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產犯罪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火了,我也第一時間被朋友安利了這部劇。和眾多小夥伴一樣,吸引我入坑的第一步,就是第一集開篇的這個畫面:一個給爸媽在山頂拍照的男人,忽然把二老推下山崖:
這個畫面相當震驚觀眾,用B站最常見的彈幕「開屏暴擊」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就像豆瓣上的熱評所說:本以為男主會意外拍到不得了的畫面,沒想到他直接給我看了個不得了的畫面。
幾乎沒人能拒絕得了這樣的開局設置,所以我美滋滋的看完了前兩集,之後最大的感想就是:
我有優酷會員……
我有騰訊視頻會員……
我有芒果TV會員……
為毛我偏偏不是愛奇藝的會員!!!
是的,這是一部愛奇藝的獨播劇。有朋友給我發了連結,我還是拒絕了。我選擇DB的原則只有兩種可能:
所以本著酸葡萄的心理,我安慰自己說,這年頭開篇高分,最後爛尾的「神劇」一點都不少。比如去年的日劇《輪到你了》,開篇有多麼火熱,結尾就有多麼糟糕。以至於全程追劇的我,就好像在吃一個巧克力麵包,開頭和中間都是香甜的巧克力,吃到最後卻變成了屎。
現在全劇12集都已經放出,我又去豆瓣看了下,在有17萬人打分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9.0的高分,當真是難能可貴。
可能有人不能理解17萬人打分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來舉個例子,上映至今快10年的《甄嬛傳》,也不過30萬人評分,而《隱秘的角落》距離首播才一個星期。
過去有人「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如今的我是「因為一部劇,愛上一個平臺」。充了一個月的會員,終於達成全視頻平臺制霸,一口氣追完了全部12集。
關於這部劇到底有多神,網上已經有很多牛人做了專業的分析。這裡我就不贅述了。我想說的是另一個問題:公認的國產「神劇」都有什麼標配?
提起國產神劇,很多國人的第一反應,當屬「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毋庸置疑這幾部電視劇,直到現在看來,都有其精彩之處。只不過這些劇年代過於悠久,現如今無論是影視劇整體的製作水平,還是資本的喜好,演員的資源,觀眾的審美,市場的競爭,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就拿很多上年紀的人印象深刻的神劇《渴望》來舉例,播出當年萬人空巷,其實本劇也不差,但說實話配不上這麼轟動的效應。萬人空巷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年沒有什麼其他可以看的,能打的太少而已。
現如今的觀眾是幸福的,每年有不計其數的影視劇上映,稍微動動手就能找到全球優質的影視劇。
然而現如今的觀眾又是不幸的,在最應該了解中國觀眾喜好,最應該體現中國文化和思想的國產劇當中,因為種種原因,充斥著大量的「垃圾」。這些「垃圾」可以簡單概括成如下幾句:
下面我們就對應這四句,來看看國產「神劇」應該具有的「標準配置」。
縱觀最近幾年的國產神劇,無論是《琅琊榜》這樣的古裝劇,還是《亮劍》這樣的抗戰劇,或是《人民的名義》這樣的反腐劇,最大的特點就是都有精彩的原著小說珠玉在前。
這裡不是質疑編劇的原創能力,而是想說有原著小說經過市場和讀者的考驗,能夠極大程度的篩選出優質的作品。畢竟不管什麼類型的劇,劇情走向和人物設定是靈魂,靈魂如果出了問題,那基本就沒救了。
就像開心麻花的《夏洛特煩惱》,經過好幾年幾百場的話劇演出,早就摸清了觀眾的笑點,所以最後拍出來的同名電影票房大爆也就理所應當了。
這方面的反例,就是著名的美劇《權力的遊戲》。至前面幾季有老馬的原著加持,可以說是無敵的好看,甚至被封為「美劇中的神作」。從第六季開始,因為小說進度趕不上拍攝,編劇們開始大刀闊斧的改編,最後成為了萬人唾罵的「爛尾劇」。
從網際網路時代開始,流量這個詞就成為所有市場運營人員孜孜以求的東西。影視劇市場也不例外。一些明星在資本和媒體的加持下,被打造成了「流量明星」,於是有很多影視劇的製作組,請這些流量明星來當男女主角,成品出來以後遭到各路口誅筆伐。比如下面這個:
不管什麼類型的影視劇(動畫片除外),都是靠人來表演的,所以演技這個東西真的非常重要。流量當道,尤其還是C位當道,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因為沒有演技,造成的浮誇表演,也就是「才不配位」,另外劇組因為聘請流量明星,花費大量片酬,以至於在服化道方面預算縮水,嚴重影響觀眾體驗。
當然也不是說影視劇裡不能有流量明星。正面的案例就是50億票房電影《戰狼2》中的張翰。出演本劇之前,張翰也算是流量明星,而且還有不少負面流量。但是一部電影,就讓張翰收穫了滿滿的觀眾好感。這固然有他自己的努力,但是也離不開主演+導演的吳京,把整部劇的基調拿捏的死死的,不會讓流量影響質量。
《三國演義》電視劇能拍84集,是因為原著小說從184年黃巾起義,到280年晉滅吳三國統一,幾乎橫跨百年歷史。現如今很多國產劇,尤其是上星劇,因為「按集付費」的老毛病,可以說是注水泛濫,大水漫灌,劇情拖沓至極,每個視頻平臺都有的「倍速播放」就是最好的佐證。
而我們今天吹的這部《隱秘的角落》就因為細節豐富,氣氛到位,配樂精彩等,被很多觀眾強烈建議,不要倍速觀看。
其實不只是《隱秘的角落》,近期的好評電視劇,都有了越來越短小精悍的趨勢。比如《精絕古城》《龍嶺迷窟》《無證之罪》《我是餘歡水》等等。可以說天下觀眾苦「注水劇」久矣,就連評分不錯的《長安十二時辰》,都從原來的48集,瘦身到30集上星播出。未來這樣情節緊湊的電視劇,相信會越來越多,而注水劇的市場會越來越小。
我們調侃國產劇的特效,經常會用「五毛特效」來形容,還有的電視劇幾乎用上了「史詩級濾鏡」,雖然演員膚白貌美,但是全劇看上去極為不真實,甚至亮瞎眼。
即便我們沒上過電影學院,也知道「鏡頭語言」這幾個字。好的導演,能夠通過畫面,給觀眾傳達隱藏在臺詞下面的信息。比如《白夜追兇》結尾男主角臉上的光線變化,就比什麼臺詞效果都好。
無獨有偶,《隱秘的角落》一片,鏡頭語言也運用的極為豐富。因為不能劇透,所以這裡就不多說了,留待觀眾親自去看。
總之,《隱秘的角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