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華夏兒女,在遇到侵略的時候,奮不顧身,就如我們古人那句話:兄弟鬩於牆,共御其辱。如果你仔細看,你會發現,很多開國將軍來自一個地區,一個姓氏,他們其實都是一個群體。就拿曾姓來說,人口只有700多萬,排在第31位,但是在共和國將軍中,曾姓是將星雲集。曾姓25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是湖北人多,還是四川人多?
也許曾姓人得到了春秋時期孔門七十二賢之一曾子、北宋文學家曾鞏、晚清重臣曾國藩等的蔭蔽,曾姓開國將軍數量,超過了很多人口大姓。曾姓開國將軍有25人,四位開國中將和二十一為開國少將。曾姓也是一個長壽姓氏,有兩位百歲開國將軍。那麼你知道曾姓兩位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哪個省份嗎?帶著疑問,我們來學習下。
曾姓25位開國將軍,是湖北人多,還是四川人多?其實曾姓開國將軍中,湖北人和四川人均有一人;曾姓25位開國將軍中14人是江西人,其次是廣東有四人,湖南湖北安徽等都排不上號,為什麼?據說,廣東的曾姓都是江西傳過去的,其他地方分布很少。
筆者整理的曾姓開國將軍信息如下:
一、曾 徵 ,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 1912年——2000年), 享年88歲 ,原名來古,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菖莆鄉五豐村人。曾任軍委炮兵山東周村高炮訓練基地副司令員,空軍第一航空預科學校校長,瀋陽軍區空軍副參謀長,空軍第三軍副軍長,青海省軍區副司令員,陝西省軍區顧問,1964年兼任青海省體委主任。
二、曾 威 ,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江西吉安市泰和 人, (1916年——2004年 ),享年88歲 。擔任過69軍副軍長、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天津警備區政委,長期從事國防工程施工,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他先後3次入朝作戰。
三、曾 美,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原名曾昭泰, 江西興國, (1914年——2015年), 曾任66軍參謀長、曾任過河北省軍區政委(1965年),北京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等職。曾美親歷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裡長徵,是遵義會議會址的直接選址人,1935年1月,紅軍攻克遵義後,奉命去找住所,最終找到了貴州軍閥柏輝章的公館。柏輝章公館成了紅軍的總司令部,緊接著,遵義會議就在柏輝章二樓的那間大房子裡召開了。
曾美率一旅將大郭村機場攻克。大郭村機場攻克,是石家莊戰役中的關鍵一仗,戰後切斷了國民黨守敵最後的空中退路,為解放石家莊做出了重大貢獻,曾美因此被晉察冀野戰軍授予首功嘉獎。曾美1955年調任196師第一任師長,當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那一年他擔任了國慶閱兵的副總指揮,在此後的五次國慶閱兵中,曾美都擔任閱兵副總指揮。
1981年,曾美以副大軍區職離職休養,當時是在河北休養的級別最高的我軍將領。2015年,曾美將軍去世,享年102歲。
四、曾凡有少將, 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江西贛州寧都縣湛田鄉人 (1916年—2008年),享年92歲。曾任湖南軍區衡陽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空軍師政治委員,國防科委後勤部政委。
五、曾光明少將, 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江西吉安 , ( 1917年——1985年),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政治委員,南疆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司令員、政治委員。
六、曾傳芳少將, 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江西永豐 , ( 1915年——1985年),別名張平,曾任上海警備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員。
七、曾慶良少將,原名曾慶諒,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江西會昌縣鐵山壠鎮人, ( 1917年——1996年), 享年80歲,建國後擔任過西南軍區通信處處長,解放軍軍事通信工程學院(現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院長,雷達工程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部軍事科學研究室主任,總參謀部通信部副主任 。
八、曾如清少將,原名曾慶清,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江西吉安永和鄉, ( 1914年——1989年),從朝鮮國後擔任過江蘇軍區第二政治委員,曾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政治委員。
九、曾克林少將,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江西興國 , ( 1913年——2007年),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東村鄉齊心村人。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副司令(大軍區副職),海軍後勤部副部長,海軍航空兵司令員,海軍顧問。
十、曾昭墟 少將,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江西興國梅窖鎮 , ( 1916年——1973年),參加了抗美援朝,曾任二十軍副軍長兼參謀長。
十一、曾寶堂少將,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江西信豐, ( 1911年——1989年 ), 曾任山西軍區副司令員。
十二、曾新泮(pàn) 少將,61年晉升少將軍銜 , 江西興國 , ( 1912年—2003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警備部後勤部副部長,北京軍區後勤部副部長。
十三、曾雍雅少將,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江西於都 , ( 1917年——1995年 ),享年78歲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志願軍50軍副軍長、二十軍副軍長兼參謀長、西藏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
十四、曾憲池少將,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安徽金寨 , ( 1910年——1988年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華北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軍區交通處政治委員、軍法處處長,北京軍區軍事法院院長,石家莊高級步兵學校副政治委員,解放軍防化學兵科學技術研究院政治委員。
十五、曾祥煌少將,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湖北潛江, ( 1914年——1981 年), 1947年,擔任358旅副政委的曾祥煌協助旅政委餘秋裡開展新式整軍運動取得成功經驗。彭老總說:餘秋裡和曾祥煌功不可沒。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曾任57速成中學校長、軍政委、雷達工程學院政委。
十六、曾旭青少將, 又名曾緒慶,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四川宣漢人, ( 1909年——1998年 ),1952年,曾旭清作為23軍副政委隨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被任命為華東軍區工程兵部主任,此後還擔任過南京軍區工程兵部主任、工程兵副參謀長、工程兵副司令員。
十七、曾 滌 少將,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湖南瀏陽人 ,(1913年——1971年),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新疆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十八、曾育生少將,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湖南漵浦 人, ( 1913年——1991年),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曾任 蘭州軍區衛生部部長。
十九、曾敬凡少將,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湖南茶陵人 , (1915年——1989年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曾任 41軍副軍長兼參謀長。
二十、曾鑑修 少將,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廣東蕉嶺人 , ( 1916年——1985年),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紀律檢查處處長,總政治部群眾工作部副部長,昆明軍區後勤部副部長。
二一、曾 生少將,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廣東寶安人 , ( 1910年——1995年),曾任海軍南海艦隊第一副司令員。
二十二、曾國華中將,廣東省五華縣岐嶺鎮, (1910年-1978年),參加了二萬五千裡長徵。建國後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9軍軍長、空軍第3軍軍長、瀋陽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二十三、曾澤生中將,雲南省永善縣大興鎮人,(1902年-1973年),他幾個子女都是黨員,曾任原國民革命軍第60軍軍長,1948年10月17日率60軍加入解放軍,隨後改編成50軍,50軍全軍共2.3萬人,歸第四野戰軍建制。參加解放鄂西、四川的作戰。率部去越南參加受降。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二十四、曾紹山中將,安徽省金寨縣人,(1914年-1995年),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三兵團副司令員、旅大警備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政委、遼寧省省長、濟南軍區顧問等職。
二十五、曾思玉中將,江西省信豐人,(1911年-2012年),抗日戰爭時期,曾思玉主要是在楊勇擔任團長的686團當政治處主任,後來還當了團政委、軍分區司令員。1967年,曾思玉擔任武漢軍區司令員,1973年任濟南軍區司令員。曾思玉的成就大,他兩次當選為軍委委員,是江西百歲開國將軍中,唯一的副國級開國將軍。2008年,我國成功申辦奧運會,曾思玉中將為此很高興,他拿起筆寫四個字:祝福奧運!
2012年,曾思玉去世,享年102歲。
曾姓25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是湖北人多,還是四川人多?給大家一個腦筋急轉彎,其實曾姓開國將軍,江西人最多,曾姓的兩位百歲開國將軍曾思玉和曾美將軍也都是江西人。總而言之,還是我們江西人威武!
由於時代久遠,以前的技術落後,加上大多開國將軍謙遜低調,有部分曾姓開國將軍的影像資料沒有。如果您有的話,可以提交給小編或者留言。筆者在世界瓷都景德鎮等你,也許能幫助您復原將軍的遺容!再次,感謝您閱讀完本文,謝謝!
如果您有幸看到本文,請為曾姓開國將軍點讚!謝謝!
參考文獻《開國將軍名錄》
責任編輯:懿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