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趙天成
「偶像的最低標準是『張藝興』,我對你們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打敗我。」
29歲生日當天,張藝興官宣,由他創立的染色體娛樂集團正式啟動「練習生計劃」。
從2008年通過選拔成為韓國SM公司旗下練習生,到2012年以EXO團體成員身份出道,短短數年,張藝興就成為了娛樂圈炙手可熱的大牌明星。
如今,張藝興就像當年韓國SM培養他一樣,也開始招募練習生,並正在完成從偶像藝人到娛樂大亨的華麗轉身。
張藝興「練習生計劃」背後的「偶像」野心
張藝興是中國最成功的偶像藝人之一,他的存在對於偶像市場本身就具有強大的號召力,而「偶像的最低標準是張藝興」,可見其選拔練習生的標準之高。
根據染色體娛樂集團發布的練習生招募計劃可以看出,此次練習生招募制定了嚴格的篩選考核流程。
首先,練習生年齡限制在13-18歲。其次,要先在微信小程序裡報名初選,然後預約線下面試,才能進入正式培訓體系。
練習生點此報名
最終入圍的練習生將以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4個組別正式劃分,經過各科目積分制培訓考核選拔出道。
從目前已經結束的北京站線下招募來看,現場空前火爆。
接下來,還將在長沙、上海、成都、武漢、重慶、廈門等城市進行線下面試,是真正的全國巡迴招募。
很多人說張藝興是想要瓜分現有偶像市場的蛋糕,其實不是瓜分現有「蛋糕」,張藝興是要做出比現在偶像市場更新鮮更美味更長久的「蛋糕」,甚至張藝興的野心不止於中國。
就連此次練習生招募,全稱其實是「2020練習生全球招募計劃」。現場面試間貼了三種語言,可見張藝興的全球化野心。
而根據官方介紹,染色體娛樂集團是以傳統藝人經紀和練習生培訓選拔為兩大主要經營板塊,目標是在未來十年間努力建設完成「行業內首個擁有自己完整產業鏈閉環的大型娛樂經紀集團」。
「盼一場風雲變色,待一次眾神新生」、「希望新的時代,為我們而來」,從這些官方宣傳也能夠看出,張藝興招募練習生並不僅僅是闖入者,而是變革者,他要改變偶像娛樂行業現狀。
記得張藝興剛出道的時候就曾經說過,夢想是能像李秀滿(韓國SM公司創始人)一樣培養出來自己的學生,然後跟李老師的培養的學生比較。
如今,他的夢想正在實現。
李秀滿老師可以說是整個韓流愛豆文化的締造者,他一手創建的偶像團體有HOT、SES、東方神起、SUPERJUNIOR、少女時代、SHINee、f(x)、EXO、red velvet、NCT等。
而現在,張藝興的「染色體娛樂集團」努力的方向就是——「這一次,希望讓風從中國來,風從中國年輕人中來」,讓全亞洲乃至全世界的娛樂文化產業中颳起一陣「中國風」。
從idol到boss,張藝興要再造一批「張藝興」?
「以你來時路,贈你沿途燈。所歷舊風雨,共作好前程。」
在培養練習生方面,張藝興無疑是很有話語權的,因為他自己就是從練習生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自己就是練習生最成功的典範,也是練習生最好的發展模板。
偶像行業是個快速迭代的行業,江山代有偶像出,各領風騷三五年。
所以明星商業化其實並不稀奇,而是大勢所趨。只是張藝興選了一條更加艱難也更具野心的道路。
事實上,張藝興早已成立了張藝興個人工作室。不過再過去,工作室主要靠他個人的品牌價值來支撐。相當於工作室的全部價值,押寶在一個人身上。如果這個人一旦出現問題,那整個公司都會陷入僵局。
而染色體娛樂集團,則是要以張藝興為樣本和主導,培養出一批具有「張藝興」標準的偶像。前景是美好的,但過程註定是艱難的。
就像當年papi醬火了,於是就成立了papitube,想要複製自己的模式,培養一大批網紅。目前來看,papitube確實小有成就,但依然存在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回報率可能並不樂觀。
這樣的問題,同樣會出現在張藝興的染色體娛樂集團。
新人不好找,造星更不易,在傳統的影視產業鏈中,要打造一個明星需要專業團隊層層遴選、精心包裝與專業塑造,耗費巨資都不一定能成名成腕。
如何更精準地去針對網生代用戶需求打造偶像,如何在張藝興的帶領下,規模化地複製出一批像「張藝興」這樣的偶像,是染色體娛樂集團需要思考的問題。
「張藝興們」的困境在哪裡?
從2018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到後來的《以團之名》《青春有你》《創造營2019》,現象級綜藝的火爆推動了偶像熱潮席捲娛樂行業,大小經紀公司蜂擁而入,都想趕上偶像經濟這班車,但行業問題也接踵而至。
流水線一般的生產模式,使得偶像經濟成為千篇一律的速食品。經紀公司對待偶像藝人缺乏長遠的合理的規劃,綜藝、專輯、巡演、廣告看似一條龍,但其實只是想快速實現流量變現和粉絲收割,方式簡單而粗暴,這也很容易引發粉絲甚至偶像本人的不滿。
張藝興也曾在各大節目中擔任導師,目睹了這一切的誕生和發展。如今躬身入局,難題依然存在。
娛樂圈也是有規則的,要上位,拔苗助長要不得,用錯了方式或者用力過猛,都可能變成了一些負面的東西。要知道,速成的東西,也容易速朽。這就註定了張藝興的「練習生計劃」不可能急功近利。就連張藝興自己,也是訓練了4年才出道。
而且一個偶像或許靠一檔節目能夠一夜爆紅,但怎樣保持觀眾的新鮮感和熱度,才是「張藝興們」(每個偶像和經紀公司)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所以如何通過專業訓練快速培養偶像藝人,如何因材施教安排、規劃他們的後續發展,如何解決行業成名藝人出走的困境,是整個娛樂產業面臨的難題。
即便是張藝興的老東家娛樂巨頭SM,其實也同樣存在著類似的困境。當年也遭遇了EXO的中國成員的相繼離開,甚至跟旗下藝人對簿公堂。
好在張藝興在這方面一直做的不錯,一直沒有跟SM解約,而是在SM的支持下成立了個人工作室。「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中國人是有信用的。如果大家都解約了,有可能SM公司以後都不會再和中國人合作,這樣的話,其實也會阻礙中韓文化的交流……」
所以,此次成立染色體娛樂集團招募練習生,甚至還得到了李秀滿的祝福。
在練習生招募宣傳片裡,張藝興說「偶像的這條路上,天賦是百分之一,懷著感恩的心不斷努力才能完成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
很顯然,張藝興在尋找自己的「同類」。
張藝興本身就已經是偶像裡的一個坐標,而一旦擁有了這樣的「同類」並形成規模,那或許將重塑產業格局,開啟偶像產業的一個新坐標,倒逼整個娛樂經紀產業鏈產業發生變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