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攝影機也可以更聰明 | BMPCC 4K攻略補(中)

2021-03-02 UGC學院

影視從業者 · 傳媒在校生 · 網紅自媒體 · 影像發燒友

·

·

·

BMPCC 4K作為目前唯一一款萬元級別RAW格式電影攝影機,亮點多多。在UGC學院的視頻攻略課程中,我分享了如何使用該機的經驗,但兩小時的直播還是太短,有一些需要精細梳理的概念,就用三次連載補齊吧。

直播剪輯版  BMPCC 4K視頻攻略上線,更多乾貨陸續放出

連載之一 別急著按錄製鍵,拍攝前先搞清楚這三個細節 | BMPCC 4K攻略補(上)

BMPCC 4K(上圖下方)雖然在產品名稱中還保留了Pocket(口袋、袖珍)這個詞,但與初代口袋機BMPCC(上圖上方)相比,外形尺寸已今非昔比。

得益於BMPCC 4K機身採用更輕的碳纖維聚碳酸酯複合材料,722g的重量加上類似斯莫格這種全包圍結構的套件、森海塞爾mke400麥克風和小巧的M4/3卡口自動鏡頭,依然可以保持目前4K RAW數字攝影機中尺寸、重量最輕巧的記錄。

BMPCC初代機(上圖左)雖然袖珍可愛,但相比BMPCC 4K(上圖右)更像一臺嚴肅數字攝影機,大部分時候都需要全手動操作,包括曝光、白平衡和對焦。



BMPCC 4K後背是一塊5英寸的觸摸式液晶屏,配合M4/3全自動對焦鏡頭(用戶手冊中稱之為MFT鏡頭,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下載用戶手冊,該PDF文件大小為20MB)),觸摸一次畫面上感興趣的位置,就可以驅動鏡頭做一次自動對焦的動作。

和BMPCC初代機相似,液晶屏右側上方的兩個按鍵(上圖)分別為「自動光圈」和「自動對焦」功能,但精準度都獲得不小的提升。自動對焦按鈕功能類似觸摸一次液晶屏的效果,默認以畫面中心為自動對焦區域。如果剛做過了觸摸液晶屏自動對焦的動作,按下「自動對焦」按鍵也會以上次觸摸的區域為對焦區。連按兩次「自動對焦」按鍵則恢復到以畫面中心為對焦區域。如果你手中的鏡頭以M4/3為主,恭喜你,你可以通過這種單次對焦方式提高拍攝效率。自動對焦後,也可以按一次上圖中的「放大」按鍵以1:1像素方式檢查對焦精度。

自動對焦功能目前只支持原生M4/3鏡頭,但「自動光圈」功能針對M4/3卡口自動鏡頭和帶有電子觸點的轉接環+對應自動鏡頭均有效,上圖就是Metabones轉接環+適馬EF卡口18-35mm F1.8鏡頭。按一次「自動光圈」按鍵,可執行一次基於畫面平均曝光的光圈調整。

另外,點按液晶屏上方的快門速度數字,可調出畫面下方的自動曝光開關。當設置自動曝光開關為ON時,可以選擇三種自動曝光策略:

策略1,自動快門,類似相機中的A檔(或佳能相機的AV檔),感光度和光圈值鎖定,BMPCC 4K根據畫面平均曝光值自動設置快門速度。此時點按「自動光圈」按鍵無效。

策略2,自動快門+自動光圈,感光度鎖定前提下,根據畫面平均曝光值,先自動調節快門適配,如果快門值已調到最高或最低,再調節光圈。注意BMPCC 4K最低快門速度為1/25秒。

策略3,自動光圈+自動快門,細節與策略2相反。

點按液晶屏上方的光圈值,也可以調出自動曝光開關和三個策略,分別為自動光圈、自動光圈+自動快門、自動快門+自動光圈。

BMPCC 4K的自動曝光策略在延時攝影狀態同樣有效。延時攝影間隔時間最短兩幀,最長10分鐘,可選擇記錄為RAW序列或直接記錄為一個ProRes視頻文件。

BMPCC 4K最讓我吃驚的是這個與傳統肩扛式攝像機如出一轍的「對白」功能,BMPCC 4K稱之為AWB:鏡頭對準一塊白色或灰色物體,然後點按右下角的Update WB,即可進行「對白」。

長按BMPCC 4K機身上方的WB按鍵三秒鐘,也可以調出AWB功能。

傳統嚴肅數字攝影機,只提供預置白平衡和手動指定K值的色溫調整方式。偶有部分機型提供傳統攝像機「對白」功能,有經驗的攝影師一般都不推薦。BMD作為一家既生產攝影機又開發DaVinci Resolve(達文西)調色系統的公司,此次BMPCC 4K內置了「對白」功能,證明在電影感節目製作中,使用「對白」方式已經實用化。如果選擇錄製為ProRes格式,建議在複雜光線下採用此方式確定白平衡參數,當然前提一定要準備標準白卡或中性灰卡。

BMPCC 4K支持M4/3鏡頭單次自動對焦,並提供了上述豐富的自動曝光、自動白平衡策略,另外高ISO的噪點控制也不錯,如果用這臺4K RAW數字攝影機拍攝紀錄片,或者用於抓拍,夠用嗎?

我搜集了五隻M4/3卡口的自動鏡頭(包括兩支電動變焦頭),周末試著在家裡拍攝年齡快三歲的女兒。這五隻鏡頭中,國產小蟻42.5mm F1.8自動對焦速度慢,放棄。其它四隻鏡頭採用觸摸液晶屏上人物面部方式單次對焦速度都比較快。

BMPCC 4K機身小巧,手持拍攝可隨時切換橫屏或豎屏方式。上面三個鏡頭截圖,第三個鏡頭的感光度為ISO3200。使用自動曝光方式,大部分情況下,曝光量是準確的。

但是一旦孩子運動起來,只能單次對焦的M4/3鏡頭就無法滿足跟焦需求了,任憑「一指禪」在液晶屏上點來點去,也很難憑藉機器的自動對焦功能獲得清晰穩定的畫面。如果電動伺服變焦鏡頭在變焦的同時,再用單次對焦方式確認焦點,操作起來就更難了。如果真的採用自動對焦方式抓拍孩子,最好還是使用帶有自動跟焦功能的視頻相機。

採用BMPCC 4K拍攝紀錄片,或者劇情片中的抓拍段落,還是採用跟焦行程長的35mm或全畫幅電影鏡頭,配合5英寸的液晶屏、峰值參考工具和放大按鍵手動對焦、跟焦,或者等焦面(Parfocal lens)設計的變焦電影鏡頭手動變焦和跟焦。

不論是PL卡口電影鏡頭,還是EF卡口電影鏡頭,都可以通過轉接環安裝在BMPCC 4K機身上。而自動曝光功能在時間緊張拍攝環節,能夠降低工作強度,提高成功率,灰卡白卡「對白」方式可在複雜光線下獲得白平衡正常的畫面,這些自動功能都提升了紀錄片或抓拍場景的拍攝效率和素材品質。

提醒一下,之前可以在BMPCC上使用的16mm鏡頭,在BMPCC上像場都不夠大,和廣播電視鏡頭一樣,4K模式都會有一圈明顯的黑邊,只能選擇裁切模式的高清記錄模式。

更多BMPCC 4K乾貨包括相關視頻素材UGC學院陸續放出!

如果希望進一步提升曝光控制的精度BMPCC 4K有哪些方便的工具?室外大光圈拍攝淺景深畫面一定要使用裝在鏡頭前端的圓形ND嗎?……連載(下)我們再聊

相關焦點

  • 好萊塢電影體驗,6K RAW,黑魔法袖珍BMPCC電影攝影機
    BMPCC電影攝影機其raw文件對於pr剪輯軟體的一個原生支持,也就是說對於一個pr軟體剪輯用戶來說,可以用原本的一套剪輯工作流對他進行一個後期的編輯,而不需要學習其他的技術軟體,raw的品質和視頻速度二者兼得,感覺驚人的流暢,和剪輯佳能相機的普通視頻一樣流暢,這一切歸功於BMD對其若格式編碼的獨特優化,重要的是還支持硬體加速。
  • 鏡頭轉接、ND和HDMI監看 | BMPCC 4K攻略補(中)
    BMPCC 4K作為目前唯一一款萬元級別RAW格式電影攝影機,亮點多多。在UGC學院的視頻攻略課程中,我分享了如何使用該機的經驗,但兩小時的直播還是太短,有一些需要精細梳理的概念,就用三次連載補齊吧。直播剪輯版  BMPCC 4K視頻攻略上線,更多乾貨陸續放出連載之一  別急著按錄製鍵,拍攝前先搞清楚這三個細節 | BMPCC 4K攻略補(上)連載之二   RAW攝影機也可以更聰明 | BMPCC 4K攻略補(中)轉接環BMPCC 4K採用M4/3鏡頭卡口(官方操作手冊上稱之為MFT),除了可以選擇松下
  • RAW攝影機也可以更聰明 | 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 4K攻略(中)
    4K RAW數字攝影機中尺寸、重量最輕巧的記錄。如果你手中的鏡頭以M4/3為主,恭喜你,你可以通過這種單次對焦方式提高拍攝效率。自動對焦後,也可以按一次上圖中的「放大」按鍵以1:1像素方式檢查對焦精度。
  • 為什麼BMPCC4K仍然是你值得選擇的攝影機之一?
    點上方藍字oh4k👉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儘管近期攝影機領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 4K仍然廣受大家關注。BMPCC 4K能否與當前的眾多攝影機抗衡?
  • 周四晚直播BMPCC 4K,萬元RAW電影攝影機的十萬個為什麼
    影視從業者 · 傳媒在校生 · 網紅自媒體 · 影像發燒友···來自BMD的BMPCC 4K這款萬元級別的RAW電影攝影機在本周機型投票中位列第一周四(11月15日)晚19:30《淘拍寶典》第四季第7課將直播BMPCC 4K視頻攻略
  • BMPCC 4K實測表現究竟如何? ProRes和RAW比微單壓縮格式有多大潛力可以挖掘?
    BMD官方介紹的ISO對應寬容度數據(點擊可放大)和其它具備雙原生ISO的攝影機不同,BMPCC 4K的雙原生ISO會「自動」切換:ISO100到ISO1000是一個區間,ISO1250到ISO6400是一個區間
  • 搭載全域快門的最強4K高速攝影機誕生
    Vision Research開發的Phantom Flex 4K於2014進入市場之後,很快成為了紀錄片以及TVC中慢動作拍攝的熱門機型。
  • 4K 120fps RAW的攝影機,你是直接買還是用舊設備置換?
    2015年,有一個攝影機廠商發布了其品牌的入門級攝影機; 現在是2018年,這款攝影機的參數和性價比依舊「無人能敵」。說「無人能敵」是個比喻。因為單價10萬元以內可以拍攝4K 120fps RAW 文件的幹活機,那你的選擇應該只有一個: RED RAVEN,RED 的入門級攝影機。
  • 攝影機中的Raw、Log,Rec、709到底是什麼?
    拍攝Raw的優勢在於在拍攝時不會有任何的視頻處理,傳感器輸出的就是整個在你操作攝影機時看到的東西——沒有白平衡、ISO或者其它任何的顏色調整,後期空間非常大。其實每個攝影機在拍攝時都有Raw這個過程,但是傳感器的數據通常都在拍攝時會轉換為視頻輸出信號,但不是每個攝影機都會讓你記錄或者輸出傳感器拍攝過程。
  • BMPCC 4K第一手的體驗報告
    它還是一款令人舒適的攝影機,擁有橡膠手柄和觸手可及的控制鍵。背面的屏幕看起來也非常好,很明亮,而且可以在很側的角度監看它,說明它的可視角度非常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我對沒有翻轉屏的擔憂,而翻轉屏會增加攝影機的複雜度和製造成本。
  • 【轉來的文章】肺腑之言談BMPCC電影機感受
    文/北京之夏(頑童映畫)BMPCC(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從買來到現在已經過去半年多了,在忙碌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的間隙裡,也用它拍了一點東西。因為自己不是從事攝影專業的人員,這裡閒聊一下使用中的感受。似乎可以代表一個非專業用戶的使用心得,也許一些情況在專業人士看來不值一提,那就僅供參考吧。
  • 不到5萬的4K壓縮RAW攝影機,佳能C200是你想要的性價比嗎?
    首先1800線的解析度不會對使用帶來影響,而且這一成績超越過更貴的攝影機,況且目前也早已經沒有因為解析度不行而被淘汰了的攝影機。而在新的Canon Log3下,這個優化過的曲線在暗部會擁有更多的細節,在實際拍攝中會相對降低需要大量布光場景的燈光需求,也使得紀錄片之類的拍攝在夜景中更加方便、接近真實環境。在實際拍攝中,一般的場景中13.5檔其實很難用出跟15檔的巨大差別,這是C200為了應對更多不同的需求而做出的改變。
  • 視頻獻上,BMPCC 6K與BMPCC 4K拍攝畫面並列比較
    對BMPCC 6K和BMPCC 4K攝影機的拍攝畫面進行並排比較,一直是很多用戶想看的。國外的攝影達人Armando Ferreira和Dave Maze聯手獻上這個精彩視頻,來幫大家直觀的看出這兩款機型在圖像畫質上到底有無顯著差別。對於BMPCC的兩款產品,雖然BMPCC 6K當前正處於大熱狀態,但BMPCC 4K也仍被廣泛使用。
  • 特斯拉搞航拍,RED推出4萬元的4K攝影機,世界變化快,你跟上了麼?
    當代無人機技術通過對獨立電影人和愛好者的徹底徵服
  • BMPCC 4K開箱圖文評測
    拿走電源相關的組件就看到熟悉的BMPCC 4K機身了!實際上,所有具備RAW格式視頻錄製功能攝影機都會都很明顯的散熱通道,而你在BMPCC 4K身上可以看到卡口周圍的左上、右上以及下方都被散熱口所佔據。
  • 攝影界傳言:松下將研發L-Mount電影攝影機
    不久之前,松下的L-Mount攝影機還只是個傳言,但現在它被證實了。根據在線電影製作社區dvxuser網站上「tillhavis」發表的一篇帖子說,這款「完美的電影攝影機」並不是基於松下的S1全畫幅傳感器。
  • 碉堡了,這個微型電影攝影機可以拍攝18.6K RAW,ACHTEL 9*7
    碉堡了,這個微型電影攝影機可以拍攝18.6K RAW,ACHTEL 9×7活水來9月15日 12:15影視工業網VIP
  • 用BMD攝影機、三陽鏡頭和Dedolights(特圖利)拍電影?
    在這篇文章中他介紹了用BMD攝影機、三陽鏡頭拍攝了他最新的電影,並對這些設備做出了自己的評價。 事實上,我可以選擇用Dragon攝影機、 Leica的鏡頭以及所有我想要的光線——所以,這絕對與預算無關,雖然我選擇了BMD的攝影機、Samyang三陽鏡頭以及Dedolights(特圖利)。我是瘋了嗎?
  • 把攝影機裝進口袋裡:BMPCC 4K評測
    當然,最高畫質還是推薦機內DCI 4K Lossless RAW格式,在你有時間慢慢處理的情況下,它的素材質量可以與頂級的攝影機相媲美。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BMPCC 4K的基礎畫質,那就是它在小型手持攝影機中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 新一代神機——BMPCC 4K上手體驗
    輕便堅固的碳纖維聚碳酸酯合成機身多功能把手,讓用戶快速調整記錄開始/停止、照相、ISO、快門、光圈、白平衡、電源等功能內置SD、UHS-II和CFast卡錄機USB-C擴展埠可連接外置SSD或快閃記憶體磁碟,以實現更長時間的記錄標準開放文件格式,如10bit ProRes和12bit RAW,兼容常用非編軟體配備全尺寸HDMI輸出,用於畫面監看(可疊加攝影機狀態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