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之王」能有多奇葩? 誰說自行車不能開炮 誰說圓頭圓腦不能當...

2021-01-07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1月13日訊,新年來臨之際,各國媒體多有點評本國的新式武器裝備。作為「陸戰之王」,坦克戰車集成了軍事專家高新的科技和思維。不過,也有諸多戰車跑偏了路,淪為讓人忍俊不禁的奇葩。

鼠式坦克鼠式坦克
對重量有著謎一樣崇拜

最終歸宿:蘇軍攻佔測驗場,兩輛「鼠式」被德國人自毀

陸戰之王坦克,從一百年前誕生時,就是戰場上的「巨人」。最初坦克的概念提出時,竟然打算造上千噸的「陸地巡洋艦」。當然,後來冷靜下來後發現,上千噸會壓壞所有路面,因此最後投入實戰的是10來噸。當然,相對於士兵、火炮,這也算是大塊頭了。

不過在二戰中有一段時間,各國軍事家們對坦克重量有著謎一樣的崇拜。畢竟坦克塊頭大了,裝甲可以更厚,火炮也能更強。於是他們紛紛提出近百噸乃至上百噸的超重型坦克項目。這裡面走得最遠的,算是納粹德國的「鼠式坦克」。龐然大物卻取了個小巧玲瓏的名字。

原來在二戰前,蘇聯曾研製出一種重達50噸的坦克T-35,在當時已經算龐然大物。這種坦克很不實用,只生產了幾十輛就停產,蘇德戰爭初期很快被消滅殆盡。然而德國方面取得了這款坦克的情報,卻讓好大喜功的希特勒非常感興趣。加之傳聞蘇聯還在製造另一款100噸重的坦克,因此1942年,德國保時捷和克虜伯公司接到命令,合作設計生產一款足以對抗T-35的巨型坦克。

1944年,「鼠式坦克」終於問世,一共建造了2輛。該坦克長達12米,寬3.67米,高3.66米,全重188噸,可運載5至6名乘員,裝備128毫米的主炮和75毫米的同軸副炮,覆蓋60至240毫米厚的裝甲。其履帶為全金屬,寬達1100毫米,其採用的柴油發動機功率達1200馬力。

從裝備參數上,「鼠式坦克」確實能攻能守,一炮便能幹掉當時盟軍所有的重型坦克。然而,龐大的體重,使得即使用了1200馬力的發動機,速度依然可憐。理論上的最高速度是每小時20公裡,實際測試中僅僅達到了13公裡,和士兵的徒步衝鋒差不多。而且,這樣重的坦克,基本上在歐洲大陸上找不到任何一座橋梁可供它們過河。加上此時德軍已經陷入不利局面,「鼠式坦克」的研發經常被盟軍的轟炸打斷。1945年春,蘇軍攻佔位於柏林的測驗場,兩輛「鼠式坦克」均遭到了德國人的自毀。蘇軍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沉重的殘餘部分運回蘇聯,如今展覽在庫賓卡坦克博物館。

沙皇坦克
開炮的「自行車」

最終歸宿:耗資昂貴,唯一的樣車被廢棄

同樣是「巨大化」的思想,一戰時期的沙皇俄國,則提出了一款更加奇特的戰車——沙皇坦克。

1915年,俄國軍事工程師尼古拉·列別堅科提出了一個概念:「車輛輪子越大,越野能力越強」,那麼,製造一種具有超級大輪子的戰車,就可以輕易跨越各種丘陵壕溝,如履平地了。他製作了一款縮小版的電動模型,獻給沙皇。模型在沙皇的書桌上表現出色,順利跨越了書籍堆疊的障礙。沙皇尼古拉二世「龍顏大悅」,當即撥款。1915年5月,「沙皇坦克」正式立項。

遠遠看去,沙皇坦克不像一輛戰車,倒像是老式自行車和火炮架子的結合體。它全長17米,兩側各安裝有一個直徑達9米的巨型車輪,足以翻越各種障礙。車輪後方的支架上,坦克車體懸掛在距離地面4米多高的空中。車體內,裝有兩臺250馬力的航空發動機,分別驅動兩個巨型車輪。車體頂部和下部各裝有一個可以360度旋轉的炮塔,車體兩側還可以安裝機關槍。

為了能控制轉向,在車體後側,車架一直向後下方傾斜延伸,末端配備有一個較小的車輪。三個車輪形成三點支撐結構,使高高懸空的坦克車體平穩。按照設計,「沙皇坦克」的最高時速為每小時17公裡。

很快,坦克就製造完成了。1915年8月,「沙皇坦克」舉行了第一次測試中。憑藉巨大的車輪,它輕易跨越荒原,撞倒樹木,真是「所向披靡」。然而這時,問題出現了:雖然兩個巨大的輪子可以碾壓一切障礙,但背後那個小小的轉向輪卻屢次被障礙物卡住,使戰車動彈不得。同時,軍官們還指出另一個巨大弱點:高聳的9米車輪,簡直就是敵方炮火的絕好目標,哪裡還有機會衝到前面,只怕隔幾公裡就被摧毀了。再加上項目耗費資金昂貴,「沙皇坦克」最終被停止。唯一的一輛樣車也被廢棄。

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中,真正的坦克亮相,以兩條履帶,而不是兩個巨輪來跨越障礙,「沙皇坦克」也正式成為歷史。

TV-8核動力坦克
無限續航有啥用

最終歸宿:被評論「最好的用處是自殺性攻擊」,最終被叫停

20世紀50年代,冷戰初興,核戰爭概念熱炒,核動力成為熱門。在一次坦克研討會議上,美國克萊斯勒公司提出了一項TV-8核動力坦克計劃。

在該計劃中,TV-8核動力坦克全重25噸,大致介於輕型坦克和中型坦克之間。最奇特的是,TV-8分為兩個完全獨立的部分:炮塔和底盤。其中,底盤是輕型坦克底盤,全重10噸;而炮塔則是一個豆莢型的,乘員組、武器、動力系統全部安置在內。底盤和炮塔這兩部分可以分開空運。

TV-8的武器系統包括炮塔上一門90毫米的滑膛炮和三挺機關槍,炮彈存放在炮塔後部,通過鋼製隔斷與乘員組分開。車裡有一套閉路電視系統,保護乘員不受戰術核武器爆炸時閃光的損害,同時也用來擴展車內的視野。而坦克的動力,則採用一個蒸汽循環微型核反應堆。核燃料艙被設計在車體內,與炮塔中的乘員組分開。具備水密性的炮塔外殼使得這種坦克可以浮渡,利用炮塔後面的噴水泵來推進。

看上去確實是很高大上的設計,充分利用了當時的熱門技術概念。不過,除了「可以不加燃料無限續航」外,TV-8核動力坦克比傳統坦克並無優勢。對於衝鋒陷陣的坦克而言,原本遭到敵軍擊毀或者機械損耗的風險極大,成了戰場上的「消耗品」。更何況核反應堆本身就具備風險,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這款坦克最好的用處是自殺性攻擊。最終,該款產品被叫停。

T279重型核戰坦克
擁有四條履帶的「飛碟」

最終歸宿:在博物館裡度過餘生

幾乎就在TV-8核動力坦克項目進行的同時,蘇聯方面也推出了核時代的特色——T279核戰坦克。這款坦克由基洛夫工廠的設計師託洛亞諾夫在1957年研發出原型坦克,用於核戰爭下的攻堅、反碉堡、反裝甲作戰。

T279坦克長10.2米,寬3.4米,高2.5米,乘員4人,戰鬥全重約60噸。相對於普通坦克,它最顯著的特點是,居然擁有4條履帶。

由於4條履帶分散了壓力,T279對地面的壓強每平方釐米只有600克,這使得其具備極好的越野能力。它裝備有蘇聯有史來最貴最豪華的懸吊系統——液氣壓混合液壓臂配合三段式恆星式齒輪箱,既能增強坦克的越野能力,還可以增加主炮的俯仰角,提升戰術價值。其功率1000馬力,最高時速55公裡,加滿油之後能行駛300公裡。

相對於蘇俄系武器一貫強調的攻擊和適應性、對己方保護不是很強的特點,T279是一個例外。它具有厚達305毫米的炮塔正面裝甲,車體正面裝甲也厚達269毫米。整個炮塔以鑄鋼構成龜甲型設計,加上呈70度抗成型裝藥彈頭的防護片,在炮塔與車身的接合處也加以保護,一般武器難以貫穿。此外,T279坦克用整圈較薄的橢圓形防盾包圍住車體,像一個大飛碟,這樣可以對抗破甲彈的金屬噴流,也能防禦核武器爆炸後形成的衝擊波。

車體內部還設計了很多夾層,填充防輻射物質可以將貫穿力極強的快中子轉化為慢中子,防禦中子彈的襲擊。T279不但具備完整的核生化防護系統以及自動滅火系統,還有全車系恆溫調控系統。這些,都是蘇俄系武器中少見的奢侈品。

攻擊力方面,T-279貫徹了蘇俄一貫的暴力美學,裝備一門130毫米主炮及14.5毫米同軸重機槍。主炮還搭配半自動裝填器,射速可高達每分鐘5至7發。同時還配屬有傳統光學與雷達測距儀,加上一具自動導向系統以及L2夜視/紅外線儀,可以說威力相當強大。美中不足的是,由於車體本身的防護力很強,導致載彈量有限,僅能裝載24發主炮炮彈和600發重機槍彈,可以說打不了多久就要彈盡糧絕。

如上,T-279既保持了攻擊優勢,又加強了防禦,簡直是一款完美的坦克。然後這種完美,必然造成其系統結構複雜,造價昂貴。這恰好與蘇軍一貫「量大價廉」的傳統相悖。因此,儘管T-279在1957年就製成樣車,最終卻只能在博物館裡度過餘生。

SHN-1全地形車
進攻吧「螺絲釘」

最終歸宿:發展出多種型號,並在各種特殊地形中採用

眾所周知,車輛在地面上行進,依靠的是輪胎滾動,更強的越野能力來自履帶,相當於自帶兩條移動鋼板不斷鋪路。然而,有一款很奇異的戰車,竟然完全沒有車輪。這就是蘇俄的SHN-1全地形車。它採用了獨特的螺旋推進系統,其行走部分既不是輪胎,也非履帶,而是一種螺旋狀的滾筒。簡單說,SHN-1在地面上行進時,就好比是一個螺絲釘在不斷旋轉著,往前方「鑽入」。

由於根本沒有輪子,它既不怕爆胎,也不怕履帶斷裂。泥濘不堪道路,或者鬆軟的雪地、沼澤,會讓普通車輛輪胎陷入或打滑,而對SHN-1來說卻是恰到好處,正好讓它的螺紋嵌入路面,不斷旋轉推進。

不過,與普通車輛相反的是,這款車在正常平整堅實的道路、平原上,卻是很不適宜。道理很簡單,這輛車在平整道路上,也要刻畫出一道道的螺紋,所到之處,地面就被毀了,而車輛自身的螺旋狀滾筒,也很快會在這種硬碰硬的切割中被磨平,最終結果兩敗俱傷。

事實上這款車輛是由美國人在1868年提出設計概念,並在1907年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螺旋推進車。然而對於擁有廣袤土地的美國而言,這款車實在意義不大,很快銷聲匿跡。然而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常年被積雪覆蓋且沼澤眾多,這就使得螺旋推進車有了表現空間。故而蘇聯陸續發展出SHN-1型全地形車等多種型號的螺旋推進車,並在各種特殊地形中採用。

球形閃電
這個殺手圓頭圓腦

最終歸宿:由於戰時經濟緊張未能量產,隨著設計者去世,項目停止

坦克一般而言都是方形的鋼鐵柜子,菱角分明。而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都研發了球形坦克。

德國在1944年提出「球形閃電」項目,主要是為了對抗盟軍的空中威脅。這款防空坦克,是在中型坦克的底盤上,裝上全封閉的3.5噸重的半球形炮塔。

而炮塔裝備雙管30毫米機關炮,原本是XXI型潛艇上的。「球形閃電」對空坦克一共有5名車組成員,其中3人在炮塔內。炮塔依靠人力旋轉,不到30秒就能轉一圈。

「球形閃電」最快時速可達38公裡,由於安裝了半球狀炮塔,其側面輪廓低矮,火炮射角廣,同時每分鐘可以發射400至650發炮彈,對俯衝的盟軍飛機是很大威脅。僅僅因為戰爭迅速結束,這款武器才未能廣泛投入使用。

蘇聯方面的球型坦克則更加霸氣,而且是實實在在的球形。佛崔索夫設計的這款坦克整體外觀就是圓球,可以理解為將傳統坦克的履帶改到了車體中央,並且包裹住整個底盤,形成一個扁平側立的圓柱形,滾滾前進,而把兩個半球形的炮塔鑲嵌在兩端。

坦克在履帶壞掉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繼續移動。兩個炮塔各裝備一門76mm主炮,可以向四面八方射擊,上方還裝備有一門機槍炮塔。由於寬闊的履帶,球形坦克的越野性能非常出色,可以輕易越過壕溝。球形結構還使得坦克可以原地轉向。由於陀螺效應,戰車行進很平穩,但是轉彎時很容易翻覆。為此,佛崔索夫在車底安裝了重四噸、能自我平衡的滾輪,不論戰車側傾的角度多大,滾輪永遠都是水平的。

1942年中期,佛崔索夫開始研發新的球形戰車SHT-2T,重35噸,安裝了2門152mm迫擊炮。1943年9月,在一次遭遇戰中,測試中的SHT-2T匆忙投入戰鬥,取得了一些戰績。然而由於戰時經濟緊張,始終未能量產,1944初設計者佛崔索夫因腦膜炎去世,球形戰車項目就此停止。

楊益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200914 今日份優質飯繪送達 圓頭圓腦的歌王三歲不能再多了
    這張圖上的花花經過粉絲畫筆精心描繪,圓頭圓腦的樣子看起來三歲不能再多了,笑起來彎彎的眼睛也布靈布靈的。完美詮釋了媽粉心中華晨宇的樣子,還有和身上掛著的黑煤球十指緊握,也是十分有愛了。希望能給一直這樣子下去呀~(文/cherrycola0)
  • 陸戰之王郭輝扮演者是誰 崔雨鑫個人資料成就出生日期介紹
    電視劇《陸戰之王》正在熱播中,劇中郭輝是什麼人,郭輝喜歡最後結局怎麼樣了?陸戰之王郭輝是誰演的,陸戰之王郭輝扮演者個人資料介紹,來看看。  陸戰之王郭輝扮演者是誰  《陸戰之王》中,郭輝扮演者是崔雨鑫。  崔雨鑫,男,《明日之子》盛世美顏賽道選手。
  • 《陸戰之王》看片會舉行 演員陳曉:圓了軍人夢
    封面新聞記者 陳穎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首批獻禮劇之一的《陸戰之王》,目前正在東方衛視播出。氣勢恢宏的新式武器作戰場景,青春熱血的新時代軍人情懷,譜寫了一曲新時期的強軍戰歌。軍旅題材也要「情」動人《陸戰之王》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86部獻禮劇目中,廣電總局重點推薦15部劇目之一。作為中國第一部聚焦現代坦克兵的軍事題材電視劇,劇中全景式地展現了士兵的日常演練生活和現代部隊的軍事演習。
  • 素顏出演《陸戰之王》?陳曉:想圓「軍人夢」就得聽康導的
    楚天都市報8月30訊(記者張聰)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首批獻禮劇之一的《陸戰之王》,目前正在東方衛視黃金劇場播出。今日,主演陳曉、崔雨鑫現身看片會現場,分享拍攝故事。作為我國第一部聚焦現代坦克兵的軍事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全景式地展現了坦克兵的日常演練生活和現代部隊的軍事演習。陳曉飾演的90後新兵張能量與王雷飾演的老兵班長牛努力一次次的觀念碰撞中不但記錄了軍改時期九旅從「裝甲九旅」變為「合成九旅」的改革歷程,更展現了新時期世界一流軍隊的風貌。
  • ...唯一的化妝就是「做髒」,陳曉連呼圓了自己軍人夢的《陸戰之王...
    陳曉在《陸戰之王》中飾演90後新兵張能量陳曉又一次以留起鬍子的造型出現在了記者面前,上一次這樣還要追溯到兩年前《那年花開月正圓》開播發布會時。巧合的是,當年的沈星移和如今正在東方衛視熱播的《陸戰之王》中陳曉飾演的張能量都同熱血、愛國緊密相連。
  • 誰說不能騎手工自行車去上班?!
    如果說還有什麼比高顏值更值得驕傲的,那一定是有高顏值之餘,還有厚實力。像赫裡奧·阿斯卡裡(Helio Ascari)這種任性boy,明明在模特界混得風生水起,偏偏為了圓兒時的夢而放棄高薪,鑽工廠裡去搞自行車。
  • 最後36小時:第四季《奇葩說》奇葩之王的誕生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奇葩說》能一直做下去的動力。回來的路上碰見了米果的小夥伴們,一起感慨時間過得真快,Calvin見縫插針地打起了廣告:奇葩說的錄製雖然結束了,但是好好說話下一季要開始錄製了啊。據說下一季的好好說話會有重量級嘉賓加入喔!
  • 電視劇《陸戰之王》演員有誰 陳曉出演張能量
    ­   昨晚,正在熱拍中的軍旅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由兩位領銜主演陳曉、王雷首次共同發起了「官方」劇透。除了兩位大男主,王維申等同班主演集體背影亮相。­  昨晚8時許,《陸戰之王》中出演班長的王雷發出6人背影合照,之後王維申等主演紛紛轉發微博,出演張能量的陳曉則以「背影」來為六人行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 還有誰在看《奇葩說》?
    2014年《奇葩說》的出現如同平地驚雷驚豔了無數青年觀眾,「看過《奇葩說》」,成為有思想、夠潮流、高品位的代表,而那些沒有看過《奇葩說》的人,則會受到「你真落後,這都沒看過」的鄙視,一時間,身邊的年輕人都開始自發安利《奇葩說》,以至於《奇葩說》在網綜界風頭無兩。《奇葩說》憑什麼能火?第一點:夠奇葩。
  • 楊冪的金句,能不能解救《奇葩說7》?
    可是一季又一季,所有的新鮮感逐漸消磨殆盡,《奇葩說》又該如何抓住觀眾的眼球?是靠抱團,是靠撕X,還是靠花邊新聞?很顯然,這些路通通都走不通,反而讓《奇葩說》的口碑開始下滑。導致有網友評價:以前看《奇葩說》,需要沐浴更衣,然後正襟危坐細細欣賞;現在看《奇葩說》,完全淪為了吃飯或者洗澡時候的背景音。
  • 陸戰之王
    陸戰之王 生活工具 大小: 26.24M 版本: 1.6.8
  • 從《士兵突擊》到《陸戰之王》
    正在播出的《陸戰之王》,是康紅雷導演的最新作品,主演換了人,剛好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兩位演員王雷(曾在《平凡的世界》中飾演孫少安)和陳曉(《那年花開月正圓》中飾演沈星移),基於對這三位的好感,尤其是康導,我便追了一下《陸戰之王》。
  • 《陸戰之王》看片笑點淚點齊飛 陳曉自曝被康洪雷「忽悠」趣事
    該劇主演陳曉、崔雨鑫也來到現場,採訪中,陳曉透露此番圓了兒時的軍人夢,感謝導演康洪雷的同時,分享拍攝背後小故事,為了做「髒」的效果,陳曉幾乎全程沒化妝,並爆料被導演「忽悠」的趣事:「康導經常的口頭禪就是,小夥子一定要出汗,不能白白淨淨,油光光、黑黝黝的皮膚,小姑娘會喜歡到不行。」引全場爆笑。
  • 精銳教育|奇葩說辯手傅首爾、腦王之王楊易在線Battle,只為揭開...
    10月16日 周五晚8點奇葩說辯手,辣媽金句王——傅首爾腦王之王、清華碩士——楊易精銳創始人、北大哈佛雙學霸——學霸張本屆上海高考狀元——姚同學還有精銳教育專家觀察團……學霸大咖、明星辯手齊聚揭曉學霸不說的秘密保存圖片,打開抖音APP一起揭秘!
  • 陳曉《陸戰之王》挑戰「坦克兵」:圓兒時軍人夢
    《陸戰之王》正在東方衛視熱播中。  據悉,電視劇《陸戰之王》是一部反映當代坦克兵生活的軍旅題材作品,講述了由陳曉飾演的95後新兵張能量和張亞欽飾演的黃曉萌在進入部隊後遇到王雷飾演的老兵班長牛努力和吳樾飾演的特種兵楊俊宇,新兵和老兵在一次次的觀念碰撞中,不斷經受磨礪、收穫成長,最終成為新時代坦克兵的故事。
  • 別說,「相愛相殺」的路子對上了年輕人要的「味」|《陸戰之王》收官
    個性化的創作路線、年輕化的故事講述,升級傳統軍事題材劇的內容表達方式,電視劇《陸戰之王》做出了新的嘗試。作者:宓柯鐵流滾滾,馬達轟鳴,幾輛坦克開足馬力駛向目標區域,「轟、轟」兩聲,炮響靶落。今晚,在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聯合播出的《陸戰之王》迎來收官。隨著合成營成功奪取世界坦克大賽的冠軍,一代坦克兵王的成長故事也暫時畫上了句號。
  • 在歷屆的奇葩說中,誰是水平最差的奇葩之王?
    黃執中是王,是很多隊員心目中的定海神針。執中是個體面人。以前看神鵰的時候並不理解楊過那把和雕練功的破刀有什麼用,知道看到黃執中我才明白什麼叫重劍無鋒。我所理解的辯論的「鋒」就是邏輯,所以馬薇薇的辯論為什麼讓人我能感覺到那麼鋒利,都是明晃晃的邏輯。邱晨是騎士,不華麗,甚至每一步都似乎很辛苦,但是真正出手則殺。
  • 誰說他不是「喜劇之王」?
    喜劇領域中,提起誰配得上「喜劇之王」這一個稱號,許多人心目中可能想到的是周星馳與趙本山。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陳佩斯的小品,就是將「小人物」的心理、行為誇張化,創作成為了一部作品,所以才能打動這麼多的觀眾。
  • 誰說草東街不能開趴?
    到底是誰說草東街NO PARTY???身為榕樹資深且唯一的臺灣特派員,胖仔最近收到很多樂迷詢問,到底草東街在哪?
  • 《不能說的秘密》:你值得被稱為經典
    周杰倫導演的處女座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也在這期間新鮮出爐。但與之不同的是其懸疑、燒腦的情節打破了以往臺偶中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的戲碼,讓人耳目一新,為之震撼。原來青春校園的電影竟可以如此文藝,人們青春還可以這樣瘋狂地度過。文藝+懸疑+愛情+燒腦,匯集成了這部《不能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