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博這個展告訴你,中國戲曲教育如何70年薪火相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戲曲學院聯合舉辦的「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今天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新聞發布會。
-
「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中國戲曲教育70周年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
中國戲曲學院黨委書記龔裕向記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戲曲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國戲師生的親切關懷,是對戲曲學院70年辦學的充分肯定,是對國戲師生的巨大鼓舞,更是對國戲未來發展的厚重期許和深切囑託,為學院紮根中國大地辦好戲曲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本次展覽的重要指導精神。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在國博開展 展覽...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吳婷】12月26日上午,由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展。「在本次與國博的交流、合作中,在尊重藝術規律、保持戲曲本色、保有敬畏之心的基礎之上,以新穎的形式助力靜態展品的活態呈現,著力推進現代技術與傳統藝術在融合中迸發出全新的、耀眼的火花,引發社會各界對傳統文化,特別是戲曲藝術、戲曲教育事業的關注。
-
國博再開新展 回首中國戲曲教育70年的薪火相傳
圖說:「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民晚報駐京記者 潘子璇攝再過幾天,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戲曲學院聯合舉辦的「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即將在國博開幕。
-
看展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
12月26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戲曲學院聯合舉辦的「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12月26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戲曲學院聯合舉辦的「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12月26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戲曲學院聯合舉辦的「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
-
「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開幕
展覽中,毛澤東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成為當時新的戲曲教育改革發展基本方針。 12月26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戲曲學院聯合舉辦的「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中國戲曲學院成立於1950年,是新中國由國家舉辦的第一所戲曲教育機構,最初稱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首任校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詞作者、戲曲改進局局長田漢先生。
-
新國博:大館之路
天安門廣場東,長安街畔,夏日的綠蔭掩映著一片恢弘的建築,引得周邊行人紛紛矚目——這便是數月前剛剛改擴建完工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為區別於擴建前的老館,人們親切地喚它「新國博」。蟄伏四年,滿載期待,這位地處中國首都最核心腹地的博物館「巨人」,從3月重新開館試運行前後開始就引來諸多關注,有讚譽,有期許,有驚嘆,也有質疑與爭議……重新開放試運行已5月有餘,如今的新國博狀況如何?
-
國博首博連推戲曲展,蕭長華穿過的花褶子、馬連良寫下的手札
近期,北京的國家博物館與首都博物館都將焦點放在了戲曲上。其中,中國國家博物館將於12月26日舉辦「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呈現中國戲曲學院70年辦學的教育成果;而首都博物館則於12月22日舉辦「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呈現「國粹」京劇的代表人物馬連良的舞臺人生。
-
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戲曲學院將聯合舉辦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
圖為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海報2020年正值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和中國戲曲學院(簡稱「國戲」)聯合主辦的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將於12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拿出「壓箱寶」
今年是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為了慶祝這個重要時刻,他們將拿出眾多壓箱底的寶貝和大家分享。9月21日下午,中國戲曲學院發布了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活動的具體內容,共有140場線上展播,17場線下展演。從9月22日開始,歷時四個多月的「《春華秋實》——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系列作品展播」將在線上持續推出。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介紹,學院將拿出140部珍貴的影像視頻資料的線上展播。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京劇人物繪畫與攝影展舉行
中國網訊 為了慶祝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展現辦學七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突出呈現京劇專業的歷史脈絡和辦學優勢,同時體現人才培養的多元性、包容性、豐富性,該校京劇系和黨委宣傳部聯合舉辦京劇人物繪畫與攝影展。杜彥鋒、鄒四維、孫覺非、王梓丞四位與京劇相關的校友和社會賢達通過攝影圖片、丹青妙筆抒懷寄情。
-
央視《衣尚中國》本周六粉墨登場,譚正巖、張萌、馬可邀您共賞「戲...
中國戲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閨的古典佳人,伴著唐風宋韻的高嘆低吟,沿著南戲、元雜劇的歷史軌跡一路蓮步輕移而來。12月19日本周六晚7點檔,《衣尚中國》第六期「戲韻之美」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張萌、馬可將在「譚門第七代傳人」譚正巖的帶領下,探尋唱念做打背後的濃墨重彩,揭秘隱藏在京劇衣箱裡的一顰一笑。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音樂會成功舉行
2020年11月10日晚,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系列展演——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戲韻管弦》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隆重上演。 此次音樂會由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領導班子謝振強、沈鵬飛、牛長虹擔任策劃,由音樂系主任謝振強教授擔任藝術總監,音樂系副主任牛長虹教授擔任音樂總監,青年指揮家張鳴擔任此次音樂會指揮。
-
中國戲曲學院建院70周年系列展演—《戲韻管弦》音樂會在京隆重上演
【環球網教育報導】2020年11月10日晚,中國戲曲學院建院70周年系列展演—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戲韻管弦》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隆重上演。據了解,此次音樂會由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領導班子謝振強、沈鵬飛、牛長虹擔任策劃,由音樂系主任謝振強教授擔任藝術總監,音樂系副主任牛長虹教授擔任音樂總監,青年指揮家張鳴擔任此次音樂會指揮。以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民族樂團為演出主體,由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民族器樂專業師生擔任獨奏及重奏,多名音樂系畢業的優秀校友參與了音樂會的演出。
-
中國戲曲有哪些特點?中國戲曲如何才能繼續發展和走向新的繁榮?
從古至今都覆蓋著漢民族所有的地區,無論表現內容和演出區皆如此;鑑賞對象包括帝王將相、士紳平民直至最低層的貧民在內的各個社會階層和年齡層次,做到雅俗共賞、老少皆宜;與傳統文化中的其他重要門類,諸如詩文、小說、繪畫、音樂和曲藝等,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和共同繁榮;在漫長的封建時代中,給被剝奪接受教育和文化享受的最廣大的城鄉貧民以歷史教育、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人生哲理教育和審美教育,為中華民族文化心理傳統之形成和發揚光大
-
中國戲曲七十年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12月26日 ,「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旦角劉秀榮在展臺前駐足觀看(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本次展覽以「榮膺使命」、「守正創新」、「立德樹人」和「春華秋實」四個篇章為綱領,從綜合層面展現中國戲曲學院與新中國共奮進、與時代共發展、與戲曲藝術共命運的發展脈絡。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年教學成果展演落幕
《龍鳳呈祥》演出劇照 中國戲曲學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馬海燕)繼中國戲曲學院實驗劇團精心打造的《龍鳳呈祥》《國戲風華·戲曲名家演唱會》於12月3日、4日在國家大劇院落下帷幕,持續近4個月的慶祝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教學成果展演系列演出畫上了圓滿句號
-
國博棒棒糖2.0版會說話|用嘴巴「聽」見中華文明,甜甜的
驚訝吧~冷靜~冷靜~用嘴巴「聽」見中華文明,甜甜的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國博棒棒糖2.0版——會說話的棒棒糖帶你體驗「中華文明+新科技」會說話的國博棒棒糖造型靈感源自國博館藏清乾隆「粉彩大吉葫蘆壁瓶」在傳統的棒棒糖中代入了骨傳導晶片把棒棒糖放入嘴中通過口腔中牙齒與骨骼咬合糖果
-
鐵飯碗變成「金飯碗」,教育行業迎來「新升級」,年薪最高達70萬
文/教育一角在今天的開篇,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哪個行業是屬於鐵飯碗?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公務員、事業編等。那麼在這其中就要今天我們要提到的鐵飯碗可變金飯碗的行業——教師行業,隨著國家重視教育的發展,作為教育的引導者教師,國家也是給予了相當大的重視。雖說目前的社會形勢,教師這個行業對比公務員、事業單位這些崗位來說薪資待遇比較低。
-
戲曲版的《學貓叫》我真的第一次聽!
2020年1月3日信息廣播·戲曲廣播並機直播的重磅戲曲節目《梨園百花開》迎來了開播以來的第一位嘉賓《梨園春》導演 趙濤《梨園春》導演 趙濤趙導在節目中重點介紹了「新年唱響」《梨園春》2020新年戲曲晚會開場就硬核推薦了晚會主題驚豔全場(趙導的聲音太好聽了簡直是被導演耽誤的主持人)風採依舊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