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季播劇火了之後,看了不少這個模式的作品,但是很少追到第二季,有的作品是因為成績不佳,出了第一季之後便沒有了下文,有的是出了續集了,但是已經沒有追的動力,滿打滿算,#將夜2#真的是我追的第一部「第二季」,可惜這部作品充滿了各種遺憾!
相信不少觀眾跟我一樣,看完《將夜》第一季的時候,特別期待第二季,因為第一季確實拍得不錯,除了一小部分劇情有些拖之外,其他的都很給力,特別是各種打戲特效大場面,在同類型的國產劇來說,《將夜》已經遙遙領先,加上劇情也好,所以看完第一季甚是期待第二季。
好不容易終於等到第二季開播,結果只演了半出好戲,這點從它的豆瓣評分也能看出來,跟第一季相比確實多了一些短板,特別是節奏。看完《將夜2》之後,莫名想到了《慶餘年》,兩部作品都是改編自己貓膩的小說,雖然兩者各有側重,但就改編的劇版來說,第一季都算是頗為成功的,不過看完《將夜2》之後,莫名有些「擔心」《慶餘年2》,害怕它遠不如第一季好,那麼有了《將夜2》在前面打樣,《慶餘年》拍第二季得避過哪些坑呢?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主演陣容了,《將夜2》因為換了太多演員,所以一開始看得真的很出戲,而且有的角色換了演員之後完全變味了,所以《慶餘年》拍第二季,保住第一季的陣容很重要,主演張若昀、李沁、陳道明等就不用多說了,重點是第一季比較出彩的幾個角色也不要換演員,比方說田雨飾演的王啟年,辛芷蕾飾演的海棠朵朵等!
而其中李純飾演的司理理也頗為重要,別看她論番位在《慶餘年》只能算女四開外,但是她跟《將夜》裡的葉紅魚有些類似,角色本身有魅力,憑藉顏值也圈了一波粉,如果司理理換人演的話,除非顏值上能上一個檔次,不然很容易崩。
而除了演員外,感情戲也是關鍵一環,其實在各種影視作品裡,感情戲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對於《將夜》或者《慶餘年》這類男頻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來說,千萬別把感情戲注水過多成了言情劇,這一點兩部作品的第一季都做得不錯,可惜《將夜2》沒把握好比例,各種回憶片段加MV實在太多了。
除了上面說到的兩點,其實一部影視作品構成的因素還是有蠻多的,比方說植入,服道化、特效等等。客觀說,要打造一部讓觀眾滿意的作品本身就很難,要做到一部「第二季」就更難了,《將夜2》沒能做好的,希望《慶餘年2》能做到,雖然前面已經被《將夜2》傷到一次了,但是我對於《慶餘年》第二季依舊充滿期待,不知道大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