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江湖人稱大衣哥。
他本是一名農民,多年前在一個選秀節目,憑藉一首豪邁激情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拔得頭籌,一夜走紅,名利雙收。
01
在外人看來,他最難能可貴之處是成名以後不忘本,明明有條件搬到縣城甚至大城市去生活,但他依然選擇留在家鄉,並且為村裡的公益建設出錢出力。
正所謂路通財通,村裡路況原本很差,朱之文就拿出50萬給村裡修路,接著又拿出140萬修建幼兒園,還解決了村裡的電力以及灌溉的問題。
村裡的親戚朋友看他富裕了,就隔三差五地上門來找他借錢,大衣哥看在鄉裡的面子上,二話沒說就幾千幾萬地借,一年就借出去了上百萬元,最多的一戶甚至借了他有50萬之多。
按理說這樣的大善人,在村裡的口碑應該很好才對吧?但他沒想到的是,這樣做不僅沒落下好名聲,甚至還讓自己成了全村公敵。
前兩天甚至被人踹了自家的大門,因此才上了熱搜。
02
有記者去當地採訪村民對朱之文的印象,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朱之文修橋補路樂善好施,可你猜村民們都怎麼說?整個村裡,沒一個人說他好話,都是嫌他路修少了,不夠長。
修幼兒園,解決灌溉的電力問題,村民們覺得這些是他理所應當要做的。
理由是因為他有錢。
那朱之文要怎樣才能讓他們說一句好話呢?
「除非他給我買一輛車,再全村一人給一萬塊錢。」
03
最近幾年朱之文人氣下降,商演機會也少了許多,收入自然也下降。
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想去收回之前借出去的錢,可村民們都沒有任何要還的意思,甚至還大言不慚地說:
不打算還了,他的錢都花不了,誰還想著還給他。
更過分的是有一戶以前跟朱之文關係很好的鄰居,已經找他借了5次錢,之前的欠款一筆沒還的情況下,第6次再去找朱之文。
這次朱之文終於學會拒絕了,這鄰居當時就翻臉,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去找朱之文要帳呢。
04
後來朱之文既不借錢也不捐錢了,可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哪有這麼容易讓你關上?
隨著快手抖音等平臺的興起,村民們很快就發現了一條來錢更快更容易的生財之道。
他們開始直播朱之文。
直播的火熱,讓村民們每時每刻都拿著手機蹲守在朱之文家,圍著朱之文轉。
後來朱之文不堪其擾,僅僅是把自己家的門關上了而已,但這對於村民來說都是不能忍的。
這不是要斷人財路嗎?
從這時開始就有人不斷朝朱家裡扔磚頭,還有最近的那次踹門。
05
說到這,不知道你們作何感想。
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一句老話: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不知道是哪個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之人,寫出了這麼深刻的一句話。
朱之文有今日的煩惱,皆因他是一個好人,一個底線低入塵土甚至可能沒有的老好人。
老好人有個不設實際的幻想,就是他覺得自己只有一味的付出,就肯定會有收穫,肯定會有人念他的好。
但這個世界的運作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常言道「升米養恩,鬥米養仇」,我相信沒有人做好事是為了養仇,而都是為了養恩的。
要想一個人念你的好,做正確的做法就是救急不救窮。
你窮,那是你的事;我有錢,那是我的事。
不是每一個富人都天然地理所應當對另一個窮人施以援手的。
幫你可以,但不能白給,多少要讓你付出一點代價,讓你知道獲取我的幫助是有條件,並非予取予求的。
這既是給自己標明了立場和底線,杜絕了後續無窮無盡的煩惱。也讓窮人們知道,人要富始終要靠自力更生,而不是靠別人施捨。
06
看到這可能你會想,為什麼朱之文就沒想過離開呢?
其實,朱之文有現在的煩惱,可以說這也是他的宿命。
因為他本來就是農民出身,他跟他那些鄉親們其實沒啥區別。
唯一的區別就是他會唱歌這個技能,並通過這個技能實現了財富自由。
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暴得大名有很多眼見的好處,壞處同樣有,只不過不容易發現。
朱之文的暴富,其實跟中彩票的本質是一樣的。
中國好像很少這方面的報導,但在歐美國家裡,那些中了幾百萬頭獎甚至更多的人,沒過幾年就將財產揮霍一空的例子,多不勝數。
經濟水平上去了,但人的思考能力和觀念,遠遠跟不上財富水平的增長速度,要守住財產,幾無可能。
正因為朱之文是農民出身,所以鄉土情結在他的腦子裡是根深蒂固的。
每個在大城市裡追逐夢想的人,都是想通過環境的改變從而使自己的命運發生改變。
可朱之文不用,他不用離開農村已經通過唱歌這個技能致富。
以前沒想過走,現在想走卻已經走不了。
因為那些已經寄生在他身上的村民們放言,如果朱之文敢搬出村子,就刨了他家的祖墳。
07
除了離開之外,還有一招能解他這個困局。
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再有往家裡扔磚頭踹門的,報警讓警方處理,如果不管就繼續往上捅,朱之文好歹算是個名人,能給當地警方一些壓力。
借錢不還的,手持借據到法院起訴,法院怎麼判就怎麼判。
當然,對於一個四十多歲當了幾十年老好人的朱之文來說,要做到這些其實並不容易。
因為既然做到撕破臉皮這一步,那老家這個地方其實也不用再呆下去了。
與其跟一群吸血鬼似的鄉鄰呆在一起,不如去一個大城市,找個地方好好生活,在演藝歌唱這條路上實現自己更多更大的夢想,這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