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華夏時報」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華夏君個人微信:huaxia0701 歡迎添加
華夏時報記者 郝靜 上海報導
五官英挺,輪廓深邃,眼前的汪嘉偉,帥氣依舊。
前國家男排主教練、現任熔盛重工(01101.HK)新股東、上海博琨投資董事長汪嘉偉一身黑色西裝出現在記者面前,沒有帶任何助手。
然而,在人群中汪嘉偉仍然是明星,1.93米的高大身形鶴立雞群。此次圍繞他的話題不是排球,而是投資。
近期,汪嘉偉在吉爾吉斯斯坦投資了一塊油田項目,而這塊油田的最新拍檔則是港股上市公司熔盛重工。
從排球教練的汪指導變成了汪董,而熔盛重工則因為這塊油田擬更名叫做華榮能源。
大手筆資本運作
8月21日,熔盛重工宣布,以21.84億港元收購New Continental Oil & Gas Co. Ltd.(新大陸油氣)全資附屬公司吉爾吉斯斯坦大陸油氣有限公司60%的股權。
這家公司此前與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石油公司籤訂協議,獲得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幹納盆地4座油田的合作經營權益,這4座油田包括「馬裡蘇Ⅳ」、「東伊斯巴克特」、「伊斯巴克特」、「羌格爾塔什」及「奇克爾奇克」5個採油區塊。
可能很少人知道,這家油氣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就是汪嘉偉。「我們是主動在尋找一些合作方,油田投了大約一年零十個月,三個股東主要在那邊負責投資,而我本人是前前後後去了六次吉爾吉斯斯坦,跟當地的政府官員進行洽談。當地的瓶頸是,吉爾吉斯斯坦是在前蘇聯時被分出來的,油氣資源很好,卻生不逢時。」
吉爾吉斯斯坦是中亞東部內陸國,北部同哈薩克斯坦、西部同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同中國新疆、南部同塔吉克斯坦接壤。吉國有近百年的油氣開採史,但產量極低,石油年產峰值是32萬噸,天然氣年產峰值是3.8億立方米,每年約95%的全國原油、天然氣和石化製品需求需要依靠進口滿足。
高山之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簡單的生活卻被汪嘉偉形容得頗為有趣:「生活水平大概是在中國上世紀七十年代,一級公路還可以,一到天黑了,路上什麼都沒有。生活設施比較匱乏,相對落後。但當地人很質樸,自然資源非常好,中國人在那裡投的金礦最多,但大的工業卻是沒有的。」
「目前,中亞五國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兩者經濟和資源上的互補形成了真正意義的路上『絲綢之路』,而吉爾吉斯正處在這樣的經濟帶上,其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只能和中國人合作,因為他們是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吉爾吉斯斯坦希望中國人來投資他們的油田,我們的幾口井都是20多噸的日產量,而對比中石油來說,5噸/天就可以算是高產油田;俄羅斯人覺得每天要100噸才算高產。幾天前,我們又有一個新井開出來,每天都是20多噸,五六倍於中石油的產量。」談起油田,汪嘉偉一臉驕傲。
據了解,吉爾吉斯斯坦地處中亞,早在前蘇聯時期,由於技術手段不足、開發資金短缺等多種原因,此地塊油田便全面停止開採。根據熟悉中亞油田的能源行業專家分析,該大型油田油床分布廣袤且較淺,主要油床平均深度僅在500-2200米之間,油井投資成本將大大降低,採油毛利水平十分可觀,同時將減少油田開採的成本。
10月14日晚間,熔盛重工公告稱:五口新油井的鑽井工程已經完成。其中,兩口新井已經開始產油,完成壓裂的一口新井錄得每日淨產油量約174桶,將繼續強化新井開發,並加快老井修復,擴大壓裂井次規模,以進一步增加產油量。
熔盛重工是因為何種機緣加入的?
「我們覺得這是很好的項目,有產量﹑有前景,只是需要尋找合作者。而這個項目後續還要很大投資,當然需要有實力的公司合作。」幾個合伙人都在尋找合作夥伴,這時候,遇到了熔盛重工,與熔盛重工大股東張志熔先生談得很愉快。
汪嘉偉透露:在此之前,我對熔盛重工就有所耳聞,熔盛重工在全球造船行業都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積極開拓能源開採業務,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戰略發展方向。而熔盛重工多年來儲備了很多與油氣業務相關的重要客戶,它的加入不僅加快了這個項目的開發,也給上市公司帶來了大幅度的業績增長,同時也給吉爾吉斯斯坦和新大陸公司帶來可觀收益。
「我們是和吉爾吉斯斯坦石油公司在合作開發油田,股權比例﹑原有的合同都按照國際標準重新梳理,吉爾吉斯斯坦政府也承諾在未來20年合作有效。無論從盡職調查、法律法規,還是審計等多方面都要完全符合上市公司的標準。」汪嘉偉如是說。
「果子現成的長在樹上,只要伸手去摘就可以,但需要有大量的資金參與。」由於這次收購是通過增發股份的方式,真正要為油田開發帶來充沛現金流,仍是要依仗資本市場的魔杖:10月29日,熔盛重工與主要股東宏易勝利投資有限公司訂立認購協議,股權證持有人可以認購公司最多17億股新股份,預期募集的所得款項淨額大約介乎25.5億港元至32.3億港元。公司名稱改為China Huarong Energy Company Limited。
結緣石油
由於繁忙的石油生意,汪嘉偉穿梭於北京上海兩地之間,昔日的排壇國手如何將手中的排球畫了個弧線,並濺出了一朵美麗的黑色石油花?
排球王子汪嘉偉在賽場上的明星風採,令人難以忘懷:1977年,汪嘉偉隨中國男排參加第二屆世界盃男子排球賽,在網前打出的前飛背飛等一系列快攻戰術,震撼了世界排壇。賽後,他被譽為「世界排壇第一飛人」。受傷引退東渡日本,十三年後以男排主教練的身份回到中國,霸氣回歸,率隊重奪男排久違15年的亞洲冠軍。
2001年,汪嘉偉從中國男排主教練的位置上引退,離開了排球,就下海和幾個朋友一起開起了公司。素來喜歡挑戰的汪嘉偉,最初下海面臨怎樣的境地?
談到走入石油圈,汪嘉偉用了兩個字「緣分」。他說:「人是看你混在哪個圈子裡,並不是說2001年我離開國家隊做生意就開始做這個,一開始什麼都做,比如說最簡單的,我們的團隊在高速公路上畫線,同時還介紹各種樓盤,一下子做了五六年,一事無成,現在回憶起來是交學費了。而且一開始傻傻的,別人講什麼我就信什麼,但必須走過這一步。」
隨後,汪慢慢接觸一些能源的項目,逐漸摸到了一些貿易的門道,他判斷國內做貿易沒有倉儲是不行的,於是投資了油庫。油庫從最開始的幾個點布局撒網要做連鎖,最終加入香港上市公司,通過資本運作上市,成果斐然。
名氣對談生意有沒有幫助?汪嘉偉表示:一進來,大家都知道,具體又說不上來,人家也不會主動把生意讓給你做,只是一開始不需要介紹。
如何適應雲端的排球王子落到凡塵的落差?汪嘉偉笑言:球輸了不是一樣被別人罵?不能老惦記著贏了比賽被別人捧,也要想輸了比賽的情況。
商業嗅覺敏銳的汪嘉偉覺得還可以往上遊方面再延伸,國內中石化進口的原油越來越多,超過一半比例,有個偶然的機會來到吉爾吉斯斯坦,讓他覺得這個地方存有機會。
「主要和吉方國務委員﹑能源部長談了很多次,他們希望我們把項目開發出來,對他們的稅收和經濟有提升的作用,因為他們本身沒有大型的能源企業,沒有能力﹑沒有技術﹑沒有人才。鄰居土庫曼斯坦遙遙領先,因為發現了一塊氣田,他們的產量可以達到全球的13%-19%,塔吉克斯坦也在和中國合作,未來可以發展的空間非常大。」汪嘉偉如是說。
霸氣的挑戰
現在的汪嘉偉行走在京滬雙城,「家實際上在北京,為了看父母就要經常來上海,兒子現在做微電影,剛剛開始。準備讓他自己運作,男人嘛,靠自己,我就沒靠過別人。」
卸下了汪指導之名的他對排球仍然關注,「這次準備為男排捐助400萬,結果亞洲冠軍輸掉了,教練隊員被我臭罵一頓。」
汪嘉偉曾被評價為霸氣,自己如何評價?「霸氣啊,我本來就是這種性格,因為當教練很多年,性格也不會改來改去的,人生之路嘛,願意怎樣走都可以,人生信條是相信自己。」
他笑言:搞體育想打得好,不是簡單的事,要戰勝自己。很多世界冠軍,成功不可能僅僅靠運氣,判斷能力、遇到事情的決策能力還是要靠天賦的。
從運動員到教練員,再到做石油生意拓展上下遊的資本大佬,汪嘉偉的人生之路一直是大開大合。「以前沒有做生意,因為搞體育把這方面的時間鎖住了,現在騰出手來,挑戰一下,我相信我有這個實力和能力,事情也從一開始的不懂,到慢慢懂,一步步走下來,起碼整個判斷力、經驗得到了鍛鍊和印證,目前的油田項目只是走了第一步,我還有更宏遠的規劃。」
人物簡介
汪嘉偉 知名排球運動員、教練。1955年9月27日出生,上海市人。1973年加入福建排球隊。1976年至1983年被選入國家隊,擔任主力隊員;1997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男排主教練。2001年至今, 從事能源、石油等相關行業的投資,現任上海博琨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文章首發華夏時報網:
http://www.chinatimes.cc
華夏時報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times001
歡迎收聽華夏時報官方微信:可在微信公眾帳號裡搜索chinatimes或者華夏時報進行添加!點擊頭像,瀏覽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