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華語劇「名偵探」圖鑑|推理筆記

2020-12-27 影視獨舌

文/一樹

在過去一年裡,出沒在各部國產劇集中的偵探形象逐漸變得豐富起來。

無論是主打推理的懸疑劇和涉案劇,還是融入了懸疑元素的類型劇,擔任解密角色的「偵探」,都是劇集的中心人物。一直以來,國產劇中的「偵探」形象總會有些相似的流行設定。或者是嚴肅正經的警察,或者是風流倜儻的「痞子」,又或者是「男男搭配,幹活不累」。

而2019年懸疑劇裡的「偵探」們卻各出奇招,出現了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新趨勢。

新刑偵,更走心

和當年《重案六組》系列,2015年的《白夜追兇》等選擇以刑偵案件為主要事件的劇集不同,今年的幾部劇作,在對案件的選擇,和警察形象、職能的展現上,範圍都更廣。

年初的《天下無詐》以電信詐騙作為貫穿全劇的主要矛盾,一支緊急成立的反電詐支隊則是這個故事裡的「偵探」。由於是一個與現實緊密相關的題材,對於人物的塑造,也並沒有過多凸顯他們異於常人的聰慧,而是突出普通人在「警察」這個職業身份下,如何自我成長,從細微的線索中摸索出電信網絡背後的黑手。

年末的網劇《心靈法醫》,則是「法醫」這一熱門題材的新作。

劇中的主角一開始便是一起大案的嫌疑人,這條主線情節與主角破獲的一個個案件互相交錯前行。讓「偵探」並沒有成為劇中最「正」的形象,雙重陰謀的設定也讓人更有追看的欲望。

以現實社會為背景的探案劇總會面臨一些限制,對於罪犯作案和警察破案的手法,都不能進行太過細緻地闡述。雖然取材真實案件,也有專業的顧問團隊,甚至可以像《天下無詐》的劇組一樣,跟著警方記錄破案的全過程,但在影視劇的呈現中,總要進行一定的模糊。

因此,不管是《天下無詐》還是《心靈法醫》,案件的推理過程或語焉不詳,或有紕漏,有時在鏡頭的銜接上,也能看出明顯的修改痕跡。

當不了「技術流」,國產刑偵劇便逐漸考慮往「走心」處發展。

《天下無詐》在春節期間播出,便被觀眾笑稱為是中老年觀眾的「防騙指南」。雖然破案過程在細節處有些倉促,但《天下無詐》點出人性之貪與人性之軟弱,確實有一定社會意義。《心靈法醫》則直接以一個能讓逝者和生者直接對話的「心靈劇場」,直觀展現死亡背後的人性衝撞。

諸多顧慮之下,各式各樣的罪案,成為了一面鏡子。創作者的目的,並不在於詭計設計和「炫技」,更多的是對人性和價值觀的折射。對於劇集這種大眾文化產品來說,一群展現人性的、走心的警察或許是適合這個時代和國情的一種新嘗試。

靈異懸疑,港臺特色

沒有鬼的港劇《十二傳說》和「活見鬼」的臺劇《靈異街11號》是2019年懸疑類劇集中風味獨特的作品。

《十二傳說》以科學破解民俗迷信的設計,讓許多衝著「被嚇」而看的觀眾相當失望。此劇開播前,號稱從香港著名的十二個恐怖傳說中取材,實際上,榕樹流血、狐仙詛咒等故事,都更像是有著教育意義的民俗傳說,多數的故事只是反常識而並不恐怖。

在這樣的設計下,女主角潘朵拉這個「偵探」便成為向觀眾解釋原理的角色。編劇給予她民俗學家的身份,「偵探」所具有的專業知識,便可以成為其推測兇手模仿傳說的依據所在。

《十二傳說》中的狐仙傳說

《靈異街11號》則採取了「通靈」設定,男主人公因為意外,具有了能夠看到死者靈魂的能力。因此,一個從事殯葬業的年輕男性,因為一起跳樓案,與一位女法醫搭檔,成為了偵探。

「見鬼」這一設計在日劇《Border》中也有體現。但是,在《Border》中,靈魂的交流要更加直接——可以直接向警察指認兇手。故而,劇作的主要矛盾就變成了作為警察的男主在已知真兇的情況下尋找關鍵證據。

但不管從立意還是劇情的嚴謹程度上來說,《靈異街11號》都不及這部與其設定相似的作品。

與大陸傾向於讓專業人士破案不同,《十二傳說》與《靈異街11號》的偵探都是「行外人」。

他們之所以能接觸到這些案件,都是由於有一個警察/法醫朋友。但或許是為了凸現偵探能力,《十二傳說》裡的警察更像一個逗趣的丑角,而《靈異街11號》裡的警察則過於草率。矮化具有權力的人物,這是「平民偵探」型作品裡常有的套路。

說起靈異類懸疑劇集,《靈魂擺渡》系列網劇曾經驚豔觀眾。與現實的推理偵察不同,加入超現實和異能力的懸疑推理作品,一方面有更大發揮空間,另一方面,卻也容易陷入「天降神兵」的套路裡,過於依賴超現實的設定,而讓劇情的邏輯分崩離析。

往前追溯,亞洲電視臺在90年代末出品的《靈異偵緝檔案》,或許是如今的主流觀眾最早接觸到的靈異類探案作品。其中的「見鬼」設定並不是男主所特有,在證物保管室工作的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靈異體驗。

但當年的「鬼」,並不是《十二傳說》裡人偽裝的「鬼」,也不是《靈異街11號》裡經常變臉嚇人的「鬼」。「鬼」的元素在那部劇集裡,更多以線索的方式出現,而並非是案件的主體。這種設定能讓觀眾與角色一起,因分不清是錯覺還是「鬼」,而陷入一種不得不追求真相的恐懼中。

在港臺地區,靈異類作品的創作環境更為寬鬆。因此,「靈異懸疑」這類選題,或許能在港臺作品中得到更多構建與表現。

國外的梗,國內也香

雖然翻拍國外的作品看上去並不是一條光明大道,但如《冷案》參考美劇和日劇中的「未解決案件」設定,《上鎖的房間》買下原作小說版權再進行改編,卻也未嘗不能做出好作品。

《冷案》中的主角,是四個在檔案室工作的年輕女性,這也是2019年大陸懸疑作品裡,為數不多的女性懸疑探案題材。在國產懸疑劇扎堆社會派推理的情況下,《冷案》選擇回看多年前的懸案,時間上與當下社會有一定距離,創作自由度更大。

劇中的幾個案子,都能在曾經的社會新聞中找到影子。在相似的情節中,《冷案》加入了不少對當時社會情緒的體察和對社會文化的理解,這也是以「未解決事件」為主題的系列美劇和日劇中,最具特色、也最難被翻拍的。

應當說,《冷案》不是相同設定的「本土化」,而是從這些劇集裡得到啟發,來破解中國社會的「未解決事件」。

《上鎖的房間》則建立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劇集剛開播時,男主角手部與日劇版過於相似的動作,曾讓其遭受飽受非議。但從案件的原創性來說,其中大多數的密室設計,還是以編劇的原創為主。

然而,全劇案件的水平參差不齊,或向電影致敬,或是在經典推理模式進行上改編,但完全原創的案件,在核心設計上總不讓人滿意。而男主人公從小鎖匠到大教授的改編,以及戀愛戲份的加入,也讓許多觀眾望而卻步。

但必須承認的是,在《上鎖的房間》裡,我們並沒有感覺到一本日本小說被改編為中國電視劇時的生搬硬套感,在人物身份和事件的背景設定上,改編劇集與當下的社會始終存在一定聯繫。

可惜,劇作還是無法跳脫所謂「人設」和「形象」對於角色的約束,並且與日版11集相比,改編後26集的體量也實在考驗編劇腦洞。案件水平的參差不齊或許也源於此。

總的來看,2019年國產懸疑劇明顯偏向社會派推理,創作者對於動機的闡釋要遠遠多於對邏輯的推敲和手段的設置,在「情」大於「智」的情況下,國產懸疑劇的觀感,比起歐美日韓,似乎總是差了一些。

這的確與國內整體的創作環境有關,但社會派推理大師的作品中,也從來不缺乏精妙的推理。

涉案表達或許有模糊手段的需要,但核心詭計的設計和破解還是不能少。試圖以對動機和人性的描摹來填補詭計的空缺,會讓懸疑推理類作品失去類型專屬的樂趣與特色。

相關焦點

  • 熱劇 |《推理筆記》青春+燒腦,演繹中國版「名偵探柯南」
    隨著《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劇的熱播,其高口碑、高點擊量的表現,讓「懸疑探案」題材成為時下類型劇的新寵兒。如今,在前兩部大戲完美收官之際,一部主打青春校園推理的新劇《推理筆記》火熱登場。不同於《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劇的「大叔」魅力,《推理筆記》全部採用青年演員,年輕化的風格更易受年輕人的喜愛。
  • 華語推理劇能否走出低迷,在市場上真正佔有一席之地?
    作為一名推理門外漢,當我首先嘗試為「華語推理劇」界定範圍時,卻遭遇困難。一方面,「推理」一詞的現代意義涵蓋廣泛,並常與犯罪、懸疑、神秘、偵探等類型混用,且在區分上多為個人心證,缺乏嚴格標準;另一方面,相較歐美與日本經年累積的蓬勃推理文庫,並由此衍生的眾多影視作品,在華語世界,推理文本的創作始終是壓抑與遲緩的。
  • 本格推理+民國背景或成2019年懸疑劇新趨勢
    從《冷案》《暗黑者3》到剛剛開播的豆瓣7.8分的《鐵探》,2019年Q1季度的國產懸疑推理劇市場又熱鬧了起來。除了這些已經面世的,近期也不斷有新的懸疑推理劇傳出開機和殺青的消息,其中也不乏爆款品相的作品。
  • 二十部優質日本名偵探推理劇盤點
    2014年7月19日我們又一次迎接了日本名偵探金田一的到來——《金田一少年事件簿N》。新的金田一由當紅小生山田涼介扮演。不得不說,金田一的美貌指數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而在日劇和日本電影的發展長河中,名偵探系列推理劇一直是日劇的重要派別。
  • 推理神劇回歸!名偵探柯南作者曾客串 大叔演17年片酬超木村拓哉
    如此長壽的日本電視劇就是警探推理劇,《相棒》。這次它的回歸顯得很低調,目前豆瓣僅有11條短評,但正如一位觀眾所說,它是可以放入「看過最好看的日本推理劇」名單中的神劇。今年,日本一家網站公布了500名讀者選出的最厲害偵探角色,古畑任三郎排在第一位,杉下右京與金田一併列第二位,可以說是非常有魅力的角色。他,天賦異稟,畢業於東大學法學系,前往英國留學,後回到日本進入警視廳,解決了很多疑難案件。
  • 《推理筆記》如何漂亮的殺人|編劇漫談!
    由林清振執導,西遊客團隊編劇,侯明昊、張子楓主演的校園推理劇《推理筆記》已於11月3日燒腦開播。該劇改編自早安夏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偶像少女夏早安與超能偵探米卡卡在共同經歷突如其來的一系列復仇案件後,逐漸陷入一場對抗神秘組織的推理冒險故事。
  • 【盤點】20部優質日本名偵探推理劇 一起來頭腦風暴!
    2014年7月19日我們又一次迎接了日本名偵探金田一的到來——《金田一少年事件簿N》。
  • 2019年懸疑劇前瞻:推理探案對標美劇,探險類型再度升級
    各大衛視平臺2019年的招商計劃劇目已陸續揭曉,明年懸疑劇有哪些新的動向變化?懸疑市場能否「東山再起」?明年最為搶手的探案推理劇,非吳秀波、唐嫣主演的《無名偵探》莫屬,該劇目前已暫定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播出,是為數不多的臺播懸疑劇之一。
  • 20部優質日本名偵探推理劇盤點
    2014年7月19日我們又一次迎接了日本名偵探金田一的到來——《金田一少年事件簿N》。新的金田一由當紅小生山田涼介扮演。不得不說,金田一的美貌指數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而在日劇和日本電影的發展長河中,名偵探系列推理劇一直是日劇的重要派別。
  • 推薦16部日本優質名偵探推理劇!
    在日劇和日本電影的發展長河中,名偵探系列推理劇一直是日劇的重要派別。
  • 只知道柯南你就弱爆了,推理作品中的名偵探還有這些!
    要說一段時期能迅速走紅的電視名人,那就肯定是推理劇中的名偵探了。就算沒有看過,大家也一定聽說過「死神」小學生柯南的名字,知道推理大師東野圭吾筆下的伽利略吧。要說日本誕生出的名偵探,光想到柯南可是遠遠不夠的。小編我作為一個推理迷,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幾個在日本家喻戶曉的名偵探,喜歡推理系列作品的朋友們一定要去看看相應的影視作品,保證不會失望的!
  • 2019年中國偵探推理小說精選
    封面本書是對2019年中國(包含港澳臺地區)各大期刊或媒體上,如《啄木鳥》、《歲月·推理》、《推理世界》、《推理夢工廠》、《推理志》等國內知名媒體上公開發表的華語原創小說精選集,一共包括十二篇中短篇小說
  • 擺脫男人們的「想像」——女偵探們的「進化史」|推理筆記
    前有坐私人飛機到現場辦案的神戶美和子(《富豪刑警》),後有依靠管家的推理屢屢破案的寶生麗子(《推理要在晚餐後》)。憑藉對女性心理和形象更為細膩的描寫,日本市場上的女性偵探劇將日本傳統文化裡對女性的期待,與當代社會中對男女平等的訴求結合在一起。偶像偵探、少女偵探、家庭主婦偵探……社會事件的嚴肅,與娛樂至上的消費主義在日劇裡,分裂但又和諧地同時存在。
  • 除了《名偵探柯南》,這幾部日本動漫也是懸疑推理題材的佳作
    懸疑推理題材動漫在數量眾多的日本動漫中,可謂是冷熱分化很重要的一個題材,熱門的推理動漫諸如《名偵探柯南》這樣的超級長篇連載的作品,相信大部分人喜歡看動漫的朋友都知道,畢竟早在很多年以前,《名偵探柯南》的動畫就在電視臺輪番播放,再到如今網絡連載,即使對這部作品不感興趣,至少還是聽說過
  • 年度火爆推理劇,竟源於這位偶像經紀人的「優質企劃」|推理筆記
    從1981年日本電視臺開播「火曜懸疑劇場」以來,各臺的推理劇層出不窮,而日本觀眾在長時間的浸淫後,也個個都成了「名偵探」。一般來說,演員陣容裡最大牌的,或是人氣最高的,在出現的第一秒,就會被觀眾劃入「嫌疑人」的範圍內。
  • 推理之魂甦醒!燒腦影劇《推理筆記》震撼登場!
    嗯…在年幼中二的時候,曾一度迷戀推理類的小說,每天晚上窩在被窩裡看小說的日子簡直愜意…那時候對特別燒腦的小說、劇啊都不太感冒
  • 《推理筆記》侯明昊化身名偵探,嘟嘴賣萌受不了!
    檔期一直飄忽不定的網劇《推理筆記》今天終於上架啦!不多說,先來張米卡卡的帥照!回到正題,在這一季的《推理筆記》中,主要講述了因換心手術獲得雙重人格的少女偶像團體成員夏早安(張子楓飾)與米卡卡(侯明昊飾)在青春校園內進行推理破案的故事。
  • 《推理筆記》說自己是二次元,一開始我還不信
    文/滿囤兒  原本小眾的二次元如今真得已經被玩得越來越大眾化了,而且之前把囤兒困在宅子裡的次元壁
  • 《女神探夏洛克》讓人失望,但這些女偵探個個有大神通|推理筆記
    說實話,這部劇是今年春季檔我最期待的一部作品,沒有之一。強強聯手的製作、福爾摩斯和華生雙女主的改編、充滿現代感又不缺少傳統文化的背景設定…這部劇吸引人看的理由實在太多。而播出後,我的心情只剩下「失望」二字可以形容。
  • 有哪些好看精彩的推理電視劇 懸疑推理電視劇前十名推薦
    近幾年懸疑推理劇非常的受歡迎,大家也都熱衷於追捧懸疑電視劇,本文綜合整理了推理電視劇16部,懸疑推理電視劇前十名口碑更是超級好評,希望大家不要錯過本文推薦的懸疑推理電視劇。1、《唐人街探案》  《唐人街探案》劇中猝不及防就會出現那種感覺很平常的恐怖畫面,但是就是因為平常,效果才會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