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迷霧劇場」的第四部作品,由王千源、鹿晗主演的《在劫難逃》在懸疑破案的基礎上,加入了時空循環的科幻背景。劇中,王千源扮演警察,而鹿晗挑戰反派,出演一個「變態殺人犯」,在第一集裡就要完成「綁架殺人」、警局自首等高密度演技考核。導演五百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劫難逃》實際寫的就是「昨天、今天、明天」的事。現在社會發展快,忘不掉的事多,對未來的憧憬也多,但很多人就是不想待在「現在」,「他不珍惜現在,可我們經歷的就是現在。」
《在劫難逃》劇照
表演:審訊室的戲份拍了幾種可能
鹿晗的早期角色從《重返二十歲》,或是後來的《我是證人》《擺渡人》,多是與本身性格相差不大的少年,或是與歌手身份接近的人物。而在《在劫難逃》中他做出了職業生涯的一次冒險。劇中鹿晗一改以往清純小生的陽光形象,換上陰沉頹廢、斯文敗類的造型,塑造了一個極為強大的反派角色,在審訊中和王千源、齊溪對峙。他低下頭後反轉,由笑變哭,幾場需要展現人物內心活動的戲份都具有頗高的完成度,勾勒出趙彬彬這個角色的複雜性。
鹿晗和吳越
在五百看來,選擇鹿晗首先是外形本身就符合,一個醫院的實習生,長得精神,文縐縐的一個小孩。在拍攝中,如果遇到不太確定的情況,五百會和鹿晗私下聊,把人物有可能在特定環境下產生的幾種狀態都演一下,比如第一集鹿晗在審訊室裡承認自己是兇手的那場戲,拍了很長時間。「我們把幾種表演方式都拍了一遍,咆哮式的,大喊大叫的,陰沉的,柔軟的,帶著哭腔的,最後剪輯的時候看哪一種效果好。」
鹿晗劇照
拍攝:人人都具有演技
拍攝中不管是從走位還是具體到表演,五百會給演員很大空間。不設定固定機位,先去尊重演員的表演和走位,然後再來調整攝影機的機位和光。五百會在講完這段故事、人物之後,把更多的發揮空間留給演員。而這基於他擅長觀察人的基礎上,比如吃飯的時候,閒聊的時候,根據不同的演員採取不同的拍攝方式。「有的演員是越演越好,像小鹿(鹿晗)就是你叫他多演幾遍他會越演越好,所以小鹿跟別人搭戲,我永遠是先把別人拍掉,最後再拍他,那個時候他可能就會到一個比較好的狀態。」
在五百看來,人人都具有演技,因為「人生如戲」,「演員的演技也就是看如何在現場情緒下發揮,導演要和他聊人物,他做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不僅僅是劇情中展現出來的部分。只要他相信了,基本(演技)都可以做到。」五百說,不要去低估每一個演員,「所謂的市場地位都是假的,是過去式。比如你是個流量,那是全國觀眾給你的定義,但並不代表,你做了這個事情,就做不了其他事情。人只要活著就會演戲,我們每天都在演戲。」
齊溪和王千源
初衷:過去就是未來,未來即是現在
《在劫難逃》用了一種全新的結構方式,每一集的人物和劇情大致相似,因意外喪女而休假兩年的前任刑警隊長張海峰(王千源飾)突然被捲入一起殺人案件中,嫌疑犯趙彬彬(鹿晗飾)似乎知道兩年前張海峰女兒朵朵意外的真相。為了追查真相,張海峰追查趙彬彬身上的線索,卻被趙彬彬帶入了更多的謎團中。每一集的開始都有一個序,以簡短的場景片段傳達一些信息,製造懸念。因為全劇採取的是一季12集的短劇模式,使得線索很多留在了第二季。
《在劫難逃》海報上有一句話——「過去就是未來,未來即是現在」。每當出現了一點線索和規律時,新的關於案件和時空的謎團會再次出現。時空循環反覆的結構也帶有著命運感,在五百看來,劇中有一句話挺對的,「人有時候走錯一步就萬劫不復」,那是王千源對另外一個角色說的,那人回頭對王千源說,「有的人步步都走對,也是『在劫難逃』。」這就是五百想表達的,命運無常,珍惜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面對時間,都有點在劫難逃的意思。」
鹿晗和王千源
題材:懸疑+科幻展現多元化表達
劇中,第一集張海峰因為誤選而導致了自己和警隊隊員的全員「團滅」,但第二集開始的劇情,才真正進入《在劫難逃》的主線。第二集中,張海峰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身處的時間線是趙彬彬尚未殺人前,雖然他帶有第一集全部故事線的記憶,但身邊的所有人都如同一切沒有發生過一樣。趙彬彬殺人後逃跑,繼而再次綁架教授付吉亮和張海峰的前妻喬昕。張海峰只能憑藉預判去搶救受害者,雖然最後被綁架的教授和前妻都救下來了,在最終他自己卻依然被趙彬彬引爆的炸彈炸死。
到了第三集,所有的故事線又一次重新來過,第四集時,時間線再次前移,張海峰一覺醒來竟然回到了女兒還未意外喪生的兩年前。這種不斷循環往復、刷新再來的時間結構,與過去大多數常見的懸疑劇有很大不同。主角陷入時間漩渦,不得不一次次努力去改變命運,但卻總是無法逃離被殺害的結局。《在劫難逃》的英文片名SISYPHUS(西西弗斯)也正有同樣的寓意。「西西弗斯」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重複、永無止境要推巨石上山的人物,也暗示了該劇中主角張海峰的困境。在五百看來,《在劫難逃》也並不僅僅是講述一樁案件的偵破過程,案件只是輔助,蘊含在故事中的一種隨機性是更為核心的內容,在看上去「蝴蝶效應」的包裝之下,主人公的抉擇,在做出選擇的那一瞬間,實際還是反映出人物在命運面前的舍與得。
《在劫難逃》劇照
《在劫難逃》的導演五百曾經執導過《心理罪》《古董局中局》等口碑之作,同時也是《白夜追兇》《十日遊戲》等一眾懸疑劇的監製。對他而言,拍攝《在劫難逃》絕不只是把自己的優勢重複又一遍,而是希望給觀眾一些新鮮感。五百說,他個人很喜歡科幻題材,科幻題材空間大,其中從劇本架構到世界觀邏輯都有所展示,在懸念基礎上可以有多元化的表現,比如除了犯罪追兇的懸疑故事外,《在劫難逃》中還包含對親情的挖掘。劇中王千源飾演的張海峰,為女兒朵朵的喪生而意志消沉,失而復得後努力想拯救女兒,讓人感受到父愛的細膩。而在得知妻子離開自己的原因後,也對自己忽略家庭的行為有所悔悟。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