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東地區的局勢再度生變,據一家俄羅斯媒體援引伊朗Press TV的消息稱,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發生了一起槍擊案,嫌疑人向正在等紅綠燈的車輛連開15槍之後,快速逃離現場。該報導還指出這次槍擊案的受害人名叫法米·希納維,他的身份是一名以色列高級指揮官。
目前該消息並未得到以色列官方正式,但外界普遍猜測這可能是伊朗在其核科學家被暗殺後的第一輪報復行動。
這次槍擊事件巧合太多
此前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後,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當天發表聲明表示要對背後真兇進行「決定性懲罰」,伊朗國內也爆發了大規模的遊行。當時大部分媒體都猜測這次暗殺事件是由美、以兩國策劃,目的是為了讓中東局勢局面再添一把火,好在其中獲利。並且此前蓬佩奧對於以色列為期7天的訪問,也讓這次刺殺事件顯得十分「巧合」。
有知情人士此前分析德黑蘭政府面臨著國內輿論進行報復的壓力,但他們意識到如果此時「動手」必定會受到來自美國的打擊。所以該不該報復,什麼時候報復,以何種方式進行將是未來德黑蘭政府面臨的首要問題。
再回到這次的刺殺事件,同樣是槍擊刺殺、同樣是在車上、又是以色列最敏感的安全領域官員。如果說這次襲擊是偶然事件的話,那未免又太過巧合,因此不能排除伊朗在這次刺殺行動中的位置。
另外此刺殺若屬實,則也會驗證之前大家對於伊朗的猜測,大規模的報復不敢,但小規模的暗殺卻可以,反正伊朗政府也像美、以兩國一樣不發表態度就行了,美國也找不到藉口對伊朗進行打擊。
這一國內輿論平息了,但也沒有碰到美國底線,為「伊核協議」談判留下餘地,兩全其美的辦法。
不過說來現在中東局勢反而顯得越來越「滑稽」,美國、以色列、伊朗都知道自己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但就是不承認是自己所作所為,硬生生將國際衝突變成了「諜影重重」。
伊朗報復也是「勢在必行」
結合此前的媒體報導,伊朗10年來已經有多位重要人士被暗殺,包括今年的蘇萊曼尼與赫裡扎德總計已經有6位死於非命,這無疑是令伊朗政府懷恨在心。
今年伊朗政府在蘇萊曼尼遭刺殺後報復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就是如此,雖然那次襲擊伊朗方面表現出了相當大的克制,並未將其演變成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但如果未來美、以兩國繼續以高壓策略對伊朗進行施壓,那麼則很難保證伊朗不會做出出格的舉措。那樣也會令伊朗國內的主戰派呼聲更高,導致「伊核談判」破裂,甚至中東戰事再起,這是美、以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未來中東局勢會走向何方,是否會像外界擔心的爆發新一輪地區衝突呢?這仍待進一步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