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燕秋1
12月5日,在2020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舉辦期間,我看了短片《跨越雅魯藏布》,並對其中展示的極限運動扁帶產生了興趣。這項運動需要挑戰者行走於固定在兩點之間的扁帶之上,保持身體平衡,甚至完成各種技巧性的動作。在這部短片中,幾位扁帶愛好者來到雅魯藏布大峽谷,嘗試在峽谷間的扁帶之上行動,寒冷的天氣和溼滑的扁帶都將給他們帶來挑戰。
《跨越雅魯藏布》入圍了英國山地電影節,這次在佛山千燈湖活水公園的放映是世界首映。製片人張也同樣是一名極限運動愛好者,2010年,他認識了有「中國扁帶第一人」之稱的張亮,經常在一起玩玩扁帶、喝喝啤酒。他們暢想了很久要用扁帶跨越雅魯藏布大峽谷,然而在他們終於成行併到達之後,雅魯藏布卻在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的影響下出現了嚴重的堰塞湖災害。
因此,和很多國外的山地紀錄片不同,張也試圖在片子裡加入扁帶之外有關環境問題的思考。這也隨之引發爭議。
「如果這個片子不增加環保內容,視覺上可以更緊湊,會更好看,但是這就失去了我們拍攝紀錄片的初衷。「張也告訴我,這次災害讓他找到了拍攝戶外紀錄片的意義,他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影響到一些人,讓大家行動起來。在《跨越雅魯藏布》完成之後,張也帶著團隊去了北極的峽灣,在冬天冰冷的海水裡尋找野生的虎鯨,也去了一些國家拍攝記錄鯨豚圈養的情況,明年他們還計劃拍攝一部分關於高山動物保護的影片。
在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上,這樣的放映還有很多。戶外影像涵蓋極限山地運動、戶外探險、人文生活、自然環保、旅行等方面,拍攝題材涉及滑雪、攀登、攀巖、翼裝飛行、滑翔傘等。對於大部分國內的觀眾來說,這一類型的紀錄片還顯得小眾。事實上,今年也是這個展映環節第一次被廣州紀錄片節單列出來。
本屆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首次開設表演區、舞臺區、展示區和體驗區,共舉辦25場專業論壇和分享會,22場體驗培訓課,通過「線上徵集+線下體驗+配套活動」相結合的方式,試圖給活動舉辦地佛山的市民帶來一種沉浸式體驗。
圖片來源:活動方在青年導演論壇上,人們關注拍攝者與被攝者如何建立信任關係的議題。紀錄片導演劉江以代表作《再出發》為例,認為被攝的運動員與攝影師之間需要惺惺相惜,「你去融入他的生活,他融入到你的職業裡面,他對你充滿信任,才能夠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你」。探險家、紀錄片導演阮任藝從被攝者轉化為拍攝者,把自己放在一個觀察者和記錄者的角度,表示已經和自己的被攝探險車隊建立充分的信任關係。
在現場達人分享會上,旅遊博主、戶外達人和紀錄片從業者一起探討分享對自然、環境、生命的理解和思考。華大運動CEO曹峻分享了企業家的登山精神;作家、旅行家陳宇欣講述了自己在世界旅行過程中的有趣故事;探險家、紀錄片導演徐承華以孩童視角切入,展現去過南北極的小辛巴在青藏高原上的奇幻之旅;紀錄片導演劉江分享了「如何拍攝及製作成功的商業極限運動影片」這一行業關切的話題;紀錄片出品人金鑫則將精釀啤酒、長途騎行都融入到了《隨辮兒喝》這部紀錄影像中。
當然,對於普通的佛山市民來說,最重要的事是便是感受。人們可以在大草坪上伴著音樂野餐,在夜空下躺著觀賞攀高峰、遊長空、潛深海等戶外紀錄片,參與類型多元、趣味十足的培訓體驗、戶外輕賽事……據悉,在12月4日至12月6日為期三天兩夜的的戶外「撒歡」之旅中,共約2000位市民入場參與,甚至有觀眾專門從山西、廣西等地,搭乘飛機和高鐵趕來現場參加體驗和觀影。
紀錄片產業的大話題最終要回歸到潤物細無聲的氛圍培養上,今年的戶外影像嘉年華正邁出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