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翼微舞 柔性屏帶來新摩爾定律「旋風」

2020-12-23 懂懂筆記

可承受20萬次以上彎折,彎折半徑最小可達1mm,30°視角下色偏降低至0.6,亮度衰減優越1.5倍……這是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但是柔宇在這場線上發布會上帶來的僅僅是一個全柔性屏產品嗎?

「我深信,可摺疊手機加上全柔性屏不是一個傳統智慧型手機了,它是對手機的再創造,它會完全改變人們使用傳統消費級電子產品的方式。」3月25日,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劉自鴻在開年後的第一場線上發布會上,談到了自己對於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期許。

當天呈現在觀眾眼前的,除了業界關注的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新一代摺疊手機FlexPai 2,還有一場重磅籤約儀式。柔宇與中興通訊達成戰略合作,意味著柔性+戰略版圖的再次擴充。會上除了劉自鴻描述的「再創造」和「改變傳統方式」,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徐鋒強調的實現「有連接的地方就有中興終端」,都在不經意間顯示出對於柔性顯示技術顛覆式創新,以及重塑產業鏈和消費市場格局的決心。

「強強聯手」背後的戰略意義

5G智慧型手機正在逐漸普及,但智慧型手機行業長期陷入低谷,疫情更為這種低迷增加了不確定性。基於這樣的背景,柔宇和中興通訊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有著特殊的意義。如何將柔宇自主產權的全柔性顯示屏、全柔性傳感器及配套解決方案,與中興的5G技術優勢、智能終端產品開發能力進行整合,是合作雙方以及外界關心的話題。

換句話說,行業迫切需要提振信心的產品和技術,尤其是那些顛覆式創新帶來的「耳目一新」。

柔宇並非業界聲名顯赫的科技企業,全柔性顯示技術也不為普通消費者所熟悉,但懂懂認為,業界關注這次線上發布會的主要原因,是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在顯示性能上的大幅提升、形態變化上的顯著突破,以及關鍵的「實現量產」。

「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具備非常優秀的產品可靠度和顯示效果,不僅明顯優於第二代技術,而且它和市場上其他技術相比更具有競爭力。」每次聽劉自鴻介紹柔宇的全柔性屏,都像是在褒獎自家的孩子,而這一次的話語中更透露出一絲霸氣。

在他看來,基於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量產,柔宇可以隨時將技術和產品賦能給合作夥伴,共同實現令業界耳目一新的創新設計。「我再次強調一下,我們的全柔性屏已經不是一個概念,它已經進入到大量量產的階段。柔宇從2018年就已經實現全柔性屏大規模的量產。」

提及柔宇的技術獨特性,首先要從近一年來火爆的摺疊手機說起。手機屏幕的摺疊彎曲,讓消費者真正認識到了「柔性屏」的巨大魅力。但是「柔性屏」並非「全柔性屏」,這其中有著很大的差別。

扭曲測試

目前常見的柔性屏產品主要採用的,是三星主導的用於傳統「剛性」或者固定曲面柔性屏的多晶矽(LTPS)技術。而柔宇的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由於採用不同材料體系和不同製程工藝,整體生產流程更為簡化,設備投資成本也大幅降低,良率顯著提高,產品彎折可靠性也極強。劉自鴻強調,「全柔性屏」必須要在屏幕光滑度、平整性和可靠性方面進行反覆測試,要在理論基礎和實驗測試上花費更多的心血和耐心。

實際上,柔宇對近百種膜層材料和完整的顯示模組獨立進行20萬次以上彎折測試,對鉸鏈和摺疊整機進行極為嚴苛的可靠性測試,將彎折半徑不斷壓縮至最低1mm,都是在尋找全面提升柔性屏可靠性的「最優解」。

這就如同北坡登頂珠峰,前期最為漫長而艱險。但是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可以讓材料選擇更加廣泛、可控性高、技術發展潛力更大。從2018年實現全柔性屏量產上市,到今天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發布,柔宇在柔性OLED產業鏈上已經成為了獨特的存在,並且掌握了一整套不同於傳統工藝的獨立全柔性顯示技術體系。

用劉自鴻的話講,這可以形成了一種「降維打擊」的優勢。因為做曲面屏的不一定能做全柔性屏,而柔宇則可以降維做曲面屏,形成自己的產品勢能。相信這也是此次中興通訊宣布與柔宇展開戰略合作,發力5G終端產品新品類的重要原因。

在懂懂看來,這次戰略合作也是技術、專利的強強聯合,合作雙方都有自身優勢,同時也希望藉助對方的優勢實現資源互補。數據顯示,中興在5G全球專利上的布局超過5000件,擁有的5G SEP(標準必要專利)穩居全球前三,其在全球通信市場的份額達到了10%;而柔宇科技在專利布局上覆蓋了柔性OLED最重要的的基板、緩衝層、TFT、OLED和封裝層等方面,儲備了3000餘項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

柔宇可以藉助中興通訊在5G技術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及市場開拓能力,加快行業滲透力,而中興可以通過柔宇新一代柔性顯示技術,在終端領域開拓出更多的創新產品。這不僅是對柔宇「柔性+」版圖的再一次擴充,基於5G、IoT的深化普及,更有著升級進階的意義和內涵。

從2017 年推出「柔性+」理念後,柔宇將自身技術優勢形成的平臺型技術理念,不斷與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在IoT、AI應用上進行深度融合。柔宇的賦能,是基於自己定位於柔性顯示技術的基礎設施層面,與合作夥伴共同向企業用戶和消費者輸送全新的產品設計方式和體驗。從這一點來看,這種顛覆式創新不僅是智慧型手機再次變革的節點,也是智能終端領域「改頭換面」的重要契機。

智能終端「柔性化」的新摩爾定律

所謂顛覆式創新,已經被輿論廣泛提及,但是智慧型手機(包括智能終端)領域已經為此困擾許久了。

以智慧型手機市場為例,近年來各大品牌出貨量的停滯或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算力、設計、功能等方面的高度成熟,難以激發公眾的消費欲望。真正的顛覆式創新,需要的是當年蘋果手機取消功能鍵,讓用戶直接通過屏幕交互所帶來的觀念顛覆。

而柔宇新一代全柔性技術所帶來的交互方式變化,目標是改變人們對智能終端產品形態、使用習慣、消費理念的傳統觀念。這種顛覆,正是新摩爾定律所描述的形態。

《跨越中斷期》的作者傑弗裡·摩爾提出的技術產品生命周期的定律,被稱為新摩爾定律。摩爾認為新技術產品的生命周期大略可分為早期接納者期、中斷期、保齡球道期、旋風期、幹道期、衰退期等。

很多新技術都會得到嘗鮮者的接納,進入中斷期。傑弗裡·摩爾強調,任何一項新技術經歷中斷期(即產品吸引早期接納者後、贏得更多客戶前的間歇期)後,關鍵在於如何採取適當的策略「跨越中斷期」,進入「旋風期」。

中斷期的生存策略是選擇一個具有絕對優勢的細分市場並在其中獲得成功,那麼緊接而來的就是逐個佔領相關的細分市場。由於這些細分市場都是相關的,前面的成功將會吸引其他細分市場的用戶採納新技術。而在「旋風期」,企業將看到需求急劇上升,產品和技術獲得巨大的成功。

對於全柔性技術而言,最大的挑戰正是來自於中斷期。懂懂在和電子消費市場行業專家交流中,發現多數人士都提及5G時代到來後,科技消費領域面臨的三大需求爆點以及挑戰。

首先是產業需求:未來智能傳感器將成為5G時代的重要標配,通過柔性電子技術和設備工藝製備的柔性傳感器將佔據重要位置;其次是消費需求:柔性電子產品更適合穿戴於身體表面或手臂,基於這種形態的運動健康類電子產品可以呈現關於人體信息的最佳數據,而時尚類消費電子產品則會具備更大的可塑空間。因此終端設備企業可以生產出任意角度彎曲、極致無邊框ID設計、滿足超薄輕柔需求、實現超低成本量產出貨的產品;最後是技術需求:5G和萬物互聯的應用場景對柔性顯示技術在產品形態、電路融合、信息處理、量產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柔宇準備好應對這些挑戰了嗎?

整機彎折測試

對此劉自鴻強調,第二代蟬翼全柔性屏已於2018年開始量產出貨,並應用於全球超500家企業客戶的解決方案中,同時應用於旗下2019年第一季度已量產出貨的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柔派中。「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秉承業界最薄厚度,並針對目前全柔性屏應用中的摺痕、滑移、彎折後顯示失效等主要痛點,在可靠性、顯示性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技術升級,多項核心指標達到業界最佳水平。」

在劉自鴻看來,柔宇的使命是能改變人們感知世界和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基於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量產,以及完全獨立自主原創的技術體系,柔宇正在跨越「平面——固定曲面——全柔性」的技術階梯,同時憑藉日益提高的性能、良率、可靠性和量產能力,步入新技術爆發的「旋風期」。

未來的智能化泛終端時代,可以預見終端產品將快速迭代和演進,而新場景的出現也在不斷催生新物種的繁衍。隨著終端硬體進入柔性時代,一方面硬體將融入各種場景,以更加靈活、柔性的方式存在;另一方面,生態體系能夠想到就可以做到,柔性化也將促使硬體的創新速度躍進式提升。

柔性屏呼喚獨立自主技術體系

在看完整個線上發布會,看到柔宇與中興的戰略合作,以及最新發布的FlexPai 2摺疊手機後,懂懂也發現了兩個關鍵點:一是未來柔性OLED行業在消費電子產業中的重要意義;二是打造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價值。

顯示面板的重要地位僅次於IC行業,而柔性OLED則是其中的主要趨勢和方向,對於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領域的發展有著關鍵作用,同時這也是一座潛力無限的金礦。劉自鴻也強調,「根據我們行業的預測,全球全柔性屏市場和全柔性設備的產業規模和市場規模將達到3100億美元。」

這個超過3000億美元規模的市場,背後連帶的是更大規模(萬億級)的智慧型手機和智能終端產業,有必要也亟需中國企業打造出獨立自主的技術體系。

在和多位行業內人士交流時,談到柔宇和全柔性屏技術,很多人都提及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的難度,以及未來產業化的挑戰。其實類似的場景和局面,我們在國內IT和網際網路領域可以看到很多。

懂懂認為,基礎科學技術的投入,是一個長期而難於見效的大工程。但無「自主」就無話語權已經是行業共識。在雲計算領域,十多年前阿里自主研發雲技術,此後不斷投入晶片、AI等核心基礎技術研發,積累下了寶貴技術與經驗。這就是一條值得借鑑的自主技術體系實踐路徑。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新一輪的數字經濟基礎建設也拉開序幕,更需要國內科技企業在實踐中凝練出自己方法論,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柔宇目前的成功是階段性成功,距離其既定目標也尚有一段距離,但至少這家年輕的科技創業企業邁出了穩健的第一步。懂懂希望柔宇在未來幾年不斷打造和鞏固的不僅是技術,更需要經驗、實踐和方法論。只有通過這條路徑,才能真正打造出深厚的用戶認知和行業認知。

扭曲測試、刮擦測試

柔宇目前在柔性微納米器件結構、集成電路和模組製程,定製關鍵生產設備和驅動晶片等全柔性顯示領域,已經開創出了嶄新的技術路線。劉自鴻介紹:柔宇目前已經有超過30個以上的實驗室,擁有4個研發基地,持有3千個以上的智慧財產權,主要是針對於全柔性屏方面研發的智慧財產權。那麼接下來這家年輕的創業企業要做到的,就是夯實自身的技術研發能力——讓產品通過一套科學和完善的方法論,得以穩定、持續地輸出,不是一年兩年,而是要五年、十年。

這種持續而穩定的持續「賦能」,才是其對於行業夥伴以及生態體系最大的價值。在很多領域,柔宇可以把市場讓出來,自己聚焦在底層夯實核心技術和能力。而在有些領域,柔宇要成功「打樣」,包括打造FlexPai系列摺疊手機這樣的精品,通過示範效應幫助合作夥伴一起把市場做大。

記得劉自鴻曾多次闡述過柔宇科技的四優戰略——「優技術、優產品、優產線、優市場」,這是一種自信,同時是一種擔當。在柔性OLED行業,柔宇應該在技術水平、專利布局、行業賦能、生態構建、產業發展等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為在未來全球科技產業鏈體系中,中國必須要在IC、顯示面板和半導體等重要領域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摩爾定律的突圍
    摩爾定律是否已「死」?業內大咖有著不同的觀點。以Nvidia CEO黃仁勳為代表的一方認為摩爾定律已「死」,而以前AMD 首席架構師Jim Keller和臺積電為代表的一方認為摩爾定律依然可以指引領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其實綜合兩方觀點看,表面相反的觀點但本質卻並不矛盾,黃仁勳認為半導體物理學的限制意味著如今CPU性能每年只能提升20%左右,摩爾定律已走向終結;而Jim Keller和臺積電則認為摩爾定律並非簡單的描述單位面積晶圓上電晶體數量的變化趨勢
  • 摩爾定律難以為繼? 新型二維材料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預言
    摩爾定律難以為繼?>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總是籠罩在摩爾定律難以為繼的陰霾之下。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呂勁團隊與楊金波、方哲宇團隊最新研究表明,新型二維材料或將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的預言。他們在預測出「具有蜂窩狀原子排布的碳原子摻雜氮化硼(BNC)雜化材料是一種全新二維材料」後,這次發表在《納米通訊》上的研究,通過實驗證實了這類材料存在能谷極化現象,並具有從紫外拓展到可見光、近紅外以及遠紅外波段的可調能隙功能。
  • 晶片破壁者(六):摩爾定律的新世紀變局與無限火力
    文|腦極體摩爾定律的第一次續命,成功拉開了半導體產業的激烈競爭。當時的產業邏輯是,製程領先的企業很容易獲得市場份額和規模優勢,進而讓落後者無利可圖。但這種高速發展不斷撞上了新的天花板,摩爾定律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次「被死亡」。
  • 柔宇科技柔性電子技術 助力5G摺疊屏手機市場的發展
    原標題:柔宇科技柔性電子技術,助力5G摺疊屏手機市場的發展   預計2020年,摺疊屏手機
  • 全柔性屏新技術,柔宇科技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2014年,柔宇在柔性電子領域的專注頗有成效,從0到1創新,成為全球第一個發布了業界最薄、厚度僅0.01毫米的全柔性顯示屏的公司,引領了柔性顯示和柔性電子產業的新潮流。
  • 數字電路歷史、摩爾定律及未來趨勢
    摩爾定律上世紀五十年年代,飛兆半導體和英特爾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每個集成電路的元件數量將在未來十年每年增加一倍。1975年,他回顧了他的預測,並表示組件的數量現在每兩年增加一倍。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幾十年來摩爾定律一直被驗證是正確的。而且摩爾定律一直在指導晶片製造和設計。
  • AI時代的摩爾定律?黃氏定律預測AI性能將逐年翻倍
    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半導體行業按照摩爾定律發展,並驅動了一系列的科技創新。有意思的是,在摩爾定律放緩的當下,以全球另一大晶片公司英偉達(NVIDIA)創始黃仁勳(Jensen Huang)名字命名的定律「黃氏定律 (Huang’s Law)」對AI性能的提升作出預測,預測GPU將推動AI性能實現逐年翻倍。
  • 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上手體驗:柔性屏手機新形態
    11月17日,OPPO在深圳舉行了未來科技大會,這次大會上首次展出了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將無級OLED柔性捲軸屏應用到手機當中,相對於現在摺疊屏手機擁有更薄的機身,而且沒有摺疊屏手機的摺痕,更能帶來自動收放,無級OLED柔性捲軸屏,帶來了柔性屏手機的新形態。
  • 摩爾定律即將走到極限,英偉達試圖推動半導體「黃氏定律」
    記者 | 彭新「在摩爾定律失效的當下,如果我們真想提高計算機性能,『黃氏定律』就是一項重要指標,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將一直適用。」在近日舉辦的GTC中國峰會上,英偉達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做出上述發言。
  • 因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 摩爾定律提出者 戈登·摩爾
    在IT行業有一個神話,這個神話就是一條定律把一個企業帶到成功的頂峰,這個定律就是「摩爾定律」。信息產業幾乎嚴格按照這個定律,以指數方式領導著整個經濟發展的步伐,這個定律的發現者不是別人,正是世界頭號CPU生產商Intel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Moore)。
  • 世界首顆5米高全柔性屏大樹震撼亮相春晚,400片超薄柔性屏隨風飄
    「柔樹」首次公開亮相,在整場晚會穩居C位,採用960片柔性屏的30套柔性屏服裝「柔衣」也閃耀亮相歌舞節目《青春暢想》、《就在這一刻》中,再次向全球觀眾展示了「創新之城」深圳的科技實力。亮相央視春晚、廣東衛視春晚、深圳春晚的柔衣、柔樹、柔派、高清柔性屏時尚衣帽等多件產品,採用了柔宇科技在全球範圍內率先量產的全柔性屏,總數量約1400片。其中,亮相央視春晚的柔宇「柔衣」是30位舞蹈演員的演出服裝,由960片柔性屏組成。這是央視春晚37年以來第一次採用全柔性顯示屏完成的節目演出,也是全球第一款大面積使用柔性屏的舞蹈服裝首次公開亮相。
  • 摩爾定律的盡頭,Chiplet冉冉升起
    這絕不是否認超越摩爾定律的必要性,我們當然可以採用各種獨特的方法來榨出摩爾定律的最後一點價值。恰恰相反,我想提出的警告是,要想維持這些技術半個世紀以來的創新曲線,我們要做的遠不止晶圓工藝和矽晶片級別的集成。我們的機會不僅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以片上系統(SoC)為例,由於晶片在設計中不斷被添加更多的功能,因此自然而然地,大家把增加矽片集成度的推動力放在了縮放概念上。
  • 柔宇柔樹 柔性屏掛滿枝頭 寓意美好祝願
    回顧2020年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主會場正中央,一個巨大的柔樹傲然屹立,百餘片全柔性屏組成了柔樹上輕、薄、柔、豔的「樹葉」,這些均由柔宇科技自主研發並量產,何曾想過,薄如一張A4紙的柔性屏中,卻有集成超過2000萬個柔性超精密器件,數百萬個柔性集成電路單元,近百種微納米薄膜材料。
  • 為何摩爾定律一直沒死,但人們還在預測它要死
    關於摩爾定律的話題,2016年,我在微信公眾號裡寫了六篇連載文章, 標題叫做「摩爾定律還能走多遠?」2. 那麼最後的結論是摩爾定律是個經濟規律, 是一個技術發展,市場擴大,單價降低,利潤再回饋到研發的良性循環。參見我最近的文章《王川: 用摩爾定律武裝自己》。3.
  • 柔性電子技術產品亮相FTI時尚科技大會,柔宇助力時尚產業升級
    而作為柔性電子產業的開創者和領航者,柔宇科技在本次大會上帶來了多項基於柔性電子技術研發而成的時尚產品,包括5G摺疊屏手機FlexPai 2、柔衣套裝、智能鞋架、柔性屏酒瓶、RoMeeting智能會議系統等,驚豔的技術應用,迅速吸引了尋求創新的時尚行業嘉賓們的目光,紛紛駐足觀看。
  • 摩爾定律或在2025年迎來終點 中國晶片如何突圍?
    除非新工藝和新材料出現突破。 3「後摩爾時代」,中國晶片如何突圍? 在不久前召開的IC CHINA 2020(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預測,「隨著工藝節點演進,摩爾定律越來越難以持續,預計將走到2025年。」 半導體企業的製程工藝正向這個終點進發。
  •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魏少軍:晶片技術尚不可替代 摩爾定律...
    每經記者:李少婷 每經編輯:盧九安圖片來源:攝圖網集成電路技術發展數十年至今,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也成為國家間競爭的重要砝碼。過去兩年間,從「中興禁芯」到華為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晶片的重要性被國人廣泛認知。
  • 博鰲文創周RoMeeting智能銘牌,柔宇科技物聯網、柔性電子技術深入...
    除摺疊屏手機FlexPai 2外,柔性屏T恤、柔性屏禮帽、RoWrite 2智能手寫本、RoMeeting智能銘牌系統、柔屏智能音箱、車載頭枕屏,也吸引了在場嘉賓的眼球。  全球柔性電子的開拓者,柔宇已經與全球超過500家各行業頭部企業達成合作,涉及智能移動終端、智能交通、文娛傳媒、運動時尚、智能家居和辦公教育六大領域,從柔宇發布全球第一款摺疊屏手機FlexPai起,轟動了大眾,9月,柔宇科技發布FlexPai 2,搭載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屏幕可彎折180萬次驚豔四方。
  • 柔性屏何時撬開大眾市場?微米級新材料有望弱化摺痕
    近日,聯想正式發售全球首款摺疊屏電腦,小米傳出研發摺疊屏新手機Cetus的消息,蘋果的摺疊屏手機新專利也被曝光。百花齊放的柔性屏讓電腦和手機產品有望告別同質化,但價格居高不下的摺疊屏新秀們如何撬開大眾化市場還是個難題。摺疊屏使用體驗槽點不少摺疊屏方興未艾,嘗鮮者的感覺如何?
  • 柔宇柔性屏之樹秀得我頭皮發麻!
    [PConline 資訊]談到柔性屏技術,就不得不提這個叫做柔宇科技的公司了,它可是在三星和華為之前率先全球首發柔性屏手機的公司,柔宇柔宇顧名思義,就是柔性的宇宙的意思,這次的CES上柔宇科技真的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充滿柔性屏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