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區是廣東省佛山市五個行政轄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廣佛同城的西南邊界、廣佛肇經濟圈的南部,是佛山市與廣州市聯繫的重要核心區域之一。順德位於珠三角廣府文化腹地,自古經濟發達,商業繁榮,文教鼎盛。順德是粵曲、粵劇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曲藝之鄉」 。順德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天下聞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並有「中國廚師之鄉」美譽。
順德是全國最大的空調器、電冰箱、熱水器、消毒碗櫃生產基地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電飯煲、微波爐供應基地,擁有「中國家電之都」「中國燃氣具之都」「中國塗料之鄉」等28個國家級品牌。湧現出家用電器、機械裝備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崛起了美的、碧桂園2家世界500強企業。
01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是南方醫科大學的分校區,位於珠三角區域性中心城市、嶺南濱水城市和歷史文化氛圍濃厚的佛山市順德區。校區建築風格獨特,具有濃鬱的中國古典園林特色。
為記敘新校區建設之歷史,學校撰《順德新園記》刻於大門照壁,全文如下:「順德新園,幽雅俊美,格局別致。北攬容桂山水,南擁書館風華,東植百草,西沐德輝。有重樓飛閣,碧瓦紅牆,引清溪暢流,穿池繞苑,望虹橋煙雨,香山入畫。紫荊壇嫣然照水,凌雲塔直上九霄。荷亭扶香,蘭亭薰風,碧雲流轉,白鷺紛飛。冬嶺朝陽暖,景湖明月生。風拂芙蓉,煙籠牡丹,芝蘭吐蕊,桃李含芳。勁節看翠竹,浩氣養青松。秋實堂培累累碩果,春華堂聽朗朗書聲。水潤宜耘業,山遠澹人心。凝思徑深處,展懷天地間。待到花開時節,香傳四海,俊傑鹹集,人才輩出。自在其間,幸甚至哉!」
順德校區現佔地面積120萬平方米(1800畝),首期工程項目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包含教學核心區、行政辦公區、運動區、產業發展區,生活服務區和生態發展區。
教學硬體設施十分完善,有教學樓、實驗樓各五幢,現代化多媒體教室、實驗室200餘間,藏書100萬冊圖書館1座,可滿足12000學生的教學任務需要。運動設施場地齊全,建有多功能室內綜合體育館、標準遊泳池、田徑運動場和足球場,另設有多個室外籃球場個、羽毛球場和網球場。校區內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建有大型超市、銀行ATM機、郵局、複印店、眼鏡店、中國聯通營業廳、中國移動營業廳、理髮店、快餐店以及麵包房等。
順德校區與廣州校本部實行教學一體化,學生一、二年級在順德校區學習,三、四、五年級回廣州校本部學習。學校在順德校區設立管委會,代表學校負責順德校區的全面工作,保障校區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維護校區安全、穩定、文明、和諧的良好局面。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環境優美,風水甚好,還有整個學校的布局和建築特點,都屬於上上之作,在這裡讀書也是很有新意的。尤其是那個凌雲塔,為八邊、9層、各角掛玲,還有那個圖書館,整個設計有安撫、清修的感覺,在裡面自習和看書,絕對是很好的選擇,不得不提的是哪個行政樓,其他建築都用紫色的琉璃,唯獨它是用黃色的,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有皇家的氣息。三個地方圍成一個三角形,有湖在四周,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02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位於廣東省佛山市,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廣東省人民政府領導管理、省市共建、順德政府投資興建的地方普通高職院校,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始於1984年5年成立的廣東廣播電視大學順德分校;1998年6月,順德永強成人學院、順德李偉強醫護學校、順德成人中專學校和順德教師進修學校四校合併籌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1999年3月,教育部正式同意建立順德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學校遷入位於德勝東路的新校園。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面積1749畝,建築面積超過5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超過12.36億元人民幣,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12億元;設9個二級學院、1個部,開辦46個專科專業;全校教職工總數929人,其中高級職稱253人。現有專任教師721人,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5832人,成人教育在讀學員3091人。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建有國家級檢驗檢測中心1個,省級檢驗檢測中心2個,省級研發中心2個,省級協同創新發展中心1個,市廳級科研平臺3個,廣東實踐科學發展觀研究基地1個。
國家級檢驗檢測中心:中國餐飲業食品安全和食品營養分析檢測中心
省級檢驗檢測中心:廣東省家用空調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廣東省製冷產品檢測中心
省級研發中心:華南家電研究院家電有害物質替代研發中心、華南家電研究院智能家電研發中心
省級協同創新發展中心:廣東家具工程與裝備數位化技術協同創新發展中心
市廳級科研平臺:廣東高校熱泵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廣東高校家具製造工程技術開發中心、佛山市機電專業群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廣東實踐科學發展觀研究基地:廣東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研究基地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近三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8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3項、廣東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1項;共獲得各級各類科技成果獎60項,其中國家級獎2項,省部級獎9項,市廳級獎49項;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150件,其中發明專利3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