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地獄已擴建到36層 股民訴苦:我們已全裸

2021-01-10 第一財經

 

===精彩導讀===

A股地獄 中國水電巨型IPO嚇趴大盤 A股地獄已擴建到36層

股民呼聲

股民訴苦:我們已全裸 券商請美女不如請我們

券商熊市大搞派對:中金玩遊艇 光大秀泳裝

絞肉機啟動 A股連續「熊」風肆虐 驚現四大「絞肉機」

炒股恥辱

大盤屢創新低 股民羞於提炒股 | 大盤持續下跌 股民「傷不起」

市場聲音

新華社:股市之困 只圈錢 不分紅

網民:別讓圈錢行為毀了股市生態 | 業界評論股市不只是證監會的

===本文閱讀===

中國水電巨型IPO嚇趴大盤 A股地獄已擴建到36層

中國水電給大盤帶來了致命一擊,8月地板價終於告破,昨日滬綜指以2437.17點再創14個月新低。"謀殺"A股的元兇何在?爭議的目光均放在了大盤股IPO重啟上,甚至有人猜測,巨型IPO將如去年的農行一樣誘發A股的"最後一跌"。然而,資金饑渴已成為A股最嚴重的傳染病毒,在千億融資逼空下,中國水電又怎會是融資這隻猛虎對大盤的最後一擊?

滬綜指創14個月新低

市場對於政策繼續從緊的憂慮升溫,歐洲危機蔓延、華爾街遊行也接連衝擊投資者信心。昨日A股市場大幅下挫,滬綜指跌1.79%收於2437.79點,創下近14個月以來的收市新低。與此同時,滬綜指收市前跌至2437.17點,距深成指創新低僅僅3個交易日,滬綜指"地板價"也終告失守。

兩市個股普跌,蘭生股份等3隻個股跌停,上漲個股僅有203隻,佔比還不到一成。兩市各大行業全線下跌,有色金屬等近半數行業跌幅均在2%左右。地產股領跌大市,300地產指數大跌3.69%,位居指數跌幅榜第一;而上周五剛剛企穩的金融指數也再次掉頭下跌2.15%,16隻上市銀行股全部翻綠。

A股的人氣下滑至空前慘澹境地,資金入市熱情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深滬兩市全日共成交914億元,較上周五再次萎縮近半成,再創近14個月以來的交易量新低。

"謀殺"A股的元兇何在?爭議的目光均放在了大盤股IPO重啟上,年內最大IPO中國水電本周即將路演的利空一出,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打得A股喘不過氣來。業內普遍預期中國水利水電IPO融資會超過100億元,而擬融資規模與中國水電相當的陝煤股份IPO可能緊隨在中國水電之後,年內最大IPO鹿死誰手還是未知數,這對市場資金面帶來的壓力顯而易見。

中國水電路演嚇壞投資者

中國水電給昨日的大盤帶來了致命一擊,但也有部分投資者對其寄予厚望,猜想利空出盡後,中國水電和陝煤股份兩大巨型IPO將誘發A股"最後一跌"。

這種猜測並非沒有先例。去年二季度,A股同樣是從3100點最低跌至2400點,一瀉千裡之際農行IPO同樣引起了市場的普遍恐慌。去年6月29日,農行詢價區間一經確定,A股暴跌108點予以"熱烈回應";此後三個交易日滬綜指探出2319點新低,可謂是去年最慘烈的一段行情。與此同時,從市場一些情緒指標如交易量、融資融券等數據來看,A股目前也處在與當時類似的低谷。然而在這一跌之後,空方情緒得以釋放,大盤此後開始了一波反彈行情。

由此及彼,中國水電的IPO能否成就A股"最後一跌"?樂觀者如平安證券[0.00 0.00%]拋出了"綠九紅十"論,然而中金公司卻扔出了最新的"弱勢盤整",認為資金面上融資壓力將給市場帶來更多利空打擊。

A股融資額再次冠絕全球

實際上,中國水電也的確只是A股巨大融資怪圈的冰山一角。巨靈數據統計,今年兩市上市新股達226隻,首發募集資金達2118億元,不論是融資金額還是數量,A股都再次冠絕全球。與此同時,定向增發也由"隱形殺手"一躍而升為A股的"第一殺手",今年以來已有122家公司實施了定增再融資計劃,融資規模達到3230.05億元,遠遠超過了同期IPO的融資額。

資金饑渴已成為A股最嚴重的傳染病毒。據統計,今年以來計劃再融資規模將達到6194.31億元,而再融資實施期限是6個月,也就是說還有近3000億的定增準備實施。而滬深兩大交易所的擴容競賽,更成為A股市場難以承受之重。上海市政府日前大發宏願,劍指"十二五"期間上交所市值將從目前的全球第六躍進全球前三。這意味著A股市場的擴容壓力,起碼在最近幾年都不會減弱。

在目前人氣萎靡至極的二級市場,新股發行對市場資金的分流,並非杞人憂天。據統計,8月機構網下申購動用資金量猛增至3290億元,環比7月增長近5倍。3290億元意味著什麼?以目前二級市場交易量來看,3290億相當於3到4個交易日的兩市交易額!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水電也好,陝煤股份也罷,都不會是融資這隻猛虎對大盤的最後一擊。

點到為止

A股地獄已擴建到36層

股市今年來的走勢,讓人不禁想起網上的一則黑色幽默:股指一路下跌,"地板"下還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還有"18層地獄";當跌到18層地獄時,有股民問閻王,這回可是真正見底了?豈料閻羅王哈哈大笑道,你又錯了!經過再融資之後,我已經將地獄擴建到36層了!

黑色幽默總是能夠一針見血。上交所"十二五"期間的目標市值是從目前的全球第六躍進全球前三,若這一目標達成,意味著IPO在未來5年中,A股仍將以平均每2個交易日3家上市的速度前行。成熟的美國股市200年才有3000家公司上市,而A股20年就完成了別人2/3的路程。在這樣的情境下,於是頻頻出現中國股市21年圈錢4.3萬億,分紅卻僅有0.54萬億之類的恥辱數據。

上交所的目標達成可能成為某些人的政績,但在這些政績背後,投資者只能背負著不公正的痛楚。"股市版"《炒股翁》風靡一時:滿面灰黃露飢色,兩眼木木十指顫。炒股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囊中錢羞澀,心憂股賤無分紅。但願,這些聲音監管層能聽得見。(信息時報)

股民訴苦:我們已全裸 券商請美女不如請我們

股市走熊,本應該潛心研究經營的券商近日卻流行搞起了「派對」,泳裝模特走秀、豪華遊艇酒會紛紛登場亮相,還到處搜羅美女做銷售。本是券商衣食父母的散戶卻享受不到「美女銷售」的禮遇,紛紛鳴不平。

「美人計」針對基金經理

光大證券上周舉辦了一場「高峰論壇」,並上演泳裝模特走秀,臺下貴賓多是買方基金經理或大客戶。除此之外,業內人士還透露,國內著名投行中金公司在中秋節前在上海黃浦江舉辦一場豪華遊艇酒會,中金公司公布資料顯示,宴請的主要是公司的「尊貴」客戶。

除了通過舉辦極具排場的活動拉近客戶關係之外,「美女戰術」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券商銷售機構所青睞。據媒體報導,日前一位基金公司研究總監在接見來訪的某券商研究所所長時,竟然被該研究所所長帶來的七位美女包圍。更有券商為了能夠更好地賣出自己的研究報告或爭取基金的席位,紛紛組建美女銷售團隊,更有甚者要去戲劇學院招聘美女員工。

股民埋怨很「坑爹」

面對券商基金的「苦中作樂」,一些股民在股吧中表示,「股民、基民是券商基金的衣食父母,現在反而是我們受罪,他們逍遙,這簡直就是坑爹」,「券商請模特不如請我們,因為我們都已經全裸了。」

更理性一些的股民也指出,券商銷售隊伍的「美人計」由來已久,但在大熊市中登峰造極,無非是巨大的經營壓力使然。散戶都不交易了,券商就要去那些基金大客戶中爭到席位,美人也許真有良好的推進效果。但是,賣任何產品,最終靠的還是質量,券商提高研判水平才是正道。

「賣股翁」苦等牛市

「A股是個沒媽的孩子,只剩爹(跌)了」。隨著A股市場不斷震蕩探底,飽受套牢之苦的股民編纂出不少調侃股市的段子以解心寬。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賣炭翁》也被股民改編成《炒股翁》自嘲。「滿面灰黃露飢色,兩眼木木十指顫。炒股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囊中錢羞澀,心憂股賤無分紅。……一手股,千餘元,狂奔跌停惜不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於大多數股民目前的悲觀情緒,一些業內人士提醒散戶投資者,股市不會永遠上漲,也不會永遠下跌,並不是永遠沒有機會,也許此時正是需要投資者轉變投資理念的時候了。(北京晨報 孫春祥)

券商熊市大搞派對:中金玩遊艇 光大秀泳裝

最近兩天,證券業內兩家公司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9月17日,某媒體人士在新浪微博爆料,光大證券(601788)在上周五晚上舉辦了一場內衣及泳裝模特走秀活動,該活動邀請的可能主要是買方基金經理或其他大客戶。

比起光大證券,中金公司的活動更顯得財大氣粗。上述媒體人還透露,國內第一投行券商中金公司於中秋節前夕在上海黃浦江舉辦了一場豪華遊艇酒會。記者在網上搜索到的中金公司公布的資料稱,這次活動邀請的主要是公司尊貴客戶。從附帶的圖片中看到,活動遊艇為上海"榮盛國際"號,記者致電某遊船代理商得知,該遊艇目前包船報價為2.5萬元/小時,餐飲價格為350元/客,其他所有活動項目均為自費,如果按活動時長3小時、100人計算,中金公司這次酒會花費估計近20萬元。

"太好玩了,這就是熊市的特徵。"媒體人杜志鑫對上述公司的活動如是評價。一位券商人士評論道:"這行情,券商不容易,只能討好基金經理,以求分得些倉位,基金和散戶唯一的區別就是前者用別人的錢炒股,不管漲跌都穩賺不賠。"另一位網友諷刺說:"上半年投行業務掛零、淨利潤銳減70%的券商仍然這麼闊氣。什麼時候能對小散戶這麼關愛。"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此類抱以理解。"現在券商日子太難過,什麼法子都要想啊。"網友"適者生存"和"狐麥顏"表示,"這些其實都是會議營銷,要滿足客戶的另類需求,那些只知道忙著發研報開策略會的券商情何以堪啊?"

對於網友的質疑以及活動的細節,由於正值周末,記者未能聯繫到兩家券商相關負責人做進一步求證,但是對於那些在熊市中損失慘重的散戶來說,券商還能這麼闊綽,自然是心裡很不舒服的。

但實際上,更多網友矛頭其實都指向券商的投研水平與其收入的不成正比。一份網上調查則顯示,今年上半年股民虧本的比例為74.27%,其中虧損30%以上的佔28.64%。而從各券商的中報成績單來看,沒有一家券商虧損,全面盈利。而以中金公司和光大證券為例,今年兩家公司正在運行的14隻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全部處於虧損,其中虧損超過同期大盤跌幅的佔比達29%,這也充分說明了券商的投資水平。

證券業內人士"鄭海濤001"在其微博中呼籲:"證券人應該有高貴的氣質,但是行業裡卻常常自掉身價,希望證券業能夠培育自己的文化底蘊和真正的精英。"

延伸閱讀

股民的遊艇在哪裡?

一個源於華爾街的笑話能很深刻地描述出金融機構和客戶之間的關係:很久以前,一個鄉下來的觀光客去參觀紐約金融區的奇觀。當他們一行人到達巴特利時,嚮導指著停泊在海港的豪華遊艇說:"看,那就是銀行家和證券經紀人的遊艇。"這時,天真的觀光客問道:"那客戶的遊艇在哪裡呢?"言下之意,他們的客戶沒有遊艇。但那些號稱在幫著客戶賺錢的銀行家和經紀人都有了遊艇。那是因為客戶在這裡是賺不到大錢的,客戶只是被人魚肉的對象罷了。股民們,你們的遊艇在哪裡? (投資快報 趙士勇)

A股連續「熊」風肆虐 驚現四大「絞肉機」

滬深股指自4月18日止漲轉跌以來已歷時5個月,在這5個月中有1875隻個股持續下跌,套牢股民無數。其中海普瑞、華東數控、彩虹精化、中瑞思創4股跌幅最為慘重,堪稱今年A股市場的四大「絞肉機」,成為股民心中抹不去的痛。

一年辛苦全白幹了

上市之際,海普瑞被國際知名投行高盛譽為盈利能力和成長性最佳的中小板公司,但就是這樣一家「優質」上市公司卻讓QQ股友「空門不進」這樣的投資者虧掉了全年的利潤。作為海普瑞的被套者,「空門不進」曾經以127元/股的價格買入500股,等到「空門不進」在不到72元連滾帶爬逃出海普瑞時,不僅利潤全部倒出去還倒貼了27500元,「這相當於把去年以來我在股市中的全部盈利都給抹平了,原地重頭開始!」

跌得睡覺都覺肉痛

說起令自己深套的華東數控,QQ股友「做夢都會笑」是如論如何也笑不起來。實際上早在去年8月份,「做夢都會笑」便以43.6元/股的價格買入了華東數控,準備長期持有華東數控。等到「做夢都會笑」選擇出逃時,其股價早已跌到了不堪入目的20元附近,望著手中持有的華東數控從去年的牛股淪為今年的第二熊股,「做夢都會笑」嘆息股價跌得他晚上睡覺都覺得肉疼。

激情追漲高位站崗

今年一季度市場瘋傳彩虹精化奪下20億元的超級訂單,一時之間彩虹精化股價騰雲駕霧,在一片看漲聲中,QQ股友「江南老白乾」也躁動了一把,在29.5元的高位上,激情追漲4000股彩虹精化。「江南老白乾」說,自己前腳買入後腳市場上便出現了質疑「20億元」訂單真偽的聲音,緊接著3月7日彩虹精化宣布停牌檢查。8月4日復牌的彩虹精化直接迎來三跌停,如今彩虹精化的股價還在11元左右掙扎。

每天怕妻子問股價

因為以前代理過EAS產品的銷售,因此「土豆破皮」對以EAS產品為主營業務的中瑞思創存在著天然的親近感,今年二月份,創業板迎來一波行情,中瑞思創的股價也平步青雲,「土豆破皮」買入3000股朝思暮想的中瑞思創。只不過中瑞思創後來的走勢完全辜負了「土豆破皮」的「一往情深」,二季度的大跌中創業板領跌A股市場,而中瑞思創又在創業板中「一馬當先」,4月18日以來股價跌去了48.6%。「現在每天就怕妻子問我股價,實在不好意思說。」(重慶商報 李揚帆)

大盤屢創新低 股民羞於提炒股

由於大盤屢創新低,投資者的信心已經嚴重不足,現在朋友聚會已經甚少提起股票這個字眼,不少股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股民了。日前,央行發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也顯示,在各主要投資方式中,願意股票投資的僅佔9.2%,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周圍沒人談論股票了"

微博上流傳著一個段子:"2007年的時候,媒婆介紹小夥子的優點,說某某會炒股,姑娘一聽,特別喜歡,覺得小夥子有出息;現在變了,媒婆介紹小夥子,說某某人本分,不炒股,姑娘一聽,樂了,多好的男孩兒。朋友同事吃飯聊天,也不怎麼談論股票,誰起這個話頭,不僅自己沒面子,也招別人心煩。"

記者看到,這段微博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一位網友跟帖稱"前兩年,周圍炒股的朋友談股色飛,誰不會炒股顯得很落後呀,顯得很沒錢呀,如今周圍還真都不談股票的事啦。估計賺的那點又都回去啦,還得搭上一半。"

從未涉足股市的馬先生也很有感觸,他告訴記者,2007年的時候不論是朋友聚會、同事聊天甚至坐地鐵聽陌生人談話,都離不開"股票"兩個字,當年他也想入市,想著炒股票既能賺錢,還能和朋友多點談資,但因為當時女友催著買房結婚沒有餘錢最終還是作罷。

馬先生說,如今身邊的同事朋友幾乎都不談論炒股了,聊天的主題也從投資理財再度回到了娛樂八卦。他特別慶幸當年有點積蓄買了房而不是炒了股票,否則現在估計連老婆都娶不到了。

炒股意願降至三年最低

央行的第三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在各主要投資方式中,選擇"房地產投資"的居民佔23.6%,比上季度提高1.4個百分點,仍為居民投資首選。其他依次為"基金理財產品"21.3%,"債券投資"14.2%,而"股票投資"僅為9.2%,這也是居民"股票投資"意願降至三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現在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股民",股民小方說,"就和那段子說的似的,我一同學在券商工作,有人給他介紹女友,姑娘一聽和股市有關,想這麼差的市場這工作能賺錢嗎,就找了藉口回絕了,還說下回最好介紹公務員什麼的比較靠譜。"而小方也表示,基本不說自己現在炒股票了,因為賠得太厲害。如果遇到長輩,人家會說你"不務正業",如果遇到同齡人,虧錢要面子也不好意思說,"要是你和人家說今年炒股賺錢了,別人都不信,還嘲笑你太能裝了。"

股市面臨更大考驗

由於大盤屢創新低,投資者的信心已經嚴重不足。國海富蘭克林基金髮布的8月投資者信心指數也顯示,在歐美債務危機持續蔓延的背景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預期開始下降。28.82%的投資者對中國未來6個月的經濟增長持悲觀態度,較上月增加一倍多。投資者業績也普遍不理想,半數以上的投資者8月份股票跌幅甚至超過大盤近5%的跌幅,這樣的投資收益直接影響了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18.63%的投資者已將倉位降至20%以內。

擔憂預期的增加使投資者避險情緒漸濃。30.16%的投資者表示將在未來一個月減少A股投資資金,這一比例較上月進一步增加3.71個百分點;31.26%的投資者表示未來一個月將小幅減倉,比上個月增加11.93個百分點。今年A股本就是"存量"行情,投資資金的陸續撤離將給本已緊張的A股資金面帶來越來越大的考驗。(北京晚報 邵澤慧)

大盤持續下跌 股民「傷不起」

面對跌跌不休的股市,廣大投資者陷入深度迷茫。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大盤向下流!」一句古代名言卻被股民改寫成這樣,頗顯出當下股民面對跌跌不休的A股,心中充滿了無奈和不滿。昨日,滬指又創出年內低點,成交量、換手率等紛紛維持年內地量水平。面對指數這「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下跌態勢,昨日《大眾證券報》多位記者走訪各大券商營業部發現,絕大多數股民今年虧損,紛紛向記者感嘆「傷不起」。

股民A:

不忍心割肉,貸款為子交學費

王阿姨,是一所高校的老師,在A股市場爬滾多年,但是面對今年A股這持續下跌態勢,也頗感無奈,「我虧近30%,我股票QQ群裡有不少人都說虧20%多。」在王阿姨給記者看的股票持倉帳戶中,的確王阿姨持有個股一片「墨綠」,其中京山輕機、平高電氣、華微電子虧損均逾25%。「這是一個帳戶,其它帳戶差不多。」當記者問及「虧了這麼多,打算怎麼辦?」時,王阿姨說「我不等錢用,就死扛著吧。」據王阿姨透露,她有個朋友,9月份孩子上學,沒錢交學費,股市裡的錢又不忍心割肉套現,竟跑去銀行貸款,用貸款來交學費。

股民B:

割了再換,換了再割

股民孫先生是2008年底進入股市,這已是他進入股市的第3個年頭,此輪下跌自己由於沒能及時在高位收手,已經虧損接近25%。「近期買股票幾乎10買9虧,虧了總想著能漲回來,結果越虧越多。虧損接近25%,現在也不相信什麼研究報告、機構推薦這些東西了,有什麼用?推什麼跌什麼。我身邊有極個別人還能勉強保持微利,或者說是在盈虧點上下徘徊,他們都是在高位減倉的,還有另外一些人很自信,虧3-5個點就割,割了再換,換了再割,結果到現在虧接近40%的都有,比我還要慘。套也套這麼多了,我暫時不動了,短期內也不想再關注股市了。」孫先生無奈地說。

股民C:

虧了一套房子的錢

一券商營銷經理陸先生在記者採訪時大倒苦水,「客戶現在都不動了,也不割肉,就放著。我手上有三四百萬客戶資產,上個月就1000多塊淨佣金,營業部有4/5的同事比我還少,做融資融券的更是虧得一塌糊塗。」現在營業部也沒幾個人,以前每天都堅持來散戶大廳的銀髮老太太已經幾天不來了。就剩幾個人靠「打新」勉強撐著,大部分人都沒信心了。

陸先生坦言,有個客戶不斷抱怨「中國的股市就不能做,本來就很貧血,還天天發新股,天天抽血,這不是要變成『殭屍』了嘛」。另外還有一個客戶,以前做房地產的,炒房的錢400萬入市,買新五豐虧了50萬,美爾雅虧了50萬,他說,「弱勢股不能買,我就買強勢股美爾雅,還是一買就跌。我都虧了一套房子的錢了,還是回去做我擅長的炒房吧。」

「目前八成以上的客戶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少則虧10%-20%,多則接近50%。」某營業部市場總監告訴記者。(大眾證券報)

新華社:股市之困 只圈錢 不分紅

受內地市場年內最大IPO中國水電啟動招股影響,本周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再現大幅調整。上證綜指盤中創下年內新低,深證成指則出現2%以上的跌幅。與此同時,兩市成交萎縮至900億元附近,改寫今年以來的「地量」紀錄。

作為今年以來內地市場最大規模的IPO項目,中國水電啟動招股。這令本已緊張的市場資金面再度承壓。歐債危機再生變數,也在一定程度上對A股形成負面影響。在這一背景下,滬深股市縮量下行。

持續低迷的股市和「中國水電」的巨額融資,再次引發投資者對A股天量融資的困惑。統計顯示,中國大陸上市公司在過去21年裡融資4.3萬億元,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普通股東累計分紅僅0.54萬億元,兩者差距近7倍。

分紅回報率太低了

證監會統計顯示,從1990年到2011年7月,國內A股包括首發、增發、配股在內的累計融資金額高達近4.3萬億元,其中再融資額達2萬億元左右。

對上市公司而言,資本市場或許是最好的「提款機」。「一方面,新股源源不斷地上市『抽血』,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再融資瘋狂『圈錢』。」獨立財經評論員曹中銘撰文稱。

可這些上市公司給投資者的紅利回報究竟有多少呢?Wind的數據顯示,1990年末到2010年末,A股累計完成現金分紅總額約1.8萬億元。但一位資深券商分析師估算,普通投資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超過30%,其所分享的紅利最高不過0.54萬億元。也就是說,花費4.3萬億元真金白銀參與上市公司融資活動的普通股東所獲得的分紅額不超過0.54萬億元。

這意味著,近21年來,A股市場給予普通投資者的現金分紅總額佔融資總額的比率不足13%。而如果按照現在3.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以複利計算,21年下來的儲蓄回報高達105.9%。

與此同時,對國內的普通投資者而言,他們還需背負「印花稅」、交易佣金等,這幾項交易成本甚至超過了紅利。證監會的數據顯示,近21年來在整個A股市場,普通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就有1萬億元左右。

接受採訪的專家認為,上市公司只知圈錢不知回報,已成為A股市場最為病態、也最令人痛恨的現象之一。

「鐵公雞」不在少數

上半年賺得盆滿缽滿的上市銀行們,僅中信銀行一家推出分紅方案;「三普藥業這家老牌公司更是已經連續15年「一毛不拔」,堪稱股市「鐵公雞」中的極品……雖然,由於監管部門近年來的政策約束,進行現金股利分配的公司數有所增加,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式上市公司仍不在少數。

剛剛結束的2011年中報披露情況顯示,兩市共有89家公司選擇了中期利潤分配,雖創出歷年中期分紅家數的新高,但在上市公司整體淨利同比增20%的情況下,慷慨回報投資者的仍是少數派。

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的統計顯示,2010年,在2175家上市公司中,虧損的公司僅為117家,但既不分紅也不送股的「鐵公雞」高達798家。另外,至2010年末,上市時間超過5年、且5年內從未進行過分紅的個股高達414家,其中有136家為盈利公司,佔比高達32.85%。這其中包括金馬股份、海王生物和通化東寶這些熱門股。

更為惡劣的是,許多上市公司竟然以再融資募集的資金給投資者分紅。東北財經大學學者劉淑蓮、胡燕鴻在《中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實證分析》一文中指出,上市公司分紅一般不超過帳面利潤,但相當一部分公司的每股現金分紅超過其每股股權自由現金流量,這意味著,這些分紅源於配股融資,圈來的錢又成為現金分紅的來源。

市場圈錢氣氛濃重

伴隨低分紅現象和融資熱潮背後的,是有增無減的圈錢熱情。而ST類殭屍公司不斷上演不死神話,上市公司高管套現潮一波接一波等唯圈錢理念作祟下的資本市場「扭曲」現象。

9月5日至9日,又有包括巴安水務、通光線纜等在內的8隻新股啟動發行程序。而且,許多權重超級大盤股,更是無節制地反覆融資再融資。有分析師表示,幾家重要銀行近五年內會有4000億至5000億元資本金缺口,銀行股再融資已經成了必然趨勢。

除了瀰漫在資本市場上的圈錢熱情之外,一些ST類殭屍股票在A股市場上屢屢上演的「不死神話」,則是把市場唯圈錢主義的嘴臉暴露得一清二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每股淨資產(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在-1元以下的上市公司有19家。這些長期嚴重資不抵債的「殼公司」早已練就了一身超人的「生存本領」。

部分上市公司高管則不擇手段地從資本市場撈錢。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來,A股所有上市公司共計發生了2117宗高管減持,減持總股數達到了7.9億股,涉及市值約126億元。

在A股市場,股東回報文化的缺失已經成為這個市場最為讓人痛恨並飽受詬病的現象。(浙江日報)

網民:別讓圈錢行為毀了股市生態

19日本報刊發題為《圈錢,圈錢,還是圈錢》的報導,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中國股市在過去21年裡,圈錢行為盛行。相關數據表明,花費4.3萬億元真金白銀參與上市公司融資活動的普通股東所獲得的分紅額不超過0.54萬億元。資本市場成了上市公司最好的"提款機"。

多年來A股"重融資、輕投資、重圈錢、輕回報"的遊戲規則早已備受詬病,該報導引發了網民的廣泛關注。有網民認為,中國股市是一個多取少予的市場,圈錢和套現是最主要功能,並且對圈錢給資本市場帶來的危害表達了極大擔憂;還有網民則從股市定位的角度提出了遏制圈錢亂象的建議,並對監管部門改進位度設計表達了期待。

圈錢"圈"空投資者口袋

據報導,近21年來,A股市場給予普通投資者的現金分紅總額佔融資總額的比率不足13%。而如果按照現在3.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以複利計算,21年下來的儲蓄回報高達105.9%。

署名"浪跡天涯木婉清"的網民說,投資者對股市罵聲一片,總結了一下,最主要原因就是新股越是發行圈錢,股市越是下跌,圈錢越厲害。一級市場上湧現出了很多千萬富翁,而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卻虧損累累。

署名"傘下丁香"的微博也表示,中國股市的特色就是只圈錢,少分紅或不分紅。造就的億萬富翁多是賣股就跑路。

署名韓志國的微博認為,中國股市是一個多取少予的市場,圈錢和套現是最主要功能;牛短熊長,參與的投資者都虧損累累。

圈錢行為有損資本市場健康

網民認為,上市公司大肆圈錢,造成了股市生態危機,有損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署名"shaoxuan1230"的微博分析說,重發行輕回報是中國股市的致命傷,沒有節制的新股IPO融資圈錢,傷害了老百姓的投資熱情。這個市場早晚要還帳的。

署名"大刀"的博主文章認為,正是為了讓上市公司最大化地融資,滬深股市不僅設置了絕大多數股本不上市流通的股本結構模式(即便股改了,新股首發上市的規模也不足25%),通過人為調控股票的供求關係來抬高新股發行價格;而且新股發行制度始終都是為發行人最大化融資服務。特別是2009年6月推出的市場化發股制度,更是把新股發行變成了圈錢行為。

該博主文章還說,這就導致了一級市場發行市盈率與二級市場倒掛現象的出現,也成就了滬深股市融資額全球第一的"殊榮",同時也使滬深股市成了億萬富翁的生產基地。而所有這一切都是需要廣大投資者來買單的,股市因此而背離經濟基本面,表現為弱勢震蕩、牛皮不振,投資者因此而虧損,皆在意料之中。

遏制圈錢有待制度改進

網民認為,當前的股市定位導致了圈錢亂象層出,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有待政策改進。

署名"威龍V5"的微博說,在當前經濟格局和體制環境下,股市定位為企業解困服務,而不是為投資者服務。署名"jialin9367"的新浪網民也說,問題不在上市公司,而在於政策設計和管理。

署名"quaille"的微博說,在國外成熟的股市裡,每當股市低迷的時候,新股發行就會大量減少,因為賣方覺得此時市場估值過低不划算。那麼,A股市場為何能違背規律,"越窮越生",將新股發行進行到底呢?究其原因在於A股市場定位錯誤。高市盈率發行,便於圈錢。

署名"你好牛呀"的博主文章分析說,證券市場開設之初為解決國營企業的困境,以融資為核心應該還是可以理解的,但經過20多年發展之後,證券市場融資有過之而無不及,錯誤定位沒有改變,離正確軌道越走越遠,從而最終帶來現在市場的困境。作為監督管理部門,應該考慮這些被融走的錢是否去了對社會經濟發展有用的領域,而不應將融資作為成績炫耀。(中國新聞網)

業界評論股市不只是證監會的

作為滬深股市的實際載體,或許很少人知道,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之間長期以來都在為了擴充各自的"版圖"而競爭。

在外界看來,這兩家具有官方背景的交易所本應該各行其事,但在近期,隨著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在上市地的選擇上開始相對自由,眼看著深交所在IPO融資額度和上市企業數量已經位居全球前列,被業界稱為行業"老大"的上交所再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此前提下,上交所的"爭食"行為愈演愈烈。

"爭食"

對於想上市的企業來說,選擇上市地點不僅僅是一門學問,背後的利益複雜程度更像是一場資源爭奪戰。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採訪時發現,滬深兩交易所在全國主要地區都設有自己的分支機構,這些機構會主動和當地的金融辦公室聯繫詢問預期上市企業的進展情況。東北某省金融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對此感受頗深,"原來都是企業主動去找交易所或者是聯繫相關機構,現在經常能碰到交易所主動和我們溝通,生怕漏了一家。"

實際上,監管層為了防止滬深兩交易所出現互"挖牆腳"的情況曾在去年就上市資源的分配上達成初步共識:新發股份超過8000萬股的非金融企業歸上交所,低於6000萬股歸深交所,處於中間部分的由企業自行選擇。而對於金融業IPO來說,則按1億的新發股份為標準,超過即屬於上交所,低於則屬深交所。

上述金融辦官員稱,雖然此項規定並未最後形成文件發布,不過監管層是希望滬深兩所按照此協議進行操作。

但實際操作起來,情況並未如此簡單。2010年底,山西證券首次IPO選擇在上交所上市,被否之後改為深交所,IPO融資股本為3.998億股,這在業內人士看來,毫無疑問應該在上交所,這一變動背後折射出了滬深兩大交易所在資源方面的競爭。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大型企業上市數量的不斷減少,兩地交易所都將業務重點轉向中小企業。但在這點上,上交所的弱勢凸顯。

2000年,由於準備推出創業板,深交所從此暫停了新股發行,這一停就是整整4年,也讓深交所幾乎被"邊緣化"。但自從2004年中小企業板推出和2009年6月創業板成行,深交所成為中小企業的"天堂"。

為此,上交所曾努力向中型企業服務轉型,但其覆蓋規模和服務深度方面顯然已不及深交所。

更為重要的是在發行市盈率上,"如果你是企業老總,深交所50倍的市盈率,而上交所只有20倍,你會選擇哪個?"北京深藍創投投資總監張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現在的企業都很現實,誰給的估值高自然會選擇誰。

或許是感到了競爭的壓力,年初至今,關於國際板即將推出的消息不斷從上交所發出。但截至目前,並未有最新的消息證明國際板能夠在今年推出。渣打銀行中國區總裁林清德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對於國際板,他們只是在積極準備,並無其他消息可以提供。

張濱認為,國際板對於上交所就像當年深交所推出創業板一樣,意義不僅重大,而且會立刻反映到其業績上,"從這一點上看,上交所宣傳國際板就是想借媒體之口向監管層施壓儘快推出而已。"

今年新股融資額不到深交所一半

根據湯森路透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受市場連續下跌和無大型公司上市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上交所通過新股發行上市所籌集的資金與去年同期相比縮水了20%以上。數據顯示,上半年在上交所上市的大多是一些中小公司,籌集資金規模有限。該機構預計,這一趨勢還將持續幾個月時間。另據萬得資訊的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數量僅為29家,融資額為511.47億元。

和上交所的遭遇相比,深交所的工作可謂順風順水。來自深交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深交所中小板和創業板共有179家公司IPO上市,佔全球IPO數量的兩成;融資總額達1123.17億元,居全球IPO融資額第四。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研究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上交所的輝煌時期始終和監管層的支持和政策轉變有關,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趕上了國企改制上市的熱潮,但隨著改制結束,上交所的擴容已經開始放緩。更重要的是,由於國內對上市企業的標準比較嚴格,導致現在的多數企業在上市地的選擇上多傾向於境外地區。

在張濱看來,滬深交易所在一出生就存在競爭,只不過目前的環境不利於上交所未來的發展,滬弱深強的格局已經呈現。

分別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和1990年12月1日的滬深交易所,可謂"孿生兄弟"。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中國股市建立之初,上海市場的地位似乎總是高於深圳市場。

直到1995年底1996年初,一種前所未有的競爭味道首先在深圳擴散開來。深交所一改以往頹勢,開始主動出擊在全國主要中心城市設立了客戶服務部,交易所的老總們親自帶隊走訪各地政府和擬上市企業,積極儲備上市公司資源。而在地方政策層面,對於前來深圳開會的各地證券公司代表,深圳市政府經常派出高層領導負責接見,顯得非常有誠意。

被超越的感覺總是不好的,尤其是被"小老弟"超越。深圳市場活躍的表現終於引起上海有關方面的重視。隨後,上海市政府、上交所一改官派作風,向深圳學習,放下身段進行了大量的走訪遊說工作。

據公開資料顯示,1996年深交所以174.92%的傲人漲幅躋身於全球股市排行榜的冠軍寶座。這是深交所的巔峰時期,一直持續到1998年1月。

1997年之後,中國證監會定下了"上海上一家,深圳再上一家"的不成文規則,不再允許企業自主選擇,在此背景下,上交所緩過氣來超過了深交所。

對於這段"滬深市場爭雄"歷史,業內人士普遍感到惋惜,"初衷是好的,但都沒有按規矩出牌"。

滬深市場爭雄結束之後,中國證券市場的監管體制隨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兩大交易所原本的一些權限被上收至證監會,中國證券市場自此進入了垂直一體化管理的時代。

"股市"不只是證監會的

有評論認為,滬深交易所雖然建立已經有20多年,但始終未能專注商業精神和增強商業競爭力。

目前,世界各國的證券交易所有3種模式:交易所主導、分紅合作以及政府控制。

交易所主導型最典型的代表是英國倫敦的證券交易所體制,美國和中國香港交易所採用的是較為典型的分工合作型體制,而滬深證券交易所則是政府控制型的典型代表。

有評論認為,由於滬深交易所完全是作為中國證監會的附屬機構,由此造成了上市過程中很多本不稀缺的資源成為了稀缺資源,間接使各種尋租行為得到了生存的空間。

事實上,業界早有提議將中國證監會和交易所分工合作。2001年,國務院曾下發文件,要求管理部門和各自開辦的交易所一律脫鉤,但隨後並未得到有效施行。

中國證券業規劃委員會委員波濤認為,證券交易所應成為股市融資活動的基礎平臺,而不應成為一個退化的"一線監管單位"和一個股票掛牌的"技術支持系統"。(中國經濟周刊)

相關焦點

  • 2020年A股人均盈利超10萬引關注 a股股民數量2020及炒股賺錢的概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A股人均盈利超10萬引關注 a股股民數量2020及炒股賺錢的概率 現在炒股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今日最新消息統計A股股民人均盈利10萬,不少人都表示自己被平均了,那麼這個數據到底怎麼算的?你被平均了嗎?
  • 獵奇丨十八層地獄到底在哪?
    /學者對人們認知的地府到地獄的相關研究/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未知世界存在著莫大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經過集合各界大佬長期以來的激烈討論和嚴謹推論對於 「玉皇大帝住在平流層還是對流層我們知道傳說中人死後靈魂會飄到地府去報到和辦戶籍遷移手續那辦完手續之後到哪去呢地獄裡面那麼嚇人,無依無靠的又沒錢買房子什麼的,都沒個落腳地那就回去吧託夢讓家裡人燒點紙錢什麼的這一來一回可不就花了七天時間
  • 十殿閻王:揭秘從鬼門關到十八層地獄
    第36期主要內容:1、鬼門關是什麼樣子的?2、森羅殿用來幹什麼?3、背陰山上是怎樣的景象?4、十八層地獄指的是什麼?這些鬼魂不簡單,關係到生死簿的問題。等《崔判官》篇時,小金魚再好好說一說。第三站:陰司總會門行不數裡,見一座碧瓦樓臺,真箇壯麗。那麼這座碧瓦樓臺叫什麼名字呢?喚作陰司總會門,下方閻老森羅殿。
  • 因果十八層地獄 詳細圖解
    實際上,當我們無法超越「三界五道輪迴」去關照人生,我們可以將地獄理解為「苦難世界」,即苦海。苦難世界之苦遠遠超出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甚至難以想像。       據通靈人士的說法,地獄中所受之刑罰,可謂聞所未聞,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 明天A股又開盤了,經歷周五風大浪急之後,周末消息面再度不平靜!
    在將要過去的這一周時間裡,A股市場可以說是再度上演了由驚喜到驚嚇的一個過程,似乎歷史再度來了一次非簡單的重複,而這樣一根大陽線之後連續的陰跌,確實也是讓股民的心情跟著跌宕起伏。復盤過去一周的市場表現,大盤在周一的時候拉出的跟破位大陽線,讓股民似乎看到了「牛來了」的希望。不過令股民大跌眼鏡的是,周二之後,從創業板作為突破口,市場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來了個空頭大反撲,一下子讓多頭市場有些措手不及;而在周三的時候,創業板更是跌幅將近100個點,把市場的熱情降到了冰點。
  • A股罕見一幕,驚呆了股民
    歐美夜夜反攻如潮,我們日日2900煎熬。只能感嘆,有一種反彈,叫別人家的股市;有一種纏綿,叫我們的大A股。美國一攤子破事,但為啥美股卻上演逼空?因為美聯儲無底線的印錢,總要找到出處;加上川普天天「鼓吹」,喊著大家去炒股,買買買出了新高!而我們大A股,加強直接融資,再融資是真的,而且很快就落實;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是緩慢的;增強安全感、獲得感....更像是心理的按摩。
  • 山東墨龍同意與和解 公司已支付股民賠償金2442萬
    來源:新浪財經受損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維權平臺登記該公司維權:http://wq.finance.sina.com.cn/  微博關注@新浪證券、微信關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維權、訪問新浪財經客戶端、新浪財經首頁都能找到我們!
  • 傳說中的十八層地獄有哪些刑罰?分別是哪十八層?
    地獄已經被人們形容成了一個很可怕的地方,尤其是十八層地獄,更是很多人的噩夢。不過這個十八層地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為什麼一直被當做是最可怕的地方呢?十八層地獄來形容無間地獄是不正確的,後者才是永不超生的地獄。十八層地獄受罪時間極長,用劫數計算,天文數字。《地藏經》與《十八泥犁經》分別詳細說清。拔舌地獄,中國民間傳說中十八層地獄的第一層。凡在世之人,挑撥離間,誹謗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辯,說謊騙人。死後被打入拔舌地獄,小鬼掰開來人的嘴,用鐵鉗夾住舌頭,生生拔下,非一下拔下,而是拉長,慢拽……後入剪刀地獄,鐵樹地獄。
  • 一到十八層地獄圖解!膽小慎入!
    地獄,是宗教傳說中陰間地府的一部分。相傳人死後其靈魂將進入陰間也即冥界,而生前作惡者死後的靈魂將會到地獄受審、接受折磨和懲罰並等待輪迴。因此,地獄是特指囚禁和懲罰罪孽深重的亡魂的地方,可以說是陰間的監獄和刑場。佛教認為地獄道是沒有喜悅意和喜樂的地方,在六道之中最苦的境界;地獄道的是囚犯即「罪鬼」,這與鬼道中的鬼是不同的。
  • 頂樓長個 36層的樓頂被加蓋出300平方米的建築
    樓頂被人加蓋了一層。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李秀峰圖 市民提供沙河口區頤和星海A9號樓是一幢36層的居民樓,可是,6月10日,卻忽然發生了一件怪事,該樓的居民們無意中發現,36層的樓頂,竟然被人加蓋了一層……住在該樓的張先生(化名)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期,總聽見該樓樓頂附近有裝修的聲音
  • 十八層地獄,觸目驚心,附罪鬼刑期表
    佛教所指的「十八層」地獄,並不是指地獄的一層層直到第十八層,地獄是不分層次的,而是按時間、受苦程度、區域大小來形容的,只不過世人誤解而已,永不超生的地獄統稱無間地獄,意指受苦無有間斷,一秒都不能休息,永生受苦。十八層地獄來形容無間地獄是不正確的,後者才是永不超生的地獄。十八層地獄受罪時間極長,用劫數計算,天文數字。《地藏經》與《十八泥犁經》分別詳細說清。
  • 十八層地獄詳解配圖!來看看自己有沒有造地獄的因
    第四層,孽鏡地獄:如果在陽世犯了罪,若其不吐真情,或是走通門路,上下打點暪天過海,就算其逃過了懲罰,逃亡一生也終有死那天吧?到地府報導,打入孽鏡地獄,照此鏡而顯現罪狀。蘇妲己的炮烙,到此你肯定激靈一下。
  • 十八層地獄,都是哪十八層?
    十八層地獄(或稱十八地獄、十八重地獄、十八泥犁)是地獄名稱。在佛教傳入中國後。認為閻羅王為地獄之首,屬下的十八位判官分別主管十八層地獄。佛教所指的「十八層」地獄,並不是指地獄的一層層直到第十八層,地獄是不分層次的,而是按時間、受苦程度、區域大小來形容的,只不過世人誤解而已,永不超生的地獄統稱無間地獄,意指受苦無有間斷,一秒都不能休。
  • 十八層地獄到底是哪十八層?
    到地府報導,打入孽鏡地獄,照此鏡而顯現罪狀。然後分別打入不同地獄受罪。依據情節輕重,判炸N遍……有時罪孽深重之人,剛從冰山地獄裡出來,又被小鬼押送到油鍋地獄裡暖和暖和……  此為上九層,即東地獄,雖叫法與酆都略有不同,可見地獄何其多也,並非董某手誤。而《水陸全圖》中的下九層的西地獄,則更為殘酷……平常人們所說的十八層地獄,數目是對了,但從意義上卻不見得理解。
  • 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10萬股民「踩雷」!
    而除印紀之外,ST大控可能會成為繼印紀之後的第五股(合計近10萬股民「踩雷」)。不得不說最近A股低價股的風險很高,這兩個低價股此前觀察君在文章末尾曾多次提出警惕。不過,該被埋的還是會被埋,炒股的總有種迷之自信。6萬股民被悶殺,ST大控提前「鎖定」退市!
  • 28萬股民「眼見他樓塌了」,曾經的創業板一哥樂視網謝幕A股
    在樂視退最後一個交易日,曾經因相信賈躍亭的造車夢和看好孫宏斌入局而買樂視網的亦平(化名),談及這場令自己損失了300多萬元的投資,則更偏向於這個結局該由賈躍亭負主要責任,曾經覺得賈躍亭是一個「實幹者」的他現在對賈躍亭的看法已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之前我認為賈躍亭在美國造車是幹事,是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去的。」
  • 墮入18層地獄!!!這一條罪,我們都犯了!!!
    地獄不分層次,受懲罰永不超生的鬼,都叫墮入無間地獄,無論判罰到哪一層。一、拔舌地獄拔舌地獄,主要懲罰的就是那些長舌的人,他們挑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中獲取利益,懷著惡意騙人,油嘴滑舌。這一層地獄在閻王的判罰比較寬鬆,只要你沒有嚴重傷害到他人,就不會被打入這一層。
  • 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第三層,鐵樹地獄: 凡在世時離間骨肉,挑唆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不和之人,死後入鐵樹地獄。樹上皆利刃,自來後背皮下挑入,吊於鐵樹之上。 第六層,銅柱地獄: 惡意縱火或為毀滅罪證,報復,放火害命者,死後打入銅柱地獄。小鬼們扒光你的衣服,讓你裸體抱住一根直徑一米,高兩米的銅柱筒。
  • A股散戶新世相:五位資深股民自述股市那些事兒
    時過境遷,老張們還在股市裡沉浮,小張們也已扎著堆入市。中國結算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A股自然人投資者接近1.74億人,非自然人38.72萬戶,自然人佔比超過99.7%。A股市場過往30年裡,從最初的散戶絕對主導到機構資金陸續進場,境內專業機構及外資持股市值佔比不斷上升,市場投資者的持股結構在改革中持續優化。
  • 浙江這個區「起飛了」,將耗資36.28億擴建機場,當地人很吃香!
    這個省不僅我們在國內的發展非常突出,而且那個國內很多城市發展得很不錯,也有很多國家的一線城市。 另外,浙江省包含的文化基礎也非常豐富,其國內的景點不僅有江南水鄉的味道,也有現代城市的風情,所以這也是很多遊客來這裡觀光,享受美麗的景色。 而且浙江省各行業發展非常突出,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發展成果。浙江這個區「起飛了」,將耗資36.28億擴建機場,當地人很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