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南京》登陸B站視頻平臺探尋歷史謎案 揭秘明清往事

2020-12-23 南報網

2020-09-04 07:54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明仁宗洪熙皇帝為何要還都南京?「南京解元」唐伯虎科場「舞弊」案有何撲朔迷離之處?利瑪竇的南京朋友圈究竟有哪些重要人物……日前,南京明史專家馬渭源的明清系列謎案節目《解碼南京》登陸B站,再次在這個年輕人高度聚集的視頻平臺掀起探秘南京歷史文化的熱潮。

利瑪竇的南京朋友圈

利瑪竇被譽為明朝「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他曾三次來到南京。這座城市也成就他抵達了事業高峰。有學者統計過,利瑪竇在中國認識、結交的140多位名人當中,在南京的佔了30多位。用馬渭源的話說,利瑪竇來到南京以後結交的社會圈子,可謂大咖雲集,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李贄正是其中之一。李贄是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在學術界擁有絕對的聲望,當時他在南京焦狀元焦竑府上寄住,一次目睹利瑪竇參與了一場激烈的辯論,不由得對這個外來傳教士產生了濃厚興趣,第二天便專程登門拜訪。這在當時的南京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馬渭源解釋說:「李贄的聲望相當高,能主動拜訪一個西洋傳教士,這在當時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馬渭源對此次拜訪有非常細節性的描述:當時,李贄送給利瑪竇一把扇子,以對利瑪竇到中國來表示讚賞和歡迎,扇子上題有一首詩《贈利西泰》。「所謂利西泰,利就是利瑪竇,西泰則是利瑪竇仿照士大夫給自己取的字號。」過了幾天,利瑪竇對李贄進行回訪,並送給他一本《交友論》,「這是西方從古希臘、古羅馬傳下來的聖人交往之作,介紹西方人怎麼交往。」據馬渭源介紹,李贄看了以後很受啟發,甚至把有些片段抄下來寄給自己的弟子。 

在對西學的濃厚興趣中,顧起元也與利瑪竇越走越近。在其著作中,甚至不乏他對利瑪竇等人生活習慣的細緻觀察,比如他看到利瑪竇帶著幾個傳教士吃飯,那米飯像沙礫一樣鬆散得很。利瑪竇的朋友圈如此耀眼,以致在明末四公子之一冒闢疆的著作裡,也有專門的章節和詞條寫利瑪竇。基於此,人們甚至猜測,利瑪竇是不是與董小宛也曾見過面,有過禮節性的認識。 

除了思想界、文學界的人物,利瑪竇還在南京結交了不少書畫大家,並對南京當時的重要畫派產生了很深的影響。曾鯨的人物畫,吳彬、龔賢的山水畫,都表現出中西合璧的畫風,在構圖、空間、色彩、透視等方面風格獨特,有別於傳統國畫。其中,曾鯨畫畫很形象,把人物勾勒出來後,他會反覆用染料,通過色、光兩種成分,讓人看到一種立體感。馬渭源表示,曾鯨這一派後來在江南地區很流行,並傳到了日本,在日本形成新的畫派。 

《幾何原本》的翻譯引進緣起於南京

作為在南京種下種子、在北京結出碩果的一大成果,由利瑪竇口述、徐光啟筆譯的《幾何原本》見證了中西合作的一次早期嘗試。利瑪竇和徐光啟二人也因此書關係愈加穩固,友誼越來越深厚,而他們的相識之地就在南京。徐光啟是草根出身,利瑪竇在南京對其提起《幾何原本》,讓他產生了濃厚興趣。 

此後,徐光啟在北京中了進士,並留在翰林院繼續深造,而利瑪竇也在這期間來到北京傳教,兩人得以「再續前緣」——利瑪竇接受徐光啟的邀請,合作翻譯《幾何原本》。那時,中國人完全沒有西方邏輯學、數學基礎,翻譯《幾何原本》這樣一部數學著作,其困難可想而知。所以,利瑪竇一開始表示很為難,但徐光啟卻說「一物不知 ,儒士之恥」,意思是說,作為士大夫階層,如果對一樣東西不了解,那就是恥辱。 

合作中,熟習拉丁文的利瑪竇口述,徐光啟則進行筆譯。兩人商討、研究和取長補短,徐光啟更是在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九十點鐘,而當時的徐光啟已經四五十歲,這個年齡對比當時的平均壽命來說已經算年紀較大了。 

《幾何原本》譯成之後,徐光啟想把這部書的名字取漂亮一點,並進行中國化。由於書的原名叫《歐幾裡得的著作》,徐光啟聽利瑪竇念拉丁文字geometry,音義兼顧,就有了今天的中文「幾何」,「幾何」二字的中文原意又有「衡量大小」的意思。所以,梁啓超稱讚此書「字字精金美玉,是部千古不朽之作」。據馬渭源介紹,《幾何原本》譯好以後,對後來《崇禎曆書》的重新編造影響很大,對中國的教育、思想界都產生了影響:幾何學中最基本的一些術語,如點、線、直線、平行線、角、三角形和四邊形等中文譯名,都是這個譯本定下來的。這些譯名一直流傳到今天。 

明朝「還都南京」何以不了了之

《解碼南京》系列涉及的是一個個歷史謎案。馬渭源則善於深入歷史深處,撥開層層迷霧,還原出事實真相。比如,明朝遷都北京後,朝野都要求還都南京,一度連皇帝也同意了,但為何沒成功?馬渭源對此作了細緻講述。 

明成祖在位時,明朝的國都由南京遷往北京。其時,雖然朝廷和民間對遷都表示反對,但都被朱棣強行壓制了下來。朱棣死後,朝廷中還都南京的聲音又重新響了起來,其中包括不少大臣和功勳元老。其理由從明朝遷都北京後就一直存在:遷都消耗了巨大的國家資源,給民間帶來很大的壓力。由於遷都後的北京擁有巨大的官僚機構和眾多的皇親國戚,大量的人口和軍隊也需要消耗很多糧食,而北京周邊經濟當時並不發達,大量供給仍然需要江南提供,而自江南往北京運糧,其成本往往是運往南京的數倍。 

與此同時,繼位的明仁宗朱高熾對回南京也是念念不忘。朱高熾曾經在南京度過十幾年的東宮生活,對南京有著非常熾熱的感情。其時,群臣們一次又一次上書請求還都,加上南京地區當時發生地震,並在一段時間內進入了地震高發期,這讓朱高熾更是心繫南京,從而宣布「朝廷將還都南京,將北平仍稱為行在,南京復為京師。」他先後調集沐昕、鄭和在南京擔任要職,還讓太子朱瞻基到南京祭拜先祖。 

正當朝廷為還都南京做準備時,明仁宗卻突然駕崩,雖然在位不到一年,但他仍給後繼之君留下了政治任務——還都南京。可是,南京頻繁的地震給明宣宗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這就使得還都南京最後不了了之。馬渭源並不滿足於這個定論。對於明仁宗的死因,歷來有好幾種說法。在馬渭源研究看來,明宣宗和太監合夥謀殺了明仁宗,這才是明宣宗最終沒有推行還都南京的原因。

南京解元唐伯虎陷入科場「舞弊」案

唐伯虎在繪畫和詩文上成就極高,可是,這樣一位名滿天下的大才子竟然因考試作弊而永絕仕途。由於該案案情錯綜複雜、真偽難辨,甚至驚動了當時的弘治帝,成為明代歷史上一樁著名的公案。馬渭源從案件主人公的自身歷史,以及與案件相關的正史文獻記載考察入手,逐一還原唐伯虎科場「舞弊」案的歷史真相。 

唐伯虎有「唐解元」之稱,這份榮譽正是在南京獲得的。弘治十一年秋季,唐伯虎到南京參加鄉試,文章被來南京主持鄉試的文臣連連稱奇,取為第一名,「唐解元」之名由此流傳開來。按照當時科場士子的普遍做法,中舉後一般還要上京城參加會試和殿試,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在朝廷內外出任重要官職的基本資格。第二年,唐伯虎躊躇滿志地進京趕考,並在途中遇到江陰巨富之子徐經,兩人引為知己。徐經是徐霞客的高祖,為人熱情,他帶著唐伯虎拜訪了多位好友,包括當次考試的副主考官程敏政。 

當次會試的主考官是李東陽和程敏政二人,都是朝中大學士,所出試題難度很大。在眾多答卷中,有兩份卻表現得與眾不同,讓這兩位考官不住點頭,程敏政更是在讚賞之餘說道:「這兩張必然是唐寅、徐經的答卷!」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話很快被傳了出來,由於很多人都知道唐寅、徐經與主考官交往親密,於是自然而然地認為,主考官必然提前漏題給了他們。可是,皇帝責詢之下的調查結果卻令人大吃一驚:經數十位試官共同認證,唐寅、徐經二人均不在錄取之列,也就是說,那兩份與眾不同的試卷根本就不是唐寅和徐經的。「所謂的舞弊者唐寅、徐經二人,根本就是被冤枉的。」馬渭源說。 

至於唐伯虎「舞弊」案為何在幾百年之後仍撲朔迷離,馬渭源逐一分析了當時的相關人物,比如有人自己一心想入閣,所以對程敏政進行了一番非議和栽贓;唐伯虎心高氣傲,他看不起的一個同鄉對其進行報復,並演繹出唐伯虎「舞弊」案的多個版本;此外,編撰《明史》過程中,由於編撰者換了一茬又一茬,加上參編者人數奇多、水平參差不齊,在史料裁取過程中運用標準不一,終使該書訛誤多多,甚至有很多地方出現前後矛盾的現象,唐伯虎科場「舞弊」案的真相難免被「躺槍」。 

解碼南京,搭建與年輕人的互動平臺

馬渭源從事電視與公共講座多年,被稱為「南京易中天」,曾在中央電視臺《發現之旅》《百科探秘》、南京電視臺《金陵往事》、江蘇電視臺《江蘇人文講堂》等多個頻道擔任主講人與嘉賓,深受社會各界喜愛。 

馬渭源過去的粉絲大多是中老年人,而年輕人很少看電視,卻又有迫切了解南京歷史文化的需求,他們在網上找到馬渭源,甚至寫信到出版社,希望能買全他的《大明帝國》系列。基於這種熱情,以及一個歷史研究者對還原歷史真相、傳播傳統歷史文化的職責,馬渭源意識到有必要搭建與年輕人進行互動的平臺。作為當下中國年輕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和視頻平臺,B站首當其衝。 

馬渭源曾經做過中學歷史老師,這段經歷使得他的講述風格獨具魅力。系列謎案節目《解碼南京》登陸B站之際,也充分考慮到當下年輕觀眾的觀看習慣,一集一個主題,每集時間平均都在10分鐘以內。此外,馬渭源專業的研究背景和不急不躁的講述風格,更是讓人在強烈的懸念中了解到歷史深處的細節,豐富並提升了對具體歷史事件的認識。 

「我已經寫了明代十來個皇帝,其實我不是專門寫某個皇帝個人,而是通過某一朝來考察這一朝的實際情況,結果發現了許多以往歷史學界沒發現的事情。」馬渭源表示,同樣一件事情,一個皇帝實錄與另一個皇帝實錄有時大不相同,「那麼,問題就來了。」而這個「問題」,就成為馬渭源的解謎節目關注的重點所在。據了解,馬渭源民國謎案系列和清代謎案系列節目也計劃於不久後推出。

相關焦點

  • 懸疑小說《消失的龍頭》:破解史上四大謎案
    《消失的龍頭》將整個故事放在江西龍虎山,以道教文化和歷史典故為背景,不僅包含了大量當地的風俗歷史和隱秘的鄉間往事,更是涉及了歷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隱秘信息。作者結合史料以及古今學者的研究,將諸多歷史謎案巧妙嵌合進《消失的龍頭》這部小說裡,或成為故事的背景,或成為破案線索,使讀者在閱讀懸疑故事的同時,可以獲得更多探究歷史的樂趣。
  • 《深度謎案》海報曝光 伊利亞·伍德揭秘謀殺案
    《深度謎案》海報曝光 伊利亞·伍德揭秘謀殺案 《深度迷案》首款海報    2011年度驚悚懸疑大片《深度謎案》11月1日曝光了電影的首款海報。
  • 製片人鄭佳雪《心魔》陪同閨蜜揭開20年前謎案真相
    惡與善的較量,敗局的指針永遠指向惡方,20年前謎案由此揭開不料當年救自己的陳伯(許紹雄飾)閉口不談,而唯一願意告訴真想的王漢明(王俊棠飾)卻離奇死亡之懸疑推理電影《心魔》在騰訊視頻上映。 影片由你好影業、萬眾影業、寰夢影業聯合出品,素有懸疑鬼才之稱的青年導演張建春執導。鄭佳雪既當電影《心魔》的製片人,同時在劇中出演女二號醫科大學高材生柳林顧,是令狐的閨蜜。
  • 【老葛謎案追蹤:第二十二期】香港十大奇案之康怡花園烹屍案
    過年六天,我們將為您揭秘六個詭異奇案。《老葛謎案追蹤:新春特別節目》主持主筆葛若凡翻閱案卷,開啟塵封的檔案;老葛重返犯罪現場,尋找遺忘的蛛絲馬跡。權威視角,專業判斷,邏輯清晰,為大家抽絲剝繭追蹤謎案真相。從新浪微博解密「藍可兒案」、「斯諾登」案獲得百萬點擊率,葛若凡和《老葛謎案追蹤》一路走來,為大家繼續解密那些不為人知的案件真相。詭異的靈動異象究竟是真是假?魑魅魍魎究竟是否真實存在?如果說貝爺讓你明白自然界沒有人類不能挑戰的極限的話,葛爺帶你明白超自然界也沒有人不能挑戰的極限。老葛自費出發,走遍世界各靈異傳說發生地,探尋感受世界極陰地。
  • 聽歷史奇案內幕細節 酷我音樂《法律講堂》繼續探尋歷史脈絡
    中國法制歷史傳承四千餘年,與生活息息相關更穿插整個歷史進程,其中不乏出現比比皆是的大案奇案,這些法律文化被時代所記錄凝聚在了《法律講堂》,並通過酷我音樂長音頻模式,來走進大眾揭秘法治傳奇。在本期酷我音樂更新中,將從民國抗日英雄身世之謎成蹊蹺,與乾隆年間抄家貪腐惹怒天子案展開,繼續「聽」背後不為人知的內幕細節。
  • 大明王朝一把大火燒出的謎案
    無一不說明此地的不同尋常,於是,大明建文帝謎案再一次引起世人的關注。公元1399年,靖難之戰,建文帝是生是死?他的結局如何?幹百年來,眾說紛紜,與口水戰同行的便是此事成了明史上頭號謎案。明太祖朱元璋,為保朱家永遠昌盛,實施王子分封制,就埋下了謎案的根源。太祖去世後,燕王朱棣找了個藉口清君側,一路殺到了南京皇宮。
  • 探戈……哥窯與弟窯歷史謎案……哥哥與弟弟瓷的秘訣……
    關於哥窯與弟窯,歷史謎案,我們共同關注,大家共同探索在去年底,盛情難卻,有幸接了一出版社主編中國瓷器方面的書籍,主要考慮是系統而深入的學習我國陶瓷發展史,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於是暫時放下長期對元代瓷器的調查和研究。
  • 國產VR遊戲《除夕:雙魚玉佩》上架PS商店 揭秘古老傳說
    國產VR遊戲《除夕:雙魚玉佩》上架PS商店 揭秘古老傳說 2019-04-17
  • 【免費觀影】天作謎案
    那麼,喜歡的朋友們這次又有眼福了~印度懸疑電影《天作謎案》強勢來襲!電影《天作謎案》以一樁雙重謀殺案作為開端,著名的懸疑小說作家維克拉姆(西達爾特·馬爾霍特拉 飾)與家庭主婦瑪雅(索娜什·辛哈 飾)既是兩位受害人的家屬,同時也是這樁謀殺案的兩名最大嫌疑人。
  • 稀缺資源《天罰——二戰全紀實》巔峰秘史——二戰之謎大起底
    巔峰秘史——二戰之謎大起底不朽戰績——抗戰擊斃了多少侵華日軍女性從軍——戰爭如何讓日本女人狂熱日本軍妓——日軍情色武器大揭秘魅惑妖聲——最讓美國大兵銷魂的日本女人士兵突擊——二戰各國士兵軍力大排行最強戰力——二戰中的五大王牌部隊
  • 奶爸施磊蓋章,高瀚宇季肖冰的《sci謎案集》第二季奶出來了!
    靠著n刷《sci謎案集》續命的人,靠著b站視頻和同人堅守的惡魔之子,靠著年底金骨朵投票奮力拼搏的奶媽們,終於,在這個19年的開篇,成功的得到了奶爸施磊蓋章
  • 一百多條宮中「秘聞」待揭秘,明天博物館日故宮邀您探謎宮
    這場「讀故宮 解《謎宮》——《謎宮·金榜題名》線上圖書分享會」上,故宮出版社宮廷歷史編輯室主任王志偉和奧秘之家資深歷史顧問、《謎宮2》主創之一李慧婷將揭秘如何藉助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和檔案館的真實歷史材料,將紙質圖書、道具與手機APP的創新體驗融為一體,娓娓道來一個如何探秘偵破鹹豐年間震驚朝野的科舉大案故事。直播將在故宮出版社微博、抖音的官方帳號等平臺播出。
  • 明朝四大奇案:紅丸案 帶你了解你不知道的歷史簡歷
    歷史的真相是,這位準備除舊布新、有所作為的新皇帝在位還不滿一個月,就突然駕崩了。他死得如此蹊蹺,是否與一直把他視為眼中釘的鄭貴妃有關呢?萬曆皇帝駕崩之前,曾經留下一紙遺詔,要朱常洛繼位之後封鄭貴妃為太后。
  • 南京冬季遊:「垣裡書香」,一座藏在南京明清城牆肚子裡的書院!
    大家好我是吹夢,小編在南京生活五年了,也是前不久才知道:南京的明清城牆裡面,偷偷的隱藏了一個書店。作為一個浪跡南京各種景點的資深小編來說,真的是有點汗顏!下面大根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座藏在南京明清城牆肚子裡的書店:垣裡書香(文章結尾附有地址、交通等信息)。
  • 紀錄片《遇見煙火》登陸西瓜視頻,探尋城市焦慮的解答式
    7月29日,由西瓜視頻聯合新世相出品的中國首檔創作人與素人對談式紀錄片《遇見煙火》正式登陸西瓜視頻。五位囿於城市生活壓力的素人粉絲,前往偏遠的鄉鎮,邂逅他們所喜愛的西瓜視頻創作人,體驗創作人的真實生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逃離困頓生活的一日裡,卸去盔甲的素人們,與創作人展開一場心靈的對話。
  • b站是什麼意思,a站是什麼意思,視頻彈幕網有哪些
    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b站這個詞,b站最近越來越受到年輕人以及愛動漫人喜歡,那麼b站究竟是什麼意思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首先大家要明白b站是說的一個網站,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bilibili),b站屬於視頻分享網站,主要以動漫,漫畫,以及遊戲視頻為主,因為b站有很多版權的動漫,深受動漫迷的喜歡,b站的是國內比較早支持視頻可以發彈幕的網站。
  • 24年前南京「碎屍案」,遇害女生被分成2千多塊,兇手仍然是個謎
    就像24年前南京「碎屍案」,遇害女生被分成2千多塊,到現在兇手仍然是個謎。開膛手傑克劇照歷史上,英國倫敦有一個開膛手傑克非常惡毒,但因為當時的刑偵手段不夠先進,導致這個罪魁禍首一直逍遙法外。同樣的案件在我國也有案例,而最為出名的就是南大119碎屍案。
  • 南京唯一世界文化遺產,動用十萬人建成,堪稱「明清皇家第一陵」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歷史非常深厚,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更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市區裡有許多旅遊景點也都跟歷史相關,有人喜歡古鎮,也有人喜歡陵墓,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南京的一個陵墓。
  • 中國歷史上七大未解謎案
    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認為徐福東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獻詩,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駐日公使黎庶昌、黃遒憲等人,都參觀了徐福墓,並詩文題記。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淵源》中說,戰國先秦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領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隊,「徐福入海東行,必定真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