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我到美國洛杉磯,參觀了南坦集團(NantWorks)創辦人黃馨祥博士(Dr.Patrick)的實驗室,當天,我就在美國撥了通電話,把太平洋彼端、凌晨三點多的臺灣吵醒,急切的要把我所見與臺大癌醫中心、臺成幹細胞中心的夥伴分享,並請他們隔天搭早上10點的飛機直飛洛杉磯,讓他們也來看看黃博士的生醫中心。
也許是緣分的關係,經過很多努力,我們把Dr. Patrick請來臺灣,啟動永齡基金會、臺大與南坦集團的「攻克癌症登月計畫(Cancer MoonShot 2020)」合作案。9月25日Dr. Patrick抵達臺灣後,我們就開了半天的會,一直到晚上九點多,隔天早上一大早八點又開始另一個會議。我們這麼努力,為的是要做華人第一的抗癌平臺。
大家都知道我對於抗癌志業的投入起因於家人,捐贈臺大癌醫,不僅是想要蓋一座先進的醫院,更重要的是支持對抗癌症的先進研究與治療。所以除了最先進的醫院及設備,我們更要有世界級的合作夥伴,接軌世界平臺。我很開心這個合作案的誕生,甚至覺得這項三方合作來的太晚了!
這位癌症研究權威NantWorks創辦人Dr. Patrick,擁有400多項的研究專利,他提出「GPS」癌症研究定位技術,使得癌症病人能經由基因定序得到精準化及客制化治療,提升治癒的可能性,並積極建立大數據、基因資料庫來提供癌症臨床治療及更精進的研究。Dr. Patrick最大的成就不僅是在醫療技術方面,更是在建立一個跨領域、跨公司、跨國際的合作平臺,最終的目的是要把抗癌的層次提升到預測及預防。
兩年前我就知道黃博士,本來雙方要約見面,但時間一直兜不攏,沒機會碰到,月前我到美國終於和Dr. Patrick見面,更進一步了解他的「Cancer MoonShot 2020」計畫,他傾全力要攻克癌症,我想這是臺灣及華人世界在治癌和抗癌上一定要接軌的平臺。因此在第一時間,我也邀請臺大癌醫的鄭(安理)院長等人到美國去參訪NantWorks,我請臺大和NantWorks交流溝通,找出雙方可以合作的部分。
他們在美國累積的臨床數據和研究發展,都與永齡基金會與臺大在癌症領域要走的方向相同。但更重要的是,白人,歐洲人,亞洲人各自基因不同,若要讓基因醫學能真正落實在亞洲或華人世界應用領域,我們就要建造專屬華人的基因資料庫、臨床數據分析平臺等,這需要龐大運算能力的超級電腦、雲儲存以及高速網路傳輸能力,這部分,我跟臺大以及NantWorks強調「絕對沒有問題」!
這是鴻海發展「雲移物大智網」的強項,所以我們預計在臺大水源校區建置高速運算中心,啟用後可以提供比一般運算系統快上千倍的速度,處理繁複的大型計算問題,不僅將是臺灣第一,也會成為全球前十大高速運算中心。未來藉由人工智慧學習與高效能的演算分析,經由資料庫比對,就能找出最適合病患的治療方法。
我人生中的遺憾是失去家人,很感謝唐季祿醫生在我弟弟(郭臺成)生病時的努力,雖然臺大癌醫中心明年才能落成,但已運作數年的臺成幹細胞中心在唐醫師的領導下,在幹細胞移植、血液腫瘤的治療上已與世界同步,成功率也臻國際水準,並且與臺灣14所醫院合作,也是朝平臺、大數據的方向發展。
對我來說,建造專屬華人的基因資料庫與大數據分析已刻不容緩,現在所謂的「精準治療」、「病人個人化治療」未來都是要依靠這些研究才能進行,因此現在就要開始做,如今有NantWorks的協助,「華人頂尖、世界一流」的抗癌平臺更像裝了翅膀。
我相信只要把對的資源、對的人串接起來,就能大幅縮短盲目的探索。從基金會成立到現在已經十年,接下來,除了會有臺大癌醫中心治療病患,經由此合作開始,三方持續會對華人的癌症研究開發更多合作的空間。我希望,華人的癌症研究要從臺灣立基與國際接軌,放眼整個華人圈,成為亞洲與華人世界的癌症醫學領頭羊。因為我們腳踏實地在做,這是我人生的志業,需要大家的幫忙!
(本文是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口述,記者黃文奇整理)
來源:臺灣經濟日報
|推薦閱讀:
1.郭臺銘:透過雲網端 富士康八大生活應用將貫穿每一天
2.程天縱先生離職3年後談郭董:我想說幾句公道話
3.《早安富士康》 郭董為何創辦這樣一本內刊?
4.富連網推廣員在線申請開通!(限內部員工)
5.富士康• 金屬表面智造自動化高峰論壇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