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莎,是國乒新生代代表,具備成為領軍人物的潛質。2015年入國乒二隊,2017年升國乒一隊,同年在日本公開賽,把日乒給驚到了。
她的教練,二隊時是張琴,升一隊之處是張琴,不久教練組調整,孫穎莎屬黃海誠門下,並至今未變。2017年,孫穎莎16歲(生日是11月4日),當年6月份日本公開賽,是莎莎第一次正式參加國際比賽成年組比賽,從資格賽打起,一路走到最後,女雙搭檔陳幸同拿到冠軍,單打登頂。首次參賽,就拿到了「雙冠王」。一時間,把日媒給驚到了,他們驚呼:「既然平野美宇是天才,那麼中國新冒出的孫穎莎,只能是『怪物』了吧!」「桌球王國中國又出現了新怪物。」
日媒評價的孫穎莎是「怪物」,並不是貶義詞,而是稱讚她,太強,打出了讓人不可思議的比賽,把她們的天才平野美宇都給比下去了。此後,由於對手研究,莎莎自己進入瓶頸,成績下滑,期間還發生教練拂袖而去的插曲,一度莎莎比賽,陳夢客串場外現象。不過在李隼指導嚴格要求下,從2018年亞運會開始,孫穎莎從低谷中走出,成績陡然上升,到了2019年,成為世界冠軍,並多次擊敗伊藤美誠。去年世錦賽前,日媒對國乒參賽5名選手進行點評,談到孫穎莎,把她封為「刺客」,是有足夠實力左右世錦賽女單項目獎牌走向對選手。
之前,木子曾有過類似壯舉,排名不高,最終拿到銅牌。所以,日媒認為孫穎莎可能和木子一樣,扮演「刺客」角色。日乒官員直言:「孫穎莎能打到什麼份上,會成為獎牌走向的關鍵。」結果,如日本所料,孫穎莎這個刺客,在1/16決賽中,就4-1戰勝了伊藤美誠,讓伊藤的冠軍夢,先碎一夢,此後的女雙決賽,孫穎莎搭檔王曼昱4-2戰勝伊藤美誠/早田希娜,讓伊藤美誠十分痛苦,流淚了。那屆世錦賽,孫穎莎的確扮演了重要作用,單打儘管沒能走的更遠,但是她成功打掉了伊藤,為後來國乒拿冠軍,掃除了障礙,以至於,後來小棗奪冠後,些許球迷說,這裡面有莎莎的功勞。
前幾天,桌球全錦賽結束,日媒報導時,竟然出錯,把混雙項目漏掉一個半區,把孫穎莎/許昕組合認為是冠軍,讓球迷揶揄道:「在日媒眼裡,難不成小二王打了個寂寞。」日權威桌球雜誌《卓球王國》刊登了孫穎莎專題報導,用了兩個頁面,對孫穎莎的反手到正手抽球,換句話說,是對孫穎莎正反手銜接動作,拆開來逐一分析與解讀,此舉,就是想深刻解析孫穎莎,為日乒選手研究她,提供幫助。自從孫穎莎在2017年日本公開賽上一鳴驚人後,即便後來經歷過波折,處於低谷,但是她一直是日乒關注的重點對象,這樣研究,那樣看。
日本女隊王牌伊藤美誠,與孫穎莎交手中,偶有勝利,但是關鍵比賽,關鍵場次,孫穎莎打伊藤美誠,還是有心得的。伊藤美誠說:「只有與孫穎莎打球,我才能更清晰的認識自己,她是我一生之敵。」日媒,為了刺探孫穎莎訓練秘訣,曾繞開國乒教練組,直接進入場地,想採訪孫穎莎。聰明的莎莎用一句「不太接受教練沒說的採訪」,意思說,想採訪,可以,請先徵求教練的同意。莎莎的這個拒絕,霸氣有禮貌,盡顯高情商。分析,任他分析,無論怎麼分析,都擋不莎莎前進的腳步!
喜歡的點點分享和關注吧!(本圖文源自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如有來源、作者標註錯誤或侵權,請原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或戳下方「閱讀原文」進入精彩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