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資本市場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先是因為新冠疫情的悲觀預期,股市暴跌,2月3日開盤,上證指數大幅低開-8.73%,創下近4年單日最大跌幅,當日跌停個股3188隻,市值單日蒸發4萬億,刷新歷史記錄。
隨後得益於國內疫情的控制,股市大幅回暖,上證指數較年初上漲13.87%,深圳成指上漲38.73%,創業板指大漲64.96%。
A股呈現了異常明顯的結構化行情。資金愈發向藍籌股大盤股聚集,中小盤股票遭到了無情的拋棄。
與此同時,市場二八分化加劇,相較年初,低估的銀行、地產、保險更加低估,高估的消費、醫藥、科技泡沫更甚。尤其是白酒創下了新的歷史記錄。
2020年,央行加大放水的力度,疊加房地產三道紅線,限制了資金流向房市,大量資本湧入股市,公募基金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大關,新發基金規模超過3萬億。
公募基金抱團A股核心資產,消費、科技、醫藥等朝陽行業估值得到大幅提升,泡沫化明顯。
地產行業由於三道紅線的精準調控,遭到資本市場無情的打壓,估值進入歷史大底,投資價值凸顯。
銀行板塊分化明顯,雖然行業進入低速增長期,但像招行、寧行、平銀、興業得益於業績的不錯表現,股價在行業內一騎絕塵。即使如此,銀行板塊整體依舊處於極度低估狀態。
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酒行業整體進入歷史高位,市場開始無腦爆炒白酒股,三四線虧損的垃圾白酒股股價與基本面嚴重背離,投資價值逐漸清零。
2020年的股市是完美的,全年來看,各大指數也均以紅盤報收。
不完美的地方是,市場的二元失衡狀況更加突出了。
從整體上看,股市的投資吸引力是在慢慢消失,而不是相反。
19年底的時候,部分板塊已處於顯著的高估狀態,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引發各國央行「天量放水」,貨幣寬鬆又進一步推升了資產價格,同時疊加「機構抱團」,高估值的成長股更加高估,低估值的價值股更加便宜。
沒有人知道市場先生的脾氣,高估的可以更加高估,低估的可能進一步下挫。A股專治各種不服,預測只會啪啪打臉,定投君在白酒上也被打臉數次。我們永遠無法預測市場先生的恐懼和貪婪,A股作為散戶為主的市場,跟風炒作嚴重,兩極分化頻現,相比歐美成熟市場,A股的個股泡沫會無限放大,低估的價值股會如彈簧般被壓到極限。這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市場,是最好的時代,可以以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多的優質的股權。
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去賺泡沫的錢很難,假如確定公司股價已經透支其未來很多年的成長性,或者預期收益率已經不高的情況下,我們更傾向於賣出或者換股。享受泡沫部分的錢,對於提升短期收益率有好處,但對風控來說卻未必是件好事,也難以長期複製。
每年取得高收益的人群大多都不是同一類人。無數個中庸的積累,最終才會形成一個不中庸的結果。一年三倍者眾,三年一倍者寡。投資是一項長期的事業,憑運氣賺的錢最終大多會憑本事給虧回去。
立足長遠、穩字當頭,投資是定投君一輩子想要做的事業,畢竟機會只有這一次,小心駛得萬年船。我對目前的持倉感到非常安心,目前的組合,即使所有個股翻一倍,整體上也是不貴的,這樣的組合能讓我夜夜安枕,並且每次市場回調都是我超越市場的機會,這使我有足夠的自信控制回撤併緩慢加倉。
最近幾年的投資經歷一再證明,每次只要股市震蕩或者大幅回撤我都能輕鬆跑贏指數,跌得越多越明顯,而且更重要的是我還能逆勢加倉,因為定投君的彈藥非常充足。所以無論上漲還是下跌我都高興,這不僅僅是一句空話:漲了賺錢,跌了賺股,我想這才是投資體系真正追求的不敗之道,而不是把希望僅僅寄託於單邊上漲。
翟跟全老師有句座右銘:格局越大,成就越大。
好主意不用天天有,一年兩三個足矣,還是要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大邏輯、大方向上,別總盯著季度數據和一些所謂的內幕消息,預期差沒那麼好抓,聰明錢沒這麼好賺。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機會很難長期複製,也無法有效形成知識的複利。
世上不存在估值的萬能公式,單純的低估值並不是買入的充分理由,公司的成長性和確定性也是安全邊際的一部分,投資並不只是簡單的看PE/PB。公司本身的質地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便不便宜的問題,動態再平衡就是在低估值優質資產間的輪動。
對於所有的散戶來說,彈藥都是充足的,都是源源不斷的,只要堅守自己的投資體系,想不賺錢估計很難。
目前從表面看,滬深300的高估程度不大,但作為成熟的老股民應該能夠明白,這是由於從去年初開始的結構性行情導致指數嚴重失真造成的。目前除了估值較低的「三傻」外,像醫藥、消費、科技等許多板塊的公司早已在大牛市裡了,這也是定投君目前重倉三傻的主要原因。
好賽道的好股票大家都知道,定投君也不例外,為什麼不買呢?
恆瑞醫藥總市值超過葛蘭素史克;愛爾眼科躍居全球醫療服務市值第一;茅臺超過中國以外全世界烈性酒的市值總和;幾個晶片龍頭市佔率僅5%,總市值卻超過市佔率70%+的美股晶片企業市值總和;更離譜的是,中信建投市值比肩高盛,但高盛的利潤超過了A股所有券商之和……難道這次又又又和以前不同了嗎?
與其依靠信仰,不如相信常識,因為後者只會遲到,但從不缺席。
樹不會漲到天上去,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
通往真理的道路從不擁擠。我只相信常識,無意參與擊鼓傳花的遊戲。
巴菲特說過:用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勝過用便宜的價格買普通公司。這話沒錯,但問題是:這個所謂的「合理價格」,別被用來掩蓋過分高估的藉口,再美其名曰:偉大公司、優質賽道、順勢而為……難道僅僅半年前市場一片風聲鶴唳時,這些公司就不偉大了?呵呵。
其實巴菲特還說過:在股票投資過程中,沒有比高估一家公司的股票更能減損潛在收益率的了。這話怎麼就沒人提了呢?可見人們總願意有選擇性的相信那些他們願意相信的事。
真正的悲劇是:當你買入一隻被高估的股票,儘管這家公司具有非常出色的業績,但長期來看你卻沒有賺到什麼錢。
牛市是散戶虧損的主要原因,大家都認為自己比別人更聰明能高拋低吸。不要總試圖去賭,因為從長期看運氣總要向均值回歸的,只有合理自洽的體系+執行力才能生存下來,即使這次賭對了,那麼下次呢,下下次呢?從長期看,任何低概率事件都會被時間無限放大,所以永遠都要做好兩手準備,而不能總跟著自己的預測賭未來。
最後還是繼續曬下定投君本月的持倉及交易記錄
本月虧損9975.04元,大幅跑輸指數。
同時12月份也大幅加倉。
12月份累計加倉41000元,包含1隻可轉債。
12月初賣出1萬的平安銀行,將這部分資金買入華新水泥。
後續依次加倉保利地產、萬科A、中國平安、華新水泥各1萬。
2020年定投帳戶累計收益23691.24,累計收益率16.66%,小幅跑贏上證指數。
因為是年終總結,所以也曬一下主帳戶的情況
主帳戶今年的收益還算不錯,收益率55.38%,不過依舊沒有跑贏創業板。
所有帳戶匯總收益41.31%,依舊沒有跑贏創業板。
不過我對於今年的表現非常滿意,雖然重倉三傻,但依然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很多朋友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同樣重倉銀地保,定投帳戶與主帳戶差別這麼大?
其實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上面收益曲線的差別,大致來看,收益曲線比較相似,波動也較為一致,但細看,你會發現,7月份開始,定投帳戶有一個大的回撤,但主帳戶沒有。
7月初三傻暴力拉升後,主帳戶做了短暫的大幅減倉操作,再加上瀘州老窖的貢獻,所以收益較高。
定投君曾在疫情初期以23倍估值的位置買入過瀘州老窖,當時老窖是茅五瀘中估值最低的,性價比極高,所以曾是定投君的重倉股,不過後來白酒漲幅巨大,定投君下車的較早,沒有享受到泡沫這部分的收益。
當然定投帳戶收益率低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個定投帳戶成立的時間比較晚,三月份建的帳戶,7月份才開始定投,所以真正資金量起來的時間是在7月份。
2020年對於定投君來說,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定投君開始每月在頭條、公眾號等自媒體記錄自己的操作記錄與投資思考。定投君之所以敢於公開交易與持倉記錄,是因為對自己的投資策略抱有極大的信心,這也是經過了多年的實踐檢驗。
2020年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是極為不利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全球央行齊放水,推高各類資產價格,尤其是以賽道股為代表的這類成長股,估值在19年底的高估值基礎上推升到現在的一個新高度,順周期板塊個股則遭到了資本的拋棄。
2021年,相信隨著疫苗的普及,疫情得以有效控制,貨幣緊縮將是大概率事件,這也必將有利於順周期個股價值的回歸。
同時我們也應警惕以白酒為代表的醫藥、消費、科技這類抱團股的風險,抱團瓦解不是沒有先例,高估值要麼大幅回撤硬殺估值,要麼長期橫盤軟殺,要降低這類股的收益預期,警惕其中的投資風險。
作者簡介:
我是定投君
股票和基金定投的實盤在公眾號每周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