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笑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這幾年的很多明星都是先去韓國出道溜達一圈,在回國發展,所以韓語,中文,英文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韓國積累點人氣,然後在回國發展,道路也是相當順暢的,但是小編就有疑問了,因為只見那些從韓國來中國發展的明星,可是在歐美也有不少有實力的歌手啊,而且人氣也是相當的高啊,好比泰勒斯威夫特、阿黛爾、蕾哈娜、艾薇兒等眾多的歐美藝人,他們唱的歌在中國也是也有很高的傳唱度的,儘管這些歐美巨星在中國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但相比韓國歌手超高頻次的演出活動,他們在中國的活動頻率少之又少,很多人甚至都沒踏足過中國市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相信小夥伴們聽歌所用的各大平臺劃分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吧!而且一些榜單的劃分歐美音樂一直都是與內地、港臺、日韓並列的板塊,就從平時的收聽量數據來看,喜歡歐美流行樂的群體不在少數,特別是最近幾年,受眾群體在進一步擴大。尤其是一些80、90後們!想必那些動不動就來中國巡演的韓國歌手們,歐美歌手們簡直少的可憐,最多也就是參加一下衛視的「跨年演唱會」等晚會節目,演唱一兩首歌曲。這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歌手跟演員相比還是有點區別的,演員的收入可以靠拍廣告,拍戲和拍電影等等!而歌手就不一樣了,歌手除了發專輯和代言,剩下的就是演唱會來穩定收入了,而中國市場的廣闊性是世界公認的,按說歐美的歌手不會忽略這塊超級大蛋糕,但他們卻偏偏都不來。小編也不知道他們咋想的?
其實原因主要有3點。首先是粉絲群體問題,儘管喜歡歐美音樂的中國聽眾很多,但與華語音樂的聽眾份額相比絕對是少之又少,再加上文化的差異性,很多人都只是當做偶爾換換風格的調味劑,真正願意從頭到尾去聽一場全英文演唱會的人很少。結石姐去年就曾有計劃在中國開演唱會,但後來因為門票難賣,最後不得不取消了,後來參加《歌手2018》為的就是打開中國市場。如果是這樣,那就完全合情合理了!
為何歐美巨星很少來中國?《我是歌手》結石姐的遭遇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