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地址: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
項目名稱: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一期)
設計單位:上海復旦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
方案合作:馬裡奧?博塔(Mario Botta)
天氣晴好的時候,漫步在松江九亭這座歷史悠久、水網遍布的小鎮,柔和的風攜著青草的香氣迎面拂來,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粼粼波光,一切正是歲月靜好該有的樣子。
由瑞士著名建築大師馬裡奧?博塔參與設計的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便是選址於此。陶土紅磚的立面,矩陣式的幾何形門窗,優雅而富有秩序,與環境協調相融。
徜徉於科技園區內,極目望去,是鮮花、草坪、河流與藝術品般的建築集群。自然與科技在這裡融糅,交相輝映。
智慧園區,學院派精神的表達
瑞士南部作為地中海與中歐多元文化的交匯處,以雜色斑駁的環境孕育了全球矚目的建築流派—— 「提契諾派」,該建築設計學派以精練而嫻熟的空間邏輯語言聞名於世。建築大師馬裡奧?博塔作為這一流派的傑出大師,在構建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作品時,將其主要代表風格,藉助獨特的空間形態,進行了最為直接的表達。
大師手繪初稿
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設計初稿由7層樓宇和13層樓宇組成,經過方案的推進演變,基於獨棟總部辦公模式,最終我們看到的是由9棟5層獨棟辦公樓和1棟14層綜合辦公樓共同組成的園區。
這組秉承經典設計風格的建築群,將現代建築與學院派精神完美地融合。
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臨河風光
建築群在設計中運用了新型陶土紅磚的色彩元素,完成富含傳統表情的當代建築立面,通過立面肌理線條組合穿插及對稱處理,盡顯學院派建築嚴謹的次序感和強烈的視覺衝擊。
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園區內一瞥
作為起源於十七世紀歐洲的理性主義的一大派別,建築大師馬裡奧?博塔所秉持的古典理性主義延續了理性主義對於精確、自然和歷史等概念的追求,並在建築中突出軸線,講究對稱,造型上追求端莊宏偉、完整統一和穩定感。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在設計初期,便將這一理念融於整個建築構想當中。
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園區休閒廣場
整個園區由10座獨立的樓棟組成,所有立面設計都遵循中央對稱,並運用在主要空間,充分預示了恰似人體所擁有的中心對稱式形態。立面以大量幾何形處理造型層次,通過建築面上的進退,產生豐富的陰影變化,構築古典與現代有機統一的獨特建築風格。
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南立面
大虹橋,科創走廊的起點
身在「大虹橋」,緊鄰G60科創走廊起點,位於松江區九亭鎮漕河涇園區的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區位優勢明顯,未來各項指標增速可期。
區位圖
虹橋樞紐是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之一,2018年,虹橋樞紐總客流量為4.11億人次。「大虹橋」為虹橋綜合樞紐10公裡範圍內的商務產業聚集區域,包括長寧區的全部,普陀區的長風新村街道,閔行區的虹橋鎮、華漕鎮、七寶鎮,松江區的九亭鎮、泗涇鎮等。東有「大浦東」,西有「大虹橋」,「雙引擎」格局強勁拉動經濟增長。
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由高校、國企、政府三方共建,將資源優勢、運營保障,產業規模與集聚效應完美融合。致力於服務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這一國家戰略,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智慧科創中心,建設「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示範走廊。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沿線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貫穿長三角三省一市,包括: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9個城市,覆蓋面積約7.62萬平方公裡。上海松江,正位於G60科創走廊的起點入口處,目前,位於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旁的G60中心路匝道已公示建設。
此外,納入「十四五」規劃的上海地鐵12號線延伸段也將近在咫尺,區域交通四通八達,與長三角乃至全國地域連結極為緊密便捷。
未來,科技園將聚焦健康醫療、信息技術、科技創投、文化出版、環境與規劃等方向,導入智庫資源,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適時建立深度孵化基地,引入孵化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和各類專項基金,培育創新企業的發展。
宜居宜業,嚮往的生活
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位於上海市重點產業園松江漕河涇園區,即臨港松江科技城。這座始建於1995年的科技城,是上海首個「區區合作,品牌聯動」示範基地。
臨港松江科技城
臨港松江科技城集聚創新資源與優質主體,形成了以工業網際網路、智能硬體、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檢驗檢測、時尚消費為主的六大產業板塊。目前,阿里巴巴創新中心、上海電氣自動化、海爾COSMOPlat、中移在線、用友精智、明匠Newton IOT、晨光文具等企業已入駐園區。
科技城中延綿1.5公裡的拉斐爾雲廊
從產業園區、產業社區到產城融合科技之城,松江漕河涇園區不斷完善城市化功能配套,注重「人文發展」,融合居住、生活、出行、教育等多元因素,打造生態、人文、科技之城。
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臨河綠地
園區配套公租房,已向園區企業全面開放,為園區企業集聚人才提供了平臺服務保障。隨著周邊社區日趨成熟,餐飲、醫療、超市、酒店等商業配套逐漸覆蓋,居民和園區企業獲得了便捷、完善的生活服務和文化休閒服務。
此外,幼兒園、託育園、藝校等教育機構的設立,也為園區職工和附近居民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與環境。
森林、溼地、草坪、樹叢、花徑……從復旦科技園步行幾百步,便可到達一片蓊鬱的綠地。在這座佔地1平方公裡的九科綠洲公園中,可以隨時與自然親近,放鬆身心。
光影隨行, 多元靈動空間
高新科技與自然清新兩股氣質,同樣繚繞在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的各類功能空間和使用場所。屋頂花園、戶外綠植、景觀花架、室內外互動的豐富空間;工業風的裝潢、便捷的配套設施、產業科技的內核,以及園中便可望見的「光伏雲廊」,給予人走在科技前沿的真實觸感。
步入室內,光影一路隨行,多面落地窗形成了自然的採光。陽光、原木顏色的牆面、功能區之間點綴的綠植花架,為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的室內空間營造了舒適的商務氛圍。
科技園辦公空間的設計旨在以多樣的分區方案滿足各類型機構的使用需求,配備了擁有充足工位的開放辦公區、多功能會議室、經理/總經理辦公室、全天候休憩區等各類特質空間。
擁有靈動自然光線的地下室具備多樣功能,包括公司文化展廳和多功能活動空間,還設置有員工餐廳、動感單車/瑜伽室、健身器材區等,滿足飲食與健身的多種需求。
地下室陽光空間示意圖(頂部為天窗)
別具一格的辦公空間將帶來不同的使用體驗。在這裡,富有朝氣的企業團隊可以隨之啟航,追逐夢想,而他們的生活,也將得到滋潤和給養。
臨港九亭復旦科技園已然蓄勢待發,必將成為科技驅動型企業高速發展的一處優良「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