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版甄嬛傳:被廢回宮,宮女變王后,仁顯王后與張禧嬪的宮心計

2020-12-23 含羞雨露

仁顯王后,是韓國古裝影視劇中最熱門的歷史原型之一,與她相關的影視劇作品有:《仁顯王后的男人》、《張玉貞,為愛而生》、《張禧嬪》等。仁顯王后和張禧嬪的宮鬥史,可謂是朝鮮版的甄嬛傳了,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這位傳奇的仁顯王后。

1680年,朝鮮肅宗的第一位王后仁敬王后辭世,在當時把持朝政的西人黨的授意下,年僅14歲的仁顯王后被立為繼妃。仁顯王后出生於1667年,康熙六年,是驪興閔氏,實打實的名門望族。祖父閔光勳是才子,父親閔維重是朝廷重臣,外祖父是孝宗時期的禮儀政大臣,滿門的朝廷官員。

當時的大妃挑來挑去就看中了家事和樣貌兼備的仁顯皇后了,仁顯王后也是不負眾望,雖然年紀小,但是名門出身,知書達禮,盡心侍奉長輩,善待宮人和下屬,幾乎就是傳統禮教裡好妻子的範本。不僅能做到這些,這位善良大方的王后還做了一件事兒,直接導致了她的悲劇命運。

因為入宮幾年都沒有子嗣,仁顯王后為了讓國王有後代,做主接回了肅宗的寵妃,她未來的頭號大情敵張禧嬪,張禧嬪本名張玉貞,是中人出身,最早是宮裡的宮女,並不是什麼貴族。因為長得貌美,肅宗喜歡她,一度很得寵。

張禧嬪本人在現在的韓國也是相當有流量,韓國說起禍國美人,基本就會想起三個人:《王的男人》中燕山君的寵妃張綠水,《女人天下》中朝鮮明宗時期的寵妃鄭蘭貞,而比這兩位風評還不好的就是這位張禧嬪了。

肅宗的生母金大妃很是厭惡張玉貞,就在肅宗原配仁敬王后去世之後把張氏趕出了宮。仁顯王后其實本來就知道這段舊事,很早就做主張要把張氏接回來。但是礙於金大妃從中阻攔,只好作罷。

仁顯王后是個謹遵舊禮法的女性,朝鮮肅宗本身就是三代單傳,而仁顯王后入宮好幾年了都沒能生下皇嗣,在她看來,自己生不出孩子是有罪的。既然沒有子嗣,那就需要有中宮正妃的大度,讓別的嬪妃開枝散葉,孕育子嗣,再加上肅宗極其喜歡張禧嬪,所以接張玉貞回宮的想法就一直是她的一塊心事。

1983年,金大妃去世了,仁顯王后順勢請命接張玉貞回宮,張玉貞再次回到了宮中,而等待仁顯王后的卻是苦難和屈辱。

張玉貞二度進宮之後,肅宗面對失而復得的美人就更加寵愛了,幾乎就是寵冠後宮的程度,仁顯王后面對這種情況絲毫沒有辦法,論爭寵手段,張禧嬪與仁顯王后簡直就是王者對青銅。此時的仁顯王后只是一個16歲的小女孩,張禧嬪足足大了她8歲,比起年紀小的古板無趣的仁顯王后,張禧嬪就更會籠絡肅宗的心了。

肅宗在面對張禧嬪的時候,有一種找到自己的理想型和靈魂伴侶的感覺,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她,而張玉貞的晉升速度極快,先封淑媛,再封昭儀,然後封了正一品禧嬪,和王后的位置僅有一步之遙。

傻白甜的仁顯王后此時就有點懵了,張禧嬪的這個架勢都快把自己從王后的位置上踢下來了。為了從張禧嬪那裡分寵,她安排了金氏進宮,卻也沒有用。肅宗就如被下降頭一樣,滿腦子就想著張禧嬪。

一般宮鬥劇盛寵到這個程度就得培植自己的勢力了,張禧嬪當然也沒閒著,哄著肅宗給她的家族親信們安排了官位,一直不得勢的南人派因為依附張禧嬪,漸漸開始在前朝露臉。而張禧嬪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祖宗,肅宗的寵愛讓她覺得她有資格坐上後宮最中間的位置。

肅宗滿心滿眼都是張禧嬪,基本上就是唯命是從,這時候的張氏已經生了未來的朝鮮景宗李昀,肅宗對這個兒子特別看重,張禧嬪就對肅宗說,仁顯王后意欲謀害李昀,日日不停的吹枕邊風,在肅宗眼裡,仁顯王后就漸漸成了一個十足的毒婦。

也是仁顯王后時運不濟,這時候的朝鮮,仁顯王后背後的西人派勢力過大,再加上肅宗也不喜歡仁顯王后,張禧嬪的煽風點火剛好就給他找了一個藉口。

1689年,就在張玉貞被封張禧嬪的當年,肅宗就以善妒的名頭廢掉了仁顯王后。更狠的是,仁顯王后剛剛被廢一個月,張禧嬪就拿到了王后的稱號。

從小看著宮鬥劇長大的人都知道,國王一輩子就愛一個女人的機率極小,張玉貞入主中宮之後變得越來越囂張跋扈,根本見不得肅宗喜歡別人,對肅宗寵幸過的宮女動輒打罵,而因為張玉貞的得勢,在前朝越來越有姓名的南人派也引起了肅宗的注意。

張玉貞年長仁顯王后八歲,現在已經接近35歲的張玉貞越來越害怕自己年老色衰,留不住肅宗的寵愛,她便想著如何穩固前朝勢力,之後便計劃算計西人派,卻被肅宗發現。肅宗此時才意識到張禧嬪如此的有心機,於是便開始想方設法要壓制她的勢力,他最先想到的便是他單純善良的前王后仁顯王后。

仁顯王后背後是西人派,剛好可以壓制張禧嬪背後的南人派,而且仁顯王后性情溫和,為人善良,平時也不會給肅宗找麻煩。於是被廢五年之後,仁顯王后被迎回宮復位,將張玉貞從王后之位拉了下來,又降為了張禧嬪。

被肅宗寵慣了的張禧嬪根本沒辦法接受這一切,並且張氏性情直率,也很驕縱,仁顯王后回宮後,她不但不去請安,也從來不稱「中宮」或者「王后」,直接稱呼「妖人」或者「閔氏」,粗俗的根本就不像一個宮妃。而仁顯王后就不一樣了,經歷了這一系列廢立的她,終於知道後宮世界的兇險了,也不再是那個熱心腸又好騙的小姑娘了,她變得事事小心,長大了的仁顯王后也知道要揣摩肅宗的喜好和內心想法,溫柔體貼,待人有禮大方,簡直就是母儀天下的標準典範。

而被張禧嬪一頓操作弄得很煩的肅宗,反觀仁顯皇后如此賢惠,便移情別戀了。但宮鬥失敗的妃子一般都不會甘心罷休,於是自從仁顯王后回宮,張禧嬪就經常找事兒,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招數都使了出來,肅宗本來是有點心軟的,畢竟是曾經愛了這麼多年的女人,但恰巧張禧嬪幹的糊塗事又被肅宗發現了。

張禧嬪雙親墳墓裡被發現埋著不好的東西,結果證實是張家人自己埋的,可張禧嬪這時卻偏偏嫁禍給了西人派,結果肅宗卻又發現了,自己的寵妃不僅對王后無禮,還把手伸到了前朝,意圖挑起派系鬥爭,這完全是宮妃大忌。這下,張禧嬪往日的好,在他心裡完全被消磨光了,肅宗逐漸發現自己多年的枕邊人可怕又可恨,從此以後對張禧嬪極其厭惡,發誓再也不踏進張禧嬪的寢宮。

而張禧嬪就索性破罐子破摔了,反正自己也已經失寵了,仁顯王后也不能好過。1701年仁顯王后病倒了,朝鮮是個極信巫蠱之術的國家,據說張禧嬪一聽說這個消息,就在宮殿裡設置了神堂,請了巫師專門來做法,並把一些汙物埋到了仁顯王后宮殿附近給仁顯王后施加詛咒,不幸的是,仁顯王后的病很重,真的在當年就去世了,享年35歲。

不過這段歷史有待考證,張禧嬪是否詛咒過仁顯王后,史學家其實也並沒有很準確的資料來證實。不過朝鮮肅宗對張禧嬪的態度卻越來越厭惡,他開始悔過自己寵妾滅妻,才造成今天這種宮妃作惡的局面。肅宗曾說出這樣一段話:

古者漢之武帝殺鉤弋夫人,斷則斷矣,而猶有所未盡善者。此則不然。罪已彰著,若不善處,則他人之慮,有難形喻,實出於為國家也、為世子也。張氏使之自盡。

肅宗覺得,張禧嬪不僅攪得家裡不得安生,還有沾染朝政的野心,是不能再留著了,於是以漢武帝殺鉤弋夫人為喻,向朝臣說明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雖然張禧嬪背後的南人派拿世子李昀當擋箭牌,懇求肅宗不要殺張氏,但肅宗此次極為堅決,說什麼也不讓步,來回折騰了好幾次,還正式下旨:自今著為邦家之典,不得以嬪御登后妃。意思是,從今日起,嬪妃再也不能登上王妃之位,王妃只能是國王的結髮妻子。

南人派日夜奔走,想要挽救張禧嬪的性命,但在肅宗的旨意下,一切都無濟於事。在一個入秋的十月,朝鮮各家剛剛經歷了秋夕的團圓,而驕縱一生的張禧嬪被逼服毒自盡了。和仁顯王后鬥了一輩子的朝鮮妖女,最終死在了她曾經最愛的人的手裡。

相關焦點

  • 朝鮮仁顯王后遭人陷害被廢去後位,5年後又恢復後位,堪稱傳奇
    在朝鮮的歷史上有過這樣一個女人,她被君主廢去了王后之位,又奇蹟般地東山再起,恢復了王后之尊。這樣一個傳奇的女人就是朝鮮李氏王朝肅宗的第二任妻子仁顯王后。朝鮮的正史上對仁顯王后記載不多,但在字裡行間都是對她的稱頌。
  • 宮廷鬥爭被逐出宮貶為庶人,五年後再度復位的傳奇王后
    喜歡看韓劇的盆友,大概看過《張玉貞》《仁顯王后的男人》《同伊》《張禧嬪》吧。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仁顯王后,這位被廢為庶人後又復位的朝鮮王后,她的傳奇人生究竟是怎麼樣的呢?仁顯王后(1667 ~ 1701)姓閔,籍貫是驪興,尊號為孝敬淑聖莊純,徽號為懿烈貞穆。
  • 韓劇裡永遠扳不倒的仁顯王后
    每隔幾年,韓劇編劇都會把肅宗朝這些往事拿出來曬曬,最新曬出的版本應該算是金泰熙出演的《張玉貞,為愛而生》。不過,《張玉貞,為愛而生》這劇在韓國收視率可不怎麼樣。據說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主要收視觀眾,即韓國大媽很難接受張禧嬪作為正面人物的設定。在一般韓國人的腦海裡,仁顯王后就是善良的化身,而張禧嬪則是惡女的代名詞。
  • 李氏朝鮮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妖女」,她們是誰,都幹了什麼?
    受中國影響較大的朝鮮也喜歡紅顏誤國的說法,在朝鮮李氏當政時也有三大妖女,她們分別的肅宗寵妃張禧嬪,燕山君寵妃張綠水,明宗時期外戚尹元衡小妾鄭蘭貞,這幾個女人都以陰險狠毒而著稱,都曾差點毀了李氏政權。朝鮮第一妖女——張禧嬪張禧嬪本名張玉貞,原來只是朝鮮後宮中一個身份卑微的普通宮女,因為容貌出眾,比較有心計,為了能夠得到肅宗的寵愛,想盡了辦法。
  • 她是朝鮮史上第一妖女,被比「武則天」,是韓國女明星最想演的人
    而且一向研究中國的朝鮮人,也曾評價朝鮮歷史上第一個妖女,她就是李氏朝鮮時期的張禧嬪。張禧嬪本叫張玉貞,因她堂伯犯案,全族受牽連,被送進宮中,成為卑微之女。而且張禧嬪自小就長得漂亮,氣質出眾。當了公主之後,不久就受到朝鮮國王肅宗及其曾祖母的寵愛。肅宗皇后早逝,肅宗更加寵幸張禧嬪。
  • 朝鮮王朝歷史上的三大妖女
    1565年文定王后死後,尹元衡被士林派彈劾,尹元衡被流放,鄭蘭貞被下令賜死。三、張禧嬪張禧嬪(1659年—1701年),本名張玉貞,本貫仁同張氏,朝鮮肅宗的寵妃,史書上多稱「禧嬪張氏」。張玉貞出身中人,父親張炯是一名譯官,經常出使清朝,張炯先娶妻高氏,生子張希栻而早逝,後又娶繼室尹氏,生下了一子二女,子為張希載,第二女則是張玉貞。
  • 朝鮮王朝時期三大妖女的生平故事!
    燕山君見她姿色出眾,不顧仁粹大妃等人的反對,破例將張綠水封為淑媛,後再封為淑容,燕山君對於張綠水是有求必應。她利用燕山君的殘暴性格,大肆擾亂宮廷,荒淫無度,殘害看不起她出身的尚宮和王室成員,甚至掌握了左右朝廷運轉的權力。公元1506年9月18日,由於燕山君的暴政,晉城大君李懌(後來的朝鮮中宗)發動政變,燕山君被迫退位,史稱「中宗反正」,張綠水與淑容田氏、淑媛金氏一同被處以斬首。
  • 我穿越了千年來愛你——仁顯王后的男人
    《仁顯王后的男人》是韓國tvN收費有線臺於2012年4月18日起播出的自製水木連續劇。由金炳株導演,宋載正編劇,池賢宇、劉仁娜、金鎮佑、陳藝瑟等領銜主演。朝鮮肅宗時期,南人黨在朋黨爭鬥中勝出,引發「己巳換局」,致使仁顯王妃閔氏被逐出宮,弘文館校理金鵬道(池賢宇飾)全家被殺。
  • 泰國現實版甄嬛、廢妃詩妮娜因何復寵,她會用公主扳倒王后嗎?
    這一次廣大吃瓜群眾確定以及肯定:《甄嬛傳》在泰國上演了現實版爆出來的照片越穿越露,越來越高調,悲催了,封妃不到3個月就被廢了有網友認為:除了甄嬛傳,詩妮娜在獄中應該還研究了朝鮮仁顯王后,仁顯王后被廢後,她的宮女成了國王新寵,新寵對舊主忠心,一再勸說國王迎回舊主,且一再對國王說新王后壞話
  • 泰王室最新宮鬥堪比《甄嬛傳》!被廢貴妃回宮,王后岌岌可危?
    最近,泰版《甄嬛傳》又有新劇情了。從去年泰國國王打破傳統,迎娶王后再立貴妃,一夫多妻震驚全世界之後,泰版《甄嬛傳》裡的宮鬥大戲是越來越精彩了。皇帝駕崩太子終繼位,荒淫新帝令民怨沸騰;立後不到三月娶貴妃,野心惹帝怒貴妃被廢;疫情攜後宮德國度假,貴妃風光回宮帝親迎。
  • 這難道是《錦繡未央》的韓國版?!
    比如這同伊的頭號敵人,也是大家特別耳熟能詳的名字,就是張禧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張玉貞。不過這有黑化的女人,也必然有站在女主身邊的人(詳情可見甄嬛傳)就是她!不過可惜的是,身子骨太弱的我們仁顯王后,不久就病逝了。
  • 朝鮮古代「四大妖女」,能否和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媲美?
    而深受華夏文明影響數千年的朝鮮,他們也列了一個「四大妖女」出來,好壞優劣就各有說法了,來看看朝鮮的「四大妖女」都有誰。TOP、4 張禧嬪(朝鮮語:)張禧嬪原本是朝鮮王朝中期後宮嬪御。本名張玉貞,本貫仁同張氏,朝鮮肅宗之寵妃,史書上多作「禧嬪張氏」。
  • 她們被稱為朝鮮亡國妖女,個個美豔絕倫
    細數朝鮮王朝三大妖女,分別是張禧嬪、張綠水和金尚宮。
  • 她們被稱為朝鮮亡國妖女,個個美豔絕倫!
    ,分別是張禧嬪、張綠水和金尚宮。張禧嬪是朝鮮史上,最具爭議的女性,又被稱為朝鮮第一女妖,她天生美豔動人,擅攻心計,贏得了在位皇帝肅宗的無盡寵愛。張禧嬪是朝鮮史上,最具爭議的女性,又被稱為朝鮮第一女妖。張禧嬪在為肅宗誕下第一位後嗣,世子李昀(朝鮮景宗)之後,天資聰敏的她,開始廣結黨羽、排除異己,使得自己的兒子成功被立為世子,最後繼承王位。
  • 韓劇《仁顯王后的男人》:穿越時空的愛情
    kk看劇推薦:《仁顯王后的男人》不同於其他女主穿越劇,劇中男主才是穿越主角,古代男主因為一道符而間歇性穿越到現代和女主之間產生一系類的故事。這部劇是一部水木連續劇,雖然早在2014年就上映了,但是現在回看起來還是相當有趣的。
  • 李氏朝鮮四大妖女,其中一位叫「介屎」
    李氏朝鮮,又被稱為朝鮮王朝,簡稱李朝,共歷519年、27代君王,可其中有近半君王是在王大妃(先王妃或君主的母親)或大王大妃(前任先王妃或君主的祖母)的「垂簾聽政」下度過的。中後期更是在無休止的混亂黨爭中度過,而被朝鮮王朝稱為「四大妖女」的張禧嬪、張綠水、金尚宮和鄭蘭貞,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張禧嬪:宛若「鉤弋夫人與衛子夫」的故事張禧嬪,原名張玉貞,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宮女,因為氣質脫俗,被肅宗臨幸。
  • 上演泰國版「熹妃回宮」,蘇提達王后防不勝防
    上演泰國版「熹妃回宮」,蘇提達王后防不勝防 瑪哈國王一直以風流倜儻著稱,一生迎娶了五位王妃,如今後宮卻只剩下蘇提達王后一人。原本以為蘇提達能笑到最後,沒想到如今故事卻迎來了轉機。
  • 上演泰國版「熹妃回宮」,蘇提達王后防不勝防
    上演泰國版「熹妃回宮」,蘇提達王后防不勝防瑪哈國王一直以風流倜儻著稱,一生迎娶了五位王妃,如今後宮卻只剩下蘇提達王后一人。原本以為蘇提達能笑到最後,沒想到如今故事卻迎來了轉機。熹妃回宮」,蘇提達王后防不勝防,這波操作真是震驚了國際社會。
  • 李氏朝鮮歷史上,三個亂政的后妃是誰,她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面對文定王后的艱難,鄭蘭貞敏銳地察覺到這正是改變她命運的機會。鄭蘭貞以她獨到的政治眼光,通過尹元衡頻頻為文定王后出謀劃策,每次都讓文定王后化險為夷。這樣一來,她便得到了文定王后的器重,從此成為了文定王后的心腹謀士。鄭蘭貞先用「灼鼠之變」清除了後宮勢力中最大的敬嬪一派,隨後,又將事件嫁禍給世子派首領金安老,使他最終被流放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