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三十而已》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播出一段時間了,劇中的女性角色們收到了廣大網友們的密切關注。
「我已經和我女朋友商量好了,
你們兩個一南一北,互不幹涉。」
」為什麼有的孩子來就是錦上添花,
有的孩子來就是雪上加霜。」
「孩子從小到大你親歷親為,我知道不容易,
但你不能因為工作把兒子當包袱說甩下就甩下吧。」
,,等等熱搜榜上的話題都獲得了上億閱讀量和上萬討論。
不論是能力突出的金牌銷售王漫妮,平凡普通卻善良的鐘曉芹,還是自信大方的全職太太顧佳都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和支持。
(電視劇《三十而已》演員群像海報)
但對比《三十而已》塑造的富有魅力的女性角色,這部劇中的男性角色卻被稱為「史上最全渣男圖鑑」:
七年未婚妻陪伴卻向王漫妮提出兩個女朋友 「一南一北,
互不幹涉」 策略的極品海王梁正賢;
三年婚姻一言不合就對妻子鍾曉芹
採取冷暴力的養魚 「直男」 陳嶼;
還有因為太太顧佳方方面面都太過優秀
而出軌的 「放炮」 企業家許幻山。
(海王梁正賢被罵上熱搜的極品渣男語錄)
渣男的套路千千萬,渣男的走位誰都看不慣。
除了電視劇中塑造的引起公憤的「渣男」形象們,在歷史人物中,被評價為不可理喻的「渣男」的人物其實也不少。
你為我守江山
我為你鋪上一條壯士黃泉路
明朝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因為王振建議效仿宋真宗御駕親徵而盲目率20萬大軍親徵瓦剌。
不僅如此,朱祁鎮還指派對戰術一竅不通的王振擔任作戰指揮,結果明軍損傷慘重,王振被殺,朱祁鎮自己也因兵敗被俘,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霍建華飾演朱祁鎮劇照)
皇帝被俘,北京城內人心惶惶。瓦刺大軍直逼北京城下,以皇帝朱祁鎮作為人質要挾打開城門迎接「聖駕」。
眾多官員紛紛建議朝廷逃離北京,遷移南京,百姓們聽到「瓦刺即將進城,朝廷即將遷都」 的消息後也慌亂無措,民心渙散。
在這群龍無首,千鈞一髮的時刻,于謙挺身而出,作為軍隊中的「主心骨」,率兵在北京城外抵禦瓦剌大軍。
(于謙相關畫像)
與此同時,于謙力排朝中眾意,說服皇太后立被俘皇帝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明代宗,不僅有效地打消了瓦刺以「聖駕」騙佔北京城的心,還穩定了朝中形式,穩住民心。
在于謙的率領下,瓦刺被趕出塞外,大明王朝又終於恢復了平靜。于謙立下大功,被百姓們視為大明朝的英雄和保護神。而朱祁鎮雖然後來被瓦刺放回京都,卻因為弟弟明代宗朱祁鈺已身居皇位,只能以太上皇居於南宮,毫無職權可言。
到了明代宗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鈺病入膏肓,將領石亨、政客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等官員趁這個機會,擁太上皇朱祁鎮復闢,歷史上把這件事件稱之為「奪門之變」。
在朱祁鎮重新登上皇位當天,他就傳旨逮捕了當時的兵部尚書于謙和吏部尚書王文。因為對于謙的痛恨,助朱祁鎮上位的石亨,徐有貞,曹吉祥以 「不殺于謙,復位無名」 的讒言最終說服皇帝將于謙以謀逆罪處死。
身為力挽狂瀾將明朝救出水深火熱之中的英雄,在去刑場的那天,百姓跟隨于謙為他送行,為他含冤。據說連行刑的劊子手都不忍心殺害這位兩袖清風的忠臣,行刑前羞愧自刎。
因為明英宗朱祁鎮冤殺忠臣于謙,他被後人稱為「明朝最強昏君」之一。
如果沒有于謙當時的堅持和獨當一面的擔當,明朝很有可能喪失整個北部地區的疆土,也就不能有朱祁鎮穩定的皇位和大片江山,朱祁鎮也被稱為「你為我守江山,我為你鋪上一條壯士黃泉路」的渣皇第一人。
我不管 我不聽
我就是不相信你
第二個被評為 「渣皇」 的皇帝是明末亡國之君明思宗朱由檢,同時也有「史上最悲慘帝王」之稱。
這位帝王於天啟七年(1627年)即位,年號崇禎。在位期間,他誅殺魏忠賢,清理閹黨,啟用許多賢才。
但當時民間災害不斷,農民起義爆發,外部又有後金威脅。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即使明思宗朱由檢盡職盡責,生活節儉,最終還是因為生性多疑而錯失了良機。
(明思宗朱由檢畫像)
而朱由檢在重振大明王朝時下錯的最重要的一步棋在於錯殺大將軍袁崇煥-- 這位曾讓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吃過虧的一名猛將。
崇禎二年,皇太極繞過袁崇煥防線,直逼京城腳下。即使後來袁崇煥趕到城外列陣,和敵軍奮力廝殺,逼得皇太極撤退。在朝中,依舊有關於袁崇煥陰謀的傳言。
(明朝大將軍袁崇煥畫像)
而狡猾的皇太極卻看到了」反間計「的機會,他立即假擬了兩封所謂的密信,意在陷害袁崇煥為背叛朝廷的逆賊。
結果剛愎自用的朱由檢正中皇太極策略的靶心,在朝臣的慫恿下,下令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一代將軍就此身亡,這也間接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朱由檢的多疑和不能知人善任的性格其實是造成他最後孤立無援,煤山自縊的原因。
在位十七年,他兢兢業業,處理公文徹夜不眠,卻還是得到朝中眾忠臣被冤殺,留得身邊儘是貪官的場面。
倘若朱由檢能夠多些信任給周圍的人,而不是緊繃神經,跟隨朝中輿論,那明朝或許真的能在這位勤勞的皇帝手中延長一些壽命。
是是非非 對對錯錯
然而,歷史中的人物都有兩面性,每個經典人物或多或少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粉絲」,在眾人唾棄他時,為他聲援。
就比如說送清官于謙「上路」的明英宗朱祁鎮,其實也有受人稱讚的一面。
例如,他在被瓦刺抓取當作俘虜的時候,竟以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受到瓦刺大軍的讚賞,在被俘期間,也不會受到不平等對待;
他的妻子錢皇后願意在他被俘虜時用所有積蓄去贖他回來,為他把眼睛都哭瞎了,腿也哭瘸了,朱祁鎮回京後沒有拋棄人老珠黃的錢皇后,與她 「執子之手,與子攜老」;
(朱祁鎮與錢皇后)
他廢除了殘酷的殉葬制度,提倡敬老,實行仁政。種種跡象表明,他並不是一個那麼「渣」的皇帝。
同樣,明思宗朱由檢(崇禎)也是有「粉絲團」支持的人。
朱由檢其實也是一位勤勤懇懇的皇帝。他一上任,便剷除了當時權力最大的閹黨,改變朝中的重要舉措,平反冤獄,力戒廷臣交結宦官。
他事必躬親,尋求治國方策,甚至可以被稱為最勤勉的皇帝之一。
(演員餘少群飾演崇禎劇照)
有很多網友評價,朱由檢其實並不是亡國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時勢所趨,他所在的環境和他周圍朝中眾臣的推動,是他無法改變的,於是所有的努力就變成了他一個人的孤掌難鳴。
所以,「渣皇」們其實也被認為是不渣的。
包括《三十而已》中的渣男也有不少應援的」粉絲們「,有的說海王梁正賢在電視劇結尾有望為王漫妮改變,兩人最終甜蜜相守;
有的說「直男」陳嶼的冷暴力其實也可以被歸為夫妻之前兩個人都不為溝通做出努力而導致雙方在婚姻中心灰意冷,兩個人都需要為彼此成長;
最後也有的說許幻山的出軌實質上也存在顧佳限制他太多的原因。
雖然網絡和歷史上都有不論是為《三十而已》中的「渣男」角色們洗白的,還是為明朝的犯過錯事的皇帝們洗白的情況,但是每個人的想法都會有不同。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要想真正知道大家討論的「渣男」到底是否屬實,就來自己親自看一看電視劇,或者認真讀一讀那些記錄「渣皇」事跡的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