剖錄像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