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字關注,自動為你推薦一部熱門好片
2006年超級女聲成絕響,但好歹是捧出了尚雯婕、譚維維兩個樂壇王者。
然鵝季軍劉力揚似乎從此銷聲匿跡,想當年還會循環播放她的《禮物》。
前幾天劉力揚再戰舞臺終於榮登熱搜,她選擇復出首秀的舞臺,是優酷正在主推的綜藝《這就是原創》。
驚喜大於意外,畢竟這年頭才華型歌手極度短缺。
每周六晚8點更新,目前只播出兩期就信息量滿滿。
當然優酷的VIP們可以選擇每周二中午12點的會員版,猛料只多不少。
前有《這就是街舞》、《這就是灌籃》、《這就是鐵甲》三張滿意答卷,這個系列的質量和口碑絕對穩坐冠軍。
《這就是原創》在互選模式上就足夠亮眼。
蕭敬騰、陳粒、王嘉爾作為「原創捕手」分別掌控三大考場,95組創兒可以輪流「面試」,相當於每人有三次機會。
導師要從中甄選40個作為終極隊員。
雖然新人輩出,但劉力揚以往積攢口碑還是給力的,順利晉級王嘉爾一組。
但四!為了追求公平,節目突然改變賽制,「篩選」變成「輪換」。
就是說沒有被選中的只要實力能打馬上補位,而已經晉級的稍遜選手分分鐘會被擠掉。
這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雖然殘酷,但起碼給有實力的人一次上場廝殺的機會。
劉力揚也因為賽制改變不得不和後輩新人來一次PK。
但這次battle簡直是公開處刑,劉力揚的原創《動物世界》和無名小卒閆澤歡的《雨天》比起來,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相比閆澤歡的高辨識度的嗓音和明朗的布魯斯風格,
劉力揚的新歌顯然還是老一套的編曲風格,rap水平也是一言難盡。
看著有點難堪,卻也無可奈何。
從王嘉爾的表情就能猜到他更偏愛哪個,但劉力揚的實力畢竟得到過「國民認可」。王嘉爾陷入兩難。
接下來劉力揚的行為讓人大跌眼鏡,直接「大方」地把名額讓給閆澤歡。哽咽著說「新人更需要機會」。
頓時彈幕罵聲連綿不絕:劉力揚技不如人,還故意裝大度?
顏面盡失想挽回尊嚴可以理解,但破壞遊戲規則的行為確實敗壞了路人緣和努力人設。
最後王嘉爾還是選擇了實力,而非流量。
劉力揚被虐慘,不是沒能力,只是後浪勁頭太強。
裝大度的劉力揚最終沒繃住,瞬間爆哭。
作為沒公司、沒經紀人、沒資源的三無歌手,
她願意撐到今天拉下臉面,從零開始、接受現實,也是個勇氣可嘉的原創老人。
《這就是原創》才第二期就敢把「大熱門」pass掉,這個環節簡直比劉力揚復出還有梗。
寧可得罪「名氣」,也要留住強者。王嘉爾解釋道:如果我選擇劉力揚,就是對其他音樂人的不尊重。
關注音樂本質,拒絕賣慘動機。《這就是原創》很難得沒忘記音樂的初心。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原創歌手的標籤就像注水的豬肉,食之無味、毫無營養。
前一陣花粥抄襲事件,讓中國樂壇丟人丟到「跨越山河大海」。
編曲直接複製粘貼美國BachBeats的《Super Love》,搖身一變成了中國風原創《出山》。
素質和底線呢?水平高低另當別論,抄襲是絕對的紅線禁區。
不誇張的說,《出山》爆紅和對俄羅斯民歌翻譯者的竊取給所有中國人一個響亮的耳光。
曾經引以為傲的原創精神就這麼被糟蹋了?
周杰倫的全能時代漸漸褪去,誰來接扛華語原創的大旗,
是全盤照搬的《出山》還是不通樂理的《離人愁》?
《這就是原創》的契機很簡單:原創歌手的全方位養成機制,呼之欲出。
和之前大部分音樂選秀不同,《這就是原創》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劉力揚止步第二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更意外的是,洗腦神曲「學貓叫」竟然排在原創榜單第三名。
「口水歌」能登「大雅之堂」嗎?
同組的霓虹花園也diss小峰峰,「學貓叫」也叫歌?
在討伐抖音神曲「荼毒」華語樂壇的時候,或許需要坐下來好好聊聊,這些背負罵名的創兒們的未來到底在哪。
從這個角度看,《這就是原創》的態度不一般,不論曲風、不問出身。
能讓一首原創歌曲成為別人跟風的對象,膾炙人口確實是種能力。
除了飽受爭議的神曲,選手也是包羅萬象,奇葩朵朵。
比如讓扒叔印象深刻的徐徐若楓,是全場唯一沒有編曲、全靠清唱的創兒。
莫名其妙的一股鄉土風。
這個人也是很逗,上場前還說:不編曲,在別人看來,我要麼就是很蠢,要麼就是很優秀。
emmmm,以為他是個高手,沒想到是來暖場的。
開口辣耳朵,頗有麵筋哥的風範。
臺下選手也一臉吃屎的表情,這哥們走錯片場了吧。
真心很佩服三個原創捕手的定力,還要忍住不笑給出評價。
蕭敬騰更是暖心地幫他現場編曲,莫名好聽是怎麼回事?
竟然朽木變璞玉!
本以為徐徐若楓是《這就是原創》譁眾取寵的噱頭,沒想到他才是節目的中心主旨:
音樂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包容性。
所以原創音樂人的可能性是無限和無窮盡的。一個音符的改變,就是天上地下、千差萬別。
除了話題十足的奇葩創兒,《這就是原創》還驚現很多知名的「無名之輩」。
比如臺灣的瑪斯卡,開嗓就讓王嘉爾差點跪地。
中國雷鬼第一人不是浪得虛名。瑪斯卡在2011年已經是臺灣十大專輯之一的締造者。
宋念宇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2013年提名金曲獎最佳男歌手就有他一個。
還有常年盤踞全球中文音樂榜單的徐良,很多人歌單裡的循環播放一定有他的名字。
強烈建議《這就是原創》改名為《華語原創臥虎藏龍論壇》。
似乎每個選手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傳奇。
優質的創作者不是缺乏實力,而是渴望舞臺。
《這就是原創》不僅是個展示平臺,更是高手對決的「華山論劍」。
看強者battle,才叫過癮。
沒有套路的套路就是最大的套路。
《這就是原創》的態度很直接:音樂之外的東西,再動人也不屬於音樂。
蕭敬騰更是反覆強調:音樂質量遠大於音樂情懷。
音樂最終的目的是用專業性感染別人,作家用文字、廚師用口味,創兒就用旋律。
《這就是原創》開播兩期,就已經讓音樂圈燃起對原創的熱情和期盼。
每個創作者都身懷絕技、經歷豐厚、話題十足,
每個選手的命運就像他們的音樂,風格迥異,擁有無限的可能。
原創之戰打得正酣,濫竽充數還是深藏不露?
這周六晚8點,我們洗耳恭聽。
你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