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5年前曾訪觀塘。(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網」
作者 馬淑靜
臺「環保署」的環評會突然通過了「臺灣中油公司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案」的審查,臺灣中油公司可以在觀塘工業區建立天然氣接收站了。「環保署長」李應元說:「這是一個很單純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議題,比起深澳燃煤發電廠單純很多。」
蔡當局為了履行「無核家園」承諾,廢除核能發電,但是綠能發電還在商討的過程之中,導致臺灣的供電不足,便逕自大量使用火力燃煤發電。他們要在新北市的深澳,修建規模不小的燃煤發電廠。選舉將近,深澳火力發電廠成為競選話題,民進黨政權執意要啟動這個火力發電廠,周遭居民為了自己家園的空氣免於汙染,群起反對。「行政院長」賴清德說:「將來深澳發電廠使用的是乾淨的媒,汙染量與天然氣差不多。」 賴清德的話立即被專家們駁斥:天下哪裡有「乾淨媒」之說?
現在「環評會」突然通過了建天然氣接收站,評論者多認為:這是以「觀塘換深澳」,深澳燃煤發電廠成了民進黨的軟肋,現在通過觀塘天然氣案環境評估,深澳議題可以晾在一邊,有利於民進黨選情。
但是「觀塘天然氣接收站案」也充滿爭議性;觀塘工業區位於桃園縣沿海,建立臺灣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危害沿海藻礁、柴山多杯孔珊瑚的生態保育。環境評估委員會多次開會,指出有關環境汙染的調查不明確;多位學者質疑,觀塘是北部海上風速最大的地方,不可進港的時間長,海象條件不佳,安全操作天數少,加上腹地小、儲槽數量少,未來接收站的發展空間有限。
今年7月環評專家小組會議決議,全案對附近的生態有重大影響,環評會的委員們,包括了許多學者與環保專家,他們多數對這個案子持保留態度,建議退回本案。
沒預料到這個案子在9月8日的會議中,經過會議主席李應元的堅持,舉行投票表決;以7票贊成、2票反對,主席未投票,本案通過。裁定這樣的決議後輿論大譁,紛紛質詢,這個投票紀錄能夠代表環評會多數委員的意見嗎?
環評會的成員共21人,有14位是環境保護領域的專家、教授,官方派七名官員加入環評會。最近賴清德屢屢發言,期待這個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的環評儘快通過。但是該案的環評調查不夠完備充分,部分委員堅決反對;上級給李應元的壓力大,被迫密集加排環評會會,許多環評委員以不出席表示抗議。
但是李應元還是召開會議,硬行表決;此案獲得的7張贊成票,顯然都是那幾名官派委員投下的。案子就如此草率蠻橫地通過執行了,完全不採納民間專家學者的意見,這算是遵行了民主機制、民主程序嗎?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在觀塘評估案通過之後提出辭呈。他的辭職聲明長達3000字;指在最近一年,「行政院」可以完整、深入討論政策的機會已大幅減少,「行政院長」對環境評估呂作過度期待的發言,釀成部分委員退席抗議,接著又密集加排大會,讓委員們更加不滿,勉強湊足開會人數通過此案,不僅環評制度公信力盡失,甚至連正常的運作都有困難。
詹順貴認為,整體施政或決策,許多面向的價值必須要權衡,不可將單一價值無限上綱。決策當注重價值、優劣比較、輕重緩急、兼顧制度的穩定性,才能建立可長可久的公信力。否則,縱使形式上程序合法,仍會讓制度崩潰,公信力蕩然無存。
根據與會者事後透漏:會中有「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大談經濟停滯,她說:「近年來臺灣的經濟成長停滯,外界直指是臺灣五缺所造成。彰化曾爭取設立「臉書亞洲數據中心」,最後新加坡中選,就是因為「臉書」公司擔心臺灣的供電量無法達到需求。此外,「經濟部」估計將有40家臺商回流,決定他們是否回來的重要因素就是要看供電的穩定性。建立這個天然氣接收站,方能確保供電穩定。」
蔡當局始終無法解決臺灣經濟停滯的問題,但大家都見到臺灣供電有困難,使投資者卻步。理直氣壯的要振興經濟,什麼保護藻礁、珊瑚等,都給我靠邊站!
通過觀塘的天然氣接收站案,臺灣的經濟就脫離停滯狀態了嗎? (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