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為什麼禮品書是一種沒文化的禮物

2021-01-18 騰訊網

[摘要]禮品書問題多多,但誰也擋不住它的昂貴。有資深圖書發行從業者稱,相同內容的圖書中,設計成禮品書,售價就能至少提高20%,如果再配合噱頭宣傳或者附贈昂貴的贈品,則價格將以幾何級數增長。

作者:陳阿嬌

送禮,在我國這樣的禮儀之邦再尋常不過了。但有一類禮品,是比較特別的存在,這就是禮品書。這類書雖然是書,主要還是擔負禮品的功能,所以一般裝幀豪華、價格不菲,提起來送人,顯得很有面子。可是,作為「書」的禮品書,一般來說送和收的雙方都不會拿來讀,多是擺放在博古架或者書房裡裝點一下門面。這樣的書,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沒有書籍承載信息、傳播知識的功能了,而且有不少禮品書內容注水、裝幀俗氣。送禮品書,這種以為沾著文化氣兒的禮尚往來,實際上非常沒有文化。

一、裝幀豪華、包裝精美的禮品書,難掩蓋注水的內容

所謂禮品書,並不單純指用來饋贈親朋的書。這裡的禮品書,專指那些有著誇張裝幀、標題醒目宏大,動輒以《史記》、《資治通鑑》、《世界通史》、《兒童百科全書》之類大部頭為內容的書。這種書通常價格不菲且專門用於送禮。

既然名為禮品書,那就免不了禮品的一般規律,那就是裝幀不厭精美,越奢華則越尊貴,絲綢、紅木甚至金銀貴金屬,都曾經被用於禮品書的外包裝。近年來為了提高身價,一些書商絞盡腦汁想出一些炒作禮品書的辦法,把一些本來可以做成親民價格平裝書的內容,限量發行,造成奇貨可居的假象,讓那些送禮的人不惜一擲千金。

例如,著名文物專家、學者、王世襄的《王世襄集》十四本,採用五色印刷,定價1960元,已經是價格不菲,但比起《黃永玉全集》這樣的禮品書來說,卻是小巫見大巫。後者的個人專集賣到了迄今為止國內畫家的最高價——精裝本和特精裝本定價分別高達1.38萬元和12.8萬元一套。

禮品書的價格如此昂貴,內容又是否真的配得上這樣的身價呢?其實稍微留心一下市面上大部分的禮品書,會發現不少禮品書都存在注水現象。

以一些送給孩子的兒童禮品書為例,巨大的一個精裝禮盒,除去絲綢、泡沫、木板等禮盒內的裝置,可能也就幾本薄薄的書。很多兒童禮品書,還隨書附贈的一些如橡皮泥、撲克牌、手錶、玩具等「贈品」的禮物,與其說是禮品書,不如說是湊了幾本書的兒童禮盒。

此外,有些以古典文獻典籍如諸子百家或者二十四史為內容的禮品書,也會隨書附贈翻書的手套、放大鏡套裝等「配件」,道理與兒童禮品書相似,都是為了提高產品附加值,把價格定得再高一些。

比起包裝的「外在」注水,禮品書的「內在」注水也非常嚴重。雖然不否認有部分禮品書能夠在重視包裝之餘,把內容也做得紮實、細緻,但更多的則是靠噱頭,推出所謂的大字本、完整本、影印本,其本身內容還是以前那些。尤其是以名著或者古代典籍為內容的禮品書,大多已經成為不需要支付版稅的公版書,編輯成本很低,出版的門檻也很低。對於很多名著、古籍來說,已經有相關的古籍、譯文或者文史類出版社出版過完善的優良版本,因此同質化內容的禮品可以說是一種「重複出版」,內容收錄不全、印刷校對的訛誤比比皆是。

二、越是沒文化,越需要用昂貴的禮品書來裝扮門面

每年過節時候的禮品書市場總要迎來一個銷售高峰,市場的需求,正反映出部分人喜歡收受禮品書的心態。主要原因還是出在有相當一部分人,需要擺放禮品書以達到充門面的裝飾作用。

臺灣作家林文月在文章中提到:「若是到人家作客,看到厚厚的巨幅地毯,紅木雕花家具,琳琅滿目的酒櫃,昂貴的音響,而獨獨缺少書的話,就會覺得人家家徒四壁。」家裡擺書,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有文化的體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對於先富裕起來的有產階層來說,豪宅、奢侈裝修和昂貴的紅木家具,已經早已經不是問題。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之後,人們還需要滿足被尊重的需求,而在家中擺放一些看起來「有文化」的書,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找到精神境界提升了的感覺。因此有人稱禮品書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裝修神器」。

表面上看來,家裡擺些裝幀古色古香的禮品書,就跟擺放幾盆綠植一樣,沒什麼問題,但是仔細想想,卻是一種對文化的踐踏。因為,對於文化最好的尊重,就是躬身學習和感受文化,而不是把文化當成一枚標籤,隨意藉助於幾部聽起來名頭挺大的禮品書標榜自我。越是沒文化的人,越是需要擺放禮品書來顯示文化。而真正有文化的人,通常是不會拿著巨大而笨重的禮品書研讀做學問的。

反過來看,只有不讀書的人,才不能夠辨別禮品書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實質,或者仍然需要用昂貴的標價去炫耀家財的富有,而不是頭腦的富有。知識和文化無論以何種形式存在,都應該是平實而樸素的,禮品書外表似書,本質卻不承擔知識和文化的傳播,這無疑是對書的一種諷刺,是對人崇敬文化而又褻瀆文化的嘲弄。

三、圖書最貴的部分應該是內容,而不是奢侈的外皮

禮品書的重複出版、誇張裝幀早已經不止一次被媒體和出版研究者詬病。號稱是「中國最美圖書」、書中空無一字的單本書籍《空度》,定價480元,並限量發行1000冊,該書的廣告語是「以圖書奢侈品、藝術品的形式,等待知音的覓尋」。作為圖書設計方面的先鋒性嘗試,這樣的書固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若以圖書本身傳遞知識、傳播文明的功能來看,這樣的書不過是一副空殼子。

而更有禮品書,連這樣富有藝術氣息的外表也沒有,外觀設計花裡胡哨,俗不可耐,貼金燙銀的元素加了很多,卻全然不得美的要領,甚至遠遠一看,與中秋節的月餅禮盒無異。

禮品書問題多多,但誰也擋不住它的昂貴。有資深圖書發行從業者稱,一般來說,相同內容的圖書中,設計成禮品書,售價就能至少提高20%,如果再配合噱頭宣傳或者附贈昂貴的贈品,則價格將以幾何級數增長。

非禮品書的《史記》(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由中華書局出版,印刷精美、校訂嚴謹,定價590元,網上書店售價只有300多元;中華書局平裝本《資治通鑑》標價498元,網上書店常年售價在二三百元。而作為禮品書製作印刷的一套《史記》則可達到數千元,《資治通鑑》則可以標價到15500元。即使是打一折,也比普通圖書貴得多。

禮品書的亂象,並不僅僅在於禮品書本身的暴利,還在於它正是以其天價,反襯出文化與知識的廉價。一套稍有檔次的禮品書輕而易舉就標價過萬,然而那些從事研究治學和寫作的人,憑藉其知識能夠拿到的收入則少得可憐。一個普通作者寫作一本20萬字、印數在1萬冊左右的圖書,能夠落袋的版稅也不過一兩萬塊錢,還趕不上一套禮品書的售價。而那些辛辛苦苦埋頭翻譯外國著作的翻譯者們,得到的稿酬則更加微薄。

有人會認為禮品書之所以標價高,在於其附加值高,有點「買櫝還珠」的意味,本質上是賣裝幀、賣噱頭、賣面子。但無論禮品書的附加值多大,其中書籍本身的內容都是最不值錢的部分。所以稍微推敲一下,禮品書的昂貴,反而不是對文化的尊重,而是一種對文化的輕視。只有社會整體閱讀氛圍不佳、大眾文化素養堪憂的情況下,禮品書才會大行其道。

圖書有其特殊的社會價值職能,作為商品與貴金屬、名包、名表之類的奢侈品有本質區別,圖書可以作為禮品饋贈親朋好友,禮品書也可以標出高一些的價格,但是最昂貴的部分應該是書的內容,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

結語:

內容粗製濫造的禮品書,卻標出天價,不能不說是一種嚴重的文化亂象。不去閱讀圖書,僅僅靠奢華裝幀、昂貴价格的禮品書來往臉上貼上一層文化的金,其實是越貼越沒文化。書籍最珍貴的部分是在於內容,而不是外殼,價格高不等於價值高。只有真正崇尚節約、尊重文化的風氣下,重複出版和內容注水的禮品書才有可能失去存在的土壤。(文/陳阿嬌)

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寫錯字,一種是沒文化,一種是太有文化
    寫錯字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文化,一種是太有文化。在我國許多著名景區的牌匾上都看到過"錯別字"。
  • 文化藝術與禮儀生活雅集
    禮品、禮物和伴手禮,作為禮儀文化的精神載體,在社會交往中,以示友好,人與人之間互贈的禮品、禮物是為了表達彼此祝福和心意;傳遞人與人之間情感、意願、祈福和溝通的載體。禮物的內容非常的豐富,「以物載道」讓禮物變得豐富多彩。「禮品、禮物」的核心價值:禮字當頭,故事貫穿,置入情景,融入文化,關愛生活,物質呈現。
  • 小罐茶傾心打造傳統文化,中秋最佳禮品就選它
    小罐茶傾心打造傳統文化,中秋最佳禮品就選它 時間:2020-09-02 14:07:42 來源:天極網資訊 現在中秋選月餅的沒有像以往那麼多了,倒是選茶的比以往多了一些,我也不明白原因,難道是月餅吃多了
  •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了解日本旅遊者文化心理與風俗文化
    本文乃作者馬娟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中國儒家文化中的「溫文爾雅「原則,是日本神道產生的源頭。其影響集中表現在日本人外表上的溫和謙恭。因此,在送給日本客人禮物時,不必以厚禮相送。否則會使客人陷人「受之有愧,拒之失禮」的兩難境地。所以,禮不在貴,但要講究地方特色和紀念意義,例如中國的古董、書畫、風味特產或印有你的公司標誌的特製品等。與此同時,必須注意千萬不可觸犯其民族禁忌,例如你在贈送書畫禮品時,不要選用夕陽風景畫,更不要有「落日」字樣。
  • 什麼是沒文化?
    一提起「文化」這個詞,好多人都會把它與學歷讀書等等劃為等號。其實,文化與學歷讀書不是一回事,起碼不完全是一回事。從大的方面講,文化的外延與內涵就特別豐富。文化既包括學術文字方面的專門研究的內容,更包括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2019中國文化IP產業觀察
    中國文化IP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董事長、中國文化IP及創新設計展策展人陳彥以《2019中國文化IP產業觀察》(以下稱為《觀察》)為主題向與會嘉賓發表了演講。《觀察》指出,文化IP的定義為:一種文化產品之間的連接融合,是有著高辨識度、自帶流量、強變現穿透能力、長變現周期的文化符號,將這樣的文化符號稱為「文化IP」。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文化IP以其高辨識度,好玩有趣、個性鮮明,有態度、有觀點、有價值觀的特徵,贏得更多圈層人群關注,受眾將呈現爆發式增長。
  • 淺談韓國文化特點
    ⬆點擊歐洲大丈夫,追蹤最新消息⬆向來我主要都是寫歐洲文化觀察,這次要講一個我沒去過的國家"南韓"!
  • 文化年貨第一波,漢聲民間藝術帶回家!
    到了臘月就是年,過年了,如何回歸傳統的「年味」,左邊右邊每年為您準備的最有傳統文化的新年禮物就是這漢聲《大過新年》民間瑰寶
  • 傳媒觀察 | 小眾文化何以在網際網路時代顯性化
    編者按  小眾文化在當下受到了廣泛關注,但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前,小眾文化卻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為什麼在網際網路時代小眾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與之後的小眾文化有何變化?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吳斯在《傳媒觀察》2018年第4期刊文認為,小眾文化顯性化經歷了從「潛在」到「可見」,又由「可見」到「顯性」的過程。前一過程主要受到以市場經濟為表徵的時空壓縮影響,後一過程則有賴於網際網路的時空連接作用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網際網路幫助小眾文化成為了頗具規模的社會現象。
  • 天道:丁元英幫王廟村,是送給小丹的禮物,更是對文化屬性的挑戰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 沒文化真可怕,如何才能有文化?
    你現在描述的結論,跟你描述的原因沒有一點關係!你看看你最後一句話,你是多麼希望自己很苦逼啊!現在不苦逼,所以你找理由讓別人覺得你苦逼。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你還沒畢業就有公司實習了!別人每天加班忙得要死,你還有周末可以去公司看書學習!很多人想到北京來都來不了,你大學還沒畢業就在北京上班了!本來是別人都很羨慕的東西,這些你都看不到!
  • 六一將至,這是給孩子最有文化底氣的禮物
    除了送玩具送衣服,還可以送給孩子更有意義的禮物--用知識和陪伴滋養成長,家長的格局不同,孩子未來的格局也會不同。這座有生命的浩浩宮城,背後的智慧和思考,格局和胸襟,值得帶孩子去領略。一個文化的大寶庫,可以培養一個大格局。都說傳統文化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今天卯叔將要推出一套給孩子的重磅禮物:《打開故宮》——一本長3.2米的震撼立體書,讓你把整座故宮「搬回家」。
  • 朋友搬新家送什麼禮物好,實用有內涵的字畫禮品精選
    而作為被邀請的對象,咱可不能空著手去,準備一份像樣的禮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搬新家送什麼禮物好?很多朋友都在糾結喬遷禮物如何挑選為好,送禮物送的是自己的心意和祝福。特別送給好友,總是不想落了俗,想多出一點心意。而字畫因為它獨特的收藏與觀賞同在的價值,成為了很多人饋贈禮物的首選。朋友搬進了新家,肯定是需要裝飾的,挑選一幅好的字畫作品作為賀禮定是不會錯的。
  • 中秋禮物|中秋節送給長輩的中秋禮品
    中秋伴手禮物選擇何其多,每次想送什麼中秋伴手禮物也讓很多人頭疼。每次錢沒少花,結果都不盡人意。今天哲品給糾結的你帶來一些靈感,找到合適的禮物。希望你送出的禮物都能讓長輩們都歡喜。中秋禮物|中秋節送給長輩的中秋禮品那種一盒八個,個頭小巧的月餅。一口就能吃進去,正好能控制食量,避免長胖。
  • 方言也是一種文化
    這就是方言了,普通話也是一種方言,只不過它是官方的方言,作為中國話的官方標準,才作為了正統語言。我出生在陝北,說的方言自然是陝北方言了,這種方言,大部分人是沒有聽過的,要真正說陝北話,我想很多人是聽不懂得,你說你來過陝北,能聽懂那裡人說的話,我告訴你原因,因為中國發展太快,普通話普及太快,為了中國區域文化的交流,都說普通話是優點多多。
  • 韓少功:我們為什麼至今無法擺脫文化陣痛? | 文化縱橫
    但基本事實是,文學不等於文學知識,寫作一靠生活感受積累,二靠反覆實踐,甚至「非關書也」,「非關理也」。這對於全世界各文學院系來說都是天生的短板。當年美國史丹福大學開寫作班,我在那裡給他們潑冷水,老師還不高興。但幾十年下來,好像他們也沒培養出多少像樣的作家。很可能,大學只能做大學的事,對於有志於寫作的人來說,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知識準備,如此而已。
  • 論書|《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一種文化社會學的視角
    這些書中的訪談者,更多扮演記者的角色,試圖將講話的主動權交給被訪對象。訪談錄大都不夠深入,有些訪談直接是電影放映之後的交流與對談文本。因此從總體上,這些訪談都顯得較為粗糙,內容不痛不癢,亮點不多。 於是作者與導演的交流,仿佛是一種圍繞電影文本所進行的編碼與解碼的智力遊戲。例如《老驢頭》中的驢,既象徵主角「他自己」,又象徵著國家對個體的忽視;沙漠澤象徵「整個社會體系的道德下滑」;《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中的白鶴,象徵「一種自由」;《禮物》中上面寫著「神州」的瓶子,代表「一種反諷」。
  • 《天道》:這部劇是在布道強勢的文化屬性,我們需要這種文化!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想解析兩個概念:文化屬性和愛情。講的是一個男人愛上了一個漂亮女人,並且送給這個女人一個特殊的禮物。「我們這個民族總是以有文化自居,是什麼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弱勢文化?是符合事物規律的文化還是違背事物規律的文化?任何一種命運,歸根結底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是丁元英第一次提到文化產物?
  • 年末送禮|有哪些常見的商務禮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家企業在禮品的選擇上逐漸摒棄了常規、傳統的禮物,更傾向於具有時尚性、科技性、商務性以及實用性等特點的禮品。不同於朋友之間的禮物饋贈,商務送禮更需要謹慎抉擇,所以,針對客戶、領導、合作夥伴的禮物挑選一直是讓人頭疼的一件事。
  • 禮品代發是什麼意思?禮品代發為什麼那麼便宜
    現如今有一個電子商務行業都必須觸碰的,電子商務禮品代發,禮品代發是什麼意思呢?假如你做電商平臺開店,那麼這禮品代發如何去用呢?這就作為店家假如你用好啦不但可以降低成本,還能夠提高店面和商品的排行!什麼叫電商禮品代發,這兒必須表明一下,簡易的而言便是快遞公司禮物包囊,這類快遞公司禮物包囊是如何使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