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心王」英國理查一世,第三次十字軍東徵領袖的傳奇一生

2021-01-09 三匠畫片

白金漢宮是近現代的英國王宮,威斯敏斯特宮才是古代英國的正式王宮,現在是英國議會的場地。這座宮殿的前後左右甚至室內每個角落,都有很多英國歷史名人的雕塑,而設立在正門前的則是理查一世,也就是「獅心王」。

亨利二世是徵服者威廉一世小兒子的外孫,原先是法國安茹伯爵,到英格蘭繼位後開創了金雀花王朝,法國安茹領地也就成了英國的領地。他總共有四個兒子,老二就是咱們今天的主角理查。理查年輕氣盛的時候曾經聯合三兄弟一起反叛父王,結果一敗塗地跪地求饒。亨利二世也挺大度,讓理查戴罪立功、替父平叛,本來初出茅廬即碰壁的理查在一系列戰爭中成長為出色的將領。

後來大哥三弟相繼去世,理查順理成章成為接班人,父王卻偏偏寵愛幼子:「既然法理上不得不讓你繼位,將來整個國家都是你的,你看能不能把你現在的領地送給你四弟?」理查二話不說再次反叛,由於英國在法國的領地太多了,法王也來藉機攪局,出兵幫理查打英王。最後亨利二世在島上無立錐之地,一路逃到法國領地諾曼第並去世。

1189年理查一世繼位,看這個年頭就知道,浩浩蕩蕩的十字軍東徵早已開始了。作為歐洲整個中世紀重要性排名第一的大規模戰爭,當時的每一個歐洲王室都迫不及待地參與進去。無疑,率軍東徵是彰顯各國王室在基督教世界裡地位的絕佳時機,通過戰爭所獲得的地中海東岸土地更是各王室都想擁有的飛地。

整個十字軍東徵時間跨度長達兩百年,理查所處的時代正好是最著名的,也就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徵。著名的原因是當時英法德三處國君同時登場,對手又恰恰是阿拉伯歷史上最傑出領袖。群英薈萃的情況下「好戲連連」,薩拉丁蘇丹英明神武、英王理查所向披靡、神羅皇帝巴巴羅薩「紅鬍子轟轟烈烈以及陰險狡詐的法王腓力二世。四人人物性格鮮明且都極具特色,引的當代許多電影都在反覆的演義。

法王提議暫停英法爭端,積極參與東徵,英王覺得有理欣然同意。

中世紀的封建制度」特別封建「,換句話說更符合「封建」這個詞。既然上級把地封給了下級,那塊地就是人家下級的了,不會再存在什麼「莫非王土」的概念;既然下級的下級是人家下級自己封養的家臣,那麼這些家臣也就無需向越級的上級效忠,也就不會存在什麼「莫非王臣」了。所以這樣一來,要想參與到東徵中去,也只能是理查的一廂情願,所有的軍隊組織、軍費開支只能在他個人直轄領地內和全國範圍內有限的職權中想辦法。

為了湊夠出徵的錢,理查先賣官、後賣爵,最後賣城堡和土地,他還揚言要是錢還不夠就把倫敦城給賣了。好在底下的大貴族們巴不得趁機多收購點王室土地,錢湊夠了,理查不用賣都城了。

出去打仗其實也是門兒生意,回本兒是第一要務,咋回本兒?路上有機會就搶唄。當時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走的陸路,英、法兩國走的是海路,也就是從地中海由西往東進軍。理查途徑西西里島搶了一把,到賽普勒斯島又搶了一把。

到他登基後的第三年也就是1191年,理查帶著英軍終於登陸中東。此時的法王已經率軍在此艱苦奮鬥了一年多,看到姍姍來遲的英王,氣就不打一處來。其實也好理解,本來兩家就不和,這次說好了一塊來,結果我老本兒都快打沒了你才來,你是不是想看我笑話?法王決定,既然說好了一起打,那我也不失約,留下一萬法軍跟你們繼續在這玩兒,爺要回家睡覺去了。從這一點上看腓力二世確實沒失約,但他回去後就失約了。

「紅鬍子」那邊從陸路而來,半路上過河的時候突發心臟病掉水裡淹死了,徵戰一生的老皇帝去世後神羅軍隊四散而去。有的就回了家、有的就近去投靠了前兩次東徵拉丁人所建立的安條克公國,還有的一小部分繼續前進與法軍會和。等到英王一來,德、法十字軍一致公推這位僅剩的封建地位最高的理查為領袖。

理查旗開得勝從薩拉丁手裡拿過阿克城,一時間名聲大噪,年紀輕輕的他自然也就表現得越來越高傲。把自己帶來的英軍視為「中央軍」,把其他西歐十字軍視為「雜牌軍」這一點很讓德、法受不了。最後人家都紛紛脫離這個組織,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只剩下高傲的理查帶著他手下的英軍。

目空一切的理查根本不把這種局面當回事,竟然率領這支尖兵迅速兵臨耶路撒冷城下。這裡可是十字軍的總目標城市,但奈何人手根本不夠用。依仗著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快速突破沿線敵軍是可以的,但要想攻城就得拿出雄厚的兵力和後勤保障做資本,否則靠什麼計謀取城只能靠「看小說」。

正在這圍而打不動的尷尬局面下,理查聽說了法王對英國的行動,只得趕緊回家。先走海路,到一半的時候遇到風浪棄船登岸,他需要從陸路穿過神聖羅馬才能回國。但當初大家「背上行囊外出務工時期」,神羅的奧地利公爵是眾多在中東受到過理查當面侮辱的十字軍將領之一,這次發現風水輪流轉,理查居然來到了他的地盤上,於是將其抓起來押送給了新的神羅皇帝亨利六世。

亨利六世要求英國人拿錢來贖回他們的國王,本想著在巨額的金錢壓力下,這個讓亨利羨慕嫉妒恨的「東徵英雄」會被他的子民拋棄,沒想到英國人砸鍋賣鐵湊齊了錢,亨利的妹妹還在理查被關押期間愛上了他。這樣的人格魅力讓法理上比國王還高一級的神羅皇帝氣急敗壞。據說他把一頭獅子放進了理查的牢籠中,結果理查趁著獅子開口的瞬間,伸手插進喉嚨把獅子的心給抓出來了。真假咱不知,反正「獅心王」的稱號是從此叫的響噹噹。

「狐狸」由於當時法國自身的窘境,沒啥大規模出兵的能力,主要還是故伎重施,鼓動和支持理查的四弟造反。結果還沒等理查回來,英國的大貴族們就替國王平了叛。回國後他倒也沒殺弟弟,「你不是跟法國好麼,那就別待在島上了,去英國在法國領地安茹吧。」把弟弟這麼一放,英法的戰火又移到了大陸上,一打又是好幾年。

1199年,在一次圍攻城堡的過程中,理查被守城的弓箭手射中肩膀,本來是小傷,但後來傷口生了蛆。「獅心王」去世的時候只有42歲,在位總共也就十年,基本都是在戰爭狀態中。他一生鍾愛黑盔、黑甲、黑戰馬,棕色頭髮、藍眼睛,個子還很高,應該是個魁梧的美男子。他下令死後要把頭、身體、心臟分三處埋葬,身體部分要埋在亨利二世的腳下,以表示他對當初反叛父王的懺悔。

相關焦點

  • 獅心王理查一世,率十字軍東徵,令敵人喪膽,卻在歸途被小人算計
    最終,被其次子,後來大名鼎鼎的獅心王理查一世監禁,淡出視野到落下帷幕,都悄然無聲。隨著父親亨利二世被推翻,金雀花王朝的命運也就掌握在了其次子獅心王理查一世的手中。理查一世是一個精力充沛又嗜血的騎士,一名臣子說查理經常帶著武器,滿腔憤怒,只喜歡走血跡斑斑的道路,這也是其一生在戎馬上度過的真實寫照。而成了國王之後的理查,經常會到父親的遺體邊為自己曾經背叛父親而哭泣。
  • 英格蘭傳奇國王——"獅心王"理查
    ——穆斯林編年史家對於他的英國臣民來說,理查的形象可遠沒有這麼好。今天人們之所以認識「獅心王」理查,多半由於羅賓漢的故事。故事中他是主持公道的賢君形象,而他那個弟弟、陰暗狡詐的約翰則總是完全相反的角色。不過,在理查生活的年代,他的形象則要豐富得多,也矛盾得多。
  • Fate衛星簡介:理查一世——靠廚力釋放咖喱棒的亞瑟王廚
    今天小編就來介紹這些衛星的其中一人——「獅心王」理查一世,一個亞瑟王廚。 理查一世是中世紀歐洲英格蘭的傳奇國王,因為作戰永遠都是一馬當先,如同獅子一般勇猛而被冠以「獅心王」
  • 強弩之末:英格蘭王太子和他的第九次十字軍東徵
    公元1270年,第八次十字軍東徵因法王路易九世的病死被戛然而止。但姍姍來遲的英格蘭王太子愛德華,卻不想提前結束自己的軍事朝聖之旅。繼而率少量部眾繼續前行,獨自撐起了規模非常有限的第九次東徵。獅心王理查 就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徵的中流砥柱早在1268年,英格蘭就因教皇的再三呼籲和感召,決定參加新一輪十字軍東徵
  • 英國歷史最厲害的五位君主,獅心王理查上榜,伊莉莎白一世最偉大
    英國威塞克斯王朝阿爾弗雷德一世理查一世理查一世是英國歷史第三個朝代金雀花王朝第二代國王,金雀花王朝是英國歷史繼威塞克斯王朝、諾曼第王朝之後的第三個朝代,也是英國歷史最富強的朝代之一。公元1154年,諾曼第王朝第四代兼末代國王史蒂芬一世因病駕崩,有血緣關係的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開創金雀花王朝,公元1189年亨利二世死後,長子和次子早死,第三子理查一世繼承王位,成為金雀花王朝第三代國王。理查一世自幼熱愛軍事,繼承父親的王位之後,多數時間都在戰場上度過,因為勇猛善戰,得到綽號「獅心王理查」。
  • 拜佔庭滅亡的前奏: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上)
    「其中,威尼斯總督就是恩裡克•丹多洛,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的重要人物之一,自信點可以把之一去掉。也正是他,一手把十字軍東徵的矛,刺進了同為基督教(雖然是東正教)兄弟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的胸膛,讓它再起不能。為奧斯曼(伊斯蘭教)的擴張埋下了禍根。    今天,我就來試圖講講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的故事。
  • 列國志丨教皇的任性:十字軍東徵
    權勢燻天的教皇一向任性,這一次居然推出了「十字軍東徵」的劇目。十字軍的誕生,是教會權威的巔峰,也是教會權威崩塌的開始。圖為油畫中的東徵動員。山坡上的小哥,你就是傳說中的人肉導航麼?正是如此殘暴的登場方式,讓十字軍在中東聲名狼藉,隨後聖城得而復失。在進行了草率而失敗的第二次東徵之後,西歐領主們發動了規模最大的第三次東徵。
  • 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理解第四次十字軍東徵
    引言:在持續近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徵運動中,第四次十字軍東徵(1202年至1204年)一直被認為是最詭異的一次
  • 獅心王理查一世(上):至上英主or無道暴君?
    ——溫斯頓·邱吉爾獅心王理查一世(Richard I),作為英格蘭國王,在位只有短短十年,但是他卻是英國歷史上最富於傳奇色彩的國王,沒有之一。他因勇猛善戰而獲得「獅心王」的稱號。
  • 獅心王理查與埃及蘇丹薩拉丁,雖為敵人,但心心相惜
    這對於高傲的教皇和基督徒來說是絕對無法忍受的,因此,哈丁戰役之後,歐洲人就已經在醞釀復仇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徵。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千年宿怨,讓他們又一次兵戎相見。不過,在這次壯懷激烈的東徵中,東西方兩大領袖在戰場上進行了真正的較量,在領教了對方真正的實力和個人魅力之後,竟然演繹了一出英雄惜英雄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直到現在仍然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為何變成了骯髒的土地掠奪活動?
    阿歷克塞到了他姐姐在德意志的宮殿後,很快就激起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徵。 這次十字軍已經朝著聖地非常緩慢且斷斷續續地前進。自 1198年 8 月(他被選舉後的第 8 個月)以來,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III)一直在呼籲基督徒繼續東徵。
  • 真主之劍,十字軍的噩夢——埃及王薩拉丁
    歐洲中世紀浩浩蕩蕩的七次十字軍東徵,是中世紀歷史中最風雲濤蕩,英才輩出,傳奇湧現的一段歷史。全基督教文明圈的騎士、勇者與貴族前往東方追求上帝、財富、土地和權力。從聖墓守護者,布永的戈佛雷;到麻風王鮑德溫四世、伊貝林的巴利安以及獅心王理查等一批批歐洲英豪湧現在十字軍的歷史中。
  • 58、十字軍丨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
    第三次十字軍東徵,是幾次東徵當中規模最大的。在這裡我先介紹三位國王的名字給你:英格蘭的理查;法蘭西的腓力二世;德意志的腓特烈·巴巴洛薩。第三次十字軍東徵和第一次東徵相隔約一百年,也就是說,差不多是在公元一二零零年的時候。這一次的東徵,就是由剛剛說到的那三位國王所發動的。現在我要倒過來從德意志的國王談起。腓特烈,他的名字是巴巴洛薩,這個名字不太容易記,不過你只要記住,它的意思是「紅鬍子」,那就簡單多了。紅鬍子腓特烈和其他兩位國王一起發動十字軍東徵時,已經是六十八歲的老頭子了。
  • 法國王后改嫁英國王子,生下五個兒子後,前夫成為歐洲貴族的笑柄
    在中世紀的歐洲,雖然大部分女性的地位普遍都低於男性,但是在那段時期,也出現了不少傳奇女性,這些女人大多出身貴族家庭,而本文要講的則是一位名叫埃莉諾的傳奇女性。後來當埃莉諾跟隨丈夫參加十字軍東徵後,又和安條克公國的國王雷蒙德鬧出了緋聞,路易七世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便獨自率軍回國,決定和埃莉諾離婚。
  • 歷史劇《獅心王》
    當聖地耶路撒冷被伊斯蘭軍隊攻陷的消息傳來,獅心王率領英格蘭軍隊加入十字軍,開赴耶路撒冷,與薩拉丁率領的伊斯蘭軍隊展開大戰,奪回許多失地,只是還沒有收復耶路撒冷。獅心王:薩拉丁,你我已經大戰數次,再打下去還是很難決出勝負,只會讓雙方的將士白白犧牲生命。薩拉丁: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已經有太多的人失去了生命,你說該怎麼辦,才能不讓更多的人無謂地死去?
  • 鐵甲雄兵:鐵甲學堂第二十一課 十字軍武將理查一世教學
    在這個版本中,獅心王的士兵主要作用是更快的收集怒氣,哪怕士兵損失慘重,只要能夠成功使用威懾技能,隊友的輸出也能輕鬆擊潰敵人。理查一世又被稱為獅心王,因為有一次,他被囚禁在獅子籠中,手深入獅子口,掏出了獅子的心臟。
  • 紀錄片《世界歷史》22 十字軍東徵
    1144年,十字軍的伊德薩伯國被攻陷,於是在歐洲又掀起了宗教狂熱,修道院長伯爾納再次宣揚十字軍神聖的陳詞濫調,教皇尤金三世給予十字軍參加者的特權更為具體,儘管如此,也沒能掀起民眾多大熱情,第二次十字軍無功而返,而穆斯林聖戰勢頭越來越大。1175年,穆斯林傑出的領袖薩拉丁成為蘇丹,包圍了十字軍國家。庫德人薩拉丁是一位富有政治軍事才能,善於贏得民眾擁護的智者君王。
  • 簡說第一次十字軍東徵
    (歡迎朋友圈及微信群轉發本文,無需授權)受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提起十字軍東徵首先聯想到的肯定都是虔誠而勇敢的騎士,為信仰奮不顧身的衛道者。但是十字軍東徵這事吧,從始至終都是各種利益的驅動,至少彈痕沒有看到什麼信仰的感召,只是讀到了一群雙眼血紅的人在信仰的幌子下為利益而做出的種種瘋狂舉動。