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有一部反映現代農村題材的故事片《上門女婿》上映。主演張豐毅在劇中飾演的上門女婿馬四輩,既忠厚老實又堅強善良。但成為高家的上門女婿後,仍遭到了高家甚至街坊鄰居的輕視和恥笑。也在那年掀起了觀眾對「上門女婿」這一特別群體的關注與討論。
上門女婿,即通常說的「倒插門」,學名叫「入贅」,是一種民間的習俗。是指由女方家負責結婚等費用,結婚之後,男方住在女方家裡,所生的孩子也跟女方姓的男子。
而大眾之所以對上門女婿抱有輕視和恥笑的態度,無非是幾千年來對男權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認為男人一旦做了上門女婿就丟失了一人男人作為男人的所有尊嚴,連祖宗傳下來的姓氏都將被剝奪,更增添了世人對上門女婿的鄙視。
在乎別人看法的人,自然會因此痛苦不已,而無畏別人閒言碎語的人,終將會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隔壁村有一戶人家,家裡只有兩個女兒,小女兒自由戀愛後早早地出嫁了。大女兒留在家裡決定招婿。
有一個父母雙亡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小夥子入到了這戶人家。但一年以後,這戶人家見大女兒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加上這個小夥子好吃懶做,整日覺得自己被村裡其他人指指點點的恥笑,便常常對大女兒發脾氣,這戶人家便將小夥子趕出了家門。
後來小夥子氣不過,常常來這戶人家找茬,新來的女婿便將那小夥子痛揍了一頓。後來聽說,那小夥子因為偷盜鬧事被關進了牢裡。
每次有親戚去探監,小夥子就在牢裡大罵這戶人家和他們的大女兒,說是做他們家上門女婿害了他。
或許這戶人家做得確實不對,因為小夥子無法生育就趕走了他,但倘若小夥子是個勤勞上進的能幹小夥,結局是不是就會不一樣了呢?
九月有一個遠房姐姐,在90年代的農村,姐姐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因為伯伯只有她這麼一個孩子。後來伯伯為姐姐招了個女婿。那個哥哥是隔壁村的孤兒,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哥哥生得很俊朗,個子也高,而姐姐就生得又矮又醜,來伯伯家做了上門女婿後,哥哥仍很開心,因為他再也不用愁怎樣才能填飽肚子了。
哥哥勤勞又肯吃苦,什麼髒活累活都願意幹。伯伯一家對哥哥很好,姐姐待哥哥也很好,雖然生的兩個兒子都是跟姐姐姓,但是兩個孩子都隨了哥哥,生的眉清目秀。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前幾年還在城裡買了車和房。哥哥的大兒子結婚的時候,九月遠遠的看見了哥哥,一臉的幸福和滿足。
沒有人再提起兩個孩子的姓氏問題,因為哥哥不在乎孩子姓什麼,只要一家人幸福美滿就可以了。
也沒有人再提起哥哥入贅的事,因為村裡人早就接納了哥哥,哥哥就是伯伯家的一分子,是他們真心相待的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沒有哪個男人願意做上門女婿,除非是生活所迫,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踏踏實實的好好過日子。人活一世,不是只為了面子和名聲的。路該怎樣選,日子該怎樣過,不是面子和名聲做的選擇,而是自己。
所以,上門女婿又何妨呢?名聲不好聽又何妨?難道你要抱著好聽的名聲過一輩子嗎?況且這個社會早就接納了上門女婿,沒有接納的那些人,只不過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所束縛罷了,你過你自己的日子,他們想扯舌頭就隨他們去唄,畢竟,上門女婿的喜和悲,是可以靠自己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