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我不得不說這部動漫的質量非常高,不亞於一些日本大廠的作品。」
—— B 站用戶「Abiubiuse」
最近,「大角蟲漫畫」出品的首部國產番劇《迷域行者》在 B 站完美收官。
沒有其他國番在第一季的人氣鋪墊,也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在 B 站 1 月國產新番中,《迷域行者》就這樣憑著實力,俘獲了一眾粉絲的心。
截至 5 月 10 日,《迷域行者》在 B 站拿到了 9.7 分評分、追番人數 64.7 萬、總播放1000 萬的好成績,該番還一度衝進了 B 站國番追番榜前 20 位、B 站國番口碑榜前 20 位,可以說,《迷域行者》用實力為第一季畫上了一個最值得驕傲的句號。與此同時,「大角蟲漫畫」也為所有粉絲帶來了一個更大的驚喜,《迷域行者》稍後會在全網播放,這也就是說,粉絲觀看的渠道將變得更多樣化,而這部番劇的「成績單」,也將因此被不斷改寫。
《迷域行者》番劇海報
截至5月10日,《迷域行者》番劇B站播放量已達1000萬
口碑是最好的成績單,比起吸引用戶「迷域」更留得住用戶
「特意看了 10 集才來評的,五星,國漫的良心。」
——B 站用戶「煙雨十四」
《迷域行者》由「自來水」所累積的 B 站 9.7 分口碑,讓業內的大佬們不得不對這部番劇高看一眼。
比預定的上線時間有些遲,2018 年 2 月 3 日,《迷域行者》終於在 B 站獨家上線。由於前期對內容的精雕細琢,使得這部番劇上線 24 小時內,總播放量迅速飆升至22.3萬次、追番人數達到了 22.4 萬,追番人數與播放量比例幾乎達到了 1:1。這個數據意味著,這部番劇的第 1 話,幾乎留住了所有觀看用戶。這種情況在國番,甚至在日番中,也是極為少見的。
《迷域行者》番劇 B 站用戶評論截圖
《迷域行者》番劇上線24小時總播放量與追番人數統計
一部番劇吸引用戶或許依靠的是宣發,但想要留住用戶,則依靠的是內容,《迷域行者》就是如此。在點擊量方面,據國內一家知名二次元媒體統計,《迷域行者》曾創下了 B 站周點擊量第一的成績;在口碑方面,截至 5 月 10 日,《迷域行者》憑藉9.7 分的高評分,衝進了 B 站國番口碑榜前 20 位,其不僅與 B 站國創熱門區番劇評分排名第一的作品《凸變英雄 LEAF》、《陰陽師·平安物語》打平,甚至超過了《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等熱門國番評分。這些數據均宣告著,量質齊飛的《迷域行者》,已經穩穩地站在了國番區的第一梯隊中。
《迷域行者》進入B站國產番劇口碑榜前 20 位
為《迷域行者》筆芯,這部「深度劇情番」給了用戶太多實打實的驚豔
「國產動畫也算看了不少了,《迷域行者》真的是我看過的最『驚豔』的漫改。」
——B站用戶「薩楨」
番劇《迷域行者》改編自「大角蟲漫畫」APP 同名漫畫,作者為漫畫家七月初七&廿一。故事講述了魔術師、醫大女生、黑幫成員、考古教授、日本總裁等一群毫不相干的人,某一天從夢中醒來,忽然發現自己被送到了一座荒島之中的殺戮遊戲裡。在這座籠罩著無數謎團、原始部落與變異病毒的死亡之島上,一場殺戮與逃脫的遊戲就此展開。
《迷域行者》番劇海報
一個鐵桿兒二次元粉絲的要求,從來不會因為一部番劇是國番就降低。而《迷域行者》這部國番,就如上文的用戶所說,帶來的是一撥兒實打實的驚豔。出品方「大角蟲漫畫」對劇情及品質的整體把控,震雷動畫對製作質量的追求,光合積木對配音細節的要求,這些都使得《迷域行者》這部國產 2D 動畫的整體水平已經與日本實現同步。
驚:給予了用戶三個最想要的「第一次」
1.路子這麼野的國漫,沒見過
目前,國產番劇中,少年向的武俠、奇幻/玄幻、冒險題材正在呈現出「扎堆」的態勢。《迷域行者》雖然表面看似一部少年向番劇,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它與少年向番劇有著根本的區別,而這一區別的突出表現就是,它既沒有少年番的主角光環,又不同於崇尚暴力美學的重口味作品,其更傾向於一部「智鬥番」。如此冷僻的「戲路」,也讓《迷域行者》瞬間從眾多國產番劇的固有套路中跳脫出來,讓用戶產生一種「啊,原來國產番劇還可以這樣」的感覺。
2.國漫也能把深度劇情玩得這麼溜,沒見過
以往日番裡有的深度內容,如今的國番裡也可以有。
作為一部國漫改編的「深度劇情番」,《迷域行者》的深度,主要來自於漫畫作者對人物性格的設計上。縱觀《迷域行者》這部番劇,劇中每位登場人物的性格,都代表了人性中隱藏的不同性格弱點,也正因為如此,才讓整部番劇裡有的只是最複雜的人性以及算計所有人心的劇情。比如,被眾多用戶圈粉的何志揚,這個人物常年混跡黑幫,雖然他在第2話時放了男女主角一馬,但卻沒有解除對他們的懷疑,更甚至在山洞裡,不惜假裝對女主產生歪念進行試探。當他確認了男女主角的「無害」後,馬上義不容辭地擔任起了保護者的角色,這些都充分表現出了何志揚多疑、謹慎、果斷、狠辣但卻極重情意的本性。
《迷域行者》裡有的不是標籤化的角色,可以說,它的每一個登場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且人物的性格隨著劇情,一步步自然而然地成長,不矯揉造作,也不平鋪直敘。這些對於見慣了傻白甜、高富帥人設的用戶來說,自然格外吸引人。
《迷域行者》番劇人物何志揚
3.每集 20~30 分鐘時長的國番,沒見過
由於國產 2D 動畫的單集時長沒有標準,以至於片長經常在 3~25 分鐘間游離,而這其中,單集 10 分鐘左右(含片頭片尾)的片子更是佔了多數。也正是因為如此,當用戶看到《迷域行者》每集均保持在二三十分鐘時,自然就愛不釋手。
《迷域行者》番劇圖片
豔:聲和畫美得超出了國漫的認知範疇
日本動畫在細節的把控上是有目共睹的,作為國內極少數的全日式流程動畫製作公司,震雷動畫以一絲不苟的製作標準,將《迷域行者》的動畫質量推向了國番界的第一梯隊。即使與很多日番相比,這部番劇也有不少細節可圈可點,尤其是那些看完足以讓強迫症渾身舒服的畫面,可以說已經讓《迷域行者》成為了國番界高質量作畫的代表。
此外,說到國番,被大家吐槽最多的一定是配音。不過,《迷域行者》這部番劇,偏偏就是配音夠牛。
由於片中有大量來自不同地域的人物登場,為了體現該地域的文化特色,「大角蟲漫畫」堅持每個人物的配音均要體現語言特點,比如,相聲演員丁鶴春要有天津口音、何志揚則需講一口粵語普通話、籃球運動員區文祥則得說臺灣腔……為了讓整部番劇南腔北調極盡還原,光合積木大量研究了不同口音的發音特點,最終呈現的配音效果不僅戳中了一眾粉絲的萌點,這也使得《迷域行者》成為了國番中最特立獨行一部。
《迷域行者》番劇第9話截圖,馬騮,粵語,意為「猴子」
憑藉內容質量打進B站國漫追番榜前20,《迷域行者》或釋放「好內容」回歸信號
眼下,國產動漫正在從流量漫向好故事回歸,《迷域行者》在此時出現,可謂給業界打了一劑強心針。4 月 19 日,該番憑藉優質的故事內容,衝進了 B 站所有國產番劇追番量前 20 位。放眼該榜單中的作品,它們或依靠堆錢堆資源擴散影響力,或有番劇第一季鋪墊人氣,而實打實依靠內容進入榜單的,只有《迷域行者》這部新番。由此可見,憑藉內容出位的《迷域行者》,很可能已經釋放了國漫好內容開始回歸的信號。
《迷域行者》進入B站國產番劇追番榜前 20 位
1.《迷域行者》憑什麼讓用戶如此著迷?
中國二次元用戶對內容的要求正在不斷提升,從以前的「不挑食」,到嫌棄低水平、低質量腦殘片,再到各類流量漫充斥眼帘,國漫開始讓越來越多的用戶滋生厭倦情緒。此時,深度優質內容的回歸則成為了一種必然。而這,也是用戶熱衷觀看《迷域行者》最重要的原因。B 站用戶評論顯示,因為已經對《迷域行者》「上了癮」,所以更多的人選擇在看完番劇後,到「大角蟲漫畫」APP補看漫畫原作。
2015 年 3 月,「大角蟲漫畫」 APP 上線。由於平臺從上線起便瞄準了「好故事」的積累與IP的長線培育,所以初出茅廬的漫畫《迷域行者》便成為了其關注對象之一。在漫畫連載的3年間,一方面,「大角蟲漫畫」在源頭對作品內容進行悉心培育;另一方面,平臺還通過給予作者各方面的賦能與支持,形成了一整套深度內容生產及運營模式,這也使得《迷域行者》與其他平臺的「流量漫」產生了最根本的不同。如今,《迷域行者》已更新至 800 餘話,漫畫人氣更飆升至近 6.4 億(數據截至 5 月 15 日),七月初七和廿一也從默默無聞的作者,成長為今時今日聲名鵲起的漫畫家。
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大角蟲漫畫」 APP 目前已籤約國內作者和工作室近 500 家,並囊括了這些工作室最頭部的作品。對比各國漫平臺後不難發現,「大角蟲漫畫」很可能已經成為了深度內容及優質作品最集中的國漫平臺之一。
《迷域行者》漫畫第二季海報
2.《迷域行者》憑什麼做到了幾乎沒有硬傷?
畫面畫崩了、配音太尬、時長過短、番劇與漫畫原作完全是兩部作品、內容空洞……一直以來,國產番劇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讓用戶為之詬病,甚至不少知名IP改編作品亦是如此。而這其中,既有技術的問題,也有資本的原因,這也讓出品方不得不對某些環節產生了妥協。
3 年前,《大聖歸來》對品質的堅持,驚豔了整個國產動畫界。如今的《迷域行者》,同樣也在內容的品質上耗費了更多心思。
相比於大公司用錢堆砌出的作品影響力、某些小公司在大公司影響下的跟風之作,《迷域行者》這份對品質的堅持便顯得格外可貴。用出品方「大角蟲漫畫」的話說,他們不僅把番劇當成IP產業鏈上的一個環節,更把它作為培育IP的一種方式,使動畫、漫畫等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互為 IP 入口,以實現IP的長遠增值。
在這樣的理念支撐下,「大角蟲漫畫」將對內容的堅持貫穿至「迷域行者」IP開發的各個環節,在保證了 IP 開發過程中品質可控的同時,也為震雷動畫、光合積木等專注於品質的內容製作者提供了施展機會與空間。「動畫導演孫猛的工匠精神、配音導演姜廣濤的精益求精,都是這部番劇在製作過程中很可貴的地方。」《迷域行者》製片人弓晨說,「正是因為『大角蟲漫畫』、震雷動畫以及光合積木的『較真』精神,才讓《迷域行者》成為了業內最少硬傷的一部番劇。」
從「大角蟲漫畫」傳出的消息是,由於「迷域」 IP 的價值經由動畫不斷放大,所以其在改編上並不會止於一部番劇。目前,《迷域行者》的超級網劇已經啟動,後期 IP 還會改編為網大、遊戲等其他形式,這些項目均將採取與番劇同樣的品控要求製作。
《迷域行者》番劇海報
以《迷域行者》為代表的國產 2D 動畫、以《大魚海棠》和《大聖歸來》為代表的國漫大電影、以《陰陽師》和《王者榮耀》為代表的國產遊戲,它們不僅代表了所在領域裡水平最高的作品,同時更代表了中國 ACG 產業的全線崛起。
隨著國漫勢力的崛起以及用戶對內容需求的提升,國漫的內容生產也許將迎來一場向深度故事傾斜的顛覆式變革。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樣,一部好的深度作品,其背後,必然是孵化平臺在 IP 運營領域裡的堅持。「大角蟲漫畫」這種一切圍繞IP增值的長線運營模式,或許不能在短期內收到與「流量漫」比肩的熱度,但這種重視好故事的內容生產方式,卻一定會幫助其在市場中找到獨特的佔位。「大角蟲漫畫」藉此扎穩根基的同時,這種內容生產方式,很大程度上也將成為大廠逐漸稱霸的嚴酷市場環境中,一條切實可行的生存發展路徑。
◆END◆
【熱門內容】
B站上市
愛奇藝上市
騰訊如何布局文娛投資?
迪士尼投什麼?
中國動畫缺什麼?
二次元市場這一年
三文娛
http://www.3wyu.com
ACGN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研究平臺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微博、知乎、界面、網易、企鵝號、QQ看點、B站專欄、貓眼、時光網等,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