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看了《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沒有?
胡杏兒的演出贏得了觀眾的一致的好評,大家都說:
「敢於扮醜、不要臉的女演員太少了,胡杏兒值得敬佩。」
「這演技太炸裂了。」
「我覺得她就是李紅琴。」
她表演的是《親愛的》這部電影中李紅琴受審的那一段。
丈夫是人販子,拐帶了兩個小孩回家,騙她這是撿回來的。
不能生育的李紅琴把他們當作親身骨肉撫養多年後,突然,警察找了上門...
最開始,她蜷縮在一個審訊室的角落裡,抱著自己的膝蓋,無助得像只孤雁。
鏡頭給她第一個特寫時,頭髮的質感讓人隔著屏幕都能嗅出一股汗酸味,仿佛連一根頭髮絲,都在演戲。
警察開口問道:李紅琴,你男人呢?
「我男人呀,他死得嘞。」她緩緩抬起頭,顫抖地說。
聽到「拐賣兒童」四個大字時,李紅琴的下唇開始顫抖,瞳孔變大,空氣中瀰漫著讓人窒息的恐懼。
此刻,她的內心防線,正在一點一點地被摧毀。
被問及孩子是怎麼來的。
她說是因為自己沒有生育能力,所以丈夫在三年前撿回來養的。
但眼神中的慌張和閃躲,是騙不了人的。
這裡,她演出了一個農村婦人的膽怯以及掙扎——孩子不是自己的,但她不想交出去。
「這是你的丈夫嗎?」
一張照片被擺在了李紅琴臉前,裡面是鐵一樣的事實——丈夫把一個2、3歲的孩子抱走了。
警察繼續嚴厲追問:說,這個男人像誰?
她艱難地吐出幾個字:像我男人。
隨著審訊逐漸深入,恐懼、不安、焦慮像一個深淵,在慢慢把她凌遲,仿佛整個屏幕都在顫慄。
另一個「孩子」吉芳也被帶到了審訊室,她有巨大的不祥預感。
孩子叫了她一聲「媽媽」。
情緒全面爆發。
她像發了瘋一般,抱起孩子就往外跑,這個時候,她演的不是一個人販子,而是一個深切地愛著懷中孩子的「母親」。
生娘不及養娘大,視如己出的「骨肉」如今眼看著要被剝離,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亦舒說,低下頭,胸口有個大洞,汩汩流血,痛徹心扉。
這段戲的絕妙之處在於,她做了錯事,是人販子的幫兇,但你完全恨不起來。
在法理之外她觸動了我們感情的防線,她只是一個不能生育的可憐婦人,她多麼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啊。
從不安到恐懼再到失控,她的演技一層一層地鋪開,像一顆洋蔥般慢慢撕開內核,把狼狽可憐、內心中的脆弱與傷痛全部攤開給觀眾看,毫無保留,讓人動容。
這其中讓人看到胡杏兒對演員兩個字的敬畏之心。
這個片段演完後,大鵬喊了一聲:卡。
但她仍然沉浸在劇情的悲痛中,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甚至在臺上接受採訪時,她仍然還是那個剛失去骨肉的母親啊。
眼淚在評委們的眼眶中打轉。
郭敬明說,她給所有的青年演員們,都樹立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當一個演員要成為一個角色的時候,你是真的要成為她。
陳凱歌評價她的表演是冰與火。
冰在於她足夠理性,願意對自己下狠手,表演前下足功夫,在開機前默戲默了無數次。
火在於一旦開機,她就能傾注所有心力,去把一個角色演活,從內到外地成為一個角色。
陳凱歌導演一眼就道破了真相:你對自己夠狠。
事實的確如此。
她卯足了勁學安徽方言,連著幾天都抱著劇本一字一句地去學。
辣目洋子偷看了幾眼也說:她真的是在講安徽話,調調都一樣。
陳凱歌導演後來也一度很疑惑:她真的是香港人嗎?
她把1歲的小兒子帶來了,兒子非常粘她。但她卻狠下心來,和自己的孩子隔離了幾天不見面。
一切就是為了真實感三個字。
要成為一個好演員,必須對行業有所敬畏,不怕扮醜,放下美貌的枷鎖,對自己下狠手,而這一點,胡杏兒做到了。
其實胡杏兒的人生不是一路坦途。
2020年,是她出道的第21年。
在贏得全場掌聲之前,她的前十幾年都是在爭議和嘲諷中度過的。
1999年,胡杏兒摘得當年香港小姐的季軍,卻被媒體報導為」史上最醜港姐「。
她也的確算不上漂亮,有點齙牙,看起來憨憨的,沒有大女主的氣質。
剛出道的那幾年,她都演一些小丫鬟等邊緣角色,劇集的封面往往看不見她。
甚至有導演叫她不要發夢:你別做夢了,你不會有機會做主角的!
(她在《流金歲月》中演弱智女孩)
直到2006年的《肥田喜事》。
要飾演女主角肥田,必須自毀形象,增胖幾十斤,當時TVB當家花旦們都退縮了。
只有胡杏兒不放過機會。
她說:這一行確實是競爭很大,你不拼命的話很難走得遠。
這是她第一次成為女主角,代價是3個月增胖40磅。
最辛苦的時候試過一天拍20小時,回家睡幾小時後又回來。
快速的增肥和減肥,其實對身體是很大的損耗。
《肥田喜事》這部戲讓胡杏兒打出了知名度,大家都留意到了這個長得不漂亮,但卻有靈氣的女演員。
此後,她演的都是熱劇,在兩岸三地,都頗有名氣。
2011年,她分別憑藉《怒火街頭》和《萬凰之王》奪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非凡風採女藝員」,成為TVB首位三科視後。
成為視後後,可以擁有某些」特權「——那就是累了可以休息,不去拍棚景。
」身邊的人都叫你女鐵人!「
有一次,助理對胡杏兒說道。
因為她一次都沒用過特權。
她最辛苦時,仍然每天只睡一兩個小時。
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說胡杏兒運氣好。
長得不咋樣,卻能當港姐,做視後;離開了黃宗澤,又能轉角遇上真愛,被寵成公主。
但回過頭看,她只是手握一手平民牌的普通姑娘,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拼來的。
她拼到成為視後,拼到財富自由,拼到和黃宗澤分手後能夠能夠花1600萬買豪宅搬離愛巢,拼到失戀後依然兢兢業業,拼到成為公主。
這是業界共識,汪明荃說:她對自己要求很高,比公司對她的要求還要高。
有人曾說採訪胡杏兒時,中間總要偶爾停頓一段時間。
因為她這個人,總要認真思考過,才肯交出答案。
「隨便」和「輕鬆」不存在於她人生的字典裡。
全力以赴,滿懷熱愛與敬畏,才是胡杏兒。
即便41歲了,她還是如此。
胡杏兒成為港姐季軍那一年,郭羨妮是冠軍。
(左:原子鏸 中:郭羨妮 右:胡杏兒)
後來她去競選華裔小姐,又輕鬆得冠,豔壓群芳。
「十個混血九個美,還有一個特別美。」
這個特別美的人就是郭羨妮。
她有著四分之一英國血統,五官深邃,膚若凝脂。
當胡杏兒還在演小角色跑龍套時,作為一個剛出道的新人,她每部劇都是大女主,搭檔都是一線小生。
(她在《尋秦記)中飾演才女琴清,和林峰搭檔)
但她太美了,戀情不斷,年輕時因為姿色出眾遊走在男人身邊,荒廢了事業,後來被TVB雪藏,如今也泯然眾人矣。
她在最紅的時候犯了大忌:公開和溫兆倫戀情。
對方還是個海王,被稱「瘟神」,現在早已被封殺。
但她任性說道:我就是普通女孩子,為什麼談戀愛要遮掩?
隨後又被指成為第三者,介入陶大宇的婚姻,對方甚至為了她要離婚。
這個愛情至上的姑娘,從來沒珍惜過自己手上的好牌。
她忘了,女人總會老,愛情之外,必須有一份熱愛。
現在她嫁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術指導,也再難見到她有什麼出色的作品。
更唏噓的是,按理說,她是下嫁,可她在婚姻中卻有點卑微。
當她對丈夫抱怨說照顧孩子太忙沒時間拍戲時,對方冷冷地回道:那你別做女主角。
對方出軌時,她希望自己被蒙在鼓裡;不敢看對方手機和簡訊,怕他「更想走」。
出道至今,除了在06年獲得過最受歡迎女藝人外,沒得過其它獎項,演藝事業濺不起一絲水花。
前兩年,胡杏兒和郭羨妮的合照惹來了一波回憶殺。
如今再看,時移世易。
一個本是天鵝卻成為了普通人;一個本是醜小鵝卻逆襲成了大女主。
與其說造化弄人,還不如說這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
當美貌和年輕不再是籌碼,你靠什麼去贏取掌聲和尊重,這不僅是中年女演員的命題,更是每個女人要去思考的。
波伏娃說過:男人極大的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小時候,都必須踏上一條艱苦的路,不過這是一條可靠的道路。
而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
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還是那句老套的話:長得漂亮是老天爺賞飯吃,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拼實力,你才能走的更遠。
在《演員請就位2》節目一開頭,胡杏兒說:「我是演員胡杏兒,視後呢,拿過了,孩子呢,也生了兩個了,是時候回來搞一下事業了。」
這讓我想起DVF的創始人黛安娜·范弗斯騰,她也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我在年輕時嫁給了一位王子,人人都問我,你既然都嫁給了王子,為何還要出來工作?
我說,你知道嗎,一般的童話裡,嫁給王子是故事的結局。而在我的故事裡,嫁給王子是故事的開始。
楊瀾曾在一次採訪中問鞏俐,「嫁得好」和「幹得好」哪個更重要。
鞏俐答:我不覺得一個女孩子有了美貌之後就可以擁有一切。
你沒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或者能力的話,很快就會枯萎,你的美貌什麼都不是。
尤其當年歲漸長,更是如此。
青春總有保質期,但實力沒有。
美貌當然是籌碼,能帶來便利和機會,可惜它不持久。
聰明的女孩自會懂得,修煉內功,擁有實力和心中熱愛,才能夠在男性話語權的世界裡獲得掌聲和尊重,活出自己最美的樣子。
女孩們,放棄無謂的幻想,去奮鬥吧。
我們用盡力氣不是為了讓別人高興,而是讓自己能閃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