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些地方是公認的盛產笑星。
比如妙語連珠、人均脫口秀大師的東北,和一張嘴就特別「哏兒」的天津,都是用幽默細菌養育人的土壤。
而最近我發現,青島也應該在這個名單中有姓名。這座文藝海濱城市明明就是一座被低估的喜劇寶藏。
這段時間青島諧星突出的代表人物,是屢屢因為自己的沙雕偶像劇上熱搜的黃子韜。
現在這些流量明星,演技平平、劇不好看都有可能挨罵。但如果你擺明了自己就是個沙雕,反而能收穫奇效,成為觀眾的開心果。
黃子韜在自己公司出品的新劇中就是這麼幹的。
他扮演一個謎之自信、自戀得難以自拔、中二又透著一股幼稚的大明星,做人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太帥了萬人愛,太帥了很無奈。
請想像一下這些連霸道總裁都不敢公開說出來的話,用和黃渤一樣的口音、加上黃子韜的buff,是個啥效果。
但黃子韜仿佛已經進入了百毒不侵的階段,不僅騷話連篇,還很喜歡毫不掩飾地在劇中cue劇外的自己:黃子韜怎麼能是小明星呢?我覺得他的歌挺好聽的!
觀眾很快發現:這些怕不是你自己的真心話吧……
男主這個人設的臭屁、自戀、虎了吧唧,都和這兩年大眾對黃子韜的認知一模一樣。再順藤摸瓜一看,他就連寫歌的風格都一脈相承——
周杰倫寫歌是「不愛我就拉倒」,黃子韜寫歌則是,「不愛我?拉倒吧!快點承認你早就被我迷倒了!」
劇情甚至還復刻了真實發生過的一個梗:黃子韜被路人偶遇,被問及能不能合影時說,「不能,但是你可以偷拍我」。
自戀是自戀了點,可是卻莫名好笑。可見黃子韜完全知道自己在吃瓜群眾心中就是個諧星,乾脆拿自己玩梗了。
顯然,黃子韜這是頂著流量小生的外形,卻找到了截然相反的內核。儘管外貌上還是個潮男,卻已經渾身都是笑點。
僅僅幾年前,他還是全網群嘲的對象,就是因為那股硬要邪魅狂狷、拽得二五八萬的執著。
最知名的「狗帶」rap現場,就深刻體現了什麼叫「明明已經崩了、還要梗著脖子堅持自己天下第一帥」。
當時被群嘲的黃子韜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個「諧星」,因為大眾覺得他明明不適合,卻打腫臉充胖子的樣子實在太好笑了。
但黃子韜反而順應了這種群嘲,主動用自己被惡搞的表情包,完全不迴避把自己的糗事和黑點當作笑料。
在綜藝裡,他虎了吧唧的作風就像青島海邊的暴風雨,隨時隨地冒出來的青島話也讓他整個人飄著一股海蠣子味,倒是比非要裝冷峻的觀感親切了不少。
之前跟楊冪拍《談判官》的時候他其實已經在本色出演了——我就是這麼優秀,你不承認也得承認!
黃子韜好笑的點,在於他披著男愛豆的軀殼,卻徹底把自己的草根氣質放飛了。把自己的槽點全都擺在明面上,敞開了讓你笑,反而比之前硬挺著做邪魅帥哥有趣了不少。
去掉耍酷的皮囊之後,毫不掩飾中二愣頭青的自戀和自我就不會顯得像個欠揍的草包,反而變成了現在最吃香的沙雕氣質。
另一位青島著名諧星、同為老黃家的黃曉明,其實早該明白這個道理。
他這麼多年來在大眾眼中也很好笑,但顯然,是對他屢屢強行裝X卻不倫不類的嘲笑。
黃曉明早年本是個樸實的帥哥,卻因為能把霸道總裁嗆一跟頭的土味英語鬧太套一夜成名,從此深陷油膩型諧星界的泥潭。
這種諧星的核心是,當他不故作霸道帥氣,一切都OK;當他微眯起眼睛用蘋果下巴對著鏡頭,試圖播撒自己的英俊,人們反而會覺得他咋這麼滑稽?
後來他嘗試過自黑的路線,比如脫口秀裡自嘲「我連演技都沒有,你憑什麼要我有唱功」,但由於畫風太過厚臉皮及始終無法割捨那股「端著」的勁兒,自救效果一般。
在跨年晚會上畫風突變,帶著霸道總裁的外表熱唱土味歌曲「我們屯裡的人」,還用青島話rap自嘲身高之類的槽點,反響好像還可以。
但真正讓諧星身份得到升華的,還是黃曉明在喜劇節目中放下所有關于帥氣形象的包袱,操著一口青島話演小品,觀眾這才發自內心地覺得他有些時候是那種可愛的好笑。
畢竟純樸中自帶喜感的青島大姨,比青島BKing要可愛多了。
前端時間崩得很慘的青島人翟天臨,要是早點知道這個「青島諧星秘籍」就好了。
他走紅之後一直是「野心傲氣小生」人設,無論是演戲還是行事都經常被詬病太「端著」。似乎唯有在《聲臨其境》上用又垮又大嗓門的青島話給《瘋狂的石頭》配音時,才終於讓人覺得他鬆弛了一點。
等學術造假風波把他的人設掀得底褲都不剩,之前的豪言壯語瞬間變成了天然的反諷滑稽戲。
這些青島小哥,和自己與生俱來的海蠣子味和平相處時,都有種淳樸的、親切的喜感;非要勉強自己永遠站在雲端上睥睨眾生,那給大眾的觀感真是比諧星還好笑了。
說起來,青島真正的笑星,都是把前者做到了極致。
比如青島代言人黃渤(可以跟黃曉明黃子韜組成黃氏小虎隊了),從來不靠外表吃飯,而是任由自己草根氣質中的幽默感自由放飛。
他從不試圖做站在浪頭上搔首弄姿凹造型的帥哥,而是在海底自由地撲騰,一張嘴就能讓你感到海風撲面而來順便甩兩個貝殼在你臉上。
如果說這種順其自然的沙雕,是一種隱性諧星基因,那它現在在新冒頭的青島男明星身上倒是越來越常見了。
這種基因似乎是傳男不傳女。
想想青島出身的女明星:範冰冰、白百何、宋茜……都是長相偏大氣、看上去不太好惹的山東大嫚,她們做明星的魅力就在於此,所以跟沙雕諧星無緣。
現在的新晉青島男諧星們,一個個乍一看也是沒有辜負山東省平均身高的英俊小夥——
但他們早已接納靈魂中咆哮著的海上龍捲風,正視自己其實是個沙雕糙漢的事實。
儘管他們長得又高又冷峻,拍硬照像個冷酷的殺手,動起來卻無法掩飾自己其實是個能一掌拍碎玻璃的莽夫。
他們即便已經出人頭地、享受了所有的榮譽和讚美,卻依然能堅持著最質樸的藍色球鞋的信仰。
青島男星把自己活成了諧星,靠的就是那純天然的最讓人親切的樸素,和像剝好的皮皮蝦肉一般的直白不做作。
有了這個基調打底,他們將成為人民喜聞樂見的真正的開心果,哪怕是一本正經地做什麼也好笑。
說起來,青島小哥那種與生俱來的樸素喜感,也許得益於青島這座城市的氣質。
青島,本身就是個混搭先鋒。
當青島老鄉林永健和黃子韜認親時,只需三個赤裸裸的靈魂拷問:
吃蛤(ga)蜊(la)了嗎?
哈啤酒(ziu)了嗎?(還得是用塑膠袋子打的)
洗海澡兒了嗎?
這座城市在小清新的外表下,其實崇尚著最簡單粗暴能帶來快感的生活方式。
它在視覺上給人的印象是文藝的德式洋房和歲月靜好的海濱,本質上卻永遠無法擺脫海風的鹹腥和粗糲,讓人在出其不意的時候被海洋的力量砸個劈頭蓋臉。
就好比青島話中的井蓋一詞「古力蓋兒」其實是受德語影響,但舶來品也早已在這裡被同化出了淳樸的味道。
在這裡,你會一邊為青島人民發明臉基尼、又將它發揚光大成連體酷炫潛水服的樸素智慧感到驚奇,
一邊又會發現這令人迷惑的設計其實是指向了各種瀕危保護動物。低配蜘蛛俠cosplay服裝的淳樸審美和高大上的立意混搭在一起,這件事本身就充滿了幽默感。
所以青島小哥們在酷帥或文靜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沙雕的靈魂,完全說得過去。
他們可以有高挑的身材和英俊的外表,但誰也不能否認自己本質上是個海的兒子,在常年被蛤蜊和袋裝啤酒滋養的生活中,繼承了大海的直爽豪邁,和海風能把人吹到迷幻的驕傲放縱。
擁有了與大海為伍的靈魂,再配上黃渤同款魔性青島話,一個純天然的諧星就誕生了。
或許是因為黃渤首次靠著喜劇讓青島話在全國深入人心,從那以後,只要你的耳邊響起嗓門高亢的青島話,就像自動置身於《瘋狂的XX》系列電影。
好比看完下面這個視頻,世界冠軍張繼科打球時的兇狠形象將在你心中蕩然無存,只剩下請捯肖格(青島小哥)的憨厚,並滿腦子迴蕩著「高(gáo)端(dán),高(gáo)端(dán)」。
看看黃子韜在偶像劇裡的本色出演就知道,他把一個裝X成性的大明星愣是演得像個鄰家傻小子,都要感謝他烙印在靈魂裡的青島口音。
別人念霸道總裁的臺詞都是低沉磁性,黃子韜一張口就是海鮮大排檔風味:
我的熱情可以融化冰(bieng)雪
這個女人竟然欺騙我的感情(qieng)
你管(guain)得著嘛!
沒有這些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反差,這劇再沙雕也得少一半笑點。
免責聲明:這是來自山東內部的互相diss,與本號無關!
有青島人在「怎麼學習青島話」的問題中,化繁為簡給出了一個原則:
聲調要「一三互換,二四歸四」。所以,青島人口中的範冰冰=飯餅餅,青島話=請捯話。
但更重要的或許是那種能強烈地感染外地人的神韻。就像跟青島糙漢鄭雲龍混跡了多年的蒙古青年阿雲嘎,早已get了模仿青島話的精髓:
z、c、s聲母一定要咬住自己的舌頭,同時韻母的發聲位置比較靠後。因此必須要用力發音,才能讓人感受到浩克山東噴薄而出的熱情。
總的來說,青島話的氣質和青島人的諧星靈魂一脈相承:熱情,實在,接地氣,總是透著一股掩飾不住的喜氣洋洋。
當青島明星把這股蛤蜊味兒帶進娛樂圈,就更是和人們習慣的明星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形成了富有新鮮感的反差,成了現在最討喜的沙雕氣質。
當然,青島這種天生的喜氣洋洋或許也是有原因的——
誰讓人家常年在「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呢!
· END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或點擊底部右下角的「在看」
點擊圖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