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氣勢磅礴、舉世矚目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威武雄壯、士氣高昂的人民軍隊讓無數國人心潮澎湃。在受閱的徒步方隊中,英姿颯爽的女兵方隊驚豔了世界,在這支由352名官兵組成的方隊中,有兩位來自武警江蘇總隊執勤支隊的女兵張軒、劉暢。
因家裡有很多親人都是軍人,當張軒還是一個懵懂的小女孩時,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穿著綠軍裝的人。那時,當兵的夢想就像一顆小小的種子植入心底,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成長為一顆小苗。張軒的夢,就是想把最美青春留給軍營,留給祖國。
小時候在與家人遊玩至天安門廣場時,看到國旗護衛隊正在升旗,這個戎裝夢就一直在劉暢心底,直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和入伍通知書相約而至之時,她已抑制不住內心的渴望和迷戀,毅然選擇參軍。
2014年9月,兩人為實現自己的戎裝夢,來到了武警江蘇總隊。2015年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給兩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張軒說,從那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她的腦海中時常會迴響起《檢閱進行曲》的旋律。「當時就想,當兵這些年如果能參加一次閱兵,我的軍旅生涯真的是無憾了。」這也是劉暢的心聲,兩人就此與閱兵結下不解之緣。
在同一個夢想的指引下,張軒和劉暢在日常的訓練、生活中默默的付出,靜靜地等待著這樣一個機會。終於,在國慶大閱兵之際,她們經過全部隊範圍內的層層篩選,如願得到了參加閱兵的入場券,加入到閱兵部隊女兵方隊的初選行列,踏上北上列車,開啟閱兵受訓之路。
劉暢說到:5月2日,是我接到趕往石家莊參加閱兵集訓任務的日子,這一天,正是母親生重病,在醫院做手術的日子。當時父親不在家,妹妹又面臨高考,那時多麼希望自己能夠陪在她身邊。是母親的理解和支持,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而不能在她需要的時候陪伴在她身邊,是我一生的愧疚。
5月4日,全國各地的閱兵官兵來到白求恩士官學校,這是夢開始的地方,也是「中國女兵、鏗鏘豪邁、獻身使命、無上榮光」16個字深深印在我們心中的時刻!在經歷一件件蛻變後,我們在150選60人考核過程中,成功躋身前60的行列。
沒有一絲輕鬆的感覺,反而心裡隱隱的壓力,在白求恩士官學校訓練的日子,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每天都要拔軍姿。然而戰友們昂揚的姿態時時刻刻感染著我,我要為自己的選擇而堅持,正因為我們的平凡,才要有不凡的改變來造就偉大。這裡就有一個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經歷。
如果說白求恩士官學校是夢開始的地方,那麼閱兵村則是夢的煉獄。驕陽下一層又一層脫皮、暴雨中一陣又一陣摔打,不分黑白晝夜,無論晴雨酷寒,從清晨第一縷陽光,到夜幕最後一盞明燈,她們的青春被豐盈得五彩斑斕。
正步配皮靴,每一個正步,每一次敬禮,都飽含著對祖國的敬仰,對使命的堅持。她們在這片土地書寫著無悔青春,收穫著滿滿情誼。
最珍貴的回憶,莫過於大家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劉暢感言:訓練場上的我們,被罰過、被罵過,也被掌聲包圍過。集體過生日、集體唱軍歌、集體開晚會;和將軍領隊吹蠟燭合影、和院校科研方隊聯誼、和各個方隊交流觀摩;聽總教練講語錄,學聯合軍樂團團長踩樂點,用針尖挑破腳上的大水泡……
但是,她們不得不再次面對篩選淘汰。由於張軒的動作與其他戰友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只能做替補隊員。她講到:我當時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成為一名正式隊員,於是正課用心練,課後加小操。
拔軍姿,練踢腿,在腿上綁沙袋,先綁一公斤,再綁兩公斤,踢腿定高度30釐米,步幅卡準75釐米,每天一有時間就練。終於,在7月17號這天她成為了一名正式受閱隊員,九排面第六名,在這350名隊員中披荊斬棘,搏得一席之地。
2019年10月1日10時17分,全體官兵的目光無比堅定、身姿無比挺拔,一聲傾盡全力的「為人民服務」是她們交出的最滿意的答卷!分列式開始,邁著正步的節奏,注視著天安門方向。那一刻,兩朵鏗鏘玫瑰綻放出了最耀眼的色彩。所有的努力和拼搏,都化作了驕傲和自豪。心裡有一個共同的聲音在呼喊:請為我們驕傲吧,祖國母親!我們是您最優秀的兒女!我們祝祖國永遠昌盛,祝母親永遠幸福!這是我們一生的榮耀!
10月4日,兩位女兵圓滿完成任務,載譽凱旋! 閱兵村的故事,有緊張、有忐忑、有淚水、有感動……,150天3600小時216000分鐘,都精彩難忘、奮進激昂。帶著榮譽,帶著期盼,她們盛譽歸來。但閱兵村的故事永遠都不會終結,閱兵精神將從熊熊烈火,分散成星星之光!願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精彩紛呈,不畏險阻,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無畏無懼,永遠向前,用絢麗青春譜寫一曲壯麗詩篇!(江蘇武警 胡政 王明亮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