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集熱血抗戰劇《最後的戰士》將於11月4日登陸北京影視頻道首都劇場,每晚18:55四集連播。該劇由著名導演譚俏執導,吳國恩編劇,青年演員蘆芳生、石安妮、羿坤、董晴、蔡蝶、喬鵬樾領銜主演,張志堅、寧曉志、任正彬等實力派老戲骨鼎力助陣。
該劇以湘西革屯抗日起義為背景,講述了慘遭滅門之災的湘西擺龍部落酋長之子石風(蘆芳生飾)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共產黨員黃鶴南之女黃夏(石安妮飾)、第六戰區少校參謀冉志高(羿坤飾)等人,在帶領苗民反抗國民黨屯租制度的同時,逐漸意識到愈演愈烈的民族危機,最終放下個人恩怨與共產黨、國民黨共同奔赴抗日戰場保家衛國的故事。
10月31日,北京電視臺「歡聚一堂」系列社區活動組織電視劇《最後的戰士》導演譚俏攜主演石安妮(飾黃夏)、羿坤(飾冉志高)、董晴(飾秦珍娘)走進白紙坊街道,與觀眾們近距離交流互動,聊劇情、做遊戲,分享了戲裡戲外的精彩故事。
好萊塢動作導演現場劈叉親身教學 生動講述「抗日戰爭最後一場會戰」
《最後的戰士》由著名導演譚俏執導,曾擔任好萊塢大片《霹靂嬌娃》、《夜魔俠》以及《夜宴》、《太極宗師》、《新江山美人》等多部影視作品的武術指導的他,在動作設計方面頗有造詣。近幾年來,因執導《抗日奇俠》、《軍刺》、《戰地獅吼》等多部抗戰題材作品,譚俏又被業內譽為「最有情懷的熱血導演」。此次再度「坐鎮」熱血抗戰劇,他直言「題材雖然相近,但內容上絕對有驚喜。」
譚俏介紹,《最後的戰士》取材於抗戰時期的最後一場會戰「湘西會戰」,「劇情跨度長線索多,除了抗戰,還糅合了民族關係、家仇國恨等很多元素。」為了還原戰爭的真實場面,譚俏還親赴湖南進行實地考察,他表示「我和製片人一致認為實地考察能增加更多更好的元素。」不過,讓譚俏頗為遺憾的是最終作品還是因取景困難未能在湖南拍攝。但是他也透露,雖然拍攝地最終選取了相對「安逸」的橫店,但是老天爺似乎總愛跟這個劇組開玩笑,「天氣經常陰晴不定,忽然就狂風暴雨,為了趕進度,只能冒雨拍攝。第二天要拍雨戲又放晴了,還得自己做雨」,這讓劇組成員都叫苦不迭。
武術指導出身的譚俏對作品中的動作戲要求頗高,在開拍前一個月「就要求演員進行「特訓」,親身教學,並根據演員的自身素質以及劇情需要來設計更改劇中的打戲,「我要演員親力親為,最重要的不是要多能打,而是敬業的態度。」在現場,譚俏盡顯自己的武術功底,不論是模仿武打動作還是高難度劈叉他都遊刃有餘。
石安妮詮釋「海歸富二代」 羞澀講述「熒幕初吻」
青年演員石安妮塑造過頗多經典角色,《壯士出川》中善良勇敢的女軍醫夏之悅,《青春集結號》中颯爽英姿的女兵姚小瑤,以及《杉杉來了》獨立樂觀的薛柳柳,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在《最後的戰士》中,她再次詮釋「最美女軍醫生」,飾演聰慧正直、溫婉善良、飽讀詩書富家女黃夏。但在石安妮看來,黃夏不是個「簡單」的女醫生,她的身上集合了戰爭年代進步青年身上的多個閃光點,「她是一個飽讀詩書的大家閨秀,在相對封閉的湘西,代表著開放的觀念和進步的思想。同時,她又是個『海歸富二代』,但卻能毅然放棄安穩的生活投身革命。所以她不僅是醫生,更是保家衛國的女戰士。」
劇中角色的複雜性讓石安妮過足了戲癮,但圍繞黃夏展開的幾條感情線卻讓她大呼「虐心」,「黃夏和石風,一個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一個是原始的山中野人,本無交集的兩個人,必須克服身份的桎梏、家人的反對以及國讎家恨帶來的阻撓,真的非常不容易,非常虐心。」為了更好地詮釋這段感情,石安妮還獻出了自己的熒幕初吻,現場爆料自己拍攝時「緊張得發抖」,還跟導演撒嬌稱「都賴你」。
對於蘆芳生、羿坤、董晴三人在開拍前經歷的「體能魔鬼訓練」,石安妮表示自己受到了導演的「特別照顧」,「動作戲很少只負責貌美如花和談情說愛」。不過橫店「謎一般的天氣」也讓她吃盡了苦頭。石安妮回憶,為了不耽誤拍攝進度,所有演員經常要冒雨拍攝,「每個演員都要準備兩套衣服,一套溼了馬上換下一套接著拍,很苦很累,但是為了好的作品也『痛並快樂著』。」
羿坤戲裡「站軍姿」戲外「葛優癱」 透露曾在片場「當眾洗澡」
因主演《讓生活充滿陽光》、《槍神傳奇》、《芙蓉訣》、《冷箭》等影視作品而受到廣泛關注的青年演員羿坤,此次在電視劇《最後的戰士》中飾演文武雙全的第六戰區少校參謀冉志高,一身筆挺的軍裝讓他在劇裡看起來英俊瀟灑、十分亮眼。活動當天,羿坤卻跟現場觀眾大倒苦水稱「制服不好穿」,「我平時隨意慣了,在家特別喜歡『葛優癱』,在劇裡突然要按軍人站姿、坐姿要求自己,我感覺拍攝的前半個月,腰、背每天都特別酸。」談到這段經歷,羿坤感慨道,「所以演員的辛苦不僅僅是體力、身體上的,還有是心智上的。」在軍事方面,冉志高有勇有謀,能夠站在整個民族的層面顧全大局、保家衛國,但在情感上,他卻面臨著親情、愛情、友情等多方面的糾葛,對此羿坤表示,自己在這部戲裡演得很糾結,「我在劇裡的角色應該算是一個官二代,是我們這個戲當中的『湘西王』的兒子。但是這個角色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慈父一般的人其實不是他的親生父親,反而是他的殺父仇人。而他愛上的青梅竹馬的女孩,卻又恰恰愛上了我失散多年的親哥哥,真的是很虐心、挺繞的一個故事。」
雖然在劇裡,羿坤多以硬漢的形象示人,但活動現場卻遭到石安妮爆料稱,「羿坤是特別注意自己形象的男演員,經常現場自備一個小鏡子,對著鏡子弄他的頭髮,看他的硬漢形象,其實覺得挺不和諧的。」面對這樣的調侃,羿坤大呼委屈,解釋道,「因為拍攝條件有限,吹頭髮很麻煩,所以現場弄亂了、塌了,再吹挺麻煩的,所以自己稍微注意一下。」他還透露簡陋的拍攝條件讓他時常面臨窘境,「記得拍攝期間,牽涉到我們有的時候拍動作戲、戰場的戲,臉上特別髒,緊接著下一場戲又是拍乾淨的戲,拍戲的地方又離住所特別遠,很不方便,所以現場的製片就拿著紙板,弄成四方形,把純淨水燒開了,我在裡面洗澡,再重新化妝,他們在外面繼續拍。當著那麼多人在裡面洗澡,這輩子估計也不多了。」
董晴化身劇組「雨神」 被調侃「嫁不出去了」
提到董晴,觀眾可能會想到《最好的我們》讓中敢愛敢恨的蔣年年,《大唐女巡按》中古靈精怪的乞丐小佛爺,《死去活來》中清秀文靜的初中生周甜甜。此次,在《最後的戰士》中,她化身個性張揚的秦珍娘,精於騎射、英姿颯爽。談到這個角色,董晴可謂愛得深沉,「秦珍娘的父親雖然是一個土匪,但也是一個義匪,她從小生長在男人堆裡,性格比較像男孩,很義氣、很勇敢」,現場她還跟觀眾感慨稱,「真的是非常非常喜歡我演的這個人物,我之前沒有嘗試過,跟我離的有點遠,演得非常過癮。」
現場聊起拍攝時的困難,性格開朗、直爽的董晴也大膽「自黑」,稱自己的是劇組中的「雨神」,「我結婚的那場戲新娘妝畫起來非常麻煩,做頭型要一個半到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每次剛把頭髮弄完,穿上紅衣服,只要往門口一站,馬上就下雨,這樣連續一個禮拜,一點不誇張。」對此,導演譚俏也打趣道,「她結婚結了好幾次沒有結成,要嫁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