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已沒什麼人曬好天氣」,北京贏回藍天有何啟示?

2021-01-10 澎湃新聞
「朋友圈已沒什麼人曬好天氣」,北京贏回藍天有何啟示?

張典標/微信公眾號「新華每日電訊」

2021-01-10 10:58

微信公眾號「新華每日電訊」1月10日消息,北京市民應該注意到了兩個變化:曾經,只要趕上藍天白雲的好天氣,很多人都會在朋友圈興奮地曬照,但現在很少有人再「曬」了,大家對藍天已習以為常;曾經,人們早上出門要查PM2.5指數,但現在也少有人刻意關注這個數值了。

這種變化的背後,是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北京市生態環境局4日通報,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僅38微克/立方米,創下了該數據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新低;去年北京市平均每周有6.3個「好天」,全年比前一年多了36個。

有些外地人或許對這些數據感受不深,但常住北京的人知道,從令人窒息的「霧霾鎖城」,到令人興奮的「刷屏藍」,再到如今的「常態藍」,這場已持續8年的藍天保衛戰,打得多麼不容易。

幾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提出,新徵程要發揚「為民服務的孺子牛、創新發展的拓荒牛、艱苦奮鬥的老黃牛精神」,在全黨全國上下引發廣泛共鳴。冬日仍然透亮清爽的北京城,分明在告訴我們,北京「藍天保衛戰」能夠交出不錯的成績單,靠的正是「三牛精神」。

贏回藍天,離不開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精神。曾幾何時,霧霾危害百姓健康,「北京咳」嚴重影響市民的幸福感。解決這一民生痛點和難點,是北京霧霾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過去幾年,北京以超常規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氣汙染,久久為功,終有回報。事非親歷不知難。霧霾是難啃的硬骨頭,治霾是涉及方方面面的複雜系統性工程,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帳」,更要算社會經濟發展的「長遠帳」和「民生大帳」。如果不是把民生幸福大寫在心裡,哪來今天的藍天常駐?北京各級黨員幹部,為百姓的藍天期盼,與環境汙染「死磕到底」,正是「孺子牛精神」的生動寫照。

贏回藍天,少不了創新環保的拓荒牛精神。「藍天保衛戰」,沿用老辦法往往只管得了一時,治標不治本。立足標本兼治謀長效,北京採取了很多硬核環保措施:創新監測技術,為各類大氣汙染物布下高科技「天羅地網」;創新治理方式,優化調整運輸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用地結構,全方位倒逼清潔發展;建立大氣汙染協作機制,加強京津冀聯防聯控,推動政府、企業、公眾、非政府組織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治理……正是這套全方位立體式「組合拳」,在實戰中打得「霧消霾散」。北京「藍天保衛戰」的「戰士們」,都是環保戰線創新「戰法」的「拓荒牛」。

贏回藍天,靠的是艱苦奮鬥的老黃牛精神。治霾是一場持久戰,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曾有人斷言,在中國當前的發展階段,在「老天不幫忙」的地理氣候條件下,霧霾是北方城市的難治之症。既然「天不幫忙」,人就更要努力。幾年來,北京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首都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從市委市政府到基層街道鄉鎮,從專責環保部門到全市方方面面,為「藍天保衛戰」馳而不息地「人努力」。北京今天的「好天」,正是他們一天一天奪來的;北京年均PM2.5降到「30+」,是他們1個微克1個微克趕走的。對此,市民看在眼裡敬在心頭,他們當然是首都環保的「老黃牛」。

當前,北京治理霧霾仍需乘勝追擊,把首都建設成為天藍水淨的宜居之都,還要久久為功。但2020北京「藍天保衛戰」成績單,已經極大地提振了我們的信心。只要發揚「三牛精神」,北京環保新徵程一定能不斷創造佳績。

(原題為《「朋友圈已沒什麼人曬好天氣」,北京贏回藍天有何啟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北京空氣品質

相關推薦

評論(59)

相關焦點

  • 北京贏回藍天是「三牛」精神的生動寫照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張典標北京市民應該注意到了兩個變化:曾經,只要趕上藍天白雲的好天氣,很多人都會在朋友圈興奮地曬照,但現在很少有人再「曬」了,大家對藍天已習以為常;曾經,人們早上出門要查PM2.5指數,但現在也少有人刻意關注這個數值了。
  • 《天氣之子》渴望藍天的人居然有那麼多
    ——《天氣之子》臺詞 今天從廣州回大連為姥姥明天的八十大壽慶生,在飛機上看了一部電影《天氣之子》,之前我也在文章中提過,我是個很喜歡看電影的人,像《天氣之子》這類成人動畫電影很值得觀看,其中蘊含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橋段:
  • 藍天增多,每個人曾經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今年以來,新鄉人與藍天白雲邂逅的日子越來越多。新鄉人聊起環境,普 遍的看法是,天變藍了、水變清了、空氣變清新了、城市變美了、環境總體變好了。 我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到很「好受」,看著藍天很「養眼」。天空每有湛藍的美景出現,隨手拿出手機一拍就是不用修圖的「大片」。
  •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青雲譜區在行動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青雲譜區在行動 2020-12-24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日昆明的天氣很任性,藍天白雲與悽風冷雨交織,我們卻總有好運
    好在我們都有徒步運動的基礎,徒步20公裡並不能難倒我們。小夥伴們互相鼓勵,跑一陣走一陣,雖然有些狼狽,依然堅持跑完全程,重在參與,我們樂在其中。與天氣預報中的陣雨相呼應的是天空掛滿了厚厚的雲層,大塊大塊、各式各樣,或大或小,靜止漂浮在空中,老天好像被我們感動了,知趣地呈現了一個好天氣。
  • 何紅雨|西安的動漫天空
    太多人都在仰頭拍攝天空,微信朋友圈中曬圖最多的,那當然是這幾天西安的天空了。看到一則新聞的標題,稱西安最近的天空為「動漫天空」。作為西安人,首次看到媒體以「動漫天空」來形容也讚揚西安的美麗天空。也許是2020年真的太過艱難,一點點的美好便能將人感動。綿綿的雨季已經過去了,接下來的便是碧藍天空、萬裡晴空。也恰好是開學季,而國內的疫情也頻傳令人激動的好消息。
  • 泰安:做好大氣汙染防治「加減法」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泰安:做好大氣汙染防治「加減法」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2020-12-20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焦點面對面:北京的藍天是如何多起來的?
    (中國焦點面對面)北京的藍天是如何多起來的?中新社北京1月9日電 題:北京的藍天是如何多起來的?——專訪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劉保獻作者 陳杭 杜燕霧霾曾經肆虐北京。2013年,北京僅連續87天無PM2.5重汙染。藍天逐漸回歸北京。2020年,北京連續322天無PM2.5重汙染。
  • 「遲來的春節檔」有何啟示
    雖然是命題式的拼盤電影,影片卻巧妙地以喜劇搶佔優先道,截至4日,票房已破10億元。電視劇《在一起》更不必說,10個單元故事,拼接成年初疫情下的武漢春節,劇中,醫護臉上護目鏡的壓痕、外賣小哥的雙層口罩,種種細節都貼近疫情下的真實記憶。「史上最擠」的國慶檔,正指向同一個主題——現實題材影視創作。
  • 雨後的濟南,藍天白雲刷屏,但接下來的天氣
    今天濟南的天氣太令人驚喜啦藍天白雲,隨手一拍,就是手機屏保,
  • 一位青年導演鏡頭下的天空:這純潔、寧靜的藍天,誰不想多看幾眼!
    日本人尾崎白水有詩詠贊:「絕南一角屹燈臺,落日登臨海色開;奇勝如斯今始見,激濤高蹴九天來。」這裡生活節奏很慢人們日常就是釣釣魚、潛潛水、衝衝浪愜意而悠然明明很平淡的一些日常在碧海藍天的氛圍裡變得詩意今年8月份,我來到了西藏這裡,有最壯觀的山川河流這裡,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頭頂永遠飄著觸手可及的雲這期間,我的朋友圈多了好多天空照
  • 我為什麼不回你消息卻在發朋友圈?
    ,和我剛發了一條朋友圈沒什麼聯繫,可能只是因為我真的沒有看到,或者我就是不想回覆你。我為什麼不回你消息卻在發朋友圈?文|狗冷 出處|狗冷(ID:puppycold)最近一篇文章《不回微信前請別發朋友圈》又刷爆了朋友圈,裡面提到了50條不成文的規矩,大家爭相分享,以此來證明自己是一個懂禮貌有教養的三好學生。單是這個標題就已經讓人火大了。回消息和發朋友圈有什麼聯繫?
  • 藍天白雲刷爆泰安朋友圈,天空美得不像話,像神話!
    今天,泰安的藍天白雲再次當仁不讓的席捲了朋友圈
  • 保衛藍天!我省四地啟動汙染天氣應急響應
    藍天去哪兒了?江報君從省生態環境廳找到了答案:進入12月份,北方地區陸續出現大面積汙染天氣,汙染物隨冷空氣南下影響我省,加之冬季大氣邊界層下降,環境容量變小,靜穩天氣多發,導致我省空氣品質急劇惡化。截至12月20日,本月我省各地共出現了31個汙染天氣。也就是說,受「輸入性汙染+靜穩天氣」影響,「髒天」變多了。
  • 最愛藍天白雲晴空萬裡:濟南的天空美爆朋友圈!
    5月18日,濟南迎來藍天白雲晴好天氣,這「棉花糖」般的雲朵瞬間刷爆濟南人的朋友圈。晴空萬裡,白雲悠悠。泉城各處仰視皆為美景。今天濟南清爽的風陣陣吹來、大氣甚是通透,澄藍的天宛如浸透著陽光的海,望著這晴空不少人感嘆:今天的濟南只適合抬頭髮呆看雲!
  • 人前有多酷 人後就有多苦 飛行員的隱秘朋友圈
    常年翱翔在天際、與白雲星辰為伴的他們,生活是否如外界想像那般神秘又刺激? 其實飛行員就是司機,覺得又高又帥還是特殊職業就是個誤區。 ——— 飛行員何亦如 還記得賀中平嗎?不久前珠海飛北京的某航班遇意外故障,正是擔任機長的賀中平和副駕駛沉穩鎮定的表現讓飛機成功備降廣州,他不僅贏得飛機上200多名乘客的稱讚,還徵服網友獲評「中國最美機長」。
  • 刷爆了朋友圈!你錯過了嗎?預示未來天氣將...
    超美麗的藍天之下,「一線天」奇景增添了不少神奇色彩經小編向開平市氣象局工作人員了解其實,這片刷爆朋友圈的雲稱做「陰陽天」這種天氣現象剛被民眾記錄的時候它還被人謠傳為「地震雲今天的邊緣整齊的陰陽雲屬於透光高積雲,預示著近期廣東將維持晴冷乾燥的天氣。「陰陽天」的出現預示著開平近期將是晴冷乾燥的天氣開平一周天氣
  •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我的責任
    「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先應該有家國情懷,要為國家的重大需求、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改善人民生活獻身研究。」對於獲得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感言,「大家選我,不是因為我『最美』,而是大家希望看到我們的國家更美。」雖已年過古稀,郝吉明依然在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這是我的專業,我的責任,也是我應該有的擔當。」
  • 北京最新天氣預報:周末晴朗少雲宜郊遊,山區最低溫大都已下10℃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京城已經進入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本周雙休日,沒有雨水降臨,晴朗少雲,適宜出行。這兩天,京城都有高顏值的藍天「在線」,天空晴朗少雲,就是風力較大,連續呼嘯了兩天。不過從今天開始,風力減小,預計北風3級左右,仍是晴朗少雲的好天氣,氣溫維持在26℃左右,適宜出行和戶外活動。
  • 93歲藍天野 「朋友圈」辦「回顧展」,近百條圖文分享藝術人生瞬間
    作為如今唯一一位活躍在舞臺上的北京人藝第一代演員,93歲的藍天野老師,不僅在北京人藝68周年院慶演出中,以93歲高齡登臺演繹經典劇目《蔡文姬》片段,在近日推出的長達15集的紀錄片《藍天野》中回顧藝術人生,還在微信朋友圈裡辦起了「我在北京人藝圖片展」,分享自己從臺前到幕後,從退休到重返舞臺,從劇院到生活,從同事到朋友的無數美好珍貴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