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明收到許多倖存者發問,在區域行動中如何才能夠提高武器輸出成為團隊中的「大腿」?不同的武器有著各自的使用方式,相對應的輸出距離與輸出部位也有所不同明明特意請來了倖存者 老子第五輕柔 為大家講解一下各種武器,在戰鬥中如何打出更高傷害。
步槍
輸出距離:步槍作為倖存者們區域行動的熱門武器,不僅十分靈活,而且傷害可觀。在使用上也有著諸多學問,除了部分狙擊槍以及榴彈炮以外,其他的遠程武器都會隨著距離增大而傷害衰減。因此,倖存者們在戰鬥中可以一邊與感染體拉扯一邊保持中距離輸出,切勿靠近感染者再攻擊。
輸出部位:因為頭部傷害是基礎傷害的150%,觸發暴擊則可以達到225%(不包含技能及專研的暴擊傷害加成)倖存者可以利用步槍的射速高,後坐力小的優勢輕鬆地對感染者的頭部進行持續輸出。
霰彈槍
輸出距離:霰彈槍雖然傷害極高,但是其最大傷害射程並不如步槍。因為霰彈槍單發子彈包含6-7發彈片,所以距離越遠,彈片的散布也就越大,打出的有效傷害越低。因此使用霰彈槍的時候要儘可能地貼近目標再進行輸出。
輸出部位:在面對特殊感染體等頭部體積較大的目標或距離足夠近的感染體時,可以瞄準目標頭部輸出高額傷害,但在較遠距離或面對頭部體積較小的目標時,由於攻擊頭部會導致部分彈片落空,因此優先選擇攻擊目標身體,打滿傷害。
狙擊槍
輸出距離:在末世,狙擊槍一般為狙擊手職業的專用武器,距離越遠對目標造成的傷害也越高。因此使用狙擊槍時,倖存者們可以蹲守在高處,當看到目標感染者即可開槍輸出輸出部位。無論是狙擊手的專屬技能,還是狙擊槍的專研都有額外的爆頭傷害加成。狙擊槍29專研+滿技能「當頭重擊」爆頭傷害可達正常傷害的2倍左右,所以倖存者在攻擊體積較大或者無法移動的感染體時應儘可能對準目標的頭部輸出。
輸出手法:使用狙擊槍除了要注意輸出距離和輸出部位還需考慮的就是架槍、蓄力、盲狙以及特效彈等輸出手法,由於架槍狀態是不可移動的,所以我們在架槍過程中要更靈活一點。輸出完畢立馬起身跟上隊友,如果距離過遠就邊走邊輸出以免隊友在清除感染體時無法及時支援。
蓄力攻擊身體蓄力攻擊頭部:屏息射擊技能一般用於攻擊特殊感染體的第一槍,所以在開始攻擊之前,倖存者也可以提前蓄力,第一槍的傷害也會有所提升。盲狙的最高傷害只能達到原火力的90%,因此盲狙技能通常在可以一槍秒掉目標時使用。
5星的狙擊槍特效彈可以額外造成接近90%的額外傷害,所以倖存者要時刻注意特效彈的命中率即使是打到感染者身上也要儘可能地保證不落空。
冷兵器
輸出距離:冷兵器輸出屬於近程傷害,這也就意味著倖存者需要扛著傷害去輸出,所以冷兵器也是最適合武士的武器。
輸出部位:在使用冷兵器時為了額外提升傷害,倖存者可以對目標背部進行傷害輸出,同時儘可能地聚集更多的目標在一起,因為冷兵器可以同時對多個目標進行輸出。
輸出手法:在學習矯健身姿和斬擊者技能後,跳砍時倖存者所受到的傷害下降最多20%,75級的跳砍武士需要把握好跳砍節奏,確保對目標進行持續輸出,避免中斷。在跳砍的時候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遊走跳砍,在感染體數量較多時使用較佳,並且操作難度較小,只要把握好起跳瞬間出刀即可。另一種是原地跳砍,對於單個感染體尤為適用,在第三刀結束後需加一個方向鍵再起跳就可以接第4、5、6刀,之後以此循環,可以在短時間內打出高額傷害。
連續跳砍除了要把握節奏,還需要注意氣力值,因為冷兵器揮砍需要消耗氣力,氣力值為零時倖存者是出不了刀的。但非疾跑狀態或者跳躍狀態可以恢復氣力,因此落地後往後退一步氣力會更快進入恢復狀態。在對特殊感染體長時間進行輸出時,倖存者可以結合落地-後退-起跳-向前的節奏,保證自己的氣力值可以出更多次數的刀。
噴火器
噴火器是比較適合病毒專家使用的輸出武器,其特點是可同時對多目標進行輸出,由於病毒學家病毒子彈等技能的附加傷害,對於感染體的傷害將大幅提升。但其他職業使用噴火器傷害會大打折扣,所以倖存者可以用噴火器攻擊一些生命值較低的目標群。對於單個或者兩三個生命值較高的目標,使用噴火器輸出就會顯得比較乏力。
榴彈炮
榴彈炮也屬於可對多目標同時輸出的遠程武器,所有職業都能使用,除了狙擊手遠距離攻擊傷害較高,其他職業使用時注意不要距離目標群過遠,否則會導致傷害衰減。
以上就是本次的武器技巧講解攻略啦,相信倖存者們掌握了以上的武器輸出手法,在副本中一定能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成為團隊裡的核心輸出位。倖存者們還有哪些關於武器輸出方式的經驗心得呢?歡迎在評論區和明明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