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近期全球疫情的升級使人心情沉重。那麼上周日,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傳來,那就是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了。那麼,這次「超級朋友圈」的升級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2020年11月15日,第37屆東協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閉幕。會議期間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就是10個東協國家和5個合作夥伴於周日上午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也就是RCEP,以視頻籤署方式進行,15個成員國經貿部長正式籤署該協定。
    11月15日,聯合國茂發會議報告指出,RCEP協定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協定,它將創造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集團,包括擁有世界約30%的人口、GDP和商品出口。該協定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也就是CPTPP所涵蓋人口的4.5倍,是歐盟人口的5倍多。該協定覆蓋全球製造業產出近50%,包括汽車生產50%、電子產品70%。
    英國經濟學家雜誌注意到,RCEP協議充分體現了談判的靈活性。RCEP也許是世界上「最新的」和「最大的」地區自由貿易協定,但並不意味著是「最深入」的協定。
    因為RCEP一方面規定了關稅減免,另一方面,又在一些領域保留了最高20年的過渡期。並且在服務貿易和農產品領域還需要進一步談判。
    但無論如何,15國領導人值得勝利而歡呼。
    RCEP最初只是被看作是2010年1月1日啟動的「東協貿易區」的一項「後續整理工作」,它由東協10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6個對話夥伴國參加,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構成以東協為中心的「嵌套式」體系。隨著談判深入,各國決定建立一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2019年11月4日,印度因「有重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而暫時沒有加入協定。
    與自貿區同樣振奮人心的是中國同RCEP國家的聯繫越來越緊密。
    11月19日,中老鐵路萬象站站房封頂,標誌著萬象站順利完成主體結構建設。
    中老鐵路北起老中邊境口岸磨丁,南至寮國首都萬象,全長422.4公裡,是以中方為主投資,以中國技術標準建設,並與中國鐵路網相連的寮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預計2021年12月建成通車。
    而寮國人對這條致富之路也充滿期待。
    同樣高度期待的還有同處東亞經濟圈的韓國。
    在韓國京畿道的一家百貨商場的化妝品專櫃旁,韓妝網絡帶貨的直播正在進行,兩位主播通過網絡直播將韓國的最新彩妝產品介紹給中國的網友,並同網友進行互動解答各種關於美妝的問題。
    隨著疫情持續蔓延,跨境旅遊變得困難,人們對於網絡購物的需求日益增加。
    韓國商家正是看到這樣的商機,在中國電商平臺推出直播節目吸引中國消費者注意。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 成允模:看了中韓之間的網絡直播購物,我感覺這是一條非常正確的道路。未來期待中韓兩國進一步合作,不僅僅是電商流通平臺,與其相關聯的製造行業、物流行業以及服務業,也能從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RECP的成立,正值疫情肆虐、全球產業鏈動蕩之際。
    11月11日,正當中國消費者瘋狂購物時,美國蘋果公司舉行了「還有件事沒說」(one more thing)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蘋果的自研晶片M1,這被看作是在供應鏈上打破了英特爾的壟斷。
    人稱「供應鏈大師」的蘋果CEO庫克,因為把蘋果的產業鏈轉移到亞太而大獲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隨著美國和亞歐貿易摩擦不斷爆發,通過建立自貿區實現「全產業鏈整合」成為抱團取暖、避免產業競爭、打破貿易壁壘的重要手段。
    金旭 韓國建國大學國際通商學部 副教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將為世界經濟帶來利好。RCEP的目的就是建立像歐盟或北美自由貿易區一樣,超越經濟領域,活躍地區間的交流。預計通過RCEP,中國向東協國家的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出口將會進一步擴大。中國的主要中間產品供應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的間接出口也會大幅增加。
    有分析認為,日韓兩國的零部件會以較低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這對中國本土的零部件產業形成壓力。不過,這也被看作是倒逼國內產業鏈升級的動力。
    與此同時,新一輪全球貿易重構也在進行中。
    2019年7月,非洲聯盟宣布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成立。
    受疫情影響,新關稅的實施日期推遲到2021年1月1日。
    而2021年1月1日,也是英國退歐過渡期的最後期限。
    在倫敦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勒米爾看來,RCEP貿易協議讓大洋彼岸的美國最應該擔心的是被排除在外。
    11月17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被問到將來是否會考慮加入RCEP時表示,自己已經有了一個「全球貿易計劃」。這被看作是「美國回歸」和「重返亞太」政策的前兆。
    11月18日,美國聯邦航空局稱,已正式批准波音737 MAX客機復飛。
    媒體注意到,由于波音的主要市場在亞太,對於復飛標準的認定,亞太國家的態度至關重要。
    此前的11月12日,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在推特上轉發了一篇《華盛頓郵報》的文章,其中提到,拜登計劃任命希拉蕊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以此來「鞏固聯合國自身的權威性」。
    對此,蘇珊·賴斯表示:這是對前國務卿的「侮辱」。
    蘇珊賴斯歐巴馬時期曾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介紹,賴斯因在外交談判中態度強硬而被同事稱為「推土機」。
    希拉蕊則被看作是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策劃者,曾在亞洲颳起一陣「希拉蕊旋風」。
    而歐巴馬「亞太再平衡」的重要一環,就是推動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也就是TPP,要在亞太地區打造「高質量和具有約束力」的經貿框架,並把中國排除在外。
    但2017年1月,川普上臺後,美國退出了TPP。
    2018年3月,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紐西蘭、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越南、墨西哥和秘魯在智利籤署CPTPP。而參與TPP談判的其他11國對原協定作出修改,形成CPTPP。CPTPP覆蓋4.98億人口,籤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3%。
    2020年11月19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中國對加入CPTPP持積極開放態度。
    如果說中國的「四大發明」,推動了世界貿易,如今,中國的新發明也為國際交往助力。
    泰國國家貨運理事會:尤其是在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今天,泰國老百姓傾向於在網上從中國,或是泰國國內購買商品 。通過北鬥衛星定位系統,無論是陸路、海運、空運 、跨境物流,能讓整個貨運管理系統更為精確,
    據國際知名智庫測算,到2025年,RCEP有望使成員國出口、對外投資庫存、GDP分別比基線增加10.4%、2.6%、1.8%。
    2020年11月20日,第二十七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視頻方式開幕。就在當天,世貿組織發布貨物貿易晴雨表,讀數顯著提升達到100.7,全球貨物貿易出現強勁反彈跡象。
    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 胡逸山 :很坦白說在這個經濟蕭條的大前提下,大家想著如何能要抱團取暖。因為任何國家不可能關起門來搞經濟文化,必須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要有所交往,達到互惠互利。尤其是RCEP這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協定的籤訂。大家都儘快把經濟復甦起來,把經濟復甦的成果更大程度給大家分享。
    愛爾蘭詩人葉芝曾經感慨說,「看得見的世界不再真實,看不見的世界不再是夢想。」
    RCEP能夢想成真,把如此眾多的國家和人口結合起來,形成互惠互利的「朋友圈」,這在多年以前是不可想像的,特別是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更具有示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