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奴十二年》原著小說現兩個中文譯本
在我不幸的人生中,我曾經很多次思考過死亡。大多數時候,我把死亡看作塵世痛苦的解脫,把墳墓看作我疲憊不堪的軀殼休息的地方。然而這些沉思的結果,在我真正遇到危險的時候卻又一下子蹤影全無。面對死神,沒有人可以從容淡定。生命對任何活著的生物都是可貴的,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呢。因此,儘管我受人奴役,生不如死,但我不願輕易放棄生命。俗話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著。——摘自文心社的《為奴十二年》
我孤身一人,卻心懷感激,因為性命暫時保住了。可前途茫茫,我又不免灰心喪氣。以後會怎樣?誰會同我做朋友?我該逃到哪裡?噢上帝啊,你給了我生命,在我的胸膛中注入了我對生命的熱愛,請不要拋棄我!救救這個可憐的奴隸吧,別讓我死去。沒有您的保護,我會迷路。這些不曾說出口的無聲的祈禱從我心底最深處升上蒼穹,可沒有回音。蒼穹之中沒有傳來甜美而低沉的聲音,對著我的靈魂低語:「是我,別害怕。」我似乎被上帝遺棄了,被眾人鄙視厭惡。——摘自北大社的《為奴十二載》
第86屆奧斯卡不久前塵埃落定,頒獎禮上的最後一個大獎——最佳影片由史蒂夫·麥奎因執導的《為奴十二年》奪得。與此同時,該片同名原著圖書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原著作者所羅門·諾瑟普(1808-1864),是一個天生自由的非洲裔美國人。1841年,作為紐約市民的他在華盛頓特區被人綁架,販賣成為一名奴隸,直到12年後從路易斯安那州紅河附近的種植園逃跑,重獲自由。之後,他成了一個廢奴主義者,並寫作出版了他的回憶錄《為奴十二年》。這是他以自身親身經歷為藍本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一經上市便引起了美國社會的震動。
記者查閱了幾大圖書網購網站,發現市面上有兩個版本的作品同時開售。一本為文心出版社2013年11月版的《為奴十二年》,一本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3月版的《為奴十二載》。濟南市新華書店副總經理李運寶說:「文心社的《為奴十二年》他們早就有貨,北大社的《為奴十二載》正走在發貨的路上。」目前的銷售情況如何呢?「因為同名電影剛剛獲得奧斯卡,還沒引發讀者的大規模追捧,暫時銷量沒有很大的提高,估計隨著熱度慢慢上來,圖書的關注度自然會得到提升。」李運寶如是回答。
所羅門的原著首版於1853年,取得了堪稱轟動性的反響,與同時代另一部主題相似的傑作《湯姆叔叔的小屋》(1852年出版)相呼應,深刻影響了此後日漸高漲的廢奴運動。美國著名作家,《湯姆叔叔的小屋》 的作者斯託夫人對本書如是評價:「《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人物與場景,可以確切地在這本書中找到原型……」
這本書之所以能夠如此快的出版,也是因為它是公版圖書(即公共版權書籍,是指不受著作權法限制的作家、藝術家及其他人士發布的作品,使用不會侵犯作者的版權),國內出版社只要找譯者翻譯即可出版。在網站銷售推薦裡,《為奴十二年》打出的口號是「獲2013年中國影響力圖書獎的唯一權威翻譯版本」,《為奴十二載》的廣告語則是「原著最新、最好看、最精緻的中文譯本」。看來,譯者的水準,是兩個版本最大的較量了。記者 張雙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