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聽過《翼年代記》的大名,那麼你就應該大體知道,這是一個,小狼為救小櫻,和法依黑鋼摩可拿瞬移到各種異世界,收集羽毛的故事。
無數異世界的故事,讓年少的我除了感慨CLAMP的天馬行空,星星眼看著小櫻小狼,希望自己也有個摩可拿以外,也再無其他了。就算是觸動最深刻的櫻都國的故事,我心中也無非只是念叨著「欸?這不是柯南劇場版貝克街亡靈的繭嘛?」而已。
《貝克街亡靈》中的繭
《翼年代記》中的夢卵
現在的我恐怕恨不得衝回過去,猛搖過去的我的衣領子,大喊:「你再想想!關於夢境啊!」
沒錯,一切都要從櫻都國說起。整個國家一板一眼的透露著些許的詭異。國家裡有著奇怪的只會攻擊「獵人」但卻不會攻擊的平民的鬼,小狼一行人一邊開著咖啡廳,一邊通過「獵人」的身份尋找羽毛。
這美好而又平靜的生活如夢一般啊,flag如山倒,整個世界都因為小櫻羽毛的威力而產生動蕩,法依更是為了保護小櫻「死去」。
同樣一起「死去」的小狼和小櫻,才發現原來之前所有的經歷,都發生在一個夢中的世界。
如今再次看到這個世界的故事,我的腦海中彈幕般的划過這樣一個問題:
一個人,要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夢中呢?
即使醒過來有千歲管理員上前,詳細的向他們講解了真實的世界,而這又如何證明不是另一個夢境呢?
也許你看到這裡,可能會瞟我一眼,輕飄飄的來上一句,看個動漫而已,庸人自擾之。在夢境與不在夢境,有何分別?咳咳,那你一定是不知道這個質疑所帶來的威力有多大。
簡單粗暴來說,如果小狼知道小櫻在他面前,那麼他就得先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夢中。由於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夢中,那麼結果就是:
小狼無法知道小櫻是不是在他面前。
不知自己是否在夢中的小狼,眼前的小櫻逐漸模糊
這個質疑基本上讓我們除了自己的思考以外,無法確定任何事物是真實的,包括我們的肉體,他人的存在,還有我們從外界學到的知識。
怎麼樣,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個問題不搞清楚,可能《翼年代記》直接就劃句號了,因為男女主角都無法證明他們的存在了。
這個令人頭禿的質疑,在哲學界赫赫有名。它還有個明確的定義叫做外部世界懷疑論。
外部世界懷疑論:質疑外部世界是否存在,或者質疑我們是否可以知道外部世界(如我們所感知的這般)存在
而除了夢境,還有小惡魔,邪惡的科學家,缸中之腦等等,這種無法辨別是否在此場景中的場景,被稱為懷疑論場景。
懷疑論場景:如果你無法區分你在場景S中和你不在場景S中這兩種情況,那麼場景S被稱為懷疑論場景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怎麼可能。我們既然提出了問題,當然就要試圖解決問題,這不,《翼年代記》中很快給了我們兩種解答。
剛從夢卵裡出來,看著夢卵裡熟睡的黑鋼和摩可拿,雖然不知道自己現今是否還是在夢中,但小狼握緊了自己的劍,喃喃說道:
如果,那不是現實的話,這把劍卻...
話雖未完,但小狼已經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晰,我們把他的答案整理成邏輯推理模式的話,就是這樣式兒的:
P1. 我手裡有一把劍
P2. 如果我有一把劍,那麼外部世界存在
C. 外部世界存在(所以小櫻也存在)
不愧是一言不合就下劈保護公主的寡言內向男孩小狼,連給出的答案都簡單粗暴到了極限。如果這個文章可以讓彈幕評論,我相信現在會充斥著上圖的情景。
如果你深有同感,那麼恭喜你,現在的你和1933年的晚上,坐在火爐旁,聽G.E.摩爾論證的劍橋大學的哲學學者們成功同步!
沒錯,小狼不是第一做出這樣解答的人。為了進一步解釋這個論證,讓我們突破次元壁講一講,現實生活中的這位G.E.摩爾。
G.E.摩爾
這位和羅素,維根斯坦一同被認為是分析哲學的創始人的英國哲學家,難道真的就這麼一拍腦門說出的這個論證麼?
當然不是!讓我們再看一看外部世界懷疑論這個問題矛盾出在哪裡:
如果我知道任何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那麼我得先確認我不是在夢中。
我知道一些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
上述的每一句看著都很有道理,但是合在一起就是矛盾。而如何解決矛盾?很簡單,否認其中一個,只讓其中一方成立就好啦!
G.E.摩爾的論證正是做了這樣的事情,他選擇否認2,認為即使不確定自己是否在做夢,也依舊可以知道一些關於外部的世界。所以他舉起了自己的手,即使他不能證明,他也依舊可以知道自己有一隻手,而一隻手存在,那麼外部世界也就隨之存在了。
讓我們再回到《翼年代記》中那個場景下,對於小狼來說:
小櫻是否在我面前,我不需要先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夢境中!
即,就算小狼不知道自己醒過來是否又陷入了下一個夢境,他也依然知道自己有一隻手,自己的手中握著這把還沒有被拔出來過的劍。他還是那個為了保護公主寧願交易關聯性的小狼,他還是那個在追尋羽毛的路上從未停息過的小狼。
死傲嬌的黑鋼,連解答都帶著一股彆扭傲嬌的風味。
不要光顧著抱著臉連喊三聲艾瑪可愛!黑鋼表示,我傲嬌彆扭,但我說的話都是很重要的(敲黑板)!如果你還是一臉,這裡面有啥重要的含義。那,可能胡塞爾,薩特等現象學者們就表示想要經歷一段跟你聊聊的體驗了。
胡塞爾
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流派之一,現象學者們是如何消除這個矛盾的呢?讓我們首先,再來回顧一下這個矛盾。
如果我知道任何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那麼我得先確認我不是在夢中。
我知道一些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
現象學者們認為,我們並不能獲得外部世界的知識,即否認3。對於現象學者們來說,確定知道的知識就是:我存在,我們的「現象體驗」及其基本結構。
這時,有沒有一種,字都認識,但是就是不知道你在說啥的感覺?
沒錯,就是這麼酸爽的感覺。如果你是一位讀過薩特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人,你可能會用歷盡滄桑的慈祥笑容看著這段文字。因為,已經被虐習慣了。
簡單來說,對於現象學者而言,能確定的事情,就是當下擁有的體驗。比如法依抱著摩可拿,那麼在現象學者們眼裡,法依就正擁有「抱著摩可拿」這樣的體驗,什麼意思呢,就是法依覺著他正抱著摩可拿。這種體驗,這種被現象學者們描述為的現象無論外部世界是否存在,都毋庸置疑。
對於黑鋼來說他如果不是一直想變強,可能真的能成為一個現象學者。無論他喜歡和人戰鬥讓自己變得更強,還是他彆扭的救下法依,又或者是口嫌體正直的教小狼劍法,黑鋼用他所有的經歷都在說明下面一點:
我只是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我只要能不斷變強就夠了!
結束語
小狼一行人收集羽毛的旅程,並未被這令人頭禿的外部世界懷疑論所影響。而只要小狼手裡還握著那把劍,只要黑鋼還想著變強,他們也永遠,不會因為懷疑論場景而迷失在外部世界是否存在的迷霧中,從而陷入「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的恐怖循環。而他們的人生信念,他們的理想,也更不會如那鏡中月水中花一般,一碰就碎,隨時崩塌。
《翼年代記》中各式各樣的異世界中,除了羽毛的收集與歷練以外,與他們相伴的可能還有那薄暮降臨時,悄然起飛的密涅瓦貓頭鷹。
這部披著動漫皮外衣的哲學科普片,你真的看懂了麼?
動漫中,正是這些值得探討的問題出現,才讓每個動漫人物立體豐滿,讓我們有自己的喜好,這也正是優秀動漫值得一看再看的原因。
如果說,年少時還只是看個熱鬧,現在不看出個門道就說不過去了。然而,在動漫中找到一個自己也疑惑的問題固然容易,能嘗試解答這個問題,卻要花上一番時間,而去了解那些概念的含義更是難上加難。
但,這就是知識落地的第一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