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平權的另類扭曲:江浙兩頭婚引爭議,外公外婆改口叫爺爺奶奶

2020-12-24 培dada看眾生

江浙地區的「兩頭婚」成了話題的風暴眼,意思江浙地區有些男女結婚,男不娶,女不嫁,婚後通常在各自的家庭生活,與各自的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為了延續香火,一般生兩個孩子,一個跟男方姓,一個跟女方姓。

針對這種組合,有人表示這種婚姻降低了婚姻衝突發生的概率,也有人表示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大家各抒己見,眾說紛紜,尤其是看到一個注意點,不少女方家庭不讓孩子叫外公外婆,一定要改口叫爺爺奶奶,從此,外公外婆這個稱謂可能在江浙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消逝。

可是仔細一想,這樣真的有現實意義嗎?究竟是對傳統婚姻模式的突破還是新瓶裝舊酒呢?恐怕事情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樂觀美好吧。

就拿外公外婆這個稱謂來說,在我們廣大中國人的概念中,這是孩子對母親這邊父母的特定稱謂,現在人為將這種稱謂進行混淆,這恐怕是開歷史的倒車,並不是為了凸顯新時代新思想,骨子深處給「外公外婆」貼上了卑微的標籤,認為這個稱謂是過去舊社會男女不平等的產物,說白了,這是有些人的神經過於敏感罷了。

要讓男女在婚姻中獲得平權待遇,應該注重提升女性的地位和話語權,而不是對表面文章狠下功夫,即使全面取消外公外婆的稱謂,那也不見得男女平權會在一夜之間實現。

對外公外婆稱謂敏感和抵制的背後是對冠姓權的爭奪,更進一步是宗族勢力的博弈,而現在這種博弈打破了性別的界限,子隨父姓的這種傳統被徹底顛覆了,女人也想孩子跟隨自己姓,所以現在婚姻商定的這種「兩頭婚」模式讓女方家庭同樣獲得了冠姓權。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開明的前提下,加之獨生子女在整個社會人口中佔據相當大的比重,獨生女家庭也有延續家族香火的訴求,姓氏則是代表延續香火的重要象徵,對於這一點,其實很多男方家庭對此也持接受和開放的態度,對女方的訴求予以理解。

正是對女方這種訴求的積極響應,所以江浙地區容納「兩頭婚」的家庭也越來越多,在已經獲得冠姓權的前提下,還要混淆和扼殺特定人物的稱謂,不僅顯得是多此一舉,讓孩子無法明辨稱謂背後的區別,也是對地區歷史文化的傷害。

我們都知道戀愛是兩個人的自由,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背後參合了更多的家庭家族背景,兩頭婚出現的初衷是為了讓女方也能獲得與男方同等的平權,同時也能儘可能照顧到自己原生家庭,不必因為嫁人而割裂自己與娘家的關係,從這一點說來,兩頭婚的出現確實是對婚姻的重大變革,是女權日益與男權平等的又一標誌。

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端,兩頭婚的出現卻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孫輩之間,孫輩與父輩、祖輩之間的關係,各自家庭只願意撫養冠自己姓氏的孩子,結果長此以往,兩個孩子長大後將毫無親情可言,兄弟姐妹之間反而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豈不悲哀?

再者,女方刻意讓孫輩孩子叫自己爺爺奶奶,不叫外公外婆,在潛意識中人為給孩子灌輸了這麼一種思想:爺爺奶奶要比外公外婆親,孫輩孩子眼中只有自己的「爺爺奶奶」,與男方那邊的爺爺奶奶無關,人為給親情稱謂劃分了三六九等的親暱程度,讓彼此家庭及其孩子行成兩個獨立單位,關聯程度大大降低。

從這種思想上說來,這種強行改口叫爺爺奶奶的行為也只是為了自己家族的傳宗接代考慮,如果說之前常規的婚姻就是男女結合在一起,搭夥過日子加延續香火,那麼現在這種「兩頭婚」婚姻更加注重香火的延續,卻淡漠了婚姻的初衷和本質,連起碼的「搭夥過日子」都不復存在,這在某種程度是不是又是文明社會的一種倒退呢?

這種契約化的「AA制」兩頭婚模式從弊端來說淡化了夫妻婚姻關係,割裂了祖輩和孫輩之間的關係,模糊了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所以它的出現似乎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樂觀。

不過有人為兩頭婚代言辯解道:男人不需出彩禮,女人不需出嫁妝,大大減輕了男女雙方的經濟負擔,是婚姻文化的一種歷史性躍遷。

從這個觀點來說,婚姻又變成了交易性質,男方少出彩禮可以讓自己的基因和姓氏得到延續,女方少要彩禮的諒解讓自己家庭也同樣獲得了冠姓權,看似皆大歡喜,實際上情況果真如此嗎?

江浙地區獨生子女比重較高,各自經濟條件都較好,女方對彩禮並沒有那麼執著,男方對於嫁妝也同樣佛系,即使各自出了彩禮和嫁妝,這些財物也都用來小家庭的生活所用,彩禮和嫁妝並沒有真正對江浙地區的適婚青年造成極大的壓迫,彩禮和嫁妝的壓力顯然在江浙地區並沒有市場。

其次,即便從經濟的角度出發考慮,如果女方需要從經濟上讓步才能獲得自己的冠姓權,這無疑從側面凸顯了另一種男女不平等,這或許表明婚姻中的平權依舊任重而道遠。

兩頭婚這種在江浙地區興起的婚姻模式,在給男女雙方帶來某些便利的同時,其背後的弊端也同樣不容小覷,通過兩頭婚的婚姻模式,我們解決了很多婚姻上存在的難題,讓女性家族的某些權益得到保障,但這種模式也給傳統概念意義上的婚姻家庭造成了顛覆性影響,究竟能否成為今後婚姻模式的標杆,還是會因此爆發出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夭折,我們不得而知,雖然我們可以分析和預見,但終歸還是需要時間給出確切的答案,讓我們拭目以待。

你們如何看待江浙地區的「兩頭婚」現象?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

相關焦點

  • 「兩頭婚」是什麼意思
    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平權婚姻」結婚新的模式,被稱為「兩頭婚」。兩頭婚的意思是指,男女兩者結婚時,男方不用付彩禮,女方也不用陪嫁妝;婚後,雙方都可以生活在各自的原生家庭,夫妻倆孩子也生兩個,一個隨父親姓住在父親家主要由父親撫養,一個隨母親姓住在母親家主要由母親撫養。孩子也不用分外公外婆,管父母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悄然出現「兩頭婚」,專家認為是時代發展新趨勢,你怎麼看?
    從新聞上得知,江浙一帶最近幾年竟然興起了一種新婚姻模式——兩頭婚。什麼是兩頭婚呢?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就是,一男一女舉行過婚禮領完結婚證後,女方不去男方家生活,兩個人也不另外組建小家庭,而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 江浙「兩頭婚」引圍觀:天價彩禮倒逼下的新婚姻,是否得不償失?
    「兩頭婚」這是一個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流行的新婚姻形式,一經報導,立刻被大家關注。為何會有如此高的關注度?相信如果不知道現在找媳婦有多難,就不會知道為何結婚會這麼受關注。也正是因為彩禮的一高再高,稱之為天價也未嘗不可。往往一個家庭可能因為這個彩禮問題從天堂到地獄,從小康直接跌入貧困區。
  • 江浙「兩頭婚」怎麼看?零彩禮的重慶妹子有話說
    江浙網友為「兩頭婚」正名所謂「兩頭婚」並不僅僅在江浙一帶,全國各地其實都有存在,只不過這次官方給定了個名字。@虹大大的Vivian:上海這邊本地結婚基本都是這樣的,結婚沒有彩禮,酒席雙方AA,買房各出一半,孩子都是叫爺爺奶奶的,挺好。@易式奶奶箍:坐標福建漳州,很多縣都這麼做。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到底對誰最好?
    近年來,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被稱之為「兩頭婚」,被當地人俗稱為「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而這種婚姻是什麼樣的呢?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婚姻AA制,兩個孩子兩頭姓
    近日,有網友曝料,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婚姻AA制,孩子兩頭姓,宣稱「兩頭婚」是改革傳統浙江婚姻制度的一次極好嘗試。據稱,所謂「兩頭婚」,就是男女雙方都是正常結婚。兩頭婚家庭一般會生兩個孩子,第一個是隨父姓,主要由男方撫養,第二個是隨母姓,主要由女方撫養。二頭婚家庭中,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的父母對爸爸媽媽都叫爺爺奶奶。這樣的結婚方式更公平,也更靈活,既避免了因一方必須進入另一方的生活環境而產生的不適和衝突,又不影響下一代的成長。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兩頭婚」刷新傳統傳宗接代觀——江浙「兩頭婚」親歷者自述
    來自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的李微是「兩頭婚」親歷者,她認為這種「AA制」婚姻,給予了男女雙方平等地位,不僅沒有割裂兩個家庭,反而因婚姻讓兩家粘合度更高,「我丈夫走我家的親戚比我還勤快。」  同為「85後」獨生女的姜妍是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2017年,她和丈夫自由戀愛後選擇「兩頭婚」,「我們只生了一個孩子,跟他爸爸姓,不打算生二胎,孩子也喊我父母『爺爺奶奶』。」
  • 「兩頭婚」後,孩子的拷問,超市門口搖搖車說的外公外婆是誰?
    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一帶地區,興起的「兩頭婚」是什麼,以後會在全國普遍嗎?
    近些年,江浙地區興起了一種特殊的婚姻模式「兩頭婚」。想必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聽說「兩頭婚」這種特殊的婚姻模式,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那麼,「兩頭婚」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的婚姻形式,產生的原因以及這種新的婚姻形式是否會在全國普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種新穎的婚姻形式。
  • 江浙興起兩頭婚:一個孩子跟媽媽姓,一個跟爸爸姓
    兩頭婚的意思就是夫妻兩個結婚,所有的程序都會按正常走一遍,但婚後夫妻兩個要分開住就分開住,願意去婆家住還是娘家住都可以,甚至連他們所生的孩子也是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的,孩子管兩邊的老人都叫「爺爺或者奶奶」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婚女嫁,也不屬於招女婿
  • 「兩頭婚」為何能被接受?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公平」!
    相信這幾天大家都看到了「兩頭婚」這個說法,而且「兩頭婚」在網際網路上也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的。但是,不管爭議如何,兩頭婚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了。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呢?相信很多人已經了解了,但是,為了讓不了解的人,也能清楚什麼是」兩頭婚「,我們還是有必要解釋一下的。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可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地區興起的兩頭婚:但是也有一些異類
    新聞報導: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兩頭婚」利弊相生,不妨趨利避害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12月21日《現代快報》)正視「兩頭婚」紅利背後的不確定性  創新十足的「兩頭婚」,讓不少網友直呼大開眼界。在該話題引發全網熱議之後,不少江浙群眾迅速出面澄清勘誤,強調原報導「並不完全準確」。比如說,所謂「小夫妻各住各家」之說,真相實則是「夫妻雙方一起住在男方家或女方家」,分居是不存在的等等。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時間:2020-12-21 16: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
  • 兩頭婚與北俱蘆洲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的模式是這樣的:男方無需付彩禮,女方也無需陪嫁妝。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通常,兩頭婚的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兩頭婚恰好可以相對平等的解決獨生子女家庭中老人贍養與遺產繼承的問題。
  • 江浙一帶「兩頭婚」引熱議,女網友嫌棄男性:光買個精子不就行了
    但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讓我感覺自己很是孤陋寡聞。屏幕前的小夥伴們可曾聽說呢?坦率地講,關於「兩頭婚」 這種婚姻形式,我是頭一次聽說,據說主要在江浙一帶流行。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 「消失」的外公外婆?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
  • 【稀奇古怪】江浙興起兩頭婚 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