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掉了微信不常聯繫的朋友,我們就會擺脫孤獨,繼而輕鬆快樂嗎?
據傳微信正在內測一個「不常聯繫的朋友」的新功能。系統將會自動區分出三類聯繫,「半年內無單聊」、「無共同小群」、「半年內沒有回覆過他(她)的朋友」等。
如果新功能經過內測全面推出,將意味著我們可以對聯繫人的管理,繼續往前走一點點。驚不驚喜?開不開心?
微信常常被說是「半熟悉半陌生」的社交網絡。既不同於微博上的陌生關係,也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熟悉關係。儘管添加了微信號,但很多都是殭屍一樣的存在,一年半載也不會有聯繫!
頂多就是朋友圈的點讚互動,最後可能連打開朋友圈的欲望都沒有。還有比較火的,清除好友。我就經常收到這樣的信息~
越來越多的好友,但真正能夠暢所欲言的好友屈指可數。每個人都在精心設計著自己的朋友圈,該發什麼,該以什麼樣的形式,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才發。然後,等著來自好友們的點讚及評論。看似喧囂和熱鬧,卻也掩蓋不了內在的孤獨。
還有很多像我這樣不去發朋友圈的,覺得微信好友,有很多是自己不認識的,不熟悉的,不希望共享自己的生活,洩露信息。
圖片來自網絡
即使是刪掉不常聯繫的朋友,我們也不會擺脫孤獨,不會因為精簡了不常聯繫人而感到輕鬆快樂。
如果這個新功能真的推行了,你會用它刪掉不常聯繫的朋友嗎?恐怕很多人都不會吧。
變淡的朋友,濃烈的圈。
朋友圈秀的味道越來越濃,就像我媽,發出去的東西一定是自己滿意的,絕對不會隨便就發一個動態,一定是去哪裡玩了,或者是拍了什麼好看的照片。
它早已不是朋友之間分享動態和感悟的場所,而變成了一種自媒體。每個人都在「經營」自己的朋友圈,在那裡提升自己的顏值,也提升自己的個人品牌。
很多好友的添加就像是多要了一張名片,加了就忘了,也不會想要去聯繫,但是看到朋友圈就又會想起來,對於陌生人來說,這確實是一種關係的加深。至少可以更加深入地去了解這個人的生活。
如果真的執拗於微信沒有真正的好友,還不如放下手機,去現實生活中加深朋友間的聯繫。而不是抱著手機說,好友千千萬,卻沒有一個聯繫的。
如果沒有那麼較真的話,倒也可以認認真真經營自己的朋友圈,自然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被你吸引,也許會對你的事業乃至以後的人生都有不一樣的改變。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會更「自戀」,更孤獨嗎?
微信所有推來的功能,都是圍繞用戶的。我們可以隨意地選擇好友群發信息,發朋友圈也是誰可見誰可不見,還有拉黑,都是自己決定的,就像一個國王一樣,決定著誰的生死,樂此不疲。
微信作為軟體,可能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社交,同時讓人們更加自戀。你在朋友圈看到的照片,大概普遍比真人好看30%以上。這兩年流行一個詞「顏值」,還有那個時代的人,像我們今天這樣在乎自己的外貌,並且每天花大量時間用來P圖呢?
大家都得了一種社交焦慮症哦~非得得到他人的認可才能開啟新的美好生活。放下手機,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沒事的時候出去跑個步也很爽。
我是人見人愛的菌姑。與其糾結朋友圈半生不熟的朋友,還不如多關心一下身邊的朋友,嗯,比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