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蘇州園林是文人的園林,是建造者對意境的追求。園林裡充斥著詩情畫意,處處彰顯著文人的閒情雅致。如若要選出一個最有文化的建築,那必須得是「書房」!
書房對於文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存在。書房,在古代又叫書齋,是專門用作讀書、寫書、藏書的地方,更是文人的精神勝地。所以,書房是蘇州園林的標配。
拙政園丨見山樓
拙政園的見山樓,名字是李秀成起的,由最初的「夢隱樓」變遷而來。據文徵明《王氏拙政園記》記載:夢隱樓為槐雨先生王君敬止所居,王獻臣自號槐雨,設計之初是主人住所。從名字的區別可看出園主內心的區別,雖取自陶淵明「悠然見南山」,似也蘊藏向外擴大的雄心。
這座兩層的見山樓也很特別,獨立於水池中,三面環水,只有西邊連通陸地;同時,上二樓的通道不在室內,卻在意想不到的室外爬山廊上,易守難找,十分安全。因此,清鹹豐年間,太平天國佔領蘇州,李秀成選擇這裡作為他的辦公之所,如今室內陳設亦可窺見一二。
留園丨揖峰軒、還我讀書處
留園石林小院中的書房「揖峰軒」,取宋朱熹《遊百丈山記》「前揖廬山,一峰獨秀」句意。建築輕巧素雅,環境幽雅,原為園主人讀書、作畫、撫琴、弈棋的場所。
揖峰軒北牆上有三扇窗,窗外有一堵粉牆,造園者在窗與牆之間,用洗鍊的手法將青竹和湖石點綴其間,從而使三扇窗變成了三幅立體的寫意畫,深邃無盡。
揖峰軒之北是封閉的小庭院「還我讀書處」,尤為安謐寧靜獨具書齋的私密性。
齋名源於陶淵明《讀山海經》詩「既耕亦己種,時還讀我書」。劉氏時稱「還讀館」,盛氏時稱「還讀我書處」。硬山頂二層小樓,坐西面東,齋前有迴廊庭院,院內置湖石花壇,內植古木,樹姿蒼勁,可以料見當年的主人,便在這樣幽靜清雅的環境裡吟詩作對,大隱隱於市的。
此外,留園的五峰仙館西北還有一處書房—汲古得綆處。名字取自韓愈「歸愚識夷塗,汲古得修綆」。綆,即井索,修綆,意思是鑽研學問好像汲深井水一樣,必須得用長繩。
網師園丨五峰書屋、殿春簃
網師園內有一處獨立的庭院名「五峰書屋」,位於擷秀樓北,兩層建築,是以前園主藏書讀書的地方。書屋名主人借用李白的「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獎蓉」詩句。書屋室內寬敞明亮,建築的南面僅僅有一堵矮牆,書屋的上半部分為大窗,採光充足還能更好地觀賞峰石。
殿春簃也是一處書房庭院,是從前園主的芍藥園。蘇東坡有「多謝化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的詩句,因此得名。主體建築坐北朝南,為一大一小賓主相從的書房。
20世紀30年代,國畫大師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寓居於網師園,此地即為他們的畫室。南部庭院佔地不到一畝,有山石、清泉、半亭等元素,具有明代庭院特色,十分精緻。
耦園丨還硯齋
耦園以愛情聞名於世,沈秉成與嚴永華為伴,夫妻成雙成對,共同把耦園置辦成了對吟詩賦,對酒成歌的一處居所。在蘇州園林,也是少見的對稱布局,園景大多成雙成對。
還硯齋是園主的書房,「閒中覓伴書為上,身外無求睡最安」流露出園主悠哉讀書、閒適自足的心態。據資料還硯齋應有兩處:東大西小各一。齋上設雙照樓,樓棟三面臨窗,面南而立。據說每年農曆八月十八能得日月雙照全園賞景佳處。日為陽月為陰,暗喻沈氏夫婦比肩共存。
△雙照樓
藝圃丨暘谷書堂、芹廬
藝圃雖是佔地僅五畝的小園,卻在僅有的面積下仍然精緻的分為住宅、花園兩部分,其中毗鄰花園的延光閣東側便是暘谷書堂,暘谷為神話中太陽神所居之地,充滿陽光,書堂當是接受第一縷陽光之處。暘谷書堂原為藝圃主人姜埰之子姜安節的講學之地,兼具書齋學堂之用。
除了暘谷書堂外,藝圃還有一處幽靜、私密性較高的小書齋芹廬,在浴鷗小院西側中,芹,即指「芹藻」,比喻有才學之士。廬,即居室。芹廬有才學之士隱居山林之意。
滄浪亭丨聞妙香室
聞妙香室在滄浪亭的東南角,取唐杜甫詩「燈影照無睡,心清聞妙香」之意,為園主讀書處。
聞妙香室地處偏僻之所,為一座封閉的小園,與滄浪亭靜中取靜,庭北有梅花十餘株,早春花開之時,真可謂「聞妙香」也,可見園主品格之脫俗,現為遊人賞梅最佳之地。
△聞妙香室丨阿雲
可園丨書院園林
滄浪亭畔,除了滄浪亭外,還有一座僅一河之隔、常被忽視的可園。蘇州的園林多為私家花園,可園略顯特別,因為它是蘇州唯一的書院園林,整個園子都是書香勝地。
可園,又名近山林、樂園,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原為宋代滄浪亭的一部分,清乾隆三十二年在其故址重建,與滄浪亭隔水相望,互為因借。嘉慶十年,歸正誼書院使用,光緒年間改為學古堂,附設藏書樓,樓中藏書豐富。1914年被闢為省立圖書館,即今天的蘇州圖書館前身。
曲園丨書齋園林
可園是書院園林,而曲園則是書齋園林。
書齋園林的特點是園以人傳,其一亭一廊,一水一石更像鑲嵌在線裝書的字裡行間裡,園南面為小竹裡館,為俞樾當年讀書之處,因小院前栽竹而得名,而書房「達齋」則在園西。園名取自老子"曲則全"之意,宅門高懸李鴻章書"德清餘太史著書之廬"橫匾,可見其書齋園林身份。
蘇州園林中的書房之多,數不勝數,有的園林甚至有兩個、三個及以上書房。這些書房形態各異,卻都是園林主人的「量身定製」,無不透露著文人骨子裡溫潤儒雅的性子。試想一下,執一盞茶,讀一卷書,詩意地棲居於此,不經意間便也染了些許文人的雅致,豈不美哉?
※今日話題※
你還知道哪些蘇州園林中的書房?
歡迎文末留言分享
*部分圖文素材來自蘇州園林旅遊、蘇州風景園林、蘇州小眸園、木木古建景觀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見蘇州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