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奴十二年》原著小說現兩個中文譯本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為奴十二年》原著小說現兩個中文譯本

  在我不幸的人生中,我曾經很多次思考過死亡。大多數時候,我把死亡看作塵世痛苦的解脫,把墳墓看作我疲憊不堪的軀殼休息的地方。然而這些沉思的結果,在我真正遇到危險的時候卻又一下子蹤影全無。面對死神,沒有人可以從容淡定。生命對任何活著的生物都是可貴的,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呢。因此,儘管我受人奴役,生不如死,但我不願輕易放棄生命。俗話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著。——摘自文心社的《為奴十二年》

  我孤身一人,卻心懷感激,因為性命暫時保住了。可前途茫茫,我又不免灰心喪氣。以後會怎樣?誰會同我做朋友?我該逃到哪裡?噢上帝啊,你給了我生命,在我的胸膛中注入了我對生命的熱愛,請不要拋棄我!救救這個可憐的奴隸吧,別讓我死去。沒有您的保護,我會迷路。這些不曾說出口的無聲的祈禱從我心底最深處升上蒼穹,可沒有回音。蒼穹之中沒有傳來甜美而低沉的聲音,對著我的靈魂低語:「是我,別害怕。」我似乎被上帝遺棄了,被眾人鄙視厭惡。——摘自北大社的《為奴十二載》

  第86屆奧斯卡不久前塵埃落定,頒獎禮上的最後一個大獎——最佳影片由史蒂夫·麥奎因執導的《為奴十二年》奪得。與此同時,該片同名原著圖書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原著作者所羅門·諾瑟普(1808-1864),是一個天生自由的非洲裔美國人。1841年,作為紐約市民的他在華盛頓特區被人綁架,販賣成為一名奴隸,直到12年後從路易斯安那州紅河附近的種植園逃跑,重獲自由。之後,他成了一個廢奴主義者,並寫作出版了他的回憶錄《為奴十二年》。這是他以自身親身經歷為藍本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一經上市便引起了美國社會的震動。

  記者查閱了幾大圖書網購網站,發現市面上有兩個版本的作品同時開售。一本為文心出版社2013年11月版的《為奴十二年》,一本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3月版的《為奴十二載》。濟南市新華書店副總經理李運寶說:「文心社的《為奴十二年》他們早就有貨,北大社的《為奴十二載》正走在發貨的路上。」目前的銷售情況如何呢?「因為同名電影剛剛獲得奧斯卡,還沒引發讀者的大規模追捧,暫時銷量沒有很大的提高,估計隨著熱度慢慢上來,圖書的關注度自然會得到提升。」李運寶如是回答。

  所羅門的原著首版於1853年,取得了堪稱轟動性的反響,與同時代另一部主題相似的傑作《湯姆叔叔的小屋》(1852年出版)相呼應,深刻影響了此後日漸高漲的廢奴運動。美國著名作家,《湯姆叔叔的小屋》 的作者斯託夫人對本書如是評價:「《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人物與場景,可以確切地在這本書中找到原型……」

  這本書之所以能夠如此快的出版,也是因為它是公版圖書(即公共版權書籍,是指不受著作權法限制的作家、藝術家及其他人士發布的作品,使用不會侵犯作者的版權),國內出版社只要找譯者翻譯即可出版。在網站銷售推薦裡,《為奴十二年》打出的口號是「獲2013年中國影響力圖書獎的唯一權威翻譯版本」,《為奴十二載》的廣告語則是「原著最新、最好看、最精緻的中文譯本」。看來,譯者的水準,是兩個版本最大的較量了。記者 張雙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奧斯卡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
    《為奴十二年》根據所羅門·諾瑟普在1853年所著傳記體小說《為奴十二年》改編。由史蒂夫·麥奎因執導,切瓦特·埃加福特、麥可·法斯賓德、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保羅·達諾、保羅·吉亞瑪提、露皮塔·尼永奧、莎拉·保羅森、布拉德·皮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3年11月8日在美國正式上映。電影講述一個生活在紐約的自由的黑人,受過教育且已婚。
  • 《為奴十二年》——奴隸的命運
    在為比賽論題尋找資料時發現《為奴十二年》,隱隱覺得影片很熟悉,原來很久以前就已經看過,只是當時沒有結合奴隸制進行思考。弗洛伊德之死讓奴隸制再次被討論,我想先把比賽觀點放放,談談《為奴十二年》。前有《為奴十二年》、《被解救的姜戈》,後有《綠皮書》。美國的導演們十分清楚好萊塢評審喜歡什麼樣的題材。 《為奴十二年》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所羅門也是為數不多的被解救的黑人。
  • 走進奧斯卡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
    在3月2日舉行的第86屆奧斯卡頒獎禮上,一部反映一名非裔男子被拐賣為奴後重獲自由的真實故事的電影《為奴十二年》一舉捧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以及最佳改編劇本等三項大獎。  而就在幾天前,這部影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了放映儀式,秘書長潘基文夫婦、各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以及聯合國工作人員觀看了影片,並被情節深深震撼。
  • 在《為奴十二年》中有四個「漫威人物」
    1、第86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是成功的傳記電影,改編自所羅門nosap的美國自傳。19世紀初,奴隸制度在美國仍然猖獗,諾薩普是一個自由人和一個知識分子誰知道木工和小提琴性能。2、在原著的基礎上,他不僅描寫了所羅門在奴隸生活中所遭受的無數痛苦和屈辱,而且更全面地展示了美國奴隸在邪惡的奴隸制度下遭受的不人道待遇,以及奴隸主將奴隸視為私有財產的方式,《為奴十二年》的現實意義不僅是所羅門荒誕悲慘的生活,而且是美國社會所造成的巨大不公和人性崩潰的奴隸制度的焦點。
  • 魔戒兩大中文譯本對比
    對比《魔戒》兩大中文譯本,是魔戒圈經久不衰的討論話題,本視頻帶你看懂這個硬核粉絲之爭,同時也給想買原著的朋友提供一些參考。
  • 哪個中文聖經譯本最好?
    今天的文章將為你梳理中文聖經譯本的脈絡。文/ 陳愛光博士**陳愛光,美南浸信會神學院哲學博士,現任正道福音神學院(美國)系統神學副教授兼教務長。經常有神學生或教會中的信徒問我:「哪個中文聖經譯本最好?你有什麼建議?」過去二三十年,出版了一些中文聖經譯本。但在華人教會中,幾乎所有人都採用和合本聖經為標準版本。
  • 奧斯卡經典回顧:《為奴十二年》中竟有四位「漫威人物」
    《為奴十二年》海報2、《為奴十二年》遵循原著,不僅描繪了所羅門在奴隸生涯中所經受的無數折磨和羞辱《為奴十二年》劇照4、原著中所羅門曾跟隨過三位主人,在電影中則主要刻畫了兩位《為奴十二年》劇照8、《為奴十二年》並不是一部傳統的充滿戲劇性的劇情片
  • 金庸作品的外國譯本
    金庸的外文譯本,西方全譯本已有法譯本的《射鵰英雄傳》和《鹿鼎記》。至於他的十五卷小說,已有日文、韓文及東南亞文字的全譯本。英文版最早是 1993 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Fox Volant of the SnowyMountain(《雪山飛狐》)及 1994 年為配合金庸先生赴澳洲參加作家節的 TheDeer and the Cauldron(《鹿鼎記》)(由Prof.John Minford 翻譯)兩個章節。
  • 《最大的毒物—現代中文譯本》-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摩西的法律因人性的軟弱而不能成就的,上帝卻親自成就了。上帝差遣自己的兒子,使他有了跟我們人相同的罪性,為要宣判人性裡面的罪,把罪除去。」(1985年版「罪性」在1984年版是「人性」)現代派在這節聖經中表現了他們整個信仰的虛空無有,和對救恩的否定,對主耶穌的褻瀆。現代本1984年版將「成為罪身的形狀」,改為「跟我們有相同的人性」。
  • 新教中文聖經譯本
    (3)《王宣忱譯本》(新約1933)王曾任狄考文之助手,參與《國語和合本》工作有五年之久,後來自行翻譯新約,採用拉丁文本為依據,耗時3年於1933年出版。——屬於「活譯」譯本(「活譯」即「意譯」,下同)。(8)《現代中文譯本》(新約1975,舊約1979)《TCV》Today`s Chinese Version1971年開始,由許牧世、周聯華、駱維仁等根據《TEV》為藍本,以「意義相符效果相等」為原則,表達出現代漢語的特色,並附有插圖及各卷簡介。
  • 《為奴十二年》和《迷失》編劇聯合打造「卡特裡娜颶風」主題新劇
    基於普立茲獎獲得者謝裡·費克(Sheri Fink)的書作,《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的約翰·裡德利(John Ridley)和《迷失》(Lost)的卡爾頓·庫斯(Carlton Cuse)確認聯合擔任編劇、出品人以及劇集運作人。
  • No.264 電影 《為奴十二年》的日子
    現實世界的兩性關係其實是有很多的可能  影片是根據所羅門(Solomon Northup)自傳改編的,故事表現了他「為奴十二年」的悲慘經歷,他原本是一個自由人,生活在紐約,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黑人妻子和兩個可愛的孩子,他以演奏小提琴為生,並且小有成就。
  • 這些奧斯卡提名影片的原著竟有中文譯本!收藏慢慢看~
    …… 有了這些,得到小金人還會遠嗎?!婚姻究竟是不是愛情的墳墓?那要看你愛的人有多不靠譜了。這部由導演大衛·芬奇執導的電影《消失的愛人》既溫情又懸疑,是一部重口味的心靈雞湯。影片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暢銷小說,編劇也是作者本人。劇本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改編得相當成功。
  • 《為奴十二年》的10句經典臺詞,最後一條最扎心
    電影《為奴十二年》在2014年第71屆金球獎上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上,一舉拿下最佳影片獎、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獎三項大獎。該電影根據所羅門·諾瑟普在1853年所著傳記體小說《為奴十二年》改編而來。
  • 《為奴十二年》:這是切瓦特·埃加福特獻給逆境求生者的一首輓歌
    導讀:《為奴十二年》:這是切瓦特·埃加福特獻給逆境求生者的一首輓歌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是當年在多倫多的電影節上,進行了全球的首映禮的《為奴十二年》。這部電影是改編自,所羅門莫瑟普的自傳體的一部小說。整個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紐約的,自由黑人,所羅門。
  • 「格雷」銷量過億,「為奴」成為課程
    目前,小說已被翻譯成51種語言,包括泰語、希伯來語、冰島語、拉脫維亞語、中文(臺版)、韓語和蒙古語。  消息公布後,作者詹姆斯女士在推特上連用三個「謝謝」對粉絲表達了感謝。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最初是作為《暮光之城》的同人小說在網上發表的。2011年5月,其電子書由名不見經傳的澳大利亞小型出版商「作家咖啡館」(Writer's Coffee Shop)出版。
  • 《為奴十二年》信仰的力量
    2020/9/11《為奴十二載》,是一篇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講的是1841年在美國,奴隸制時代,一位是自由人的黑人被騙去華盛頓,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黑奴,從一來是不屈服反抗,到後來知道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見機行事,活著就是一切,他還盼望著出去與家人團圓。在為奴的十二年裡,他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黑奴的悲慘事件。
  • 《安德的遊戲》原著小說中文版面世
    原標題:《安德的遊戲》原著小說中文版面世  (記者李曉彤) 由著名科幻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自本月初北美上映後長期保持票房榜首。該片原定於本月初在內地上映,但因故延遲到明年年初,這讓《安德的遊戲》原著小說中文版意外「搶跑」登陸。
  • 美國金衛星獎提名揭曉 《為奴十二年》10項領跑
    《為奴十二年》海報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 美國當地時間12月2日,2013年第18屆金衛星獎(18th Annual Satellite Awards)提名名單揭曉。在10個最佳影片提名中,《為奴十二年》《地心引力》等諸多種子選手紛紛入圍,《為奴十二年》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等10項提名,領跑提名名單。在最佳動畫電影提名中,狂卷全球票房的口碑力作《神偷奶爸2》未能入圍,只獲得最佳電影歌曲一項提名。湯姆-漢克斯今年行情不錯,主演的《菲利普斯船長》和《大夢想家》在最佳影片中佔據兩席,其個人則入圍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兩項提名。
  • 評《為奴十二年》:以優秀的故事設計,揭示美國奴隸史的冰山一角
    在2013年有部真實改編的電影,名為《為奴十二年》,它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所講述的,正是美國那段奴隸史。儘管電影所呈現的只是美國奴隸史的冰山一角,但也足以讓我們直觀感受那段殘酷的歷史。這一回,咱們就來聊一聊《為奴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