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與霍思燕的兒子嗯哼因高情商被觀眾熟知,霍思燕的育兒理念也全網走紅。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歲暮到家》
有了孩子之後,我終於明白了,上學的時候,我每天稍微回家晚點,媽媽便焦急的在門口等待。懂得了牽掛。
可是從孩子3歲進入幼兒園,就進入了集體,獨自開始了面對社會公共環境,每天6-8小時,是脫離家長的視線的。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家長不可控的。您有想過,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學校,受到欺負或者霸凌,您要怎麼做呢?
帶著孩子去找老師理論?告訴孩子打回去?都不是最佳的辦法,我《媽媽是超人》節目中,霍思燕提到了嗯哼被欺負,做法值得借鑑。
霍思燕提到有一天兒子放學回來,哭著說:「媽媽我又被打了。」霍思燕稱自己真的是又心疼又生氣,「又被打了」難道自己的兒子是天生的受氣包嗎?「打回去啊」這句話都到了嘴邊,但是還是理智的咽回去了。
霍思燕沒先說什麼,她說等兒子平靜了再問問怎麼回事,孩子激動的時候說的事情難免誇大,後來霍思燕與老師溝通了解情況。
老師的態度是小孩子打打鬧鬧很正常,霍思燕說:「如果老師不管的話,我會考慮給嗯哼換個幼兒園。」這老師才認真處理。
到這裡還不算完,霍思燕給嗯哼報了幾個強身健體的興趣班,讓孩子鍛鍊身體,自己強壯了才有保護好自己的能力。「橄欖球,網球等。」
家校溝通,強身健體保護自己,這波操作堪稱教科書式,被網友連連稱讚。
李玫瑾教授支持「打回去」
節目《開講啦》中,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被提問:如果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是否支持打回去?李玫瑾教授斬釘截鐵的回答:「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表示:打回去不是為了報仇,而是告訴施暴者,我會反抗,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以及態度。
如果孩子被打,您支持他打回去嗎?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被問及這個問題,給出了肯定回答:「肯定會啊!」李玫瑾教授還拿自己孫女舉例,孫女在幼兒園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李玫瑾教孫女:「可以揪住對方耳朵,直到對方放手。」
支持打回去的同時,李玫瑾教授表示,如果體力相差懸殊,避免更大的傷害,所以打回去要慎重,要教孩子迴避傷害的技巧,並且現場示範了防身術。
正確的解決方式
1.保持溝通
與孩子保持溝通,每天聊天,這樣可以判斷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孩子在學校,是否遇見了不開心的事情,觀察孩子的身體,衣服每天是否有不合理的傷或者莫名其妙衣服弄髒。
與老師保持溝通,家校聯合,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了解孩子的日常學習生活,預防校園暴力。
2.強健體魄,增強自信
經常的運動可以使人內心強大,意志力堅定。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從4歲開始,家長就要著重讓孩子鍛鍊身體了。
身體健壯的孩子通常不會有人輕易欺負他。「我們要有不傷人的實力,但是也要有不受傷害的氣場。」
3.鼓勵孩子交朋友,培養孩子關鍵社會能力
通過案例的分析與總結,被欺負的學生經常是內向軟弱,獨來獨往沒什麼朋友的,所以讓孩子多結交朋友,尤其是比自己強壯的朋友,就不會有人敢或者想欺負他。
俞敏洪在對話李玫瑾教授的時候,就表示自己上學的時候,就把好吃的好玩的分享給大家特別是那些人緣好並且身體強壯的,後來就沒人再欺負他了。
分享給大家一套繪本《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女士編纂的書籍,幫助孩子培養關鍵社會能力!全套六冊,包括交往能力,親社會能力,自律能力,情緒能力,自尊心,積極主動性六大關鍵能力。
包含360幅全景漫畫,共有360個活動建議,根據生活的實際情況,輔助家長科學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4.安全意識從小培養,學會拒絕
很多小朋友因不會拒絕而顯得軟弱,面對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一定要大聲「拒絕」,讓對方知道「我不喜歡你這樣,我的東西不給你」等態度。絕不讓人當成「軟柿子」捏。
我從小使用繪本故事讓我的孩子,明白如何應對被欺負或者簡單的讓自己感覺到不舒服的事情,讓孩子有原則有底線。繪本故事會比較直觀,因為孩子比較小,講道理並不能完全理解。
分享給家長《幸運的米拉安全教育繪本》系列,我特別喜歡行為篇中《不許欺負人》和《我不膽小了》兩個故事,培養孩子的勇氣,同時雙向教育也不欺負別人。
全套包括:行為篇,心理篇,家居篇,戶外篇,安全篇,每篇十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