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誘妻馮氏墓誌》,全稱為《魏司徒參軍事元誘命婦馮氏志銘》。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七月刻制。1923年出土於洛陽安駕溝。此墓誌曾歸于右任收藏.趙萬裡所著<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收錄,近年出版的<中國書法大辭典>和<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入編.墓誌高60釐米,寬52釐米,魏碑楷書,全志15行,每行18字,共計349字。該志保存完好,字口清晰,僅二三字損壞。
北魏時期的墓誌琳琅滿目,可謂「一石一品,一品一格」。《北魏元誘妻馮氏墓志銘》的書法風格在北魏墓誌一系中,屬於比較典型並具有「中和」意味的一品。說其是典型與中和的意思是指,它結字比較端穩整飭,點畫精到而細膩。
最主要的是,具有魏碑楷書標準的「方筆」筆畫造型和「圓筆」筆畫造型。這種所謂典型的筆畫造型是魏碑楷書特有的筆法特徵,這一特徵我們或可以稱之為魏楷筆法的「基因」。這種方筆與圓筆的筆法特徵,恰好都含括在此墓誌之中。此志最可研究之處是其筆法的方圓兼備。
結字端穩整飭,點畫精到而細膩,筆法方圓兼備,北魏《元誘妻馮氏墓誌》書法欣賞。
北魏《元誘墓誌》:
【銘文】魏故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秦雍二州諸軍事雍州刺史恭惠元公之墓志銘 」公諱誘,字惠興,河南洛陽人也。世載配天之功,家承從祠之業,洪」原邁於積石,層峰峻 於閬風,斯固國史之所詳,於斯可得而略也。」公降靈景宿,蘊氣風雲,殊異表於弄璋,崖岸 聳於負劍,及田漁庠」塾之間,揜弋天人之際,耳目猶臨萬古,魂想若對千齡。初以王子」知 名,召為散騎侍郎,在通直。朝拜青瑣,暮踐丹墀,事等絲綸,理兼」獻替。公文辭內美,雄 姿外烈。天子見必動容,特留眷賞。俄而春坊」高闢,妙選官僚,自非崇盛一時,無以對揚三 善。乃除太子中舍人,」仍遷中庶子,又轉衛尉少卿,從班例也。武都要害,控接攸綿,一人 」荷戈,萬夫莫向,連率之任,實俟令圖。乃授公持節左將軍,南秦州」刺史。乘傳出關,褰 帷入境,威刑具舉,愛敬同歸。百姓息肩,四民鼓」腹,不待期月,夷歌成章。屬今上富年, 權臣執政,其兄太尉慮社稷」之傾危,建義節於鄴城。良規密謀遙相知和,忠圖不遂,欻貽濫 酷。」以正光元年九月三日薨於岐州,春秋卅七。捐珠之悲既切,罷市」之慕逾酸,雖復冤恥 尋申,而松檟方合。詔追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秦雍二州諸軍事雍州刺史都昌縣 侯,謚曰恭」惠公,禮也。粵孝昌元年歲次乙巳十一月壬寅朔廿日辛酉窆於」西陵。怨旋蓋之 難息,恨曲池之易平,綴清塵於既往,勒玄石於泉」扃。其詞曰:」於穆君公,魏之宗室,結 慶挺生,含章卓出。棲息琴文,流連道術,若」彼春芳,同茲秋實。言襲纓屣,來步軒墀,化 成鴻羽,愛結龍姿。情切」儲禁,綢繆宴私,諷諫有隱,探賾無遺。乃遊卿寺,仍建旌旟,德 隨風」靡,澤與雲舒。將隆國祉,駟馬高車,忽降淫禍,歸神大虛。冤申寵洽,」筮令龜從 ,?沓墻柳,鏗鏘鼓鍾。風搖宿草,霧藹寒松,年茂雖遠,芳」彩終濃。北京圖書館藏拓
元誘(484~520年),字惠興,河南洛陽人。北魏宗室大臣,中山王元英之子,中山王元熙之弟。
起家員外郎,遷通直郎、太子中庶子、衛尉少卿,出任南秦州刺史。權臣元乂專政,幽禁孝明帝和靈太后,起兵勤王,兵敗死於岐州。
胡太后掌權,追贈車騎大將軍、雍州刺史、儀同三司,追封都昌縣開國侯,諡號恭惠。
親屬成員
曾祖:拓跋晃,北魏景穆皇帝
祖父:拓跋楨,儀同三司、南安惠王
父親:元英,司徒、中山獻武王
兄弟:
元熙,太尉、相州刺史、中山文莊王
元略,徐州刺史、東平文莊王
元纂,恆州刺史、高昌縣侯
元義興,瀛洲刺史、武邑郡王
人物生平
元誘(484-520),字惠興,中山王元熙弟。起家員外郎,稍遷通直散騎侍郎、太子中庶子、徵虜將軍、衛尉少卿(掌管宮廷、祭祀、朝會之儀仗帷幕),出為右將軍、南秦州刺史。隨兄太尉元熙討伐權臣元叉,被斬之於岐州,妻子得不坐罪。
孝昌元年,追贈車騎大將軍、雍州刺史,累贈儀同三司,追封都昌縣開國侯,食邑八百戶,諡號為恭惠。
元誘妻薛伯徽墓志銘【銘文】魏故使持節儀同三司車騎大將軍雍秦二州刺史都昌侯」元公夫人薛氏墓志銘」夫人諱*字伯徽,河東汾陰人,尚書之玄孫,雍秦二州之曾」孫,河東府君之孫,尚書三公郎中之 長女。靈源寶系,已詳於」書契矣。夫人資芳貞敏,蘊彩淑靈,表衛姬之高風,誕宋子之」嘉 稱。伯祖親西河長公主,以母儀之美,肅雍閨閫,常告子孫;」顧吾老矣,而不見此女。視其 功容聰曉,足光汝門族。年七歲,」持所鍾重,未嘗逕阿傅之訓,已有成人之操。先考授以禮 經,」一聞記賞,四辨居質,瞥見必妙。及長,于吉兇禮儀,靡不觀綜」焉。雖班氏閒通,蔡 女多識,詎足比也。既和聲遠聞,實求之者」不一,常以相女而授,固未之許。恭宗景穆皇帝 之曾孫,司」徒獻武中山王之子,令望籍甚,無輩當時,昴昴千裡,獨步天」苑。欽重門冑, 雅聞德音,乃申嘉娉,崇結伉儷。夫人時年廿有」七矣。於時元氏作牧秦蕃,夫人起家而居之 。至使語及刑政,」莫非言成準墨。夫氏秉忠貞之概,逢淫刑肆毒。夫人痛殲良」之深冤,逝 長齡於同穴。春秋年卅,以正光二年四月廿四日」於雍州邸館薨。粵孝昌元年十一月廿日祔葬 於洛陽西陵」舊塋。嗚呼!蘭薰既彫,月盈示魄,隱隱寒山,悠悠泉陌,令終如」始,徽音孔 碩。其詞曰:」開嶽降祥,稟惠辰芳,沉漸雲舉,肅穆風光,聞無昧,四德孔」彰,內?靈 慶,外成克昌。克昌伊何,作範斷機,祁祁婦道,夙夜」無違。篤生君子,載誕賢妃,金箱玉 照,百代俞徽。北京圖書館藏拓馮煕的一個女兒嫁給了北魏宗室親王的兒子元誘為妻子。元誘是元英的第三個兒子,也是南安王拓跋禎的孫子,出生於公元484年。根據《魏司徒參軍事元誘命婦馮氏墓誌》記載,馮氏很早就嫁給了元誘為妻子,但是在景明三年(502年)去世,時年18歲,也是出生於公元484年。墓誌還記載馮氏是「太宰燕宣王之孫,太師武懿公之女「,說明了她就是馮朗的孫女,馮煕的一個女兒。實際上,元誘與馮氏的年齡是差不多大,這在古代社會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那一年,元誘很年輕,只有十八歲,他決定再次結婚,對年以後,元誘與河東薛氏的女兒薛伯徽結了婚,婚後也很不錯,有了至少一個孩子,名叫元始伯。後來,在正光元年(520),元誘反對權臣元義專權,被處死,但是妻子薛氏和孩子沒有受到牽連,時年37歲。根據《薛伯徽墓誌》記載,二年以後,年僅三十歲的薛夫人就去世了。薛伯徽是薛謹的曾孫女,薛洪隆的孫女,伯祖母是西河長公主,非常喜歡她。在二十七歲那年,薛伯徽嫁給了元誘為妻子。據說,元誘聽說薛伯徽出身名門,非常有才華和美德,決定上門求婚,薛家還是贊同這門婚事。在《元誘墓誌》中記載了元誘一生比較重要的事跡,但是略去了拓跋禎和元英的事跡,「斯固國史之所詳」,在《魏書》中對於祖父和父親的生平敘述得很詳細,尤其是元英。根據墓誌和《魏書》記載,這次重大的事件,元誘與哥哥元煕秘密商量過了,「良規密謀遙相知和」,最終還是失敗了。最後,元誘被追贈為都昌縣開國侯。在墓誌中,還記載了元誘是一位很有才華的男子,喜歡吟詩作賦,擅長演奏音樂,在他早年受過很好的文化教育,「棲息琴文,流連道術」,指的是元誘對古琴、詩文,以及道教非常感興趣,還花了一些時間去學習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