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權力的遊戲》的朋友,一定都對「小惡魔」這個角色印象深刻。他身材矮小、行事放蕩、說話毒舌,似乎一點都不討喜,但他卻被評為劇中最具人格魅力的角色。他的可貴之處在於:無論世界給了他多少不公和傷害,他始終保持著對弱者的悲憫和對生命的尊重。
這,不僅僅是戲劇。
現實生活中,小惡魔的扮演者 Peter Dinklage 一出生就患了軟骨發育不全症,這是「侏儒症」的一種,世界上每 25000 個人中只有一人會得此病。不幸的遭遇讓他嘗遍苦頭,但 Peter 敢於正視缺陷,敢於追求夢想,敢於打破常規的精神讓他的人生不再平凡。
這個身高只有 1.35 米的男人,無論在劇中還是現實中,都活出了新的高度。
命運的不公、生活的困局都無法阻止我們追求瀟灑、勇敢的人生之旅。「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希望 Peter Dinklage 的故事對你們有所觸動。
他天生侏儒,幼時受盡歧視,但卻憑神一般演技兩度拿下艾美獎。這位身高只有1米35,患有侏儒症的演員,用他的親身經歷驗證了莎士比亞的那句話「我寧願重用一個活躍的侏儒,也不要一個貪睡的巨人」。
(他登上《時尚先生》英國版封面)
今年46歲的彼特·丁拉基,1969年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父母一個是小學音樂教師,一個是保險推銷商人,哥哥是小提琴演奏家,全家人都有正常的身高,只有他因患有侏儒症而長不高。
少年時期的彼特極度不快樂,天生的身體缺陷給他帶來各種各樣的歧視的眼光,從小開始,他就學會跟孤獨相處,並且將表演視作心靈的避難所。高中畢業時,他就將演員作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
1991年,22歲的他在佛蒙特州的Bennington College表演系畢業。
1995年,他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角色,在《開麥拉狂想曲》的電影中,扮演一個脾氣暴躁的侏儒演員。
受身材的限制,他總是跑龍套,為此而備受打擊,他也曾一度遠離影壇,在芝加哥舞狼劇院表演唱歌,在一個叫做「Whizzy」的樂隊中玩兒饒舌和吹小號,甚至還一度酗酒和酒吧女郎鬼混。
2003年,他迎來了作為電影男一號的機會,為他量身打造的《心靈驛站》一片,神一般的演技讓他在好萊塢開始嶄露頭角。最後他還憑藉這個角色獲得了歐倫斯獨立電影節的影帝。
在《心靈驛站》當中,有一句臺詞,說的正是他自己的心聲:「我已經過了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憤怒的年紀了」。
在曾經的一部影視劇《life is short》中,也是演技爆炸,因為演的幾乎就是他自己的生活。
《指環王》也曾邀請他參演,但是他拒絕了,因為這在他看來,是「固化侏儒演員」。他拒絕去演那些別人看來似乎只有侏儒才能演的角色,比如矮人、妖怪、地精。
他說:「如果託爾金(指環王原作者)或者其他什麼人身邊有矮人朋友的話,他們就不會這樣寫了。」
而他唯一一次做出讓步,是《納尼亞傳奇:凱斯賓王子》的邀請,在這部影片當中,他扮演了精靈,還黏上了長長的假鬍鬚,穿著尖頭皮靴,手裡握著比自己的胳膊還要長的匕首。但他坦率地說:「儘管那是一次相當非凡的體驗,但是依然讓我很不舒服。」
2011年4月,《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開播。他在劇中扮演「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
《冰與火之歌》的原著作者喬治·馬丁說:「如果不是彼特來演這個角色,老天爺,這部劇肯定就完蛋了。」因為他出色表現,原本在書中醜陋不堪的提利昂成了整個劇中最受歡迎的角色。
其實,他最開始參演接觸《權力的遊戲》製作方時,就明確地表示他的角色不能有長鬍子和荒謬的尖頭鞋。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小惡魔」是他的升級版,是更為高傲的他。
合適的角色找到了合適的演繹者,就會迸發出最耀目的火花。
這一段審判成了他在該劇的最高光的時刻,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成他是對生活的控訴!
2011年,「小惡魔」這個角色為他贏得獲得第63屆艾美獎劇情類劇集最佳男配角。2012年,「小惡魔又」為他贏得第69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2013年,他加盟大片《X戰警:逆轉未來》,飾演大反派「特拉斯克工業」創始人玻利瓦爾·特拉斯克,跟有份參演的範冰冰一起跑亞洲宣傳,一起各種自拍。
他也是幸運的,在未參演《權力的遊戲》之前,就已經找到了愛人組織了家庭,他的妻子也非常有才華,跟卷福的妻子一樣是位舞臺劇導演,叫Erica Schmidt,兩人結婚五年多。
在2011年,他妻子懷孕,生下來一個跟《權力的遊戲》同歲的寶寶。
(一家三口上街,他都是親力親為推著女兒的嬰兒車。)
「我的一生就是對侏儒的一場審判」,這是小惡魔在《權力的遊戲》當中的一句經典臺詞。
對彼特來說,他的一生跟小惡魔很像,雖然上天沒有賜予他一個完美的皮囊,然而卻賜予了他另外的天賦,而活在這幅皮囊裡的他,比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更像一個巨人。
「如果你從小都要因為自己的身材而被指指點點,無論把這件事扔到黑暗的角落裡,還是驕傲的穿在身上都不能改變的狀況的話。那就趕在別人之前,自己把它打開。」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